□文/河合隼雄 譯/蔡鳴雁
父母都會祈禱自己的孩子得到幸福,甚至不乏那種為了孩子的幸福犧牲自己也無所謂的人,而且也有許多踐行這類事情的“美談”。
祈愿孩子幸福的舐犢之情以及作為父母的努力,雖然令我心生佩服,但有時不得不說他們打錯了算盤。
比如有這樣一位父親,上初中的孩子不想上學了,于是他嘆息:“現(xiàn)在的孩子太不知足了?!边@位父親小時候因為家貧,小學畢業(yè)后家人就不讓他上學了,于是他只好半工半讀,總算有了今天的成就。他不想讓孩子也受那種辛苦,便在孩子上小學時給孩子報課外班、請家庭教師,還讓孩子上了一所很好的私立初中。
正因為父母之前為孩子做了這一切,所以說孩子偷懶不上學是“不知足”。
這位父親當然希望孩子幸福,殫精竭慮就是為了讓孩子免受自己小時候的辛苦,可是站在孩子的立場來看,可能很難判斷沒有錢的“辛苦”和違背自己意愿去上補習班或被迫跟著家庭教師學習,哪個更不幸福。如果把關注點放在是否按照“自己的意愿”上,那是否可以說后者更不幸呢?
祈愿孩子幸福的父母,真的是在祈禱孩子得到他們想要的幸福嗎?我們有必要考慮一下,難道父母不是隨意制造出自以為是的孩子的幸福,并相信孩子是幸福的,希望自己因此心安理得嗎?
據(jù)說,日本中產(chǎn)階級的商業(yè)人士也經(jīng)常讀一些關注心靈的讀物。我比較納悶他們?yōu)楹伍_始對心理問題感興趣了。有人向我解釋,因為之前他們認為畢業(yè)于一流大學后進入一流企業(yè)工作,就等于未來的幸福有了保障,所以希望自己的孩子也能走這樣的路。但想想自己現(xiàn)在所處的狀態(tài),才漸漸明白不能簡單地那樣認為,于是他們開始讀書,希望通過這種方式得到線索,找到一種讓孩子真正幸福的方法。
日本的商業(yè)人士已經(jīng)開始注意到“一流病”的危害,這是好事。從一流大學畢業(yè)后進入一流企業(yè)工作未必能帶來幸福;反之,我漸漸見到許多人因此而變得不幸。這并非因為“一流”不好,而是因為“一流”的重負扼殺了一個人本身的個性和欲望。
祈禱孩子真正幸福應該怎么做呢?首先應該思考一下自己是否正假借孩子的幸福之名,來獲得做父母的心安和幸福。
無論怎么想,在考慮孩子的幸福之外無暇思考自己幸福的人,即使他們聲稱自己是為了孩子的幸福,歸根結(jié)底還是為了自己。
孩子的幸福最重要的一點是,讓孩子自己獲得幸福,守護孩子遠比對孩子指手畫腳、多管閑事更需要心靈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