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啟東市南苑小學 丁翠紅
在當前的小學高年級作文教學研究中,開發(fā)學生想象力,增長作文創(chuàng)意,積累經(jīng)典素材是熱門話題。在實踐教學中發(fā)現(xiàn),教師為此付出了大量的精力,周記、競賽、成長手記等,蘇教版語文教材中的習作課更是有7 次之多,課后小作練習數(shù)次,學生的習作數(shù)量多,教師的批注指導詳細,大量的工作之下讓教師聞“作”感嘆,學生更是提筆出汗。
邏輯能力本意是科學、合理的思考能力,邏輯能力強的學生能準確、全面地表達出自己的推理過程與最終觀點。對作文來說,邏輯能力是指能完整、恰當?shù)乇磉_自身觀點,并有序、合理地展示分析過程的能力。
在課下的問卷調(diào)查中發(fā)現(xiàn),超過87%的學生表示面對作文要求毫無頭緒,不知如何下筆,這是作文的最大障礙。通過對我校8 名語文教師的訪談也發(fā)現(xiàn),學生作文“不知所云”是最高的扣分項。因此,培養(yǎng)學生邏輯能力是突破作文教學瓶頸,提升作文教學效率的關鍵。
論文并非高端研究領域、專家學者的專屬,而是一種極具邏輯性、思維性的寫作方式。對小學高年級的學生而言,在語文課堂教學中、在習作練習中潛移默化地植入“論文”的概念,將學習中、生活中的話題以論文標題的形式拋給學生,以問答、辯論等形式引導學生展開論文式思維,以查閱書籍、展開調(diào)研等多種方式引導學生研究,以小組合作的方式組織學生展開討論,以學生互評、教師總結的方式升華提煉,逐步引導學生建立完整的邏輯圈,養(yǎng)成善于思考并勤于動筆的“論文”寫作習慣。
在作文教學中引入“項目”模式,讓學生自由組成項目小組,教師將作文命題以“項目”的形式派發(fā),讓學生劃分任務,制訂計劃,分步驟、分內(nèi)容地完成“作文項目”,并將“項目”作為提案進行自評與互評,一方面活躍學習氣氛,另一方面在“項目”派發(fā)、“計劃制訂”和“作業(yè)分工”的過程中學生就建立了基礎的邏輯思維。例如在《習作3》的教學中組織學生分工合作,完成對秋天的落葉的收集、觀察、分類和資料整理,最終完成秋天的落葉的觀察報告。
邏輯能力是持續(xù)的、動態(tài)的、不斷完善的能力,因此學生只有養(yǎng)成自省的意識才能真正構建出科學、合理的邏輯圈。教師可以利用課后的自我評價、學生之間的互評來增長學生對自我的判斷能力,清楚自身的特點,懂得揚長避短。
小學五年級《習作7》的教學中對學生邏輯能力的培養(yǎng)案例。
首先,項目導入,引入問題。教師利用懸賞的形式向學生提出項目“成功推薦一篇自己喜歡的課文”,并引導學生如何向他人“推薦”,提供給學生基礎的方法支持。這一步驟激發(fā)了學生興趣,使學生產(chǎn)生觀察、思考的意識。
其次,親身示范,明確步驟。教師示范作文,向學生展示自己的“作文項目”成果,闡釋自己每一段的寫作目的和寫作方法,邀請學生對自己的作文進行評價和提問,在回答的過程中闡述自己的寫作步驟和思路,這一步操作豐富了學生的寫作技巧,給學生示范了寫作步驟。
再次,組建項目小組,安排項目工作。允許學生自由結組,以“如何征服他人的心”為重點進行小組討論,并制訂計劃清單,從查找資料開始,引經(jīng)據(jù)典、敲定文章模式、確定文章結構、對比方案、實現(xiàn)最終定稿。這一步是教學的重點,既培養(yǎng)了學生收集材料、留心觀察事物的習慣,又培養(yǎng)了學生分步驟、分層次思考問題并付諸實踐的能力。
邏輯是文章的基礎,邏輯能力是學生作文的必備能力。在小學高年級階段的作文教學中,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邏輯能力不僅有助于學生打破陳舊作文模式的限制,實現(xiàn)作文質(zhì)量的提升,更能為學生其他科目的學習提供支持,為學生未來的學習夯實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