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民 耀澤
6月26日—27日,保定市中國共產黨員日記博物館(以下簡稱黨員日記博物館)、河北省國學學會、保定文化促進會聯(lián)合舉辦的“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暨第六屆日記文化座談會”在河北保定市成功召開,來自山東、河南、西藏、北京等多個省市和中國農業(yè)大學、南開大學、河北大學、河北農大等多所高校的日記專家、學者100多人參加了此次活動。
26日上午的座談會開幕式上,與會人員認真參觀了1921年建黨以來百年間百名共產黨員的百篇精品日記。入選這次精品日記展的百名共產黨員有:謝覺哉(1921)、周恩來(1922)、林伯渠(1927)、楊開慧(1929)、彭紹輝(1934)、蕭鋒(1935)、陳賡(1937)、秦基偉(1940)、呂正操(1941)、皮定均(1946)、汪東興(1947)、雷鋒(1961)、王杰(1964)、劉英俊(1965)、龔全珍(1976)、王定國(1984)、羅開富(1985)、申紀蘭(2001)、王繼才(2012)、杜富國(2018)、張富清(2019),等等。這些日記,見證了我們黨和國家從弱到強的發(fā)展變化,見證了黨的百年史,就是一部奮斗史,一部不忘初心、為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不斷砥礪前行的接力奮斗史,使大家接受了一次生動而深刻的黨史教育。
開幕當天下午舉行了日記文化座談會,38名專家、學者先后發(fā)言,從不同角度深刻闡述了日記,特別是紅色日記在育人方面的獨特作用,表示一定要用日記記錄新生活,新時代。今天就是明天的歷史,要把今天記錄的史實、蘊含的精神傳承給下一代。
7月27日,全體與會者還到保定留法勤工儉學紀念館舉行了“尋紅色精神,踏革命足跡”的黨史教育活動,重溫入黨誓詞,聆聽留法勤工儉學紀念館館長曾素梅為大家講述留法勤工儉學的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