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大興
(云南省昭通市第一中學 657000)
假設法是一種重要的解題方法,在高中化學解題中有著廣泛的應用.為使學生掌握假設法在解題中的應用技巧,把握相關的應用細節(jié),應結合不同例題為學生做好應用的示范,給其以后解答類似問題帶來良好啟發(fā).
A.12.2L B.14.5L C.15.8L D.16.4L
解析因CuS和Cu2S具體的量未知,因此,可采用假設法,根據(jù)題干情境求解出V的范圍.給出的V的值只要在求解的范圍中均是可能的.
表1
A.2c1>c3B.a+b>92.4
C.2p2 解析解答該題需要運用化學平衡規(guī)律進行分析.當然為更好的找到參數(shù)之間的關系,需要先進行假設. A項,丙容器中的物質轉化成反應物為2mol N2和6mol H2,假設平衡不移動則2c1=c3,事實上,其和甲容器相比相當于增大壓強,由化學反應的化學計量數(shù)系數(shù)關系可知,平衡正向移動,因此,2c1 例3某化學興趣小組做實驗的過程中不小心在碳酸鉀固體中混入了Ba(NO3)2、KNO3、Na2CO3三種雜質的一種或幾種.為確定雜質的成分,取樣品13.8g和水充分混合,發(fā)現(xiàn)樣品全部溶解,而后向溶液中加入過量氯化鈣溶液,得到沉淀9g,則( ). A.一定存在KNO3,不確定是否有Na2CO3 B.一定存在Na2CO3,不存在KNO3 C.不確定是否有KNO3,但一定沒有Ba(NO3)2 D.一定沒有Ba(NO3)2、Na2CO3 解析分析該題需要先根據(jù)反應現(xiàn)象做初步的判斷.因與氯化鈣能夠產(chǎn)生沉淀的只有Na2CO3、K2CO3,但要想確定具體的成分,則需要進行假設法,通過相關的計算做出判斷. 由物質充分混合沒有沉淀出現(xiàn)可知,雜質中一定沒有Ba(NO3)2.因不確定是否含有KNO3、Na2CO3,需要進行討論.假設溶質只有K2CO3,由K2CO3~CaCO3↓,可計算得出沉淀的量為10g;假設溶質只有Na2CO3,由Na2CO3~CaCO3↓,可計算得出沉淀的質量為13g.實際上得出的沉淀的量僅為9g,則雜質一定含有KNO3,不確定是否含有Na2CO3,選擇A項. (2)給出淀粉KI溶液、0.01mol/L的酸性高錳酸鉀溶液、1mol/L的NaOH溶液、3mol/L的H2SO4溶液進行實驗探究.請完成表2. 表2 解析該實驗能很好地鍛煉學生運用所學分析問題的能力.解答該題需要搞清楚實驗原理,而后根據(jù)物質的化學性質,通過假設并結合相關的實驗操作、實驗現(xiàn)象,驗證假設的正確性. 高中化學教學中為提高學生運用假設法解題的意識與能力,促進其解題能力的進一步提升,既要做好假設法相關理論的灌輸,又要展示假設法在解題中的具體應用,使其把握不同題型中假設的方向.同時,鼓勵學生在課下多進行應用訓練,能夠具體問題具體分析,真正的做到舉一反三,靈活應用,使其化學學習成績得以明顯的提升.三、假設法用于分析物質構成
四、假設法用于實驗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