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對于世界的本原是什么的回答是判斷唯心主義和唯物主義的標準。莊子思想由于其相對主義和不可知論而長期以來一直被視為是具有唯心主義傾向的哲學。筆者認為籠統(tǒng)地把莊子思想歸結為“唯心主義哲學”有失妥當。實際上,莊子思想中還含有樸素的辯證唯物主義色彩在其中。
關鍵字:莊子;唯心主義;唯物主義;道
對于世界的本原是什么的回答是判斷唯心主義和唯物主義的標準。世界的本原是“道”,“道”仿佛是一種抽象物,既不能被感知察覺,也不能被理性認識,只能用直覺去體會。正是基于這一點,很多學者認為“道”是以精神或者說是思維的方式存在的,因此,他們把莊子的思想歸結到唯心主義陣營里面。筆者認為這并不完全準確,莊子的思想中并不完全是唯心主義,還富含辯證唯物主義思想。
一、萬物之本—“氣”
在莊子這里,“氣”具有三種特點。首先,“氣”與“道”一樣,都是萬物本質(zhì)的體現(xiàn),是萬物生成的根本,即都是不具有差異性的“一”。莊子認為:“自其異者視之,肝膽楚越也;自其同者視之,萬物皆一也”,十分強調(diào)世界萬物存在的同一性和統(tǒng)一性。老子是以“道”來論證萬事萬物的同一性和統(tǒng)一性,而莊子除了把統(tǒng)一性歸于“道”之外,認為“氣”也具萬物統(tǒng)一的特性,如在《知北游》中提到:“萬物一也”,“通天下一氣耳”。其次,“氣”是“道”與萬物得以連接起來的具體煤介,它使萬物與“道”聯(lián)系起來成為可能。在莊子這里,從某種程度上說,“氣”是構成萬物的具體的存在。再次,“氣”是事物產(chǎn)生與消散的根源。莊子認為生命的產(chǎn)生是由于“氣”的聚集,生命的死亡是由于“氣”的消散,“氣”離合決定萬物的生滅?!皻狻辈荒茈x開物質(zhì)而獨立生存,正所謂“天地者,萬物之父母也,合則成體,散則成始”,“人之生,氣之聚也;聚則為生,散則為死”,萬物生死不過是“氣”的聚散離合,并沒有什么靈魂的存在。同時,生命的運動也是由于“氣”的作用?!吨庇巍分刑岬剑骸靶胁恢?,處不知所持,食不知所味。天地之陽氣也,又胡可得而有耶”??梢钥闯?,莊子不僅把世界的本原“道”“氣”看成是物質(zhì)性的存在,也強調(diào)了“氣”自身的運動是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具有客觀規(guī)律性,這與唯心而動恰恰相反。
二、世界處于運動變化之中
莊子的書中也透著“運動”這層意思。根據(jù)莊子“合則成體,散則成始”,“聚則為生,散則為死”判斷,莊子認為生滅取決于氣的離合聚散運動,是氣的運動決定了事物的形成或消散。且莊子在《秋水》中也提到:“道無始終,物有生死,不恃其成;一虛一滿,不為乎其形。年不可舉,時不可止;消息盈虛,終則有始。是所以語大義之方,論萬物之理也。物之生也,若驟若馳。無動而不變,無時而不移?!比f物都一樣,都在變化,有始有終。從這一點看,莊子雖然不承認“道”是會變化的,但是堅持了自然萬物運動的絕對性。同時,莊子也進一步堅持了萬物的運動并非依靠某種不可知的力量在主宰,而是有著自身的運動規(guī)律。他說:“天無為以之清,地無為以之寧,故兩無為相合,萬物皆化。”“道”是無欲無為的,或者說天地是無欲無為的,其相合是沒有目的性的,但是其相交后便產(chǎn)生了萬物,而萬物如何運動并非是“道”的控制,完全是事物自己在運動。最后,莊子雖然沒有明確說出運動變化不能離開物質(zhì),但是他的言論里已經(jīng)包含了這層意思?!暗馈钡倪\動產(chǎn)生自然萬物,“道”作為產(chǎn)生萬物的根本,它是不變的,而變化的是由“道”產(chǎn)生的自然物,自然物會不斷變化?!白儭北仨氂谐休d它的物質(zhì),否則就無從發(fā)現(xiàn)它的變化。莊子不僅認為自然界是不斷變化的,他同樣認為人類社會是不斷變化的。他說“帝王殊禪,三代殊繼。差其時,逆其俗者,謂之義徒”,時代的興替都是社會中的自然現(xiàn)象。從這個角度看,莊子的運動發(fā)展觀有著辯證法的傾向。
三、世界是無限的
對于時空有限或無限的思考是判斷唯物主義傾向或唯心主義傾向的依據(jù)之一。時空有無開端,即世界有無開端,承認世界有開端,持這種觀點的人認為世界一開始就不是物質(zhì)的,是某種神力的作用。就莊子來說,從空間角度來說,他曾說過“有實而無乎處者,宇也”,且在《逍遙游》中,莊子借棘之口說:“無極之外復無極也?!痹诠蟮摹肚f子注》中對莊子的世界觀也有過解釋:“宇者,有四方上下,而四方上下未有窮處。”宇宙有上下,但是宇宙沒有窮盡的邊界。因此,很明顯,莊子認為時空是無限的,世界也是無限的。從時間角度來說,莊子認為:“有長而無本剽者,宙也”從古至今的時間都沒有開端,也沒有末端。他還說:“吾觀之本,其往無窮,吾求之末,其來無止”,凡事都有其根本,但根本的背后又有其根本,如果要追究下去,那是無窮無盡的,凡事也都有結果,但結果之后還有結果,也是無法追究到最后的。在《齊物論》中,莊子提到:“有始也者,有未始有始也者,有未始有夫未始有始也者?!睆拇颂幙?,莊子認為時間具有沒有開始,也沒有結束的特點,即時間無限。
莊子用他的方式證明了時空的無限性,拒絕有神論,具有辯證法色彩。
四:結論
莊子認為“道”不依賴于任何其他事物而存在,更不依賴于人的意識和精神而存在,具有物質(zhì)性,也否認了上帝和神創(chuàng)造了萬物、支配自然界。莊子思想中含有辯證唯物主義元素,但由于其理論唯心主義色彩過于濃烈,尤其受相對主義和不可知論的影響,因此讀者常常會忽視其中的辯證唯物主義元素。只關注明顯的唯心主義傾向,而選擇性忽視其辯證唯物主義傾向部分是不準確的。
參考文獻
[1]北京大學哲學系中國哲學教研室著.中國哲學史(第二版)[M],北京大學出版社出版,2004:78.
[2]楊建峰.莊子[M].廣東:汕頭大學出版社,2017:77.
[3]楊建峰.莊子[M].廣東:汕頭大學出版社,2017:203.
[4]楊建峰.莊子[M].廣東:汕頭大學出版社,2017:159.
[5]楊建峰.莊子[M].廣東:汕頭大學出版社,2017:106.
[6]北京大學哲學系中國哲學教研室著.中國哲學史(第二版)[M],北京大學出版社出版,2004:80.
作者簡介
林朱鑫1996年,女,碩士研究生在讀,杭州師范大學,馬克思主義哲學基本原理研究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