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西方公共行政思想史上,美國學者威爾遜可以說是舉足輕重的人物,他的這篇《行政學研究》可以說是美國行政管理的研究起點。本文首先對威爾遜的《行政學研究》進行了研究綜述,然后結合中國的實際情況,談談威爾遜行政思想對于我們今天的行政學研究的價值,以及帶給我們的關于政府管理的一些啟示。
關鍵詞 ?行政管理 監(jiān)督 公共輿論
一、思想概述
在文章開頭威爾遜首先提出“行政學研究的目標在于了解。首先,政府能夠適當?shù)暮统晒Φ倪M行什么工作,其次,政府怎樣才能以盡可能高的效率在費用和能源方面以盡可能少的成本完成這些適當?shù)墓ぷ?。”這里,威爾遜對行政學研究的目標和任務作了明確的規(guī)定,任何一個國家和政府在從事行政活動前都該明白它的職責是什么,究竟哪些是自己應該管的,哪些是自己不該管的。只有政府明白了自己的職責之后,政府才能更好的發(fā)揮自己的權力。在明確了政府自身的職能之后,接下來要考慮的就是如何讓政府變得更有效率了,其中包含政府應該采用何種原則,選取何種結構方式,運用什么手段等等。這些構成了行政學研究的主要內(nèi)容。
二、行政管理出現(xiàn)的歷史必然性
行政機關是政府組織結構的最重要一環(huán),它幾乎和政府同時出現(xiàn),為什么行政學會遲遲出現(xiàn)?關于這個問題,威爾遜給出了自己的答案?!霸诤茉绲臅r代, 政府的麻煩事情幾乎都出在政府結構方面,因此,結構問題就成為吸引人們思考的焦點,當時,在行政管理方面很少或完全沒有遇到麻煩問題,至少沒有引起行政官員的注意,那時候,政府的職能很簡單,因為生活本身很簡單。” 在早期, 社會的不發(fā)達,普通民眾生活的簡單化使得政府在行政管理方面并不需要過多的思考,顯然,人們并不樂意關注那些沒有實際意義的課題,就像威爾遜在文章前言所說的:“任何一門實用科學,在沒有必要了解它時,不會有人去研究它”。而現(xiàn)在,“執(zhí)行一部憲法變得比制定一部憲法更要困難的多”“政府的職得更加復雜和更加困難,在數(shù)量上也同樣大大增加,行政管理部門將手伸向每一處地方以執(zhí)行新的任務”。實踐需要理論進行指導,政府的這種發(fā)展變化趨勢促進了行政科學的產(chǎn)生。以上是威爾遜先生在《行政學研究》這篇文章中關于行政管理出現(xiàn)的歷史必然性的見解。我自己的理解是行政管理一開始之所以沒有發(fā)展起來,是因為這個學科在初始階段并沒有對社會和政府提供有用的說明,所以人們并不需要這個專業(yè),而是隨著社會的發(fā)展,政府職能的轉(zhuǎn)變需要行政管理來加以指導,于是這門學科就發(fā)展起來了,這是歷史的必然。
三、行政管理的特殊困難條件
威爾遜認為,行政的困難條件是人民主權和公眾輿論。 “為了取得任何進展,我們必須對叫做公共輿論的由民眾組成的君主進行訓練和勸說,這跟影響叫做國王的單一君主比較起來,是一樁可行性極小的工作。” 統(tǒng)治者是一個群體,群體中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思想,而改革首先要取得人民的一致同意,要想順利的進行,那么首先要控制公共輿論,影響公共輿論,而這無疑是一項艱巨而又困難的工作。因為每個人的思想是不同的,想要統(tǒng)一每個民眾的思想是不可能的,尤其是在美國這種公共輿論異常發(fā)達的國家,想要做到這點就更加困難了。因為公眾輿論的發(fā)達和民眾思想的無法統(tǒng)一,這給行政管理的實施帶來了一定的困難。
四、行政學研究的領域和目的
威爾遜認為,行政管理的領域是一種事務性的領域,與政治領域的那種混亂和沖突相距甚遠,但卻與政治智慧所誕生的經(jīng)久不衰的原理以及政治進步所具有的永恒真理是直接相互關聯(lián)的。就是說,行政管理的研究獨立于政治科學,但卻不能完全擺脫政治,要以政治科學為依托而取得更為長足的進步。任何一種科學理論的目的旨在于探討一種規(guī)律,用以指導實踐,行政管理研究的目的也不外乎這些,在于把行政方法從經(jīng)驗性實驗混亂和浪費中拯救出來,并使它們深深根植于穩(wěn)定的原則之上。威爾遜先生關于行政學研究的領域和目的問題給了我們一個很好的答案。
五、行政監(jiān)督問題
沒有監(jiān)督的權力是危險的,尤其是公共權力,如果沒有監(jiān)督,那么政府的行為就會不受監(jiān)管,權力就會濫用,腐敗問題也會隨之而生。威爾遜認為“無論在政治還是在行政方面,當對制定基本政策的更為巨大的力量進行監(jiān)督時,公眾的批評則是完全安全而且有益的,視完全不可缺少的,應該讓行政學去發(fā)現(xiàn)一些最佳方法,這些方法能夠給予公眾評論控制監(jiān)督的權力,同時使之與一切其它的干擾活動分離?!边@里他提出了監(jiān)督要獨立,主體是能夠掌握控制監(jiān)督的權力。我覺得威爾遜先生的觀點非常正確,只有監(jiān)督獨立,它才不會受其他方面的干擾,監(jiān)督行為才會實施的更好。
六、關于公共輿論論述的現(xiàn)實意義。
威爾遜在有關公共輿論的論述中,指出“進步必須通過妥協(xié),通過把不同的意見調(diào)和起來,通過一系列反復修改的計劃和非常直截了當?shù)脑瓌t的抑制作用才能夠取得,這就需要有貫穿了許多年中的持久不斷的決心,需要有體現(xiàn)在一整套方案中的斷斷續(xù)續(xù)的命令。任何人如果想要在一個現(xiàn)代立憲制的政府中實行改革,把正確的意見擺在輿論前進的道路上?!蔽艺J為,威爾遜的這些觀點對于目前我國的行政改革具有相當?shù)闹笇r值。首先,改革是一個漫長的過程,需要有一個堅定不移的指導方向,同時也要堅持不懈的予以貫徹,我們不能因為現(xiàn)在我們在行政改革中遇到的一系列問題就止步不前,變得畏畏縮縮不敢前進。而這其中最關鍵的問題就是利益協(xié)調(diào)的問題。如果想要很好的協(xié)調(diào)各方面的利益,那么政府就要給予公眾足夠的管道來表達他們的意見和利益,而公共輿論無疑是公民訴說自己利益的最佳管道。但是,在我國,公共輿論并非完全是自由的,它受到政府很多的管控,在這樣的環(huán)境中,公眾自然無法充分表達自己的利益,公民的利益得不到滿足顯然不利于改革。所以我們國家要放開公共輿論,敢于讓普通公民表達自己的想法和利益,只有這樣我們政府在行政工作方面所表現(xiàn)出的漏洞才能夠得到彌補,我們的政府才能夠變得更加清廉和有效率。
參考文獻:
[1]彭和平.國外公共行政理論精選[M] .中共中央黨校出版社,1997 年.
[2]丁煌.西方行政學說史[M].武漢大學出版社,1999 年.
作者簡介:
魏孜博(1989-),男(蒙古族),河北承德人,四川衛(wèi)生康復職業(yè)學院教師,助教。研究方向:職業(yè)教育發(fā)展、公共危機理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