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繼河
摘要:大棚草莓經(jīng)濟效益顯著,有利于農(nóng)民增收。不過,隨著大棚草莓種植面積的逐步增加,且連作種植模式較多,連作障礙也引發(fā)各類問題,造成土壤酸化、鹽分不平衡與次生鹽漬化等連作障礙問題大量出現(xiàn),對草莓栽培種植產(chǎn)生不利影響,導致病蟲害問題更加嚴重。所以,有必要對大棚草莓連作障礙的具體原因進行深入分析探討,并對防控技術加以科學合理應用,為大棚草莓栽培種植提供可靠保障,以此提高種植經(jīng)濟效益。
關鍵詞:草莓;連作障礙;石灰氮
一、大棚草莓連作危害
(一)造成病原微生物長期積累
相同地塊區(qū)域,草莓連作次數(shù)較長,會造成土壤微生物群落出現(xiàn)明顯的改變,線蟲與病原菌快速繁殖,病蟲害問題也變得更為嚴重。草莓黃萎病以及枯萎病等,其病菌長期位于土壤中存活,并伺機侵入根部,開花結果過程中,地溫明顯增加,病菌繁殖明顯加快,引起葉片變短,長勢不足,植株變矮,須根出現(xiàn)黑褐色,嚴重出現(xiàn)腐爛,并造成植株出現(xiàn)枯死。
(二)土壤酸化和鹽漬化
對化肥的過量施加,作物生長吸收其中一部分,剩余則會形成殘留,對土壤pH值產(chǎn)生影響,或是引起次生鹽漬化。同時,因大棚內(nèi)部溫濕度標準明顯較高,雨水淋溶作用明顯較低,連作次數(shù)明顯增加的情況下,耕層土壤酸根大量積累,且土壤養(yǎng)分被植株大量吸收,引起養(yǎng)分出現(xiàn)失調(diào)的問題,且堿基元素易發(fā)生轉換,引起土壤出現(xiàn)酸化的可能。針對土壤內(nèi)部水分發(fā)生快速蒸發(fā),蒸發(fā)作用影響下,造成下層肥料與養(yǎng)分等物質(zhì)慢慢向表層發(fā)生遷移,表層位置出現(xiàn)明顯的鹽分積累,對營養(yǎng)元素的有效吸收形成抑制影響,導致營養(yǎng)逐步失去平衡,草莓生長所需的養(yǎng)分快速減少,以至于養(yǎng)分平衡發(fā)生明顯的失調(diào),最終造成畸形果以及減產(chǎn)的情況。
(三)造成草莓根系有害分泌物大量積累
大棚草莓栽培種植期間,根系生理代謝期間,會分泌部分對植株生長發(fā)育有害物質(zhì),連作則會引起有害物質(zhì)大量積累,對植株生長發(fā)育產(chǎn)生阻礙影響,并引起發(fā)育不良的情況,對整體產(chǎn)量以及質(zhì)量造成嚴重影響。
二、大棚草莓連作障礙防控技術應用
(一)太陽能高溫土壤消毒技術
土壤深翻,施加有機肥或是秸稈碎屑,整地做壟,并灌水使土壤能夠達到濕潤狀態(tài),表面覆膜,扣棚膜,采取密封,使溫度可以得到有效提高。位于7-8月份期間,高溫情況下完成太陽熱消毒,時間應超過20d,移栽前1周完成揭膜。
(二)輪作土壤消毒技術
建議栽植時間控制以2-3年為宜,推廣草莓和其他作物進行輪換倒茬種植,可對連作所引起的病原菌危害問題做到合理防控。第一,草莓-早熟玉米。草莓栽培種植期間,對早熟玉米進行大棚育苗,4月上旬期間,覆蓋地膜并完成種植,5月下旬可進行栽種。草莓采收期間,對長勢弱壟采取隔壟翻耕,每2壟草莓,間移栽4行玉米,小行距控制保持40cm,中間大行距控制保持60cm。第二,草莓-水生蔬菜。針對水生蔬菜種類,可以蓮藕、荸薺等為主。5月前后應當進行提前育苗,草莓采收完成,對水生蔬菜完成栽種。8月底,完成蔬菜收獲,并采取整地做壟,并對草莓進行栽植。
(三)石灰氮處理與太陽能消毒相結合土壤消毒技術
石灰氮和水發(fā)生反應,分解形成氰胺以及雙氰胺等氫氮化物,此類物質(zhì)的存在,可以對病菌或是線蟲等形成有效抑制或是殺滅?;谙嚓P研究得知,通過石灰氮完成消毒處理,可對部分蟲害做出具體防治,同樣對土傳病害可以起到相應的防治作用,使連作障礙影響可以得到有效降低。此外,為土壤補充氮等元素,使土壤結構得到明顯治理改善,使硝酸鹽含量得到顯著降低等效果。
石灰氮僅適用于基肥,追肥以及種肥中并不適用。草莓采摘收獲完成,并進行清園處理之后,通過土壤翻耕與施加基肥,并采取高溫悶棚消毒的方式,應位于定植前20d便開始陸續(xù)完成。有機肥施加完成之后,田間區(qū)域應使用石灰氮進行均勻撒施,每畝地使用量控制保持介于30-50kg,并對土壤完成深耕,灌水使含水量可以超過70%,使用薄膜對畦面進行有效覆蓋,最后密閉增溫。夏季期間,高溫悶棚的方式下,內(nèi)部地表溫度能夠達到60-70℃,可對病菌形成有效殺滅,消毒時間約10d,可揭膜完成通風換氣,對土壤進行翻耕整地,晾曬超過7d的情況下,可完成草莓定植。針對石灰氮,具體使用時,若方法缺乏合理性,會引起藥害肥害等情況,規(guī)定時間之后才允許進行定制。石灰氮分解物質(zhì)存在危害性,使用時應加以注意,重視安全防護。此外,針對石灰氮,其存在堿性,應避免同酸性肥料共同施用。
(四)更換土壤表土
大棚前茬種植草莓之后,需對表層部分30cm厚度土壤進行全部深挖移出,并替換為無菌新土,可對連作產(chǎn)生的病害問題起到有效的防治。
(五)埋青
5月上旬期間,收獲末期階段,草莓種植行內(nèi),可選擇玉米完成栽植。7月中旬期間,選用青玉米為主,對其切割為小段,長度控制保持15-20cm,并施加石灰氮以及農(nóng)家肥,采取翻耕與灌水處理之后,對地膜和棚膜進行有效覆膜,利用高溫悶棚的方式,時間應控制超過2周,移栽之前1周時間,可完成揭膜。
(六)科學施加有機肥
追施有機肥,能夠使有機質(zhì)、微量元素總量得到充分保證,對土壤結構做出明顯科學改善,使保水保墑能力得到有效提高。有機肥分解期間,可對病原菌繁殖形成有效抑制,使避免問題得到有效降低。草莓收獲完成以后,需對有機肥采取及時追施,并完成深翻處理,確保能夠?qū)ν寥览砘誀钭龀隹茖W改善,保證肥力的同時,為草莓栽培種植提供可靠保障。
(七)應用藥劑熏蒸
對土壤消毒劑加以合理使用,能夠?qū)Σ【敝承纬捎行б种?。針對土壤消毒劑,主要為溴化甲基熏蒸劑以及二甲基臻等。除此之外,消毒劑具體使用期間,應避免同一藥劑長時間過量使用,以防引起抗藥性和藥效不明顯等問題。
參考文獻:
[1]石灰氮在江蘇南通大棚栽培草莓上的應用效果[J]. 顧繪,徐亞云,李進. ?中國果樹. 2017(02)
[2]連作障礙發(fā)生機理研究進展[J]. 侯慧,董坤,楊智仙,董艷,湯利,鄭毅. ?土壤. 2016(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