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閩 安徽省蚌埠市五河縣縣直幼兒園
在很多人眼里,科學是個神秘的東西,它離我們似乎很遠、很遠,其實科學是普遍的、普通的??茖W來源于生活,生活處處離不開科學,它熟悉得讓我們常常忽略了它的存在??稍?—6歲幼兒眼中,大千世界卻充滿著許許多多神奇和奇妙的樂趣,他們在生活中,通過觀察和親身經(jīng)歷,常常會有無數(shù)個“為什么”,如:“為什么太陽總是掛在天上?”“為什么水總是流動的?”等等,這些奇妙的問題,常常令教師應接不暇、目瞪口呆。所以,對幼兒進行科學教育除重視正式的科學教育活動外,也應該重視出現(xiàn)在幼兒日常生活中的偶發(fā)性的科學活動,隨機進行科學教育。
如:一個大雪天,地上鋪滿了厚厚的積雪,孩子們在戶外玩雪,地上留下了許多腳印和自行車輪的印跡。一個小朋友發(fā)現(xiàn)了地面腳印上的花紋,問另一個小朋友:“看,我們鞋底都有花紋,真漂亮,為什么鞋底都有花紋?”另一個小朋友回答:“好看!”老師聽見了,急忙指著地上的自行車印跡說:“看自行車輪子上也有花紋,如果沒有這些花紋,是很滑的,那么這些東西踩在雪上會怎么樣?”有好幾個小朋友答道:“會滑倒!”“對呀!我們還能用什么辦法讓自己的鞋子踩在地上不跌到呢?”孩子們七嘴八舌地討論起來,鞋底的花紋引起了幼兒的好奇和興趣。一個隨意的生活對話變成了科學探索主題活動,在這其中優(yōu)秀的教師的積極引導是促成這一科學教育活動的關鍵!
在日常活動中,孩子們常常會因為一件極小的、極平常的事而發(fā)生感嘆,引出許多“為什么”。我們要特別注意無論多忙、多煩、多累,都不能打消孩子們的積極性,要善于發(fā)現(xiàn)和傾聽孩子們的許多“為什么”并且耐心細致地給他們幫助、啟發(fā)和指導,使他們的好奇心和探究精神在一次次老師給予他們的滿足中得到了發(fā)展和提高。
如:一次我們在一個中班上點心課,幼兒每人一根玉米棒。有的稍大,有的稍小,細心的孩子們發(fā)現(xiàn)后,就吵著要大一點的,其中一個孩子說:“為什么玉米棒不一樣大呢?”我覺得這不僅是一個好的品德教育的時機(讓幼兒不要計較大?。彩且粋€對孩子們進行科學教育的契機。我便回答說:“因為玉米有的陽光照得多,有的背著陽光照得少,照得多的長得就大,像這一根,照得少的長得就小,像這一根?!焙⒆觽冇謫枺骸澳鞘菫槭裁茨??”“因為陽光中有一種叫紫外線的東西,對植物生長非常有利。它能使植物長大?!焙⒆觽凂R上說:“我們班種植角的植物應該讓它們多曬太陽?!边€有孩子說:“我們也應多曬太陽,才能長高,對嗎?”我充分肯定了孩子們的想法,并帶孩子們來到班里的種植角觀察,發(fā)現(xiàn)盆子里的玉米長得較矮,也沒有長出大大的玉米棒。這樣通過比較分析使孩子們在一些普通的點心課中,快樂地、有趣地、輕松地掌握了這樣一個知識點:植物和人的生長不僅需要空氣、水,還需要充足的陽光。
還有,如一次給孩子們過生日,孩子們吹生日蠟燭。有的幼兒就說:“為什么蠟燭一吹就滅了呢?”“沒有風,燃燒的蠟燭會不滅掉呢?”為了滿足孩子們的好奇心,我們拿來幾個大小不同的燒杯,對孩子們說:“不用嘴吹它們,用杯子蓋住它們,你們猜,它們會不會熄滅呢?”孩子們議論開來,我們便親自動手操作給他們看,蠟燭滅了,而且不同大小的杯子蓋住的蠟燭,熄滅的速度有快有慢。通過孩子吃蛋糕這一快樂的事情引發(fā)出科學教育,讓幼兒在興趣和探究中懂得了:蠟燭在空氣中能燃燒,沒有空氣,蠟燭熄滅了。
孩子每天都在玩,玩中學、學中玩。作為幼兒園老師不僅要教孩子們怎樣玩,還要教孩子們有技巧地玩、創(chuàng)造性地玩、一物多樣化地玩,讓科學在玩中誕生。
如:一次我們領孩子們戶外活動,給每個孩子一個方形的紙板,讓孩子們用方形紙板玩游戲:有的孩子用它當飛碟;有的用它當扇子;有的用它當帽子。有許多孩子用它當作車輪,在地上滾起來,可是怎么也滾不走。這時,一個孩子說:“這個不是圓的,不能當車輪!”“為什么呀?”當時我還無法給孩子們解釋清楚為什么方形東西不能滾動,但是我馬上拿來剪刀,將它剪成圓形,再讓孩子們在地上滾動,紙板立刻向前滾去,孩子們也高興地笑了,真開心!
因為幼兒的年齡特點,深奧的科學道理光靠講解是不能使幼兒充分理解的,而在游戲中發(fā)現(xiàn)問題,和幼兒一起實際操作,通過比較來理解簡單的科學知識,大家一起動腦動手尋求答案,使幼兒的能力得到了提高。為孩子們將來遨游在科學的世界里打下堅定的基礎。孩子們不僅能探究神奇的科學,還能利用科學解決問題。教師不僅僅傳授知識,更要讓幼兒理解知識,掌握學習的方法,培養(yǎng)學習的能力。
偶發(fā)性的科學活動跟正規(guī)的科學活動相比,它的內(nèi)容較廣泛、豐富,但是由于它是隨機的,所以缺乏系統(tǒng)性,連貫性和層次性。所以偶發(fā)性科學活動的出發(fā)點不能放在幼兒學到了什么,懂得了什么等等這樣的問題上,而是通過活動,通過教師的啟發(fā),幼兒自己動手動腦解決問題,了解問題的奧秘,知道它們在生活中的作用。
例如:有一次,雨過天晴,我們帶孩子到戶外去觀察雨后院子里花草樹木綠綠蔥蔥的情景,恰在這時,天上出現(xiàn)了一道彩虹,孩子們就叫起來了:“彩虹!彩虹!”有的孩子就問我:“為什么彩虹會掛在天上?”這時我臨時改變教學目標,讓孩子觀察彩虹,并在地上尋找彩虹,我?guī)麄儊淼綀@內(nèi)的噴泉旁,讓孩子們在噴泉旁不同角度去尋找彩虹,一會兒,許多孩子叫起來:“我找到了彩虹!”“地上也有彩虹!”回到班上,我們又拿出三棱鏡,讓孩子對著太陽尋找彩色的世界,當孩子們看到地上反射出的五彩斑斕的光環(huán)時,興奮得手舞足蹈。
在偶發(fā)性科學活動中,幼兒獲得知識只是活動的一部分目標,偶發(fā)性科學活動是由外界情景誘發(fā)并圍繞著偶發(fā)性的事件開展的一種科學活動。教師雖沒有預先的計劃,但要鼓勵支持幼兒去探索、去思考,交給幼兒學習的方法和理解的方式,培養(yǎng)幼兒探索、發(fā)現(xiàn)、操作、推理、判斷等等學習能力,豐富幼兒的知識經(jīng)驗,把經(jīng)驗與實際相聯(lián)系,使學到的東西能有所用。
多年來的工作實踐證明:偶發(fā)性科學探索活動,使幼兒更感興趣,更符合幼兒的求知欲望。教師的隨機教育應及時地發(fā)現(xiàn)幼兒的許多“為什么”及時給予鼓勵和指導是很重要的。它使幼兒的好奇心得到滿足,激發(fā)起了幼兒的求知欲,使幼兒在今后的生活中更加善于、敢于發(fā)現(xiàn)問題,進行探索和思考,從而提高幼兒的科學探究能力。幼兒得到的不僅是知識的多少,更是一種學習的方法和敏銳細致的觀察能力的逐步形成,它將使幼兒一生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