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心寧,唐桂章,孫超群
(睢寧縣農業(yè)農村局,江蘇 睢寧 221200)
徐州市位于江蘇省西北部,京杭大運河穿境而過,隴海鐵路、京滬高鐵兩大干線在此交匯,素有“五省通衢”之稱。徐州位于華北平原的東南部,介于東經116°22'—118°40'、北緯33°43'—34°58'之間,東西長約210 km,南北寬約140 km,總面積11 765 km2。地形以平原為主,平原面積約占全市面積的90%,海拔一般在30~50 m之間。徐州屬溫帶季風氣候,四季分明,光照充足,雨量適中,雨熱同期。年平均氣溫14 ℃,年日照時數為2 284~2 495 h,日照率52%~57%,年均無霜期200~220 d,年均降水量800~930 mm,雨季降水量占全年的56%。徐州屬黃泛沖積平原,黃河故道在徐州市境內長173 km,土壤類別主要為黃潮土和鹽化潮土亞類,有肥沃的耕地,土層深厚,土壤多為砂質,肥力水平較高,地下水位較低,適合農作物生長。
徐州地區(qū)西瓜種植歷史悠久,西瓜是當地重要的經濟作物,所產西瓜以瓜瓤細膩、汁多爽口、味甜且鮮、風味濃郁而享譽省內外,特別是睢寧縣魏集鎮(zhèn),素有“西瓜之鄉(xiāng)”的美稱。高品質是高效益的保證,設施栽培是提高西瓜品質、提早上市的有效方式,由于市場需求和生產效益的原因,當地西瓜生產正向著栽培設施化、品種優(yōu)質化、生產綠色化、水肥一體化、肥藥減量化的方向發(fā)展。目前徐州西瓜主要是利用鋼架大棚多層覆蓋(大棚膜、二膜、三膜、大小拱棚膜兩層、地膜)進行早熟栽培,棚內光照、通氣和溫濕度條件均比較優(yōu)越,對外界不良氣候條件抵抗能力較強,更有利于創(chuàng)造適于西瓜生長發(fā)育的小氣候。年前12月中下旬播種,年后2月上旬移栽定植,4月中下旬開始上市,較露地西瓜早上市2個月,效益是露地西瓜的3倍以上。
安裝大棚時按合理軸線設計,并考慮大棚作物生產需要??缍? m的大棚頂高應為2.3~2.5 m,肩高1.2~1.5 m;跨度8 m的大棚頂高應為3.2~3.5 m,肩高1.5~1.8 m[1]。卡槽采用熱鍍鋅鋼板冷彎成型,厚度不小于0.7 mm。拱管間距不大于0.7 m??缍? m大棚的拱管插入土中深度為0.3 m以上,跨度8 m大棚的拱管插入土中深度為0.4 m以上。推廣應用熱浸鋅鋼管,減少鍍鋅帶鋼管,提高棚體抗載強度。覆蓋薄膜選用長壽流滴膜、多功能消霧膜、PO涂覆膜等新材料,提高棚室透光率,減輕棚內濕度,提高抗災能力。壓膜線應選用專用大棚壓膜線。大棚以南北走向為宜,棚長度一般不超過80 m,相鄰大棚的間距為1.2~1.5 m。
大棚西瓜肥水供應宜采用膜下滴灌技術,即在地膜下鋪設滴灌軟管,將水肥均勻輸送到植株根際。膜下滴灌具有降低田間濕度、節(jié)水、省工、增產等優(yōu)點。滴灌軟管沿西瓜定植行向鋪設,距西瓜根部10~20 cm,滴孔向上。滴灌軟管一端扎緊,另一端與水泵相連。滴灌軟管鋪好后,需進行通水試驗,以確保沒有漏水、堵塞現(xiàn)象,然后在畦面上鋪設厚度不低于0.01 mm的無色透明地膜。
大棚西瓜提早供應市場可以增加收入,因此選擇西瓜品種時首先應考慮早熟性,要求品種具有較強的耐低溫弱光、植株長勢穩(wěn)健、不易徒長、易坐果、果實膨大快、抗病、耐貯運、外觀和內在品質好,符合市場消費需求等特性。本地區(qū)早春大棚栽培的西瓜品種,一般選擇京欣系列、8424、嘉年華5號等中果型品種。
2.2.1 苗床設置
苗床設置在避風向陽的溫室或大棚內,苗床寬1.2~1.5 m、深20 cm,長度視育苗規(guī)模而定,底部平整[2]。冬季育苗還需要采取增溫措施,目前生產上應用較普遍的增溫方式是電熱溫床,在床底排布電熱線6~8道,間距10~15 cm。為克服苗床四周溫度較低的不足,邊行間距可適當縮小,中間適當放寬,而全床平均間距不變。由于電熱線有一定的規(guī)格,使用時應先詳細閱讀說明書,布線時不得重疊交叉,以免通電后短路,電熱線不能剪斷或串聯(lián),特別要注意接頭處,保證絕緣。電熱線排布好后應通電檢測是否能正常加溫,檢測合格后在電熱線上鋪設2層地膜,上面再放長54 cm、寬28 cm的塑料穴盤,西瓜育苗一般選用50孔的穴盤[3],基質采用西瓜育苗專用基質。
2.2.2 播種催芽
西瓜播種前需要進行種子處理,一般采用溫湯浸種,將種子放入55 ℃熱水中不斷攪拌,直至水溫降至室溫(25 ℃左右),然后反復搓洗種子,洗掉種皮上的黏液,再用2%的漂白粉浸種20 min后用清水漂洗干凈,室溫下浸種6 h,然后將種子放入恒溫箱內進行催芽。當胚根長出3~4 mm時即可播種,播種深度1.3 cm左右,穴盤中每孔播1粒種子,播后用基質覆蓋1.5~2.0 cm,然后覆蓋一層地膜,防止水分蒸發(fā)。
2.2.3 苗期管理
苗期管理主要是做好溫度、水分、光照、通風的調節(jié)。從播種到移栽,白天溫度應掌握“兩高兩低”的原則,即播種至出苗要求30~35 ℃的高溫,一般3~4 d即可出苗;當出苗70%時揭去地膜,此后直到第1片真葉展開要適當降低溫度,白天為20~25 ℃,夜間為15~18 ℃;真葉展開以后再提高溫度,白天維持在25~28 ℃之間,夜間為18~20 ℃;定植前1周再逐漸降低溫度,以提高抗性。
冬天氣溫低,光照弱,在床溫許可的范圍內,應盡量增加光照,可配備補光燈,延長見光時間。通風要逐步增加,首先揭去兩端的薄膜,然后在側面開通風口,通風口應背風,午后及時覆蓋保溫;晴天要密切關注床溫,避免高溫傷苗。定植前5~7 d,加大苗床通風量,并停止加溫;之后逐漸發(fā)展到白天全部揭開薄膜、傍晚再蓋上,直到晝夜揭膜不蓋,使瓜苗逐漸適應自然環(huán)境。出苗后,幼苗生長逐漸加快,需水量增加,特別是電熱溫床上水分蒸發(fā)量大,因此要視床土水分情況及時補水,最好在晴天午間澆水,控制水量,澆后待床面水汽散失后覆膜。苗期一般不必追肥,如發(fā)現(xiàn)缺肥癥狀,可結合澆水噴施0.2%磷酸二氫鉀。
2.3.1 土壤選擇
西瓜對土壤的適應性較廣,最適宜的土壤為土層深厚、排水便利、地力肥沃的砂壤土或壤土;土壤pH值在5~7之間西瓜均能正常生長,且有較強的耐鹽堿能力,土壤總鹽堿量在0.2%以下均能栽培成功。在地塊選擇上應選地勢較高、能灌能排、5年以上未種植瓜類作物的田塊種植。
2.3.2 整地施肥
每667 m2施入充分腐熟有機肥4 000~5 000 kg、三元復合肥40~50 kg、硫酸鉀15~20 kg作底肥。若每667 m2增施內生根菌劑1.5 kg、細菌類菌劑50 mL,可減少常規(guī)肥料40%的施肥量,同時可提高西瓜的抗病能力、增加產量和提高品質。施肥以后,將肥料、土壤充分拌勻,澆足底墑水,再整地、做畦。大棚栽培西瓜以高畦為宜,這樣可以增加受光面積,有利于提高地溫。棚內沿大棚走向做2畦,各距棚邊1.3 m左右,壟高20 cm,畦面做成龜背型。
2.3.3 扣棚
鋼架大棚一般在定植前15~20 d扣上薄膜,以利于提高地溫。鋼架大棚兩側風口處可懸掛0.3 mm孔徑的防蟲網,以阻隔蚜蟲、煙粉虱等害蟲遷入為害。
定植時,要求棚內土溫穩(wěn)定在10 ℃以上、氣溫在20 ℃以上,于1月下旬至2月上中旬結合苗齡情況選擇晴天定植。出圃時瓜苗應達到3葉1心,株高8~10 cm,葉面舒展,葉色濃綠,團根好,可以直接從穴盤中取出而不散坨。定植時采用瓜農自制的定植器在地膜上打孔,定植穴規(guī)格為6 cm×6 cm×5 cm,定植穴間距22 cm左右,然后將瓜苗從穴盤中取出放入定植穴內,周邊覆土壓實,在移栽過程中苗坨要輕拿輕放,以免傷苗。一般每667 m2定植800~900株。
2.5.1 溫度和濕度管理
大棚早熟西瓜生長前期要增溫保溫,防止低溫冷害;生長后期要通風降溫,防止高溫高濕。緩苗期需要較高溫度以促進瓜苗發(fā)根活棵,而此時外界溫度尤其是夜間溫度較低,因此采取多層覆蓋等措施提高棚內溫度很有必要。在大棚內架設1~2層簡易棚,然后在畦面上搭建2層小拱棚,夜間在小拱棚上覆蓋草苫或無紡布,以提高御寒能力,白天溫度應保持30~35 ℃、夜間15 ℃左右。日出后揭去小拱棚上的草苫或無紡布,棚內氣溫升高到30 ℃以上時再揭去小拱棚膜;午后先蓋小拱棚膜,光線漸弱時再蓋草苫或無紡布。
瓜苗伸蔓后,白天氣溫保持22~25 ℃、夜間15 ℃以上,溫度控制在較低水平,以促進植株穩(wěn)健生長,有效控制秧苗徒長。當棚內最低氣溫穩(wěn)定在15 ℃以上時,拆掉小拱棚。進入開花坐果階段,棚內白天溫度保持在30~35 ℃、夜間溫度不低于15 ℃,以利植株授粉受精。進入果實膨大期,棚內白天溫度控制在35 ℃以下、夜間溫度不低于18 ℃,以利于西瓜膨大。西瓜喜較干燥的環(huán)境,空氣干燥有利于提高品質,白天最適宜的相對濕度為55%~65%、夜間75%~85%。每次澆水后都應通風換氣以降低濕度,放風時應揭開風向相反一側的棚膜。
2.5.2 水肥管理
大棚西瓜莖葉生長較快,果實含水量高,因此土壤水分含量適宜,才能滿足植株生長及結瓜的需要。定植緩苗后及時澆1次緩苗水,以保證整個伸蔓期瓜苗對水的需求。西瓜生長前期一般不用澆水,莖蔓開始迅速生長時,可澆1次水,促進莖蔓生長;之后控制澆水,防止植株徒長,待瓜坐住并開始膨大時再進行澆水催瓜。西瓜生育期間不需勤澆水,尤其在低溫季節(jié)要控制好棚內濕度,保持棚內干燥,但應視土壤墑情適當補水,以保證水分均衡供應,切忌忽干忽濕,采收前7~10 d停止?jié)菜?/p>
西瓜苗期吸肥量少,一般不需施肥;伸蔓期需肥量開始增加,膨瓜肥在坐瓜后至幼瓜雞蛋大時施入,可隨水每667 m2沖施高效水溶肥7~8 kg;此時是追肥澆水的重要時期,果實膨大期每667 m2再隨水沖施高效水溶肥7~8 kg。另外西瓜生長期間,可視瓜秧生長情況,進行葉面噴施0.2%磷酸二氫鉀或葉面肥。
2.5.3 光照管理
西瓜屬喜光作物,在充足的光照條件下有利于植株生長、發(fā)育,提高果品質量。西瓜正常生長要求每天的日照時數在10~12 h,以保證光照充足,促使植株生長健壯、莖粗葉大,促進雌花分化,提早開花,坐果率高。
2.5.4 植株調整
采用爬蔓栽培時,宜采用雙蔓整枝法,即保留主蔓和1條健壯側蔓,其余及時剪除。坐果前只有兩條蔓,多余的側蔓一律摘除。待果實坐住后,結果節(jié)位以后出現(xiàn)的側枝,一般不再摘除,任其自然生長,以增加植株葉片面積,促進果實迅速膨大。大棚西瓜宜在第2雌花節(jié)位留瓜,瓜坐住后及時墊瓜、翻瓜,保證瓜形端正和皮色美觀。
2.5.5 人工輔助授粉
大棚早熟栽培西瓜開花期早,早春棚內昆蟲少、溫度低,花期須輔以人工授粉,以利于提高坐瓜率。早晨7:00—10:00是授粉最佳時期。方法為:摘下當天開放的大型雄花,去掉花瓣,將花粉輕輕涂在雌花柱頭上,并做好標記[4],這樣既能防止空秧,還能根據坐果的天數,準確推斷成熟度,適期采收,避免生瓜上市,影響大棚西瓜的商品性。人工授粉后,應注意觀察植株坐果情況,待瓜坐穩(wěn)后,及時去除其他花朵和畸形瓜,以減少養(yǎng)分消耗。
西瓜大棚內高溫高濕,容易發(fā)生多種病害,主要有枯萎病、蔓枯病、炭疽病、白粉病、疫病等;蟲害較少,主要是蚜蟲。在防控上遵循“預防為主、綜合防治”的原則,貫徹綠色防控理念,優(yōu)先采用農業(yè)防治和物理防治,科學使用化學防治。防治技術上做到品種為先、全程管理(土、肥、水、作)、準確識別、及時防治、合理用藥、措施到位[5]。
西瓜成熟后,瓜皮發(fā)亮,手摸有光滑感,表面微顯凸凹不平,瓜皮花紋清晰,瓜蒂不收縮凹陷,果皮與地面接觸部位由白變黃,果柄上的絨毛大部分脫落,坐瓜節(jié)位上卷須已干枯。大棚頭茬西瓜從坐果至成熟一般需35~40 d,達到成熟度后及時采收,采收時期按照授粉時插牌標記的日期推算較為準確。一天中10:00—14:00為最佳采收時間,采收時用剪刀將果柄從基部剪斷,每個瓜應保留一段綠色的果柄,并輕拿輕放,及時裝車外運。
為保護環(huán)境,西瓜采摘結束后,要把廢舊地膜及時清理撿拾出田間,交到當地鎮(zhèn)(街道)廢舊農膜回收站進行處理再利用,以免地膜殘留污染土壤。同時不要把西瓜藤蔓等廢棄物隨意堆置于路邊、地頭,這樣不僅造成資源浪費,而且在其腐爛變質過程中會產生惡臭和滋生大量蚊蟲,污染大氣、水源和土壤,按照《蔬菜廢棄物高溫堆肥無害化處理技術規(guī)程》(NY/T 3441—2019)[6],利用生物菌發(fā)酵堆肥法來處理廢棄物生產有機肥,可實現(xiàn)廢棄物的資源化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