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瀟峣
(1.首都師范大學(xué) 文學(xué)院,北京 100048;2.安陽市第一中學(xué),河南 安陽 455000)
《孔子家語》記載了大量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與思想,其思想價值與史料價值不言而喻,但明清以來卻被人們定為“偽書”終至“棄而不用”。令人欣慰的是,20世紀70年代以來隨著地下文獻的出土與研究,《孔子家語》“偽書說”被打破,其真實性得到了學(xué)界的普遍承認。楊朝明教授通過對比今本《孔子家語》與《禮記》《說苑》等傳世文獻以及河北定州八角廊漢墓竹簡,安徽阜陽雙古堆漢墓木牘等出土文獻,甚至得出《孔子家語》為“孔子研究第一書”[1]的結(jié)論?!都艺Z》的價值雖已得到學(xué)界越來越多的認可,但關(guān)于《家語》的研究關(guān)注點還是大部分停留在真?zhèn)螁栴}與成書問題上,即便是有關(guān)于其文學(xué)價值特別是其中鮮活的人物形象的研究,大部分也集中于對孔子形象的研究,而忽略了孔門弟子的形象。
冉求,名求, 字子有, 亦稱冉有,作為“孔門十哲之一”,在《論語》與《孔子家語》中都有不少與之相關(guān)的記述,但卻被研究者所冷落,遠不如顏淵、子路、子貢等弟子的研究來得深入,通過CNKI數(shù)據(jù)庫搜索,專門研究冉有的論文僅有兩篇,一篇是李啟謙先生的《冉求研究》,一篇是舒大清先生的《孔子弟子冉有論》,因此很有必要繼續(xù)對冉有的性格思想做進一步研究,以期更好地理解孔門與儒學(xué)。本文就以冉有出現(xiàn)頻率較高的《論語》《孔子家語》為主,從以下幾個方面來對冉有這一形象做進一步的探究。
據(jù)《孔子家語·七十二弟子解》記載,“冉求,字子有,仲弓之族,少孔子二十九歲,有才藝,以政事著名”[2](P433)。從中我們知道冉有多才多藝,處政能力強,而“仲弓之族”則說明他跟仲弓是同族中人,再據(jù)《史記·仲尼弟子列傳》記載“仲弓父,賤人”[3](P402),可知冉有也出身于卑賤的宗族。
冉求跟隨夫子周游列國,于哀公五年被季康子召回魯國。在冉有去衛(wèi)適魯之際,孔子預(yù)言“魯人召求, 非小用之, 將大用之也”[3](P322)??鬃拥呐袛啾粴v史所證實,冉求到魯國就被季康子委任為季氏宰,等于說是做了季氏的總管。魯國是三桓專政,三桓中又以四分土地有其二的季氏最為強大,而春秋末期的魯國三桓僭公室已成為默認的事實,就連陪臣僭三桓進而執(zhí)國政的現(xiàn)象也屢見不鮮,冉求畢竟是孔子弟子,不會像陽虎般僭越結(jié)黨叛亂,但從側(cè)面我們也可以了解到,冉求作為季氏宰在魯國政治上還是能發(fā)揮不小作用的。
冉求從政最為輝煌的功績,當屬哀公十一年,齊師來犯時,其鎮(zhèn)定機智、勇敢果斷,指揮左軍打退齊軍。也正是因為冉求在這次保衛(wèi)戰(zhàn)中的突出表現(xiàn),季氏把孔子請回魯國,孔子和追隨其周游列國的弟子結(jié)束了長達14年的漂泊,重新回到了孔子的父母之邦。
孔子在魯國,雖被尊為“國老”,但實際上仍不見用。作為季氏家宰的冉求則遇事就請教夫子,雖然他受教孔子多年,也很清楚夫子對魯國現(xiàn)行政治的厭惡,其間還因為季氏用田賦、季氏將伐顓臾等事受到孔子的批評,但這并不影響他們的師生關(guān)系。
根據(jù)《左傳》,哀公十六年,孔子去世。哀公二十三年冉求仍為季氏宰,替季康子去宋國吊唁。這說明夫子去世后,冉求仍然被季氏所信任,在魯國的政壇上發(fā)揮重大作用,從側(cè)面也可看出冉求對于政治、對于功業(yè)的熱心。
冉求作為孔門政事第一的弟子,以政事著名的他在為政時有哪些重要的表現(xiàn),從中又體現(xiàn)出其哪些特點呢?我們通過文本做以下幾個方面的分析。
在《孔子家語·正論解》里,記載了冉求作為左師總指揮,用戈殺退齊軍之事,事后季康子沒想到作為孔子弟子的冉有,第一次打仗竟也如此智勇,遂問冉有是通過學(xué)習(xí)得到的還是天生就會呢?從中透露出季康子對于手下這位家宰智勇雙全的政治軍事能力由衷地欽佩,而冉有這時回答是從孔子那里學(xué)來的,當季康子表示懷疑時,冉求用不容置疑的語氣表示孔子是文武并用兼通的大圣人,自己學(xué)到的只是夫子的皮毛而已。季康子聽了十分喜悅,不久便派人以幣請夫子回國,并告訴夫子說“人之于冉求,信之矣,將大用之”[2](P494)。冉求憑借在這場戰(zhàn)役中出色的政治軍事能力,不僅使自己實現(xiàn)了建立事功、揚名于世的理想,還成功說服季氏接回了常年漂泊在外的老師。
由于《孔子家語》主要為記言體,因此這場戰(zhàn)役就不能得到具體而全面的記述,而在《左傳》這部史書中則更為詳細地記載了這場戰(zhàn)爭的始末。
據(jù)《左傳·哀公十一年》記載,在齊軍大敵壓境之際,三桓卻各懷異心,孟孫叔孫由于不滿季氏的專政,根本不打算出兵。面對敵軍來襲,三桓內(nèi)訌的亂局,冉有表現(xiàn)出一個優(yōu)秀政治家應(yīng)有的冷靜與智慧,他一方面根據(jù)情況連出三策,跟季氏闡明敵我雙方的力量對比,指出當前形勢下季氏必須背城一戰(zhàn),甚至用嚴厲的語氣警告季康子“齊人伐魯,而不能戰(zhàn),子之恥也”[4](P1331)。另一方面他使用激將法等心理戰(zhàn)術(shù),讓季氏多次勸說都告無果的孟孫叔孫也出兵組成抗擊侵略的右軍。就這樣,在冉有的政治智慧下魯國終于暫停內(nèi)訌,一致對外。而冉有帥左軍,在右軍潰敗的前提下,還能力挽狂瀾身先士卒地沖入齊軍戰(zhàn)斗,非大勇之人不能為也。
冉有還非常善于用人,具有識人之智。據(jù)《左傳》記載,在這場戰(zhàn)役臨行前,冉有讓樊須跟著自己,季康子認為樊須太小不能堪此重任,而冉有堅持認為樊須“就用命焉”[4](P1331)。事實證明樊須不僅沒有因年紀輕給部隊造成什么麻煩,還利用自己的智慧提出了部隊順利逾溝的辦法。而冉求在這次戰(zhàn)役中創(chuàng)新的戰(zhàn)法,即使用步兵執(zhí)長戈的突擊戰(zhàn)術(shù),使得左軍大獲全勝,成功地打退了齊軍,體現(xiàn)了其在軍事上的智慧,這種由冉求創(chuàng)制的戰(zhàn)法也被后來的兵書所稱道。
回顧這場戰(zhàn)役,可以說冉有的智勇在這場保衛(wèi)戰(zhàn)中發(fā)揮了幾乎是決定性的作用,這次戰(zhàn)役可以說是冉有的政治生涯里最為輝煌的一筆。
在《論語·先進》篇中,向來和藹可親的夫子變得異常嚴厲。
季氏富于公族,而求也為之聚斂而附益之。子曰:“非吾徒也。小子鳴鼓而攻之可也”[5](P114)。
具體事件記載在《孔子家語·正論解》《左傳·哀公十一年》中,季康子要改革稅制,推行新稅制“用田賦”,據(jù)郭克煜先生考證“用田賦”就是“賦稅合一”,軍賦納入“常賦”,按田畝比例同畝稅一同征收。如此一來,自然是“賦粟倍他日”[6](P125)。季氏三派冉有去咨詢孔子意見,而孔子的意見都是“丘弗識也”,最后孔子私下里向冉有表達了自己對于季氏不度于禮、貪得無厭地實行新稅制的反對,而事實上冉有并未成功制止季氏,據(jù)《左傳》記載哀公十二年春,周歷的正月魯國便推行了“用田賦”。其中冉有作為季氏宰還幫助季氏推行這一新稅制,故夫子深責(zé)之。這里有研究者認為此處標志著夫子與冉求的決裂甚至反目,筆者認為實乃推測過度。一是孔子弟子們整理的《論語》中依然把冉求推為“四科”中政事之首;二是在《論語》中,孔子以老師的身份也有對其他弟子嚴厲的批評,如宰與、子路等,但弟子們深知老師學(xué)而不厭、誨人不倦的人格,依然樂意追隨夫子,并沒有出現(xiàn)師生關(guān)系的分裂;三是冉有以后也依然時時向夫子請教,如《孔從子·記問》中所記,哀公十四年冉有向夫子請教叔孫在郊外發(fā)現(xiàn)像獐子而頭上又長內(nèi)角的東西是什么,引發(fā)了孔子著名的獲麟之嘆。而在這里,孔子叫弟子鳴鼓而攻,實際上應(yīng)如朱熹所言,師嚴而友親,“故己絕之,而猶使門人正之,又見其愛人而無已也”[7](P127)??傊?,此次談話并沒有對孔子與冉有的師生關(guān)系產(chǎn)生實質(zhì)性影響。
關(guān)于冉有幫助季氏推行 “用田賦”,《孟子》一書中指責(zé)冉有身為季氏宰,“無能改于其德而賦粟倍他日”[6](P127)。也就是說冉有作為家宰是失職的,因為他沒有使季氏勤儉節(jié)約、修道修仁、推行仁政,沒有有效匡正季氏的錯誤政策。朱熹在《四書章句集注》中引范氏語,曰:“冉有以政事之才,施于季氏,故為不善至于如此。由其心術(shù)不明,不能反求諸身,而以仕為急故也”[7](P127)。這是指責(zé)冉有仕于不善的季氏,指責(zé)冉有“仕急”,認為冉有貪戀權(quán)位,以做官為重,在季氏違背儒家柔民懷民的政策下,不能去位。
然而站在冉有的立場上,本以“足民”為施政理想的他,確有其不得不為的苦衷。
一是春秋末年,戰(zhàn)亂頻仍。魯國更是在齊晉吳的夾縫中求生存,或是聯(lián)齊伐晉,或是聯(lián)吳抗齊,軍賦之征逐年增多,已幾乎連年都有。改革原來的稅制,加大軍事投入,是魯國政治勢在必行之事。
二是關(guān)于指責(zé)冉有仕于季氏,其實清代毛奇齡就已在《四書改錯》中指出孔子、子路、仲弓等人皆曾仕于季氏了。季氏執(zhí)政魯國多年,早在昭公二十五年,昭公與季氏爭權(quán),昭公失民心爭權(quán)失敗,宋國樂祁就說“政在季氏三世矣,魯君喪政四世矣。無民而能逞其志者,未之有也”[4](P1446)??梢哉f在魯國,平民從政要想有一番大作為,推行個人的施政理念,則不得不仕于魯國的實際統(tǒng)治者——季氏。這也是孔子師徒仕于季氏的主要原因。
三是關(guān)于指責(zé)冉有不能匡正季氏,有失臣職。細讀《左傳·哀公十一年》中關(guān)于季氏將要執(zhí)行“用田賦”,派冉有征求孔子意見的記載。我們注意到文本以“弗聽”作結(jié),說明冉有確實向季氏轉(zhuǎn)達過老師的反對意見,并對季氏將要實行的“用田賦”進行勸止,而結(jié)果是季氏“弗聽”。其實對比季氏旅泰山一節(jié)就可想而知,季氏連旅泰山這樣僭越的不涉及實際利益的虛文都不能放棄,何況現(xiàn)在是擺在眼前的實際物質(zhì)利益與軍事利益呢?
四是關(guān)于冉有“仕急”,道不行,不能去位的指責(zé)??陀^講冉有的不去位,是一種非常務(wù)實的選擇,如果冉有這時去位,另一位季氏宰將會代替他的工作,絲毫不能影響“用田賦”的執(zhí)行,而如果冉有不去位則尚有進行不斷修正的可能。事實也證明,季氏雖仍有無道之舉,但不至于到不可控制的地步,這與冉有、子路的輔佐之功有不可分割的關(guān)系,如《韓詩外傳·卷十》所言“季氏為無道,僭天子,舞八佾,旅泰山,以雍徹,孔子曰:‘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然不亡者,以冉有、季路為宰臣也”[8](P354)。
冉求一面是孔門弟子,喜歡跟夫子學(xué)習(xí)政事的處理。一面又是季氏宰,而季氏對仁政卻不感興趣,冉有身兼這兩個身份,說出“非不悅子之道,力不足也”[5](P58),也實乃是徘徊于兩種角色間的肺腑之言。
作為《論語》中為數(shù)不多的描寫對話的“長篇”之一,《論語·季氏》中開頭的一篇記載著夫子與冉求之間關(guān)于季氏將伐顓臾的討論??鬃臃磳@場戰(zhàn)役的謀劃,先是指出顓臾乃先王封國,而且又在魯國邦域之中,臣服于魯,沒必要也不應(yīng)該討伐。后又非常機智地看透了事件的表象也就是冉有說的“今夫顓臾,固而近于費。今不取,后世必為子孫憂”[5](P170),一針見血地指出“季氏之憂,不在顓臾,而在蕭薔之內(nèi)也”[5](P170-P171)的深意?!笆捤N之內(nèi)”歷來注疏,一為魯哀公,一為季康子家臣,清代方東旭解釋最為詳盡:“斯時哀公欲去三桓,季氏實為隱憂……(季氏)又畏顓臾世為魯臣,與魯犄角以逼己。唯有謀伐顓臾,克之,則如武子之取卞以為己有而益其強;不克,則魯師實已勞憊于外,勢不能使有司討己以干戈”[9](P92-P93)。如方東旭所言,結(jié)合后來哀公欲以越伐魯去季氏的歷史,“蕭薔之內(nèi)”指魯哀公更符合實際。但季氏伐顓臾之事不見史籍記載,想必是冉有原來不知道季康子此舉不是擔(dān)心顓臾叛亂,為今后的子孫帶來麻煩,而是意在弱魯哀公。被老師一語點醒后,覺此舉有違大意,遂和子路轉(zhuǎn)告了夫子的反對意見,勸止季康子不要發(fā)動這場戰(zhàn)爭。如朱熹引洪氏云:“二子仕于季氏,凡季氏所欲為,必以告于夫子。則因夫子之言而救止者,宜亦多矣。伐顓臾之事,不見于經(jīng)傳,其以夫子之言而止也與?”[7](P171)不過依季氏旅泰山、“用田賦”的一貫之舉,定是魯國又有什么大事,使其不能抽出手來伐顓臾,遂沒有進行這場戰(zhàn)役,而不單單只是幾句話就能勸止的。
從這件事情上我們可以看出,冉有雖為季氏宰,但還是能堅守儒家所說的大義??鬃与m然在《論語》中評價冉有不能為“以道事君,不可則止”[5](P116)的大臣,但還是堅信其“弒父與君,亦不從也”[5](P116)。朱熹注:“(冉有、子路)雖不足于大臣之道,然君臣之義則聞之熟矣……蓋深許二子以死難不可奪之節(jié)矣”[7](P129)。冉求在亂世,身為季氏宰卻不能憑一人之力改變這個無道的世界,有時往往要事與愿違地與現(xiàn)實妥協(xié),但應(yīng)該說冉有在不從“弒父與君”等大事的處理上,還是能堅守儒家所說的大義的。
冉有為政的形象我們在上文已經(jīng)詳細分析,那么當卸下政事的包袱,在平時的生活和學(xué)習(xí)中,又呈現(xiàn)出怎樣的面貌呢?從以下幾點中可以窺見一二。
《論語·先進》一章中,專門有一篇描述弟子們陪孔子閑坐的言行,以此反映出弟子們的性格特點。
閔子侍側(cè),訚訚如也;子路,行行如也;冉有、子貢,侃侃如也。子樂。“若由也,不得其死然。”[5](P112)
其中“冉有、子貢,侃侃如也”中的“侃侃”二字歷來被注釋家們眾說紛紜。清代黃式三認為“侃侃者,衎衎之借字……冉有、子貢才智有余、得動而樂之象,故曰衎衎”[10]。清代陳俊認為“侃侃是爽直樣子”[9](P605),臺灣林觥順認為“侃字從人口川,是口若懸河滔滔不絕,或說是暢所欲言”[11]。以上注釋雖然有略微的差異,但總體是說冉有在生活中陽光活潑是個和子貢一樣溫和樂觀,爽直能言之人。而朱熹引漢代許慎《說文解字》將侃侃釋為“剛直也”[7](P117),這種解釋在這里恐怕與子貢這個言語科的弟子形象不符,與語境不合。而《論語·鄉(xiāng)黨》一章中也有一篇用到了“侃侃”,原句為“朝,與下大夫言,侃侃如也,與上大夫言誾誾如也”[5](P96)。這句話是說明孔子在朝堂之上事上接下時的言行舉止,反映了夫子無論是對待上司還是下屬都能從容中禮。而如果把侃侃解釋為剛直,則夫子對待下屬也擺出一副剛直的樣子,豈不失禮哉?誠如清代劉寶楠在《論語正義》里所說:“蓋事上不難于和樂,而中正為難;接寮屬不難于中正,而和樂為難”[12](P366)。所以“侃侃”在這里更易于解釋為溫和樂觀,爽直能言,而剛直意出自《說文》,或許只是侃字的本義,卻不適用于這里的語境。
冉有的爽直能言不僅在此處體現(xiàn),在《韓詩外傳·卷八》中為魯哀公陳述好學(xué)的價值時冉有旁征博引,氣勢浩然,從子路、子貢舉到姜太公的例子,得出“士必學(xué)問然后成君子”[8](P296)的結(jié)論,一氣呵成,大有縱橫家之風(fēng)。魯哀公聽后也被冉有的能言所折服,最后對他說:“請奉先生之教矣”[8](P296)。在從政時,季氏旅于泰山,夫子問冉有:“女弗能救與?”[5](P24)冉有沒有為了讓老師高興撒謊騙老師說可以,而是坦率而爽直地回答說不能。因為身為季氏宰的他很清楚,面對舞八佾以《雍》徹專政魯國多年的季氏,實在是諫也無用。誠如宋代許謙在《讀論語叢說》中所談: “大夫行諸侯之禮故是僭,但當時已四分魯國,魯君無民亦無賦,雖欲祭不可得。季氏既專魯,則凡魯當行典禮皆自為之,旅泰山若代魯君行禮耳,亦不自知其僭。冉有誠不能救也,欲正之,則必使季氏復(fù)其大夫之舊,魯之政一歸于公然后可,此豈冉有之力所能?故以實告孔子,孔子亦不再責(zé)冉有而自嘆也”[9](P92-P93)。
同為政事科的代表弟子,冉求與子路在日常生活中所表現(xiàn)出來的性格卻存在著鮮明的區(qū)別,這種區(qū)別在《論語·先進》里的一章中體現(xiàn)得尤為明顯:
子路問:“聞斯行諸?”子曰:“有父兄在,如之何其聞斯行之?”冉有問:“聞斯行諸?”子曰:“聞斯行之?!惫魅A曰:“由也問聞斯行諸,子曰:‘有父兄在’;求也問聞斯行諸,子曰:‘聞斯行之’。赤也感,敢問?!弊釉唬骸扒笠餐耍蔬M之;由也兼人,故退之?!盵5](P115-P116)
子路相較冉有,最大的優(yōu)點是能篤行,所謂“子路有聞,未之能行,唯恐又聞”[5](P46),但卻因為學(xué)與行之間欠缺必要的思考,而篤行有余,謹慎謙恭卻不足,所以需要“退之”進行必要的問詢與思考,而冉有相較子路則要謙恭謹慎,思前想后,在學(xué)與行之間考慮再三才會化為行動,這就像《論語》里所說的“季文子三思而后行”[5](P49)??鬃泳驼J為季文子思慮過多影響篤行的時機,因此指出“再斯可矣”,所以對于冉求而言,他不缺謹慎與謙恭,他所需要的是“進之”以篤行。這里除了通常講的反映出了孔子因材施教的智慧,也反映出冉有平時的謹慎與謙恭。這一點從《孔子家語·弟子行解》一章中子貢對冉有“恭老恤孤”[2](P136)“省物勤也”[2](P136)的評語中也可得知。
而冉有除了謹慎與謙恭,還是個性情中人。他冒著被老師批評的風(fēng)險資助好朋友公西赤的母親,盡管這件事做得欠妥,但也說明冉求對朋友十分用心用情。這件事具體記載在《論語·雍也》里:
子華使于齊,冉子為其母請粟。子曰:“與之釜?!闭堃?。曰:“與之庾?!比阶佑谄渌谖灞W釉唬骸俺嘀m齊也,乘肥馬,衣輕裘。吾聞之也,君子周急不繼富?!盵5](P54)
孔子的意思是說公西華家已經(jīng)很富有了,君子應(yīng)該去周濟窮極之人而不用去周濟富人。而冉求之所以在沒得到孔子的允許下,給了公西華母親這么多米,也是出于對朋友公西華的關(guān)心,在他的眼里公西赤無論是富是窮,都是他的朋友。公西赤出門在外,自己理應(yīng)代公西赤照顧他的母親,所以自己才在老師面前為公西赤母親請粟,甘愿冒著被老師批評的風(fēng)險送給公西赤母親“粟五秉”。可以說冉有是替朋友著想的。
其實冉有不僅替朋友著想,也非常重視與孔子的師生情誼,希望能為老師多做點事,例如據(jù)《孔子家語·曲禮子貢問》中記載,孔子在聽到伯高死于衛(wèi)國的消息時,考慮到伯高是通過子貢認識自己的,所以他認為到子貢家去哭伯高比較合禮,他去子貢家哭過伯高后,又派子張前往衛(wèi)國吊唁,子張還沒到,冉有恰巧在衛(wèi)國,便代孔子準備了一束帛、四匹馬,以孔子的名義去吊唁??鬃勇犝f這件事后認為是失禮。
《禮記·奔喪》中記載“聞喪不得奔喪,哭盡哀”[13](P751),所以孔子要在子貢家里先“哭盡哀”,再去吊唁。這件事一方面說明冉求對禮不是特別精通,但另一方面也說明冉求在為老師考慮,不想讓老師再奔波,而又能讓老師在伯高的家人面前不至于失禮,于是就自己準備東西去代老師吊喪,從中我們也可以看出冉求對于老師的關(guān)心。而無論是為朋友著想,還是替老師考慮,都說明冉有是個十分重感情的性情中人。
在《論語·憲問》中,子路向孔夫子請教怎么樣的人才算成人,夫子指出:
若臧武仲之知,公綽之不欲,卞莊子之勇,冉求之藝,文之以禮樂,亦可以為成人矣。[5](P170-P171)
在夫子提到的臧武仲、孟公綽、卞莊子、冉求這四個人中,前三位都是魯國的前賢,具有智慧、高雅、知足、勇敢的美德,冉求作為后輩,以“藝”與這三位前輩并列,可見夫子對于冉求的藝有多么地肯定與贊賞了。而在《孔子家語·辯樂解》中記載,孔子向冉有談起聽到子路鼓琴聲中的“亡國之音”[2](P400),恐也是因為冉有的多才多藝吧。
而冉求的好學(xué)也得到了孔子和子貢的表揚,在《孔子家語·弟子行》里子貢稱冉有“好學(xué)博藝”[2](P400),孔子也說冉有“好學(xué)則智”[2](P400),在《論語·子路》篇中寫孔子到衛(wèi)國去,冉有為他駕車,孔子先感嘆衛(wèi)國人口多,冉有問人口已經(jīng)眾多,還要做什么?夫子回答使他們富起來,冉有又問富了以后還要做什么,夫子回答教化他們。在這則對話里冉有追根究底地求教為政的方法,既顯露出對為政的熱心,更顯露出他好學(xué)不倦的精神。而在《韓詩外傳·卷八》中,冉有用出色的口才闡明了好學(xué)的重要,這段話也可以看作是冉有的自白,從中也確實體現(xiàn)了他好學(xué)不倦的精神;但同時也暗藏了他潛意識中好學(xué)的動機,或者說他志在從政的原因。
上文提到《韓詩外傳·卷八》冉求氣勢磅礴地提倡“好學(xué)”的話語中,不僅能看到其好學(xué)不倦的精神,也能從中窺見他志在從政的原因。從他舉的例子中看,無論是子路、子貢,還是百里奚、管仲、姜太公,都是出身微賤而在政治上建立功業(yè)之人,而最后他慷慨激昂地總結(jié)出好學(xué)的意義在于可以使原本出身卑賤的人“名聲馳于后世”[8](P296)。因此從中我們就可以看出冉有好學(xué)的動力是想讓出身微賤的自己,也能通過建立外在的政治上的事功來揚名于后世,并不是內(nèi)在仁德的提升??梢哉f他與仲弓雖出身于同個微賤之族,但仲弓把人生的價值更多的建立在修仁修德上,最終成就在“德行”,而冉求把人生的價值建立在外在的政治事功上,最終成就在“政事”。而孔子對于冉有的從政能力也是肯定的,在《論語·雍也》里,面對季康子詢問孔門弟子由賜求能否從政,關(guān)于冉有孔子是這么回答的:“求也藝,于從政乎何有?”[5](P57)宋代刑昺解釋“何有”為“不難”[14],綜合起來整句話的意思就是求多才多藝,讓其從政沒有什么困難。從中既是對冉有多才多藝的又一次贊賞,也說明冉有出色的政事能力讓孔子信任。
冉有志在從政,從著名的《子路、曾皙、冉有﹑公西華侍坐》四子述志中也可以看出,其中他是如此表達自己的志向的:“方六七十,如五六十,求也為之,比及三年,可使足民,如其禮樂,以俟君子”[5](P117)。而當我們對讀《孔子家語·致思》篇中顏淵“得明主圣王相之,敷其五教,導(dǎo)之以禮樂”[2](P74)使天下和諧太平之志,就不僅可以看出冉有志在從政,也可以看出冉有相對于顏淵來說非常現(xiàn)實的施政理念。春秋末年,禮崩樂壞,面對如此現(xiàn)實,他沒有懷抱如顏淵般用禮教就可以使天下太平的施政理想,而是直面現(xiàn)實,面對在這個無道世界里掙扎的百姓,提出富民的主張,至于禮樂之教,如其所說“以俟君子”,可見他是不夠重視的。孔子非常清楚這個弟子想法,因而在很多次對話中都能看出夫子對冉求講禮,以匡正弟子這種不重禮教的觀念。如《孔子家語·曲禮子貢問》記載著如下的對話:
冉求曰:“昔文仲知魯國之政,立言垂法,于今不亡,可謂知禮矣?!笨鬃釉唬骸拔絷拔闹侔仓Y?夏父弗綦逆祀不止,燔柴于灶以祀焉。夫灶者,老婦之所祭,盛于甕,尊于瓶,非所柴也,故曰禮也者,由體也。體不備,謂之不成人。設(shè)置不當,尤不備也。[2](P516)
臧文仲即臧孫辰,“文仲”是其謚號。他是魯國的著名大夫,歷事四公。他不僅在當時執(zhí)掌了魯國的政治,而且對后世也產(chǎn)生了深刻的影響。在《史記·仲尼弟子列傳》的記載中孔子也“數(shù)稱臧文仲”[3](P402)。郭克煜先生總結(jié)臧文仲的思想為“明禮、崇德、尊君、重民、尚賢等特點”[15]。而冉求在這里之所以稱贊臧文仲“知禮”,并不是因為臧文仲對禮的精通或者是其提倡推行禮教,而是落在“知魯國之政”的政治事功的層面,體現(xiàn)出冉求對于政治事功的向往以及暗示著其為政理念中不重禮的傾向,孔子為了撥正冉求的這種不重禮教的傾向,于是指出臧文仲縱逆祀,“燔柴于灶”的不如禮的地方,使冉有明白像臧文仲這樣在政治上頗有事功,死而不朽的人物,也會因為對禮的疏忽而顯得不完備,進而得出:“禮也者,由體也。體不備,謂之不成人。設(shè)置不當,尤不備也”。提醒冉有“禮”的重要。
再比如《孔子家語·五刑》中,冉有本來想問有關(guān)治理國家時五刑的使用,而夫子以禮教為主的施政觀念導(dǎo)之,也是針對冉求熱心政事而不重禮教的特點,進行因材施教。
縱觀《論語》《孔子家語》,冉求幾乎都在向夫子請教如何為政,而對于仁禮這一儒家十分強調(diào)的觀念,除了《孔子家語·曲禮子貢問》問過一次外,其余再不見冉求問仁問禮。這也從側(cè)面反映出冉有志在從政,卻不重禮教的特點。
總之,冉有是個十分豐富的人物形象,他不同于顏淵、曾參般集中于向內(nèi)修仁修德,也不同于公西赤、子夏般注重詩禮的學(xué)習(xí),他是孔子座下政事第一的弟子,多才多藝但大部分生命都圍繞從政展開,本文通過對冉有平時生活中表現(xiàn)出的志向與性格以及從政時對軍事政事的處理的分析,試圖更進一步走進這顆徘徊于儒家型政治家與現(xiàn)實型政治家之間的心理。期待以后能有更多研究者關(guān)注冉有形象的研究,做更為細致的剖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