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夯實云網融合,邁向算網一體

2021-11-28 00:58唐雄燕張帥曹暢
中興通訊技術 2021年3期
關鍵詞:云化

唐雄燕 張帥 曹暢

摘要:新一代信息網絡正在從以信息傳遞為核心的網絡基礎設施,向融合計算、存儲、傳送資源的智能化云網基礎設施演進。結合云網融合發(fā)展趨勢,倡導積極發(fā)展算力網絡,并通過算網一體實現深層次的云網融合。同時,指出算力網絡重點創(chuàng)新領域及核心能力,提出促進算力網絡發(fā)展的若干建議。

關鍵詞:云網融合;算力網絡;算網一體;云化

Abstract: The new generation of information network is evolving from the network infrastructure focusing on information transmission to the intelligent cloud network infrastructure integrating computing power, storage, and transmission resources. In the trend of cloud network integration development, it needs to develop computing power network and realize deep cloud network integration through computing network integration. Key innovation areas and core capabilities of computing power network are pointed out, and some suggestions 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computing power network are put forward.

Keywords: cloud network integration; computing power network; integration of computing power and networking; cloudification

1 云網融合的背景與趨勢

2021年是“十四五”開局之年,信息通信網絡肩負著賦能經濟社會數字化轉型的新使命,也迎來創(chuàng)新發(fā)展的新機遇。作為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yè)變革的主導力量,信息通信產業(yè)深刻影響和改變了經濟社會發(fā)展模式和人們生產生活方式,成為了科技創(chuàng)新和經濟增長的重要引擎。新一代信息通信網絡正在從以信息傳遞為核心的網絡基礎設施,向融合計算、存儲、傳送資源的智能化云網基礎設施發(fā)生轉變。

(1)數據成為重要生產要素,數字經濟潛力正逐步釋放

中國“十四五”規(guī)劃高度重視數字經濟的發(fā)展,把“網絡強國”“數字中國”作為新發(fā)展階段的重要戰(zhàn)略進行部署。2019年,全球47個經濟體數字經濟規(guī)模達到31.8萬億美元,同比增長5.4%,高于同期全球國內生產總值(GDP)增速的3.1%,數字經濟成為全球經濟增長的主要引擎[1]。數字產業(yè)化、產業(yè)數字化縱深推進,不斷促進虛擬世界與物理世界緊密結合,而工業(yè)互聯網、車聯網、智慧醫(yī)療、智慧城市等也將成為推動經濟發(fā)展的新動力,同時網絡需要承載更大的帶寬流量、更多的類型業(yè)務,以及響應更加迅速的各類需求?,F實虛擬化、虛擬真實化成為新興數字經濟的重要助推器,兩者的交互融合將給業(yè)務創(chuàng)新帶來巨大的發(fā)展空間,這就要求新型網絡基礎設施能夠充分適應這些快速變化的新業(yè)態(tài)。

(2)企業(yè)服務云化趨勢加速,驅動通信網絡信息技術(IT)化轉型

近年來,以云計算為代表的計算產業(yè)對通信網絡變革產生了巨大影響:企業(yè)上云節(jié)奏不斷加快,云流量持續(xù)增長。這給運營商帶來機遇的同時,也給通信產業(yè)帶來了巨大的運營與競爭壓力,同時還驅動著通信網絡IT化轉型。經濟社會數字化將帶動信息通信技術(ICT)產業(yè)步入增長新軌道:ICT技術創(chuàng)新進入“新領域”和“無人區(qū)”。局域業(yè)務、本地業(yè)務、低時延業(yè)務全面興起,以5G為代表的新一代通信技術賦予通信產業(yè)新活力。網絡作為云、網、邊、端中承上啟下的關鍵環(huán)節(jié),將從純粹的管道角色,轉變成為承載更多價值可能性的數字經濟中樞。此外,2020年突發(fā)的新冠肺炎疫情,作為“黑天鵝”事件,使無接觸服務成為主流,并驅使企業(yè)加速數字化轉型。在線教育、家庭辦公、遠程醫(yī)療、城市治理等數字化生活與工作方式將會得到長久保留,從而為網絡服務和信息通信產業(yè)注入了更強勁的發(fā)展動力。

(3)泛在“聯接+計算”緊密結合,構建ICT智能融合新格局

2020年4月,國家發(fā)展和改革委員會首次對新基建的具體含義進行了闡述,在信息基礎設施部分,提出構建以數據中心、智能計算中心為代表的算力基礎設施,提升各行業(yè)的“聯接+計算”能力,引領重大科技創(chuàng)新、重塑產業(yè)升級模式,為社會發(fā)展注入更強動力。隨著5G、移動邊緣計算(MEC)和人工智能(AI)的發(fā)展,算力和智能將無處不在,網絡需要為云、邊、端算力的高效協同提供更加智能的服務,計算與網絡將深度融合。為滿足現場級業(yè)務的計算需求,計算能力進一步下沉,出現了以移動設備和物聯網(IoT)設備為主的端側計算。在未來計算需求持續(xù)增加的情況下,雖然“網絡化”的計算有效補充了單設備無法滿足的大部分算力需求,但是仍然有部分計算任務受到網絡帶寬及時延限制,因此未來形成云、邊、端多級計算協同部署是必然趨勢,即云側負責大體量復雜的計算、邊緣側負責簡單的計算和執(zhí)行、終端側負責感知交互的泛在計算模式[2]。新基建政策給以算力網絡技術為基礎的轉-算-存主體分離、聯合服務的新商業(yè)模式提供了重要的發(fā)展機遇。

2 從云網融合到算網一體,網絡成為價值中心

5年前,全球主要電信運營商紛紛開啟了面向2020年的下一代網絡轉型規(guī)劃,以云計算為中心、實現云網融合是這一階段網絡轉型的主旋律。5年后的今天,運營商已實現了移動接入從4G到5G、固定接入從以太網無源光網絡(EPON)/無源光纖網絡(GPON)到千兆光網(F5G)的轉變,構建了面向個人、家庭和企業(yè)的泛在千兆接入網,部分領先運營商和海外主流互聯網交換中心(IXP)還構建了超寬的云互聯(DCI)骨干網。得益于這一階段的架構轉型,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間,中國的通信網絡成功支撐了數億用戶居家辦公,實現了互聯網服務能力從支撐消費視頻娛樂到滿足居家視頻辦公的顯著提升。

過去5年的云網融合,網絡位于云與端之間,解決了云與端的連通性。云上豐富的內容可以自上而下,順暢地呈現在各種智能終端上;網絡支持了下行流量為主的云端互聯,為終端提供了內容服務。未來5年,隨著大量實時性業(yè)務的出現,如云虛擬現實(VR)、機器視覺、自動駕駛等,終端產生的大量數據需要上傳到邊、云的計算節(jié)點進行處理,并將結果實時送回終端;網絡需要支持上行流量爆發(fā)的云、邊、端互聯,并為終端提供確定性的智能服務。

邊緣計算的出現改變了傳統(tǒng)云和網的相互獨立性,使計算進入網絡內部。邊緣計算的效率、可信度與網絡的帶寬、時延、安全性、隔離度等都將發(fā)生深度耦合,算網一體才能實現高效服務。

從云網融合到算網一體,網絡的作用和價值將發(fā)生變化。對于云網融合,網絡是以云為中心的。從云的視角看,一云多網對網絡的主要需求是連通性、開放性,對服務質量的要求是盡力而為,網絡起到支撐作用。對于算網一體,網絡是以用戶為中心的。從用戶的視角看,一網多云需要網絡支持低時延、安全可信通信,對服務的質量要求是確定性,網絡成為價值中心。

這兩個階段是相輔相成的,云網融合為算網一體提供必要的云網基礎能力,算網一體是云網融合的升級[3]。

2.1 夯實云網融合,持續(xù)打造網絡服務核心競爭力

(1)一網聯多云,構建新生態(tài),助力產業(yè)發(fā)展

在云網融合時代,網絡提供包括帶寬、時延、抖動、安全、算力、可視可控等多樣化能力,從而可以深度參與行業(yè)應用和智能終端的業(yè)務邏輯,與端、云產業(yè)生態(tài)實現合作共贏。新服務呼喚新生態(tài),需要滿足客戶對應用、云、網、端的一體化需求,產業(yè)鏈的開放協作是必然要求。網絡基礎服務能力的夯實,對外需要與云服務商、應用服務商、終端提供商等廣泛合作,依托外部的內容服務和智能應用生態(tài)。面向個人和家庭消費者,運營商提供極致的信息生活體驗;面向垂直行業(yè)和政府,提供豐富的智能融合應用。

(2)協同一體智能安全,多層次、多維度安全防護

利用大數據技術持續(xù)對業(yè)務流量和各類網絡、安全設備日志進行關聯分析,并結合AI智能推理,能夠及時發(fā)現潛在威脅,提供全網安全態(tài)勢可視化能力。網絡內生安全將多種安全基因注入網絡,使得安全邊界更加細化,安全能力與云網邊資源能夠更好地協同配合,安全策略與業(yè)務需求進一步貼合,原生和外掛的安全能力得到進一步整合,從而能提供端到端一體化防護服務。同時,網絡內生安全能夠結合客戶的訴求,靈活調度安全資源,提供不同級別的安全防護等級以及安全服務組合。

(3)網絡切片和行業(yè)專網,助力行業(yè)用戶服務升級

根據自身需求,行業(yè)用戶可以選擇一種或多種標準化的網絡服務,如云服務、網絡切片、確定性等。云網融合可為用戶提供電商化的網絡切片即時服務新體驗。其中,切片帶寬靈活多樣、動態(tài)可調整,服務平臺支持自助式即開即享的租戶級切片服務,云業(yè)務驅動切片創(chuàng)建,分鐘級業(yè)務開通,實時感知切片狀態(tài)。同時,基于切片理念的多種隔離技術及其組合將為客戶提供端到端靈活多樣的業(yè)務隔離服務,保證客戶的帶寬和延遲等網絡性能不受其他切片的影響。

面向VIP大客戶需求,云網融合除了提供標準網絡能力和服務外,還能夠為客戶提供量身定制的專網建設與運營服務,包括高帶寬保障、確定性時延、有界時延抖動、高精度定位以及網絡無損傳輸等,并可以基于確定和穩(wěn)定的基礎網絡能力,針對行業(yè)客戶需求提供可管可控和安全可靠的確定性服務。

(4)加強和延伸云網端協同能力,支撐業(yè)務融合創(chuàng)新

端云協同就是根據業(yè)務特點、網絡、終端能力及運行環(huán)境等,通過終端與云端協商,智能化地將原來由終端執(zhí)行的非實時復雜計算和存儲轉移至云端或邊緣計算節(jié)點,并將運算結果返回終端執(zhí)行。端云協同可以進一步充分、有效利用網絡與云端資源,提升用戶的使用體驗,減少對終端軟硬件能力的需求,降低功耗和成本。端云協同需要提供端云協同的智能調度機制和策略算法,實現系統(tǒng)最優(yōu)。另外,面向行業(yè)業(yè)務需確保終端本地、邊端及云端數據的隱私安全。

跨云網絡互通,需保障多云服務商和云資源池的多種接入和互聯能力,保障不同云之間的網絡互通,以實現云網無縫對接??缭七B接需要保障網絡連接的高度確定性,基于云業(yè)務要求提供確定性網絡連接關鍵績效指標(KPI)指標。多云協同支撐業(yè)務融合創(chuàng)新,有效地控制負載和成本,多云共管提高運維效率,提升數據的可移植性和互操作性。充分利用不同云服務提供商的能力,可以為企業(yè)提供一致的管理、運營和安全體驗[4]。

2.2 邁向算網一體,加快構建算力服務新能力

數字經濟促進數字產業(yè)化,而算力將是數字經濟的重要引擎。隨著算力下沉到邊緣,城域數據中心(DC)需要互聯,這對業(yè)務屬性的感知和計算資源的感知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運營商網絡云化的加速和以算力基礎設施為代表的新基建,給DC算力資源社會化共享提供了商業(yè)機遇。算力經營將成為運營商新的重要業(yè)務抓手,使運營商不再是純粹的管道服務商。

基于云網融合的發(fā)展,算網一體不能一蹴而就,需要分步進行技術攻關,漸進打造核心能力。

(1)強化算力建模與管理底層技術研究

算力網絡中的算力資源包括通用服務器架構下的中央處理器(CPU)計算單元,專門適用于處理類似圖形、圖像等數據類型統(tǒng)一的圖形處理器(GPU)并行計算芯片,專業(yè)加速處理神經網絡的神經網絡處理器(NPU)和張量處理器(TPU),廣泛應用于邊緣側嵌入式設備的CPU,以及半定制化處理器現場可編程門陣列(FPGA)等。根據處理器運行算法及涉及的數據計算類型的不同,從業(yè)務角度出發(fā),算力可以分為可提供邏輯運算的算力、可提供并行計算的算力與神經網絡加速的算力等[5]。

泛在算力資源的統(tǒng)一建模度量是算力調度的基礎。針對泛在的算力資源,通過模型函數,可將不同類型的算力資源映射到統(tǒng)一的量綱維度,形成業(yè)務層可理解、可閱讀的零散算力資源池,為算力網絡的資源匹配調度提供基礎保障。將業(yè)務運行所需的算力需求按照一定的分級標準劃分為多個等級,這可作為算力提供者在設計業(yè)務套餐時的參考,也可作為算力平臺設計者在設計算力平臺時的選型依據。

(2)基于泛在算力需求,完善算網承載能力

算力資源信息感知技術

算力網絡整合計算資源,并以服務的形式為用戶提供算力。與基于鏈路度量值進行路徑計算的網絡路由協議類似,在算力網絡中,網絡基于算力度量值來完成路徑的計算,而算力度量值來源于全網計算資源信息及網絡鏈路的帶寬、時延、抖動等指標。

算力網絡的實現不可能一蹴而就,面向算力承載的網絡應遵循“目標一致、分期建設”的原則,通過DC網關設備聯網可以搭建MEC節(jié)點之間的算力“薄層”??梢允紫仍趏verlay層面引入SRv6與內容轉發(fā)網絡(CFN)等協議,進而逐步擴大到承載網全網underlay層面的算力感知和算網聯合優(yōu)化。

? 增強確定性網絡技術

確定性網絡協議(DIP)是在互聯網協議(IP)網絡上,通過增強的周期排隊和轉發(fā)技術實現的一種新型網絡轉發(fā)技術。確定性IP網絡能夠保證網絡報文傳輸時延上限、時延抖動上限、丟包率上限。它既適用于中小規(guī)模網絡,又適用于解決大規(guī)模、長距離IP網絡端到端確定性傳送問題。DIP技術通過在原生報文轉發(fā)機制中,加入周期排隊和轉發(fā)技術,通過資源預留、周期映射、路徑綁定、聚合調度等手段實現大網的確定性轉發(fā)能力。通過確定性技術和算力的結合,可以提供精確保障的業(yè)務體驗,滿足算力抖動敏感型業(yè)務的需求。

應用感知網絡(APN)技術

基于APN技術,利用第6版互聯網協議(IPv6)擴展頭將應用信息及其需求傳遞給網絡,網絡根據這些信息,通過業(yè)務的部署和資源調整來保證應用的服務等級協議(SLA)要求。特別是當站點部署在網絡邊緣(即邊緣計算)時,APN 技術有效銜接網絡與應用,以適應邊緣服務的需求,將流量引向可以滿足其要求的網絡路徑,從而充分釋放邊緣計算的優(yōu)勢。

業(yè)務鏈技術

業(yè)務鏈使得不同算力服務鏈接成為現實,從而可以快速提供新型業(yè)務。業(yè)務鏈是一種業(yè)務功能的有序集合,可以使業(yè)務流按照指定的順序依次經過指定的增值業(yè)務設備,以便業(yè)務流量獲取一種或者多種增值服務。

業(yè)務鏈在算力網絡中的本質是驅動算力服務,即依據客戶的意圖,實現不同算力服務的連接,并結合SRv6安全標識符(SID)即服務,構建算力交易平臺。各種生態(tài)算力將自己的服務以SRv6 SID的形式注冊到網絡中,購買者通過購買服務使用算力,而網絡則通過業(yè)務鏈將算力服務鏈接,從而無感知地將服務提供給購買者。

(3)構建算網服務編排能力,實現算網資源的能力開放

算力網絡是融合計算、存儲、傳送資源的智能化新型網絡,通過全面引入云原生技術,實現業(yè)務邏輯和底層資源的完全解耦。通過打造面向服務的容器編排調度能力,可以實現服務編排向算網資源的能力開放。同時,可結合底層基礎設施的資源調度管理能力,對數據中心內的異構計算資源、存儲資源和網絡資源進行有效管理,實現對泛在計算能力的統(tǒng)一納管和去中心化的算力交易,構建統(tǒng)一的服務平臺。

(4)打造算力服務和交易平臺,促進算力安全有效流通

算力網絡中的算力服務與交易依托于區(qū)塊鏈去中心化、低成本、保護隱私的可信算力交易平臺。該平臺由算力賣家、算力買家、算力交易平臺3種角色組成,在以往的交易模式中,買家和賣家彼此之間信息并不透明。在未來泛在計算場景中,網絡可以將算力作為透明和公開的服務能力提供給用戶。在算力交易過程中,算力的貢獻者(算力賣家)與算力的使用者(算力買家)分離。這樣可以通過可拓展的區(qū)塊鏈技術和容器化編排技術,整合算力貢獻者的零散算力,為算力使用者和算力服務的其他參與方提供經濟、高效、去中心化、實時、便捷的算力服務。

3 算力網絡研究概況

據國際數據公司(IDC)預測,到2023年,數字經濟產值將占到中國GDP的67%,超過全球平均水平,發(fā)展?jié)摿薮?。?G、云和AI為代表的數字基礎設施發(fā)展將帶動全網的算力密集分布、快速下沉,從而逐步實現聯網服務。目前,算力網絡的愿景已在業(yè)界得到廣泛認可,算力網絡在標準制定、生態(tài)建設、試驗驗證等領域均取得了一定進展。算力網絡作為中國的原創(chuàng)技術成果,開始走向國際舞臺。在標準制定方面,中國移動、中國電信與中國聯通分別在國際電信聯盟(ITU-T)SG11與SG13工作組立項了Y. CPN[6]、Y. CAN和Q. CPN[7]等系列標準,并在互聯網工程任務組(IETF)開展了《Computing First Network Framework》[8]等系列標準的研究;華為聯合中國運營商在歐洲電信標準化協會(ETSI)和世界寬帶論壇(BBF)啟動了包括NWI、城域算網在內的多個項目;中國通信標準化協會(CCSA)正有序開展算力網絡總體架構和技術要求、標識解析技術要求、集中控制系統(tǒng)技術要求等6項系列標準工作。面向未來的6G時代,中國的IMT-2030 6G網絡工作組已將算力網絡列為研究課題之一,開展算力網絡與6G通信技術的融合研究。在生態(tài)建設方面,中國未來數據通信研究的主要組織——網絡5.0產業(yè)聯盟,專門成立了算力網絡特設工作組。 2019年,中國聯通、中國移動和邊緣計算網絡產業(yè)聯盟(ECNI)均發(fā)布了算力網絡領域相關白皮書,進一步闡述了算網融合的重要觀點。2021年初,三大運營商與華為、邊緣計算網絡產業(yè)聯盟聯合出版《邊緣計算2.0:網絡架構與技術體系》;2020年,中國聯通率先成立中國聯通算力網絡產業(yè)技術聯盟,作為首個運營商牽頭的算力網絡研究組織,該聯盟結合自身業(yè)務發(fā)展,對相關先進網絡協議的制定提出了明確需求。在試驗驗證方面,2019年中國電信與中國移動均已完成算力網絡領域的實驗室原型驗證,并在全球移動通信系統(tǒng)協會(GSMA)巴塞羅那展、ITU-T和全球網絡技術大會(GNTC)相關展會上發(fā)布成果。2020年年底,中國聯通在江蘇南京開通了中國首個集成開放網絡設備、算力服務平臺和AI應用的一體化試驗局[9]。

4 算力網絡發(fā)展建議

4.1 進一步推動算力網絡的標準化工作

算力網絡的標準化工作雖已有序開展,但目前仍處于前期。中國的研究成果目前處于國際領先,建議運營商和設備商結合自身的標準研究與應用實踐,將標準推向國際,加快算力網絡技術的標準化進程。為了更好地解決泛在計算和服務感知、互聯以及資源控制和調度中存在的問題,并滿足未來新應用場景需求[10],需要重點推進一些標準化工作。

(1)應用及算力感知研究:研究算力、網絡和存儲等多維資源感知,實現多維資源感知、調度的協同機制。

(2)算力需求量化與建模研究:針對泛在的算力資源,通過模型函數,將不同類型的算力資源映射到統(tǒng)一的量綱維度,形成業(yè)務層可理解、可閱讀的零散算力資源池。

(3)算網資源可信與協同:解決資源可信與協同問題,為需求方提供更多選擇,促使算力流動起來,促進應用發(fā)展。

4.2 注重算力網絡產業(yè)的自主可控

在當前國際競爭背景下,網絡領域的自主可控是一項突出問題,算力網絡也不例外。為此,需要把算力網絡技術的自主可控作為重要研究內容。通過“以算聯網,以網促算”的方式進行計算和網絡的聯合布局優(yōu)化,并通過計算成網,彌補中國計算芯片單體的自主可控這一短板,解決“卡脖子”問題。具體來說,需要加強計算處理單元和網絡控制系統(tǒng)雙方的開放性,以便更加快速、便捷地響應對方的需求。這個過程不僅需要國家相關部門牽頭組織、政策性扶持,同時更需要產學研用各個參與方的積極推動。但是,大力發(fā)展自主可控并不意味著故步自封、閉門造車。自主可控的策略應該是在中國企業(yè)掌握核心競爭力的基礎上,以積極開放的態(tài)度擁抱開源,在全球范圍內共建共享算力網絡技術產業(yè)生態(tài)。

5 結束語

隨著國家新發(fā)展格局的構建和新發(fā)展理念的貫徹,數字經濟蓬勃發(fā)展,以“聯接+計算”為根基的數字基礎設施的重要性進一步凸顯。夯實云網融合,向算網一體演進,實現CT、IT和數據技術(DT)能力的融合服務,是順應千行百業(yè)數字化轉型的必然要求。發(fā)展算力網絡,實現“算力即服務,網絡即平臺”的目標涉及到IT產業(yè)、CT產業(yè)和DT產業(yè),有賴技術融合、產業(yè)協同和生態(tài)重構。算力網絡的技術理念已逐步在行業(yè)形成了共識,未來需要通過市場牽引、技術驅動和開放創(chuàng)新推進算力網絡大發(fā)展,實現網絡與計算的超級融合,賦能數字經濟。

參考文獻

[1] 中國聯通CUBE-Net 3.0網絡創(chuàng)新體系白皮書 [R].北京: 中國聯合網絡通信有限公司研究院, 2021

[2] 算力網絡架構與技術體系白皮書 [R] . 北京: 中國聯合網絡通信有限公司研究院, 2020

[3] TANG X Y, CAO C, WANG Y, et al. Computing power network: the architecture of convergence of computing and networking towards 6G requirement [J]. 中國通信, 2021, 18(2):175-185

[4] 云網融合向算網一體技術演進白皮書 [R]. 北京:中國聯合網絡通信有限公司研究院, 2021

[5] 異構算力統(tǒng)一標識與服務白皮書 [R]. 北京: 中國聯合網絡通信有限公司研究院, 2021

[6] ITU-T. Draft recommendation ITU-T Y. CPNarch: framework and architecture of computing power network [R]. 2020

[7] ITU-T. Draft recommendation ITU-T Q. CPN: signaling requirement of computing power network [R]. 2019

[8] IETF. Framework of Compute First Networking(CFN) draft-li-rtgwg-cfn-framework-00 [R]. 2019

[9] 曹暢, 唐雄燕. 算力網絡關鍵技術及發(fā)展挑戰(zhàn)分析[J]. 信息通信技術與政策, 2021,47(3): 6-11

[10] 算力網絡前沿報告 [R]. 北京: 中國通信學會, 2020

作者簡介

唐雄燕,中國聯合網絡通信有限公司研究院副院長、首席科學家,“新世紀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選,北京郵電大學兼職教授、博士生導師,工業(yè)和信息化部通信科技委委員兼?zhèn)魉团c接入專家咨詢組副組長,北京通信學會副理事長,中國通信學會理事兼信息通信網絡技術委員會副主任,中國光學工程學會常務理事兼光通信與信息網絡專家委員會主任,國際開放網絡基金會ONF董事;擁有20余年電信新技術、新業(yè)務研發(fā)與技術管理經驗,主要專業(yè)領域為寬帶通信、光纖傳輸、互聯網/物聯網、SDN/NFV與新一代網絡等。

張帥,中國聯合網絡通信有限公司研究院未來網絡研究部工程師、中國通信標準化協會CCSA“網絡5.0技術標準推進委員會”需求組副組長;主要專業(yè)領域為IP網絡寬帶通信、SDN/NFV、新一代網絡編排技術等。

曹暢,中國聯合網絡通信有限公司研究院未來網絡研究部高級專家、智能云網技術研究室主任、“算力網絡架構與關鍵技術”院級重點項目攻關經理、第七屆中國通信學會信息通信網絡技術委員會委員、中國通信標準化協會CCSA“網絡5.0技術標準推進委員會”架構組副組長、邊緣計算網絡基礎設施聯合工作組(ECNI)技術規(guī)范組組長;主要專業(yè)領域為IP網絡寬帶通信、SDN/NFV、新一代網絡編排技術等;獲中國聯通科技進步獎2項;已發(fā)表論文30余篇,獲授權專利20余項。

猜你喜歡
云化
云南傳統(tǒng)古村落數字化保護研究
探討電臺融媒體技術平臺建設發(fā)展模式的路徑與思考
數據中心云化改造分析
云化的分組域核心網演進相關分析
淺析“云化”數據中心的容災
IBM中國企業(yè)云化實踐中心成立
社區(qū)教育平臺運營策略研究
電信計費賬務系統(tǒng)主機云化設計研究
“云化”的華為怎樣煉成?
組織“云化”的N個重要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