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 浩, 趙麗娟, 朱 文, 只佳增, 劉學敏
(云南省紅河熱帶農業(yè)科學研究所,云南 河口 661300)
東亞小花蝽(Oriussauteri)屬半翅目(Hemiptera)花蝽科(Anthocoridae)小花蝽屬(Orius),是一種具刺吸式口器的多食性捕食蝽[1],主要分布在中國、日本、韓國和俄羅斯等地[2]。因種群分化和地域氣候等差異,東亞小花蝽每年發(fā)生4~10代不等,世代重疊現象明顯[3]。東亞小花蝽捕食范圍廣且控害能力強,其成蟲和若蟲對薊馬、蚜蟲、粉虱、葉螨以及鱗翅目昆蟲的卵和低齡幼蟲等均有很強的捕食功能[4]。歐洲早有將商品化生產的小花蝽類捕食性天敵昆蟲用于防控害蟲的成功案例[5]。近年來,隨著人們對農業(yè)害蟲綠色防控的重視,東亞小花蝽在生物防控中的應用研究已逐漸成為熱點。目前,關于東亞小花蝽的研究主要包括捕食功能反應及影響因素評價和規(guī)模化人工繁育技術研究兩方面。因此,本文從捕食功能反應和人工種群建立兩方面對東亞小花蝽相關研究進展進行綜述并提出展望,以期為東亞小花蝽在害蟲生物防治中的應用提供參考。
捕食功能反應可以準確評價捕食性天敵對靶標害蟲的控制作用,且可通過人為調控相關生物或非生物因子增強天敵的控害潛力[6]。國內外學者對東亞小花蝽的捕食功能做了大量研究,報道了其對桃蚜(Myzuspericae)[1]、西花薊馬(Frankliniellaoccidentalis)[7]、美洲棘薊馬(Echinothripsamericanus)[8]、豆花薊馬(Megalurothripsusitatus)[9]、棕櫚薊馬(Thripspalmi)[10]、煙粉虱(Bemisiatabaci)[11]、草地貪夜蛾(Spodopterafrugiperda)[12]、紅花指管蚜(Cyrtopeltistenuis)[13]、食真菌蠅(Lycoriellapleuroti)[14]、梨木虱(Cacopsyllachinensis)[15]、茶小綠葉蟬(Empoascaonukii)和茶棍薊馬(Dendrothripsminowai)[16]等害蟲的捕食功能反應,這些功能反應絕大多數符合Holling Ⅱ型方程。
東亞小花蝽取食的獵物種類多樣,但對獵物具有明顯的偏好。武予清等[17]比較了東亞小花蝽對棉薊馬(Thripstabaci)成蟲、煙粉虱4齡若蟲、朱砂葉螨(Tetranychuscinnabarinus)雌成螨和甘藍蚜(Brevicorynebrassicae)成蟲的捕食功能,發(fā)現其對朱砂葉螨的瞬間攻擊率和最大捕食量均最大、處置時間最短,對棉薊馬的瞬間攻擊率最小,對煙粉虱的最大捕食量最小、處置時間最長。Xu et al[18]探討了東亞小花蝽對二斑葉螨(Tetranychusurticae)和西花薊馬二齡幼蟲的捕食偏好,發(fā)現其明顯偏好西花薊馬。尹哲等[19]研究發(fā)現,東亞小花蝽對西花薊馬的捕食選擇性強于二斑葉螨和桃蚜。
東亞小花蝽對同種獵物不同蟲態(tài)的捕食功能反應也存在差異。代曉彥等[20]研究發(fā)現,東亞小花蝽3~5齡若蟲和雌成蟲僅捕食草地貪夜蛾1齡幼蟲,未見其捕食2齡及以上幼蟲。趙雪晴等[21]研究表明,東亞小花蝽5齡若蟲和成蟲對草地貪夜蛾1齡幼蟲的日均捕食量和尋找效應均高于2齡幼蟲,且不捕食3齡和4齡幼蟲。付步禮等[22]研究發(fā)現,東亞小花蝽對黃胸薊馬(Thripshawaiiensis)的捕食偏好性依次為:2齡若蟲>成蟲>偽蛹。孫曉會等[23]報道了東亞小花蝽對西方花薊馬2齡若蟲的捕食偏好性強于成蟲,對二斑葉螨的捕食偏好性依次為:雌成螨>若螨>幼螨。
人工飼養(yǎng)的東亞小花蝽對獵物的捕食選擇性除由其內在生物學習性決定外,還與飼養(yǎng)所提供的食物(獵物)種類有關,即其捕食功能的馴化反應會因食物種類的不同而存在差異。劉文靜等[3]研究表明,西花薊馬飼養(yǎng)的東亞小花蝽傾向于選擇捕食西花薊馬,而豆蚜(Aphiscraccivora)飼養(yǎng)的則傾向于捕食豆蚜,說明東亞小花蝽對長期取食的獵物會產生適應性。楊麗文等[24]研究發(fā)現,東亞小花蝽短期飼喂米蛾(Corcyracephalonica)卵可以提高對瓜蚜(Aphisgossypii)的捕食能力和識別能力。而呂兵等[25-26]研究認為,使用麥蛾(Sitotrogacerealella)卵飼養(yǎng)的東亞小花蝽,在防治西花薊馬、玉米蚜 (Rhopalosiphummaidis)、二斑葉螨和棕櫚薊馬時,不需要進行食物馴化。
目前,生物防治尚不能完全替代化學農藥在田間害蟲防控中的作用,如何實現化學農藥與昆蟲天敵的兼容和共存是當前研究的熱點。呂兵等[25]室內測定了10種殺蟲劑對東亞小花蝽的毒力發(fā)現,除60 g·L-1乙基多殺菌素對東亞小花蝽的致死率較低(為32%)外,其余9種殺蟲劑致死率均在64%以上。孫貝貝等[4]測定了5種殺菌劑和7種殺蟲劑對東亞小花蝽的毒力,結果顯示,5種殺菌劑對東亞小花蝽的毒力均較低,田間使用致死率均低于25%;啶蟲脒、乙基多殺菌素、噻蟲嗪和聯苯肼酯等4種殺蟲劑72 h田間致死率均超過50%。何丹等[27]測定了16種田間常用化學農藥對東亞小花蝽24 h急性接觸毒性發(fā)現,吡蚜酮田間最高推薦劑量的3倍濃度下,東亞小花蝽校正死亡率均低于33.33%;而噻蟲嗪、聯苯菊酯和呋蟲胺對東亞小花蝽致死率較高。左廣勝等[28]研究發(fā)現,蘇云金素處理可降低東亞小花蝽若蟲對二斑葉螨卵的捕食能力,但與對照差異不顯著。鄧士群等[29]報道了東亞小花蝽成蟲對大豆蚜的捕食量、尋找效應均隨高效氯氟氰菊酯濃度的升高而降低。Lin et al[30]研究表明,啶蟲脒和吡蟲啉均對東亞小花蝽種群造成干擾,顯著降低其雌成蟲產卵量,且啶蟲脒的作用強于吡蟲啉。董天宇[31]研究發(fā)現,一定溫度范圍內,東亞小花蝽對高溫、低溫具有抗逆性,而農藥的使用會導致其體內抗逆蛋白HSPs的表達降低,進而降低其對不良環(huán)境的適應性,影響生物防治效果。
東亞小花蝽對獵物的捕食功能反應受其內在嗜好性、獵物密度和空間異質性等多重因素的影響。其中,獵物和天敵的種類、密度及其多樣性是影響捕食功能反應的關鍵因子,且氣候、作物種類和布局、田間釋放時間等生物或非生物因素也會影響其捕食功能反應。王恩東等[32]研究表明,巴氏鈍綏螨(Amblyseiusbarkeri)僅捕食西花薊馬的幼蟲,而東亞小花蝽可捕食各蟲態(tài)西花薊馬,因此釋放巴氏鈍綏螨對東亞小花蝽的自然種群沒有顯著影響。杜相革等[33]研究發(fā)現,夏至草作為蘋果園雜草的優(yōu)勢種,可提供東亞小花蝽生存所需的花粉、花蜜,還能吸引部分植食性昆蟲作為東亞小花蝽的獵物,使東亞小花蝽發(fā)生時間提早,發(fā)育加快。張安盛等[34-35]研究發(fā)現,18~26 ℃時,東亞小花蝽成蟲對西花薊馬成蟲的捕食量隨溫度的升高而逐漸增加,26~34 ℃則呈相反趨勢;18~26 ℃時,隨著溫度的升高,東亞小花蝽若蟲對西花薊馬若蟲的捕食量逐漸增加、搜尋效應逐漸增強,而在26~30 ℃之間趨勢則相反。韓嵐嵐等[36]認為在18~26 ℃之間,東亞小花蝽4~5齡若蟲對大豆蚜的捕食量隨著溫度的升高逐漸增加,而在26~34 ℃則呈相反趨勢。尹健等[37]研究發(fā)現,茄子苗期釋放2頭·m-2東亞小花蝽成蟲,在薊馬發(fā)生盛期控制效果高達94.46%,而在花期釋放相同密度的東亞小花蝽成蟲,其防控效果僅66.62%。侯崢嶸等[38]在辣椒、茄子、黃瓜上釋放相同密度的東亞小花蝽發(fā)現,其對薊馬的防效依次為 95.82%、88.58%、55.94%。
為實現東亞小花蝽的人工繁育及規(guī)?;曫B(yǎng),加快其在害蟲生物防控中的商品化進程,學者們從飼料和產卵基質的選擇等方面對東亞小花蝽人工種群的建立開展了大量研究。
劉文靜等[39]研究發(fā)現,用果蠅(Drosophilamelanogaster)幼蟲與傳統(tǒng)活體飼料西花薊馬飼養(yǎng)的效果相當,可滿足東亞小花蝽生長發(fā)育和生殖需求。楊淑斐等[40]在室內用腐食酪螨(Tyrophagusputrescentiae)、菜蚜、朱砂葉螨飼養(yǎng)東亞小花蝽若蟲發(fā)現,腐食酪螨和菜蚜飼養(yǎng)的東亞小花蝽成蟲獲得率達70%~80%;而朱砂葉螨飼養(yǎng)則低于50%。王方海等[41]研究發(fā)現,高粱蚜、嫩玉米粒、脫脂奶粉、花粉酥飼養(yǎng)東亞小花蝽的成蟲獲得率依次為90%、45%、20%、10%;而以生雞蛋為飼料,成蟲羽化前全部死亡。王廣鵬[42]比較了朱砂葉螨、玉米螟、豆蚜和自制人工飼料對東亞小花蝽成活率和發(fā)育歷期的影響,認為朱砂葉螨是飼養(yǎng)東亞小花蝽的最佳飼料。郭培等[43]報道了以粘蟲卵作為飼料,東亞小花蝽可以完成其正常的生長發(fā)育,成蟲獲得率為77.5%。
產卵基質的選擇是建立東亞小花蝽規(guī)模化人工種群的一個重要環(huán)節(jié),直接影響產卵量和孵化率[6]。雌性東亞小花蝽通過判斷植物的結構和質量來選擇產卵宿主及特定位點[44]。郭建英等[45]研究發(fā)現,壽星花(Kalanchoebolssfeldiana)嫩莖可滿足東亞小花蝽若蟲發(fā)育期間對植物的需求,且壽星花容易栽種,可作為一種較理想的東亞小花蝽產卵基質。楊麗文等[24]研究表明,東亞小花蝽偏好白蕓豆(Phaseolusbulgaris)嫩莖和具葉柄葉片作為產卵基質,卵的孵化率顯著高于發(fā)芽的蠶豆(Viciafaba)種子和夏至草(Lagopsissupina)嫩莖。王廣鵬[42]以蕓豆芽、蕓豆葉、黃豆芽和蠶豆芽作為東亞小花蝽的產卵基質發(fā)現,東亞小花蝽對蕓豆芽的產卵選擇性最強。Tan et al[46]也認為蕓豆芽是東亞小花蝽最適宜的產卵基質。
東亞小花蝽人工繁育的影響因子還包括溫度、光照、濕度等[47-50]。于毅等[51]觀測了不同溫度下東亞小花蝽的發(fā)育情況,測得其卵、若蟲、產卵前期和全世代的發(fā)育起點溫度依次為:11.8、9.1、17.0和13.0 ℃,有效積溫依次為:54.1、229.1、55.8和309.8日度。楊淑斐[52]認為,東亞小花蝽若蟲的發(fā)育歷期隨溫度升高而縮短。于毅等[53]研究發(fā)現,在20~28 ℃范圍內,東亞小花蝽的發(fā)育速率隨著溫度的升高逐漸加快,發(fā)育歷期逐漸縮短。劉文靜等[54]分析了不同高溫(39、41、43 ℃)沖擊1 h后東亞小花蝽的成蟲存活率、產卵前期、產卵量、壽命等生殖特性指標的差異,結果顯示,短時高溫沖擊會導致東亞小花蝽的生殖適應性下降。郭建英等[55]比較了兩個溫度條件下飼養(yǎng)的東亞小花蝽成蟲在5 ℃的耐冷藏性,結果發(fā)現,15 ℃條件下飼養(yǎng)的成蟲冷藏壽命顯著高于25 ℃。
溫度及光照還會影響東亞小花蝽的滯育。于毅等[53]研究發(fā)現,短光周期是誘導東亞小花蝽滯育的關鍵因子,高溫具有抑制滯育的作用;若蟲期是東亞小花蝽感受滯育信號的敏感蟲態(tài),若蟲期連續(xù)短光照會顯著提高滯育率。王方海等[56]研究發(fā)現, 27 ℃、相對濕度70%和24 h光照3~4 d可解除東亞小花蝽越冬成蟲的滯育,且對其生殖力的影響不大。呂兵等[57]研究表明,東亞小花蝽滯育期體內海藻糖、甘油、脂肪和抗逆性酶含量增加,耐寒能力顯著提高。
當前,東亞小花蝽已初步實現商品化生產,但產品形式單一且成本較高,尚不能完全滿足綠色農業(yè)發(fā)展的需求[43]。主要由于東亞小花蝽的飼料研究多數處于實驗室生物學測定階段,因生產條件和成本的限制,這些飼料很難進入工廠化生產[40,58]。在東亞小花蝽的飼料篩選研究中,還需結合生產條件、經濟成本等因素加以考量。現有研究雖報道了較多東亞小花蝽人工繁育的飼料或獵物,但對其在不同蟲態(tài)、不同發(fā)育階段營養(yǎng)需求的差異性分析較少。因此,有關東亞小花蝽發(fā)育過程中是否需要調整飼料及獵物的種類和數量,還有待更多研究加以論證。當前對東亞小花蝽的利用主要依賴于人工種群,但除人工種群釋放外,還應加強對其自然種群的生物學和行為生態(tài)學研究,通過人為生物或非生物因子調控,保護和利用好東亞小花蝽的自然種群。Uehara et al[59]從東亞小花蝽雌性觸角提取物中分離到2種有效成分,可用于操縱其吸引、擴散和定居行為;Zhao et al[60]研究發(fā)現,金盞菊(Calendulaofficinalis)會影響東亞小花蝽的種群數量,進而提高其對桃蚜和西花薊馬的防控效果;Mochizuki et al[61]研究發(fā)現,茄子揮發(fā)性物質能夠吸引東亞小花蝽,并延長其在葉片上的停留時間;杜相革等[62]認為,刈割蘋果林間的紫花苜蓿并置于樹冠下,可吸引東亞小花蝽向割草區(qū)的蘋果樹遷移,蘋果樹冠上的東亞小花蝽數量較割草前提高了2~3倍,蝽螨比提高了14倍。這些報道為進一步開展東亞小花蝽自然種群的利用研究提供了很好的借鑒?,F有研究中有關人工飼養(yǎng)的東亞小花蝽與其自然種群在生物學特性、種群行為及繁殖規(guī)律上的差異性研究較少。郭建英等[63]用螟黃赤眼蜂(Trichogrammachilonis)蛹連續(xù)飼養(yǎng)東亞小花蝽發(fā)現,6代若蟲發(fā)育及成蟲的產卵能力與以自然寄主桃蚜飼養(yǎng)相同世代的東亞小花蝽無顯著差異。而以其他獵物或人工飼料獲得的東亞小花蝽種群與其自然種群的差異性還有待進一步研究。此外,單一的防治方法效果不理想,應加強對多種防控方案的聯合作用效果評價及經濟效益評估。Gao at al[64]研究發(fā)現,球孢白僵菌(Beauveriabassiana)與東亞小花蝽聯合應用,可提高對西花薊馬的生物防治潛力,且不會降低天敵有效性;李姝等[65]研究表明,在天敵數量相同的條件下,東亞小花蝽和麗蚜小蜂(Encarsiaformosa)組合處理較單獨處理對煙粉虱的防控效果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