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做好人物報道,就是講好“人”的故事

2021-11-29 23:48朱麗珍
傳媒評論 2021年7期
關鍵詞:楊梅遺體大棚

文_朱麗珍

“人是萬物的鏡像。徜徉過高山大海,最終還要到人山人海里尋找答案。”

作為錢江晚報的移動資訊客戶端,小時新聞試圖講好“有趣有用有溫度”的人物故事。改版后,推出人物通訊類欄目——《小時人物》。一大批有細節(jié)、有故事、有深度的原創(chuàng)人物通訊稿件,不僅為客戶端吸引了追求內容質量的用戶,更成為傳統(tǒng)紙媒應對壓力,走出重圍的拳頭產品。

怎么做好人物報道?簡單總結其實就是一句話:講好“人”的故事。

本文將通過三篇不同線索來源、不同寫作方式的人物報道,淺析如何尋找故事、找準角度,講好人以及背后的故事。

一、人山人海,如何鎖定目標?

主角1:網紅小芳

關鍵詞:50歲,75萬粉絲,943萬點贊

人是萬物的尺度,一篇人物報道想要打動人心,首先表現(xiàn)在人物的選擇上。不僅要關注典型人物,還要通過人物報道,挖掘人物報道背后的深意,能夠引起當下讀者的共鳴與思考,在觀點碰撞中擦出火花。

在《小時人物》的選題中,有41歲在杭做社工的武大博士后、在古橋邊擺攤修鞋48年的老婆婆、關掉公司開滴滴豪車的老板、5年跑出216朵“玫瑰”的小姐姐……每個人物背后,都是以小見大,刻錄了時代背景下小人物的抉擇和命運,書寫了有溫度的真善美的價值追求。

互聯(lián)網改變了人們的生活,同樣也改變了人們認知世界的方式。每天誕生流量新網紅,哪些可以成為報道對象?

“貪玩的小芳”是抖音一位原創(chuàng)博主,她的表演很簡單,一個做飯大媽,拿起廚房里的高壓鍋、鍋蓋、漏勺……打起碟、敲起鼓,再配上富有節(jié)奏感的音樂,爆款視頻就此誕生。

“貪玩的小芳”,本名桂世芳,50歲,來自安徽。她是一個草根,也是一個以家庭為重心的傳統(tǒng)農村婦女,或許連她自己都想不到,有一天會成為一個擁有百萬粉絲的網紅。

人物樣本應是大時代的小切口

人物報道在選擇采訪對象過程中,時代背景是重要的考慮因素,這意味著,不僅僅是大人物值得被報道,有時代意義或者帶有時代印記的小人物,同樣有報道價值。

桂世芳在浙江金華打工,離小時新聞的讀者很“近”;更重要的是,她有鮮明的時代特征:她的作品誕生于網絡,爆火在抖音,在一些短視頻平臺上,有很多像她一樣看似“土味”,卻收獲了巨大流量和關注的視頻博主,他們是新時代的新產物。

在采訪前,要初步考慮文章從何角度切入。

桂世芳的稿件,剖析她為什么會在抖音爆紅,通過近距離采訪,還原她在抖音之外的真實生活,是文章最初的構想。稿件著重描寫了她每天的日常,負責兒子一家的生活起居,是一個典型的家庭婦女形象;同時,也介紹她創(chuàng)作視頻的環(huán)境,在兒子工廠宿舍面積不過2平米的廚房里,擺下灶臺和鍋碗瓢盆之后,人走進去已經略顯擁擠,而這里卻成為了她的大舞臺。

大量細節(jié)的記錄和描寫,不僅展現(xiàn)了一個接地氣的桂世芳,也滿足了讀者對網紅日常生活的好奇。

一篇好的文章應有一條主線,文章可圍繞這條主線,對人物的幾個側面進行片段式描寫。

聚焦事件之外的人物微光

在人物通訊中,精神和靈魂,也是貫穿整篇文章的核心脈絡。

桂世芳為什么會紅?這是文章所要解答的第一個問題。

桂世芳的第一次爆火,是因為2020年6月發(fā)布的一條踩快節(jié)奏跳舞的視頻,一下子收獲了3萬粉絲。而第一條高壓鍋打碟的視頻,發(fā)布在2020年7月;最后點贊數(shù)暴漲的視頻,拍攝于2020年8月,用三個水桶底、一個鍋蓋、一個燈罩,就地取材,用透明膠組裝起架子鼓,有節(jié)奏地打擊,得到144.9萬點贊。

稿件有了扎實的數(shù)據(jù)支撐,還原了桂世芳走紅的過程。

在和桂世芳交流過程中,可以發(fā)現(xiàn),她雖是一個農村婦女,卻個性鮮明。

她好學,只要自己喜歡、想學,一定想方設法摸索,直到學會;她樂觀,第一年和丈夫外出打工,沒賺到一分錢,第二年就調整策略,賺到了第一桶金。

桂世芳身上,有著像野草一樣旺盛的生命力,這種樂觀向上、生生不息的草根力量,才是貫穿這篇文章的靈魂。

寫作時,要注意呈現(xiàn)的方式方法。

人物報道尤其要注重直接引語的引用,能夠豐富敘述模式,表現(xiàn)人物內心的情感,更好地塑造人物形象,讓文章的語言更加生動和具有吸引力。

“有人說我像伍佰,我不知道是誰。找來他的歌來聽,不喜歡?!?/p>

“伍佰是誰?還有人說我這模仿像250,我懷疑伍佰是不是罵人的話?!?/p>

在對桂世芳的報道中,大量引用了桂世芳的原話,體現(xiàn)她淳樸、直爽和樂觀的性格。

二、平凡故事,怎樣找準觸點?

主角2:遺體捐獻者兒子

關鍵詞:簽字那一刻,終于理解了他

2020年11月25日,有一位遺體勸捐員給錢江晚報打來熱線電話:一位紹興的體育老師因病去世,決定捐獻遺體。

捐獻遺體的報道并不少,如何報道才能夠顯得有新意?

好的新聞報道,要靠好的作風文風來完成,靠好的腳力、眼力、腦力、筆力得來,有思想、有溫度,以達“潤物細無聲”之效。

所以說,記者的筆力、腳力、眼力和腦力是一個有機整體,如何做到?最基本的要求——去現(xiàn)場。

接到熱線電話后,記者立即驅車趕往杭州市殯儀館,追悼會還在繼續(xù),這位老師的同事、友人陸續(xù)到來。

報道遺體捐獻,就像是為死者完成一篇訃告文章,切入口在哪?如何還原生平?都在小小的告別室完成,而這里,就是這次采訪的最一線。

用眼力和腳力搜集素材

面對親人離世,很少有人能對著記者侃侃而談,再加上采訪對象本身性格比較內向,很多因素都注定這次采訪會不順利。泛泛而談,很難問出核心內容。

此時,眼力至關重要。現(xiàn)場觀察,每一個細節(jié),都可能成為文章的素材。比如,來悼念的人當中,有些是一群人一起過來的,他們是王老師的同事、學生家長,一對多的群訪,能從每個人身上搜集到一些王老師的片段,這些片段就像拼圖一樣,拼湊出一個較為立體的形象。

在告別室,接待之余,家人會有休息獨處的時間,此時,也是記者搜集到前期線索后,進行深聊的機會。

有了前期從祭奠者身上了解到的信息為由頭,就可以成為打開話匣子的引子。

“聽說你爸媽每周末都要出去旅行?”這樣有目標的提問,可以幫助家屬回憶更多細節(jié),也就引出,因王老師是模范丈夫,夫妻感情好,所以當他提出遺體捐獻時,妻子激烈反對。

從最初反對,到最終同意,這中間的心路歷程,也能展現(xiàn)遺體捐獻者以及家屬,做出這樣決定的不易與偉大。

靠腦力、筆力尋找獨特視角

好老師、好丈夫、遺體捐獻者……采訪時,腦海中浮現(xiàn)出來的各種關鍵詞,也暴露出一個問題,這樣的稿件,依靠筆力,可以寫得好看,但缺少一個抓住讀者眼球或者戳中讀者內心的關鍵點。

怎么辦?再次嘗試用腦力修補。

“我爸爸的事,沒有爆點,你想要知道什么?”王老師的兒子,是記者的同齡人,采訪中他很坦誠,他想報道自己的父親,但他明白,父親只能算得上是一個“比較優(yōu)秀”的普通人。

大多數(shù)讀者,都是普通人。在普通人身上發(fā)生什么事,能觸發(fā)讀者的共鳴呢?在采訪中,這是記者一直在思考的問題。

跳開王老師遺體捐獻的局限,繼續(xù)深聊,談到了王老師兒子就業(yè)時遇到的問題。他不經意說出了一個細節(jié):“爸爸很喜歡幫助別人,卻從來沒有幫過我,當年我找工作,都是我自己解決的?!?/p>

為什么不幫助兒子?那一刻,從業(yè)12年的職業(yè)敏感性告訴記者,稿子已經進入到更深一層:父與子。

父與子,是一個能有沖突的話題,也是一個可以深耕的情感關鍵詞。在這次的報道中,包括父親做出遺體捐獻的決定,兒子內心如何轉變?父親平日對待自己的嚴苛,他是否有過抱怨?在父親離世后,兒子一夜間承認,是否能體諒父親當初的決定?

“簽字那一刻,終于理解了他?!边@個發(fā)生在普通人身上的故事,跳開了遺體捐獻的框框,也創(chuàng)下了客戶端55萬閱讀量。

三、典型人物,如何引起共鳴?

主角3:楊梅大王

關鍵詞:浙大學子,頂著罵回鄉(xiāng)當農民的大學生

得知有關倪曉軍的線索,是因為一則普通的活動報道。

2020年6月16日,一場關于楊梅之“王”的爭霸賽——2020浙江農業(yè)之最楊梅擂臺賽在青田開賽,來自寧波、溫州、湖州、紹興、金華、衢州、臺州、麗水等地的18支參賽隊伍為家鄉(xiāng)的楊梅吆喝代言?,F(xiàn)場,18號選手摘得冠軍,而就在四年前的2016年,同樣是在浙江農業(yè)之最楊梅擂臺賽上,他還是當年的“雙料冠軍”。此人就是倪曉軍,來自蘭溪市馬澗新農夫果蔬專業(yè)合作社,是一名楊梅種植戶。

在浙江楊梅種植領域,稱這位連連奪冠的18號選手一聲“楊梅大王”,恐不為過。能在全省比賽中脫穎而出,已屬不易,本身就有經驗可供挖掘,而他在會場上說的一句話,一下子就觸動了新聞人的那根弦——“我是浙江大學畢業(yè)的,北大有個賣豬肉的,我的目標是做專業(yè)的浙大種楊梅的大學生?!?/p>

浙大學子,回家當農民種楊梅,而且還成為了全省的農業(yè)冠軍。元素的沖突,往往意味著,背后有可讀的故事。

聯(lián)系、對接、采訪……時間就定在兩天后。

6月中下旬,是江浙一帶的梅雨天,也是楊梅采摘高峰期,采訪地點,就安排在蘭溪市國際楊梅研究中心。

尋找關鍵節(jié)點,構建文章結構

和想象中楊梅樹上掛滿果實,農民忙著采摘的豐收景象不同,倪曉軍帶我們走訪的幾處楊梅山,都罩著塑料大棚。里面的楊梅樹,已經一果不掛,他解釋,大棚楊梅的采摘季已經過了。

這是采訪感受到的第一個沖突——來自大棚楊梅和普通楊梅的區(qū)別。

其中的區(qū)別,包括種植方式不同,一個有大棚覆蓋,一個則為露天;采摘時間也不同,大棚楊梅往往要比普通楊梅早熟半個月;而十多天的時間差,也導致大棚楊梅的價格,能比普通楊梅高上10倍。

采訪中的第二個沖突,是倪曉軍的身份。

1997年,22歲的倪曉軍從浙江大學管理系畢業(yè)。他是“村里第一位大學生”,曾經青蔥,整天西裝領帶的他,變成了如今的臉黑頭禿,地道農民形象。

采訪的第三個沖突,來自農業(yè)種植方式。

倪曉軍種植楊梅,和普通果農不一樣,他采用的是大棚種植。這種方式,幾年前蘭溪果農就有所嘗試,但實踐發(fā)現(xiàn),這是一種投入成本高,產出不理想,被淘汰掉的方式。倪曉軍正是用這種方式,多次摘得全省楊梅擂臺賽的冠軍。

這三個沖突,只有去現(xiàn)場采訪,細聊后才能得到。

不刻意拔高,還原真實個性

寫人物,要寫出人物個性,避免千人一面,更要擯棄“高、大、全”的敘事模式,尤其是一些典型人物報道,刻意拔高,將人物理想化,反而顯得不近人情。

在采訪倪曉軍的過程中,這些沖突細節(jié),都是最好的人物描寫,通過形象反差和身份反差,刻畫從大學生到農民的抉擇和心理變化,寫出人物的矛盾性、復雜性和多樣性。

在人物報道中,要描寫一個真實的人,就不應該忽視他的弱點和缺點,而在倪曉軍的報道中,也著重描寫了他的幾次失敗過程。

倪曉軍成為“楊梅大王”之路,并非一帆風順。第一次,他花13000元搭建一個楊梅大棚,將13棵果樹進行設施栽培。怎么授粉?如何施肥?怎么調節(jié)溫度?如何控制濕度?倪曉軍都在本子上一一記錄,像讀書一樣觀察楊梅樹的生長變化。

2015年開始,倪曉軍用上了大學管理課上的經驗,把楊梅分成六個組進行分組實驗,實驗不同溫度、濕度、肥料等各方面數(shù)據(jù)對結果的影響。有些大棚,是專門用來“失敗”的。那一年,其中兩個試驗大棚在開花前溫度控制過高,一個花芽都沒有,損失至少20萬元。

正是對這些失敗的描寫記錄,一個想讓大棚楊梅逆天改命,用所學知識降維搞農業(yè)的大學生農民鮮活形象躍然紙上。

這些技能你get了嗎?

■ 新媒體時代很難有獨家線索,要學會從小事件中挖掘出更有價值和影響力的線索,哪怕一場普通的活動或者會議。

■ 人物報道,不該僅局限于還原人物性格和故事,而應盡量展現(xiàn)背后的閃光點,將單一人物放置于大時代背景下,將人物樣本作為了解大時代的小切口。

■ 回歸本真。如何成為一個好記者?100個記者可能有100個答案,但一定沒有捷徑,踐行“四力”是基本功。用腳力去現(xiàn)場獲知最真實的素材,用眼力發(fā)現(xiàn)真善美,用腦力挖掘文章的思想和深度,用筆力講好每一個故事。

猜你喜歡
楊梅遺體大棚
物聯(lián)網管大棚 防寒生產兩不誤
滿樹楊梅紅欲然
大棚妹子
大棚換茬季 肥料怎么選
謹防大棚房死灰復燃
故鄉(xiāng)的楊梅
楊梅
臘月楊梅紅
各界群眾參加陳忠實遺體告別儀式
與死者的遺體告別
股票| 扬中市| 陆川县| 水城县| 龙泉市| 中宁县| 南汇区| 阿坝县| 甘孜| 惠安县| 邵阳市| 大名县| 阿城市| 建湖县| 永修县| 休宁县| 正蓝旗| 特克斯县| 台北市| 安西县| 北碚区| 会同县| 郓城县| 望江县| 滦平县| 马山县| 桐城市| 靖远县| 洛宁县| 镇原县| 长丰县| 丰都县| 阿克陶县| 龙岩市| 洪雅县| 卢龙县| 泉州市| 广丰县| 尤溪县| 霍林郭勒市| 孟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