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紅
(西安外國語大學(xué),陜西 西安 710100)
費德里科·加西亞·洛爾卡是20世紀最偉大的西班牙詩人、“27年一代”的代表人物。這位“集才華與本領(lǐng)、振翅的心靈與晶瑩的瀑布于一身”的“民間之花”,從西班牙古典和民間的詩歌中汲取養(yǎng)分,結(jié)合西方現(xiàn)代詩歌的表現(xiàn)手法,創(chuàng)造出一種新詩體:節(jié)奏優(yōu)美哀婉,形式多樣,想象豐富,民間色彩濃郁,易于吟唱,為革新西班牙詩歌作出了貢獻,也對世界詩壇產(chǎn)生了巨大影響。
洛爾卡于1927 年發(fā)表的《吉普賽謠曲集》是他的成名作,為他贏得了極高的聲譽?!都召愔{曲集》采用民間謠曲的形式,描寫了處在社會邊緣的吉普賽人的苦難生活?!段靼嘌缿椌{》是其中的代表作,被洛爾卡稱為謠曲集中“最有難度”的一首詩。
這首謠曲(romance)是《吉普賽謠曲》中最長的一首,共有124 句,也是其中最具史詩感和抒情性的一首。詩中,四十名西班牙憲警,如同羅馬的百夫長,他們刀頭舔血,殺人如麻,趁夜色而來,闖入吉普賽人的市鎮(zhèn),殺人放火,摧毀城市。歷史上不斷遭受迫害的吉普賽人,無法逃脫被迫害和屠殺的命運。更具諷刺的是,他們遭受的這一切的苦難,對憲警來說,不過是一場游戲。
前景化理論,亦譯為“突出”,最初源于西方繪畫藝術(shù),指畫家把需要表現(xiàn)的藝術(shù)形象放置于畫面突出的位置以吸引觀者的注意,進而達到畫家所期望的某種藝術(shù)效果。要凸現(xiàn)出來的為前景(foregrounding),作為陪襯的為背景(background)。文體學(xué)中的“前景化”的概念源于俄國形式主義。經(jīng)穆卡羅夫斯基、雅各布森等布拉格學(xué)派學(xué)者的闡發(fā),后又經(jīng)過利奇、韓禮德等英國文體學(xué)家的加工與發(fā)展而最終形成。
前景化有兩大策略:一是偏離(質(zhì)的偏離),二是平行(量的偏離)。偏離是對固定語言模式背景的違反,是出于美學(xué)價值及主題意義的目的,通過這種方式可以使文學(xué)作品形成獨特的風(fēng)格,給予讀者陌生、新奇的感受,并營造文學(xué)作品的審美主題;平行則是由于排比、對稱、反復(fù)等造成的線性語言模式的斷裂,是指頻繁地采用某種語言結(jié)構(gòu)或成分,這種方式可以增強語言的表達力,實現(xiàn)文學(xué)作品特定的美學(xué)效果。無論是變異還是平行都體現(xiàn)在語言的不同層次上——書寫層、語音層、詞匯層、語法層和語義層。本文將從語音層、詞匯層、句法層和語義層四個層面對《西班牙憲警謠》的前景化特征進行分析,探究其別具匠心的美學(xué)效果。
臨時造詞
詞匯偏離或變異常常表現(xiàn)在創(chuàng)造新詞上。根據(jù)利奇,可分為兩種:新造詞(neologism)和臨時造詞(nonce-formation) 。前者被廣泛應(yīng)用,已成為正式詞的一部分,而后者則只用于特定語境,沒有泛化。造新詞的方式多樣,如詞基加詞綴組派生詞,改變詞性,舊詞新意,借助外來詞等。詩人對新詞的創(chuàng)造性應(yīng)用,能夠增強詩歌語言的陌生感,延長讀者的審美感受,
《西班牙憲警謠》是典型的西班牙謠曲,遵循“逢雙押韻”“一韻到底”的“八音步”謠曲體格律,偶數(shù)句尾韻押的是半諧音a,音韻和諧,節(jié)奏流暢。由于韻腳的使用,使得謠曲吟誦起來有種獨特的語感享受和音樂般的韻律感。
其中有兩句:
En la noche platinoche
noche,que noche nochera.
譯文:
在當(dāng)夜幕降臨
黑夜,黑夜沉沉
在這兩句詩中,洛爾卡重點突出“noche”(黑夜)這個詞,并以它為詞根,分別添加前綴plati和后綴ra,創(chuàng)造出具有共鳴效果的“platinoche”和“nochera”,反復(fù)出現(xiàn)的“no”“che”形成某種音響系列,實現(xiàn)了聲音和諧,增強了詩歌的音樂性和節(jié)奏感。
關(guān)鍵詞noche 在西班牙語中是一個名詞,可理解為“夜晚,夜間,黑暗”等。而在這兩句詩中,noche共重復(fù)5次:1.noche,2.platinoche,3.noche,4.noche,5.nochera,被詩人轉(zhuǎn)換為不同的詞類。第1 和第3 個noche 為名詞“夜晚”,第2 個衍生詞platinoche 為形容詞“銀色夜晚的”,第4個noche 則為動詞“夜色加深”,最后一個nochera 可理解為副詞“夜色更深地”?!霸谶@白金的夜里,黑夜遂被夜色染黑”。通過對noche 一詞的創(chuàng)造性應(yīng)用,突出了夜色逐漸加深的動態(tài)過程,使人不自覺對這黑夜產(chǎn)生不安、可怕的聯(lián)想。同時,“黑夜(noche)”意象的反復(fù)出現(xiàn),渲染強化了全詩的暗郁氣氛,喚起了詩歌的感受性,加劇了詩學(xué)效果的產(chǎn)生。
“黑色詞”的重復(fù)
作為第一視覺要素,色彩是一種富含情感和表現(xiàn)力的語言,是詩人通過聯(lián)想、想象來傳情達意的藝術(shù)手段。阿恩海姆認為:“色彩能夠表達感情,這是一個無可辯駁的事實。”無論是渲染氣氛還是表達情感,色彩都有著極其重要的作用。用具有不同顏色的詞語,可以表現(xiàn)不同的主題,反應(yīng)不同的情感。很多詩歌語言的色彩美并不直接體現(xiàn)為視覺美,而是通過色彩詞的前景化來實現(xiàn)。
洛爾卡在詩情表達上常常借助色彩詞匯,使情感色彩化,色彩象征化,賦色彩以人的各種情感。在《西班牙憲警謠》中,詩人就以黑夜為背景,以黑色作為通篇的主色調(diào)。黑色貫穿其中,重復(fù)出現(xiàn)黑色(negro)及相關(guān)意象。
Los caballos negros son.
Las herraduras son negras.
Sobre las capas relucen
manchas de tinta y de cera.
譯文:
黑色的馬。
黑色的鐵蹄。
斗篷上閃著
墨汁和蠟油的痕跡。
Con el alma de charol
vienen por la carretera.
Jorobados y nocturnos,
por donde animan ordenan
silencios de goma oscura
y miedos de fina arena.
譯文:
他們從公路上來臨
帶著漆黑的靈魂。
夜間出動,駝背躬身。
哪里有活躍的氣氛
他們就到那里布下
細沙般的恐懼,
黑色橡膠的沉悶。
從色彩定義來看,黑色屬于無彩色,但由于它給人心理上帶來的特殊感受,被選擇并定義為一種心理色調(diào),并賦予了多元化的含義。在許多文化中,黑色象征著黑暗、死亡、災(zāi)難、陰暗等。黑色的夜幕下,冷酷無情的西班牙憲警騎馬來到吉普賽人的城市。這里,“黑”既代表西班牙憲警,象征著壓迫愛情、限制自由、橫行無忌的反動勢力。“黑”也與痛苦、死亡和悲劇相連?!霸潞陲L(fēng)高夜,殺人放火天”,等待吉普賽人的是憲警的燒殺搶掠,他們無力反抗,牽馬慌逃,槍起刀落,剎那間,一個個鮮活的生命化為烏有,吉普賽人的命運就是被黑暗所吞噬。詩中通過對“黑色詞”——negro(黑色)、nocturno(黑夜的)、oscuro(黑暗的)、charol(漆)的反復(fù)書寫,在無形中表現(xiàn)出了詩歌整體的情感和敘事基調(diào),塑造了一群心如鐵石,殘暴無情的憲警形象,極力渲染出一種凝重、灰暗、恐怖的氣氛,給人以沉重壓迫感,將西班牙憲警的暴虐以及被摧殘的吉普賽人的悲劇命運刻畫得淋漓盡致。
詩句的重復(fù)
句法偏離是指句子層面有目的地藝術(shù)化偏離。重復(fù)是其中常用的一種手法?!爸貜?fù)是指在一個語言片段里使用相同的詞語或句子,重復(fù)可以表達強調(diào)或者強烈的感情,引起人的注意”,突出語言背后所要傳達的情感色彩。
《西班牙憲警謠》全詩共有8 小節(jié),在第2、第5 和第8 小節(jié)重復(fù)出現(xiàn)詩句:“?Oh,cuidad de los gitanos!”(啊,吉普賽人的城市?。┖?Quién te vio y no te recuerda?(誰能不記在心頭?)。這兩句話,是詩人直呼而出,直率,不加掩飾地抒發(fā)了詩人對吉普賽人城市的痛惜之情。特別是“?Oh,cuidad de los gitanos!”(啊,吉普賽人的城市?。┻@句詩,既產(chǎn)生了音韻上的回環(huán)反復(fù),增添了韻律美,又傳達出詩人情感的悲痛低回,構(gòu)成了整首詩歌的主旋律。吉普賽人的城市,曾“街頭彩旗飄飄”,有“月亮和南瓜”,“還有桂皮的塔樓”。夜幕降臨,憲警們奔向這個狂歡的城市,打開門戶,燒殺搶掠,為所欲為。吉普賽人四散而逃,或傷或亡。黎明時分,城市烈火燃燒,“所有的屋頂變成地上的田壟”,憲警們揚長而去。這樣被摧殘的吉普賽人的城市,激起詩人悲憤、痛惜的感情,筆下帶著一股令人淚涌的力量。反復(fù)吟詠,震撼人心。
語義層前景化
隱喻
語義偏離主要依靠違背常規(guī)的詞語組合來實現(xiàn)詩人特定的表達目的,常常通過對修辭手法的創(chuàng)造性運用來實現(xiàn)。在《西班牙憲警謠》中,洛爾卡對各種修辭手法信手拈來,本文主要探討其中的隱喻和夸張手法。
隱喻是創(chuàng)造語義偏離的常用修辭手法?!半[喻是在彼類事物的暗示之下感知、體驗、想象、理解、談?wù)摯祟愂挛锏男睦硇袨?、語言行為和文化行為”。
隱喻是《西班牙憲警謠》語義偏離中最常使用的修辭格。例如詩句“en un aire donde estallan,rosas de pólvora negra”(黑色火藥的玫瑰,在空氣中怒放)。其中詩人將黑火藥燃燒后的濃煙比作玫瑰花。槍聲響起,火星四濺,一顆顆子彈劃破夜空,組成一張恐怖的火力網(wǎng),房屋被擊穿,吉普賽人一個接一個倒下,土石飛揚,濃濃的火藥味彌漫在空氣中,如怒放的玫瑰花。Rosas(玫瑰)常被喻為愛情之花,但在本詩中卻與浪漫旖旎毫不相關(guān),反而諭指槍火硝煙,生命消逝。詩人把玫瑰以一種矛盾、非常規(guī)的方式表達出來,獨具匠心,更具藝術(shù)感染力和表現(xiàn)力。再如詩句“Tienen,por eso no lloran,de plomo las calaveras”中,用“l(fā)as calaveras de plomo”來喻指憲警們的麻木不仁、鐵石心腸,他們的腦袋是鉛做的,跟槍膛里的子彈一樣。詩句“dejando detrás fugaces remolinos de tijeras”中,“剪刀似的旋風(fēng)”指的是西班牙憲警不斷揮向吉普賽人的鋒利軍刀。這些隱喻既表現(xiàn)出了西班牙憲警的破壞力,傳達出詩人對憲警、極權(quán)、暴政的抵制,對被排斥、壓迫的生命的天然同情,又讓詩歌充滿神秘和新奇感,使表達更加生動形象,有了讓人可感的感情色彩。
意象的妙用
意象是“詩歌的基本組成部分,是呈現(xiàn)詩歌含義,結(jié)構(gòu)與藝術(shù)效果的主要因素”,是“詩人主觀情致與外界客觀事物相碰撞而契合的產(chǎn)物”。而詩歌意象功能的構(gòu)建過程也是詩歌語言前景化的過程。
西班牙謠曲是一種敘事與抒情結(jié)合的詩體,洛爾卡更是將謠曲的敘事性和詩歌的抒情性進行了完美的融合,其詩中充滿了奇異的意象。例如在詩歌的第三小節(jié):“Un caballo malherido,llamaba a todas las puertas”(一匹重傷的馬,敲遍了所有的門。)其中,“一匹重傷的馬”這個意象不禁讓我們聯(lián)想到畢加索的《格爾尼卡》中那瀕死中嘶鳴的馬頭,它象征著內(nèi)戰(zhàn)時受苦受難的西班牙人民。在這首謠曲中,它似乎也代表著一個受傷的吉普賽人,受到西班牙憲警的迫害,正在敲遍所有的門,尋找一個避難的場所。再如詩中“La media luna,so?aba un éxtasis de cigüe?a”(半圓形的月亮,在夢想白鸛的快樂陶然);“Gallos de vidrio cantaban por Jerez de la Frontera”(邊境的雪利酒城,玻璃的雄雞在啼鳴);“El viento,vuelve desnudo la esquina de la sorpresa”(赤裸的風(fēng),在嚇人的街頭轉(zhuǎn)身)。洛爾卡將一些看似完全不相干的意象組合在一起,將我們熟悉的事物籠罩一層隱蔽的面紗,有些甚至無法用理性解釋。初讀時,令人驚異,但仔細品味便會感嘆于這種組合的奇妙,為我們騰出更廣闊的想象空間,讓我們?nèi)鐗舫跣寻惆l(fā)現(xiàn)從未體驗過的美感。
洛爾卡的詩歌不僅是西班牙文學(xué)的璀璨明珠,也是世界文學(xué)寶庫中的重要遺產(chǎn)。通過閱讀他的作品我們可以領(lǐng)略語言的魅力,感受文字背后的感情。從語音層、詞匯層、句法層和語義層四個層面對他的詩歌——《西班牙憲警謠》的前景化特征進行分析,我們可以發(fā)現(xiàn),詩歌中偏離和平行的前景化特征構(gòu)成了詩歌獨具特色的表現(xiàn)方式,更好地傳達出詩人豐富的詩性情感,強化了詩歌的思想主體,實現(xiàn)了別具匠心的美學(xué)效果,也讓我們更好地感受到了其中蘊藏的藝術(shù)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