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CAR-T治療難治/復發(fā)B細胞腫瘤患者后繼發(fā)第二腫瘤2例并文獻復習

2021-12-01 14:11:54張世媛毛霞黃亮
中國癌癥防治雜志 2021年4期
關鍵詞:髓系濾泡譜系

張世媛 毛霞 黃亮

基于嵌合抗原受體修飾的T細胞(chimeric antigen receptors-modified T cells,CAR-T)療法是通過基因修飾使T細胞表達腫瘤特異性嵌合抗原受體的一種新型腫瘤免疫療法,是當前血液腫瘤治療領域最具前景的研究方向之一[1-3]。CAR-T細胞治療技術在急性B淋巴細胞白血?。˙-cell acute lymphoblastic leukemia,B-ALL)和B細胞非霍奇金淋巴瘤(B-cell non-Hodgkin lymphoma,B-NHL)的治療中取得了巨大突破,目前最常用于B細胞腫瘤患者CAR-T治療的靶點是CD19[4]。臨床研究結果表明,CAR-T療法在治療淋巴造血系統(tǒng)惡性腫瘤方面有諸多優(yōu)勢,但不良反應仍不容忽視。其中最值得關注的不良反應包括細胞因子釋放綜合征(cytokine release syndrome,CRS)、神經(jīng)毒性、噬血細胞綜合征、腫瘤溶解綜合征(tumor lysis syndrome,TLS)、凝血功能障礙以及脫靶效應等[5]。由于CAR-T治療臨床應用時間較短,病例數(shù)也有限,因此其遠期不良反應尚缺乏觀察和報道。本文報道2例CAR-T治療后繼發(fā)第二腫瘤病例,其中1例為由濾泡性淋巴瘤轉化的大B細胞淋巴瘤(transformed follicular lymphoma,tFL)患者在接受CAR-T治療后繼發(fā)腺癌;1例為B-ALL患者在CAR-T治療后繼發(fā)急性髓系白血?。╝cute myeloid leukemia,AML)。現(xiàn)分析這兩例患者的臨床療效并復習相關文獻,以期為臨床診治提供參考。

1 病例資料

病例1,男性,60歲。2011年7月于本院行淋巴結活檢診斷為濾泡性淋巴瘤Ⅰ級Ⅳ期,根據(jù)《中國濾泡性淋巴瘤診斷與治療指南(2020年版)》[6],先后給予4周期標準劑量R-CHOP及2周期標準劑量E-CHOP(依托泊苷、環(huán)磷酰胺、長春新堿、表柔比星、地塞米松)方案化療,未達完全緩解(complete response,CR)。2015年患者腋窩及腹股溝淋巴結逐漸增大,無疼痛,未行特殊處理。2017年2月患者出現(xiàn)腹部疼痛不適,腹部彩超提示肝門區(qū)及腹膜后腫大淋巴結。先后予以沙利度胺+氟尿嘧啶、沙利度胺+依托泊苷、環(huán)磷酰胺+依托泊苷+潑尼松方案治療,患者自覺腹脹癥狀未改善。2017年9月送腹水行流式細胞學檢查,提示濾泡性淋巴瘤,部分大B細胞轉化,腹水細胞熒光原位雜交(fluorescence in situ hybridization,F(xiàn)ISH)檢測提示TP53基因缺失,BCL6及BCL2基因斷裂重排。二代測序檢出TP53及RRAGC基因突變。綜合以上資料診斷為tFL。診斷后行標準R-CHOP方案及卡鉑腹腔化療誘導緩解,并以DHAP(地塞米松、順鉑、阿糖胞苷)方案動員及采集干細胞。2018年3月患者在本院參加聯(lián)合CAR-T細胞輸注和自體造血干細胞移植的臨床研究(ChiCTR-OPN-16009847)。在接受BEAM(卡莫司汀、依托泊苷、阿糖胞苷、馬法蘭)方案預處理后輸注自體造血干細胞,并于第12天起共回輸CD19 CAR-T細胞3.3×106/kg和CD22 CAR-T細胞7×106/kg。在治療過程中,患者出現(xiàn)發(fā)熱、炎癥因子升高等不良反應。治療后評估療效為CR。之后患者定期接受隨訪,一直維持CR,無進展生存期為28個月。直至2020年7月,患者再次出現(xiàn)乏力、腹痛腹脹,胸腹部B超提示大量胸腹水,腹部CT提示肝門、腹主動脈及腸系膜軟組織密度影,部分相互融合。胸腔積液細胞學見成團細胞、核較大,疑腺癌細胞(圖1)。胸水、腹水和骨髓流式細胞學檢查均未檢出異常成熟單克隆性B淋巴細胞。結合上述檢查結果,考慮診斷:⑴濾泡性淋巴瘤Ⅰ級Ⅳ期(CAR-T治療后);⑵多漿膜腔積液,為腺癌可能性大。后因患者拒絕進一步診療,要求出院,未能進一步觀察。

病例2,女性,27歲。2014年5月因“重度貧血”行骨髓細胞學診斷為B-ALL。骨髓行流式細胞學檢測查及單克隆幼稚B淋巴細胞,其白血病相關免疫表 型(leukemia associated immunophenotypy,LAIP)為CD19+、CD34?、CD10+、CD20?、CD58+、CD38+、CD13P+。骨髓FISH未檢出MLL(11q23)基因斷裂重組,也未檢測到IKZF1基因IKAROS6剪接變異體。診斷為B-ALL(common-B),根據(jù)《中國成人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診斷與治療指南(2016版)》[7],以標準劑量DVCP(柔紅霉素、長春新堿、環(huán)磷酰胺、地塞米松)方案誘導達CR。之后以CAM(環(huán)磷酰按、阿糖胞苷、6-巰嘌呤)、HD-MTX(大劑量甲氨蝶呤)+L-Asp(左旋門冬酰胺酶)等方案強化治療并維持CR。2016年3月復查骨髓細胞學提示幼淋巴細胞占有核細胞9%,骨髓活檢提示淋巴細胞明顯增多,部分偏幼稚,結合流式細胞學檢查結果考慮B-ALL復發(fā)。2016年8月患者在本院參加CAR-T細胞輸注的臨床研究(ChiCTR-OIN-16007723),行CAR-T細胞治療前以FC(氟達拉濱+環(huán)磷酰胺)方案預處理,然后共回輸CD19 CAR-T細胞3×106/kg。治療過程中出現(xiàn)間斷發(fā)熱,未見其他不良反應,復查骨髓細胞學提示CR。治療后患者定期接受隨訪,一直維持CR,無進展生存期為14個月。2017年10月復查骨髓細胞學示原始幼稚細胞占有核細胞6%。骨髓活檢示增生略減低(40%),髓系原始細胞明顯增生,CD34+(大部分),MPO(+);流式細胞學檢查未見明顯異常幼稚B淋巴細胞,髓系原始細胞約占全部有核細胞16.2%,表達CD45、CD117、CD34、CD13、CD33、HLA-DR、CD56、CD7,部分表達CD38,考慮為髓系原始細胞可能性大(圖2)。診斷為AML。

2 討論

第二腫瘤,又叫重復癌,是指同一器官、成對器官組織、同一系統(tǒng)不同部位以及不同系統(tǒng)的器官組織中同時或先后發(fā)生2個或2個以上各自獨立的原發(fā)腫瘤。惡性血液腫瘤患者在病程中出現(xiàn)第二腫瘤的情況可能有兩種,一種是出現(xiàn)新發(fā)的實體腫瘤,即第二腫瘤與原發(fā)腫瘤并非同一來源;另一種是在原發(fā)病治療過程中發(fā)生了譜系轉換,多見于急性白血病,即新出現(xiàn)的腫瘤與原發(fā)腫瘤的原始細胞來自同一個白血病克隆。

本研究中病例1初診為濾泡性淋巴瘤,經(jīng)多次化療后復發(fā),采用CD19及CD22 CAR-T治療2年余后,出現(xiàn)多漿膜腔積液,腺癌可能性大。患者除濾泡性淋巴瘤外,既往沒有其他腫瘤病史,在前期多次化療過程中也未發(fā)現(xiàn)其他腫瘤,且經(jīng)CAR-T治療后新出現(xiàn)的胸腔積液中的腺癌細胞與原發(fā)病細胞來源并不相同,因此考慮本病例屬于第二腫瘤發(fā)生的第一種情況,且可能與其接受的化療及CAR-T治療相關。既往多項研究也報道,前期化療和CAR-T聯(lián)合自體移植的預處理BEAM方案均可能增加第二腫瘤的發(fā)生風險,尤其是烷化劑、蒽環(huán)類藥物[8-9]。綜上考慮CAR-T治療后可能會繼發(fā)第二腫瘤,但兩者的直接相關性尚需進一步研究證實。同時這也需在臨床上引起重視,在長期隨訪中應注意觀察繼發(fā)第二腫瘤的可能性。此外,CAR-T治療后繼發(fā)第二腫瘤需與原發(fā)腫瘤復發(fā)鑒別,若誤診為原發(fā)腫瘤復發(fā),可能會采用錯誤的治療方案,延誤第二腫瘤的診斷和治療。

病例2初診為B-ALL,經(jīng)多次化療后復發(fā),于2016年8月行CD19 CAR-T治療。經(jīng)CAR-T治療1年余復查骨髓活檢提示出現(xiàn)AML??紤]該患者在治療過程中發(fā)生了譜系轉換,即新出現(xiàn)的AML與原發(fā)ALL的原始細胞來自同一個白血病克隆。譜系轉換是指急性白血病復發(fā)時與初治時相比,向不同譜系轉化的情況,可以出現(xiàn)細胞形態(tài)、組織化學和免疫類型的改變[10-11]。本例患者行CAR-T治療后1年余復查骨髓活檢,流式細胞學提示幼稚細胞由淋巴細胞轉變?yōu)樗柘导毎?,相關免疫表型也由B系典型的CD10、CD19轉變?yōu)樗柘档湫偷腃D13、CD33、CD117及MPO,譜系轉換較為明顯。同時有研究證實,CAR-T治療后出現(xiàn)譜系轉換主要發(fā)生在攜帶E2A/PBX、MLL易位的B-ALL患者。但本例患者并沒有相關易位。已有研究顯示,譜系轉換后原有白血病克隆分化方向會改變,開始表達髓系標志,不再表達CD19等CAR-T靶點,從而導致CAR-T治療后的疾病復發(fā)[12-14]。目前關于譜系轉換發(fā)生的機制有幾種假說,一是原有白血病克隆在分化上處于早期干細胞、祖細胞階段,CAR-T治療誘導的克隆選擇可能抑制或消除診斷時明顯的白血病克隆,有利于擴增具有不同表型的亞克隆,或者破壞造血環(huán)境以增加進一步的選擇壓力[15]。二是CAR-T治療導致白血病細胞譜系重新編程,即發(fā)生了跨分化,使原本表型不再表達而分化出髓系標志,但這種假說目前尚有爭議。

CAR-T療法在治療時用人工改造的靶向腫瘤抗原的嵌合抗原受體(chimeric antigen receptor,CAR)修飾T細胞,將抗原抗體的高親和性與T細胞的殺傷效應相結合[16],可以用于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B-NHL、多發(fā)性骨髓瘤以及一些實體瘤的治療[17-18]。CAR-T療法的不良反應主要為CRS、移植物抗宿主病、TLS、神經(jīng)毒性、靶點外毒性和過敏反應[19]。本次報道的2例病例為CAR-T治療后出現(xiàn)了第二腫瘤,既往少有研究報道。最近,發(fā)表于新英格蘭雜志的一篇關于應用CD19 CAR-T治療彌漫大B細胞淋巴瘤和濾泡性淋巴瘤的5年隨訪文章,報道了CAR-T治療后6例患者出現(xiàn)第二腫瘤的現(xiàn)象,包括2例小細胞肺癌,急性髓系白血病、骨髓增生異常綜合征、前列腺癌和黑色素瘤各1例[20]。因此,CAR-T治療后的遠期毒性及其與第二腫瘤之間的相關性值得關注。

綜上所述,CAR-T療法是近年來極具潛力的新型療法,給惡性血液腫瘤患者的治療帶來了巨大希望,也為開發(fā)其他癌癥治療策略奠定了基礎。但這一療法在臨床應用時仍存在諸多不良反應,且關于CAR-T治療后包括繼發(fā)第二腫瘤在內(nèi)的遠期不良反應仍知之甚少,仍需今后在臨床實踐中注意觀察和應對,才能不斷提高安全性,改善患者長期生存。

猜你喜歡
髓系濾泡譜系
Efficacy and safety of Revlimid combined with Rituximab in the treatment of follicular lymphoma: A meta-analysis
神族譜系
藝術品鑒(2022年16期)2022-07-09 03:31:08
超聲診斷甲狀腺濾泡型腫瘤的研究進展
百年大黨精神譜系的賡續(xù)與文化自信
王錫良陶瓷世家譜系
高頻甲狀腺超聲對濾泡性腫瘤的診斷價值
再論東周時期銅簠的譜系和源流
東方考古(2017年0期)2017-07-11 01:37:50
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FLT3檢測的臨床意義
HAD方案治療急性髓系白血病療效觀察
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BAALC的表達及其臨床意義
扎鲁特旗| 麻栗坡县| 柏乡县| 剑川县| 永兴县| 都兰县| 泸西县| 图们市| 子洲县| 修水县| 中西区| 沈阳市| 肥东县| 芦溪县| 醴陵市| 楚雄市| 郁南县| 德庆县| 定南县| 吴江市| 容城县| 大丰市| 五原县| 隆子县| 三穗县| 蒙城县| 景谷| 肃北| 胶南市| 调兵山市| 洪泽县| 绿春县| 黄石市| 共和县| 宜良县| 丰宁| 肥乡县| 分宜县| 东乌珠穆沁旗| 开远市| 白山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