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省鄒城市為民服務中心 273500)
在生產(chǎn)中我們將母羊分娩后0~5d 內稱為初乳期,此時分泌的乳汁叫初乳。在羔羊出生后用溫消毒藥水擦洗母羊乳房,擠掉最初幾滴奶后,盡快讓羔羊吃上初乳[1],以獲得較高的母源抗體。羔羊出生后第6~60 天為常乳期,從出生45d 到斷奶為過渡期,下面將各個時期的管理要點介紹如下。
剛生下的羔羊生只能通過采食初乳才能生存,所有說初乳是羔羊唯一的營養(yǎng)來源。同時初乳中不僅含有18%~20%的蛋白質、10%~15%的脂肪和一定量的抗體,而且還具有輕瀉和抗病的作用,所以羔羊只有及時采食初乳才能獲取足夠的營養(yǎng)物質,滿足自身生長發(fā)育。并且能及時排出胎糞,促進機體新陳代謝加快。初乳中含有的抗體能通過羔羊免疫力和抗病能力,抵抗外界野毒的入侵,達到維持健康狀況的目的。從而為獲取良好的養(yǎng)殖效益奠定堅實的基礎[1]。
此時母乳已不是羔羊的唯一營養(yǎng)來源,而成為主要食物,然后再輔助少量嫩綠青草,供給的飼草或飼料要營養(yǎng)豐富且容易消化和吸收,否則容易引起羔羊消化不良,影響身體的健康狀況和生長發(fā)育。羔羊從出生到45 日齡是骨骼生長發(fā)育最快的時期,從出生到75 日齡是體重增長最快的時期。在常乳期雖然母羊的泌乳量較多,且富含營養(yǎng)物質,但相對羔羊生長發(fā)育的需求也開始越來越不能滿足,因此,必須及時給羔羊補充營養(yǎng)豐富的飼料。
建議從10 日齡開始訓練羔羊開始采食,可以將嫩綠青草懸掛在羔羊夠到的地方,讓羔羊自由采食,在羔羊生長到20日齡開始訓練采食精飼料,可以將配合好的精飼料煮熟后放涼,或用開水燙后,攪拌成半濕飼料放置在料槽中讓羔羊采食,這樣不僅增強了食物的適口性,利于促進羔羊盡快學會采食飼料,還可以殺滅飼料中含有的細菌,且有助于羔羊對飼料的消化和吸收。注意飼料溫度應與奶水溫度一致,否則溫度過高不利于羔羊盡快學會采食飼料,因為羔羊被燙后就不會主動采食飼料[2]。
羔羊出生45d 后基本以采食飼草和飼料為主,以采食母乳為輔。羔羊在過渡期體質逐漸健壯,體溫調節(jié)能力逐漸完善,對外界適應能力增強,因此,在日常生活中需要每天進行適當運動,非常有助于消化吸收功能的加強,還有利于腿部肌腱發(fā)育,達到提高機體體質的目的。隨著日齡的增加,應讓羔羊跟隨母羊一起外出放牧,不僅可以進一步增加活動量和體質,還可以獲取更多的飼料營養(yǎng),提高生長速度和體重增長。
以前傳統(tǒng)飼養(yǎng)羊群時一般在羔羊生長到2~3 月齡時才開始斷奶,這樣就無形中延長了母羊的哺乳期和繁育周期,降低羊群繁殖率和養(yǎng)殖效益。隨著飼養(yǎng)規(guī)模的逐步擴大,早期斷奶技術越來越得到人們的認可,因為采食盡早訓練羔羊采食和補飼的方法,可以促使羔羊在1~1.5 月齡就可以及早斷奶。早期斷奶不僅能增加羔羊生長發(fā)育速度和體重增加,最重要的是還可以縮短母羊繁殖周期,保證母羊每年生產(chǎn)1~2 胎,或者兩年生產(chǎn)3 胎,達到提高母羊繁殖力和養(yǎng)殖效益的雙重作用。先將兩種早期斷奶方法詳細介紹如下。
在羔羊生長到10 日齡時,就開始訓練羔羊采食嫩綠樹葉或青草,以刺激羔羊分泌唾液和前胃的消化功能發(fā)育,這時可以將青草懸掛在舍內供羔羊自由采食。在羔羊生長到20 日齡時,可適當補飼富含20%蛋白質的精料、粗纖維含量較低,同時添加1%的鹽和骨粉,還可以適當添加微量元素,以促使機體骨骼的良好發(fā)育[2]。
建議每天給羔羊飼喂20g 精料,為了刺激羔羊食欲和有利于飼料的消化吸收,還應將精料炒香,用開水燙一下調成半濕狀態(tài),單獨放在食槽內或者與青草充分混合后再飼喂羔羊。這樣隨著日齡的增長逐漸提高飼喂量,在羔羊生長到30 日齡時,將精飼料的飼喂量增加到每天40g。在飼喂時做到合理搭配、少量多次,逐漸增加羔羊的采食量。同時隨著羔羊生長和采食能力的提高,需要逐漸減少母羊哺乳次數(shù),也可以將母羊與羔羊晚上暫時分開,白天再放在一起,或者每天固定哺乳1~2次,這樣在羔羊生長到40d 左右就可以徹底斷奶。早期斷奶相比以前的傳統(tǒng)斷奶法可以提前一倍的時間,大大縮短了母羊的繁殖周期,充分挖掘羔羊的生長潛力和母羊的繁殖能力。
隨著養(yǎng)羊業(yè)規(guī)?;图s化發(fā)展,一些養(yǎng)殖場在羔羊出生后能做到盡早哺喂初乳,然后剪斷并消毒臍帶,防止病菌感染,待羔羊臍帶干燥后就可以跟隨母羊到運動場自由活動了,在運動場內吊掛一些嫩牧草訓練羔羊采食,并給羔羊補喂人工代乳品,同時逐漸減少母羊哺乳時間,讓羔羊逐漸適應采食代乳粉。這樣在不影響羔羊生長發(fā)育的同時,可以大大縮短母羊的繁殖周期,提高羊群繁殖能力[3]。
羔羊一月齡內代乳粉建議配方如下:玉米粉30%、脫脂奶粉20%、小麥粉22%、白糖4.5%、炒黃豆粉17%、酵母4%、食鹽0.5%、鈣粉1.5%、微量元素添加劑0.5%和魚肝油1~2滴,將上述代乳粉中加入5~8 倍的清水再充分攪拌、煮沸、冷至37℃左右代替母乳飼喂羔羊。羔羊生長到一月齡后代乳粉配方如下:玉米40%、豆餅粉15%、小麥粉25%、麩皮4%、奶粉10%、酵母3%、食鹽0.5%、鈣粉2%和微量元素添加劑0.5%,把上述代乳粉混合后加適量水攪拌均勻飼喂羔羊。
羔羊出生后隨著生長發(fā)育階段的不同,生長速度和體重增加也不一樣,按絕對增重講,剛開始生長速度慢,然后逐漸加快。生長到一定月齡會逐漸下降直至停止生長。按相對增重講,在幼齡時生長迅速,以后逐漸緩慢,并開始沉積脂肪,以后隨年齡的增長體重趨向于停滯。因此,商品肉羊在生長到12~18 月齡、體重達到30~40kg 時可準備出欄,此時出欄不僅符合羊只體重增長規(guī)律,還可以獲取較高的經(jīng)濟效益。如果出欄過早,羊只處于快速生長時期,會降低屠宰率和肉質品質。如果出欄過晚,羊只體重生長停滯,開始沉積脂肪,也會降低肉品品質,并且浪費大量的生產(chǎn)成本和勞力,降低生產(chǎn)效益[3]。
總之,為了盡早給羔羊斷奶,需要誘導羔羊采食飼料,在剛開始學會采食時需要供給羔羊多種多樣、營養(yǎng)豐富、適口性好、容易消化的飼料。同時根據(jù)羔羊生長發(fā)育的實際情況,需要隨時調整飼料營養(yǎng)和飼喂量,以滿足羔羊各組織器官的正常生長和發(fā)育。尤其是飼料中的蛋白質應達到20%~30%,并且含有足夠的維生素和微量元素,有助于早期骨骼和肌肉的生長和發(fā)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