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江蘇省睢寧縣官山中學(xué) 許夢穎
熾熱的暑氣偷偷溜進陰涼的地窖,正好邂逅了一排排被碼放整齊的壇子。經(jīng)過時間的發(fā)酵,美味終于要在盛夏來臨之際綻放光彩。
每到夏天,家家戶戶都會制作各種各樣的腌菜,鹽豆子、泡菜疙瘩、酸豆角……應(yīng)有盡有。而我最喜歡的莫過于奶奶腌制的酸蘿卜條。酸香四溢,清脆爽口,光是想著就口水直冒。
奶奶是制作腌蘿卜條的好手,她的腌蘿卜條陪伴我長大。說到故鄉(xiāng),它便是第一代言。制作腌蘿卜條的工藝并不復(fù)雜,但每一步都需要掌握分寸。腌制蘿卜條,主角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蘿卜的好壞直接決定了蘿卜干的質(zhì)量。奶奶說掛有露水的蘿卜最新鮮,早早地便將我喊起來,一起去地里拔蘿卜。
清晨的露水早已打濕了地面,我們挎著籃子,剛走幾步,鞋底便沾上了泥巴。來到蘿卜地,泥土地里一排排的白蘿卜便展現(xiàn)在眼前,有的已經(jīng)迫不及待地將泥土撐裂,露出肥美的塊莖。奶奶放下籮筐,選準(zhǔn)了一只白蘿卜。只見她慢慢彎下腰,然后猛地一蹬地,隨著一些新鮮泥土的飛濺,一只大蘿卜成功破土而出。我也學(xué)著奶奶的樣子揪掉蘿卜葉,擦掉蘿卜上的泥渣,一個個水靈靈圓滾滾的蘿卜便進了籮筐。我最開心的就是找到紫心的蘿卜,紫心蘿卜沒有紅蘿卜甜,沒有青蘿卜辣,卻別有一番甘甜。
一上午過去,蘿卜裝滿了籮筐。看到滿滿當(dāng)當(dāng)?shù)囊豢饒A滾滾的蘿卜,我的內(nèi)心滿是喜悅。我們踏著泥巴路,拎著沉甸甸的幸?;丶摇?/p>
接下來是對蘿卜進行加工。奶奶將蘿卜洗凈,切成菱狀條形,又熟練地在門口搭起晾曬的臺子,將蘿卜條整齊地碼在晾曬的臺子上,讓它們享受太陽的暴曬,去掉多余的水分。這個時候,孩子們會圍著晾曬臺子,找那些根部發(fā)綠的蘿卜條吃。根據(jù)經(jīng)驗,這樣的蘿卜條更甘甜脆生。大人們是不會說我們的,蘿卜地里多的是蘿卜,吃完了再去拔。土地的慷慨讓農(nóng)人們更加寬容。
經(jīng)過幾天陽光的洗禮,原先飽滿的蘿卜條此刻全部蔫蔫的、皺巴巴的。這時,奶奶又取出角落里的幾只壇子,將蘿卜條用鹽水洗過一遍后碼在壇子中,邊碼蘿卜條邊逐層加入鹽粒和炒香的調(diào)料。再經(jīng)過幾天反復(fù)的晾曬、回鹵和揉搓,蘿卜條全變得紅通通的。奶奶終于滿意地封住壇子,把它們放在地窖里。剩下的工作就交給時間了。
經(jīng)過十來天的發(fā)酵,終于到了可以啟封的時候。敲碎壇口的泥巴塊,拔開木塞,一瞬間,酸香的氣息便撲鼻而來。在炎熱的夏天吃上些爽口的蘿卜條,整個人頓時身心都愉悅了。
記憶中的小村莊,每逢初夏時節(jié),便彌漫著各種腌菜的酸香。這味道像一根無形的繩子,牽引我穿過時間隧道,回到兒時的家,這也是故鄉(xiāng)的味道。
人間煙火氣,是最撫凡人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