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小煉
(靈山縣人民醫(yī)院,廣西 欽州,535400)
小兒手足口病是一種比較常見的傳染性疾病,5歲以下兒童是高發(fā)人群,多數兒童患者都屬于輕微病癥,患者手足口等部位會出現皮疹癥狀,還有少數兒童患者會產生腦和心臟方面并發(fā)癥,嚴重情況下還會危機兒童生命,郝俊梅[1]提出對手足口病進行預防控制和階段護理具有重要意義。此病傳染性較強,可以通過飛沫和空氣傳染,如果兒童患者沒有得到有效治療,就會導致兒童造成大面積傳染,不僅對兒童患者心理造成影響,同時還會增加醫(yī)院治療難度。
患者在發(fā)病之前沒有明顯癥狀,大多數情況下都是突然發(fā)生病癥,患者在發(fā)病時期,體溫會達到38攝氏度,還有一些兒童患者會有咳嗽和食欲不振等癥狀。張婉琴[2]提出,在兒童患者手、足和口腔等部位會出現皮疹,皮疹不癢不痛,由于口腔潰瘍會有疼痛感,兒童患者會拒絕食用食物,皮疹在7日之后會自動下去,同時兒童患者體溫也會逐漸下降。
引起手足口病傳染的主要病毒是腸道病毒,由于成人具有較高免疫力,身體各項機能已經發(fā)育完全,已經得到抗體,所以大多數手足口病患者都是5歲以下兒童。這種病癥有多種傳播方式,主要是接觸人群為主[3]。兒童奶具和內衣等都能夠間接傳播;患者咽喉分泌出去的唾液和飛沫也會導致傳播;如果接觸到有此種病毒的水源也會引起疾病產生;在醫(yī)院門診由于口腔器械消毒不善,以及發(fā)生交叉感染,都是造成傳播的因素。
3.1 嚴控感染源 小兒手足口病高發(fā)人群是在1歲至5歲之間,在這一年齡階段,需要做到早發(fā)現,在發(fā)現之后,要進行治療和隔離。醫(yī)院可以通過門診向家長普及一些關于小兒手足口病的知識和預防措施,通過手機和電視等媒體進行宣傳,小兒手足口病在5月份至8月份容易出現,要在此時做好宣傳教育,方便家長能夠早發(fā)現早治療[4]。
3.2 預防傳播路徑 此病感染人群都是學齡前兒童,主要是由于兒童身體機制沒有發(fā)育成熟,所以免疫力較低。兒童患者和隱性感染者都可以成為傳染源,通過呼吸道以及口等傳播,如果接觸換兒童患者皮疹位置,也會導致傳播,劉瑩[5]指出,患者如果病情嚴重,會出現肺水腫等病發(fā)癥,所以需要得到良好預防。
3.3 采取治療干預手段 醫(yī)院在接受手足口病兒童患者過程中,可以建立專門接診臺,醫(yī)生和護士需要勤更衣,避免出現交叉感染現象;如果接收的兒童患者病情比較嚴重,需要給予隔離治療,在醫(yī)院內部開設專門治療小兒手足口病的門診,同時和學校以及托管所相互合作,組織疾病教育工作,向兒童家長普及和手足口病相關知識,讓兒童增加自我保護能力[6-7]。
3.4 保護容易感染人群 手足口病主要出現在1歲至5歲之間的兒童群體,通常都是隱形傳染,具有較強傳染性,傳播范圍較廣,同時在短時間內就能夠進行傳播,在一年中的5月份至7月份,屬于傳染性較高時期,容易造成大面積感染[8-9]。所以,家長和學校都需要重視手足口病防控工作,可以組織講座或者發(fā)放宣傳單,提升家長和教師防范意識,在流行季節(jié),盡量減少在公共場合流動,這樣能夠使防控措施水平提升。
4.1 家庭護理 如果兒童病癥不嚴重,不需要到醫(yī)院治療,醫(yī)生在檢查之后,家長需要按照醫(yī)生要求對兒童患者進行護理,護理過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幾點:第一患者需要隔離半月時間,兒童患者使用的所有物品都需要消毒;第二在隔離期間,觀察兒童患者病情狀況,在其體溫維持正常狀態(tài),同時沒有出現皮疹可以停止觀察;兒童患者隔離區(qū)域空氣要保持流暢,定期開窗,在日常生活中要讓兒童患者多喝水[10-11]。
4.2 飲食護理 兒童患者在患病期間,一定要重視飲食問題,可以給兒童患者食用一些綠豆粥和荷葉粥等食物。由于受到病癥影響,需要讓患者多食用蛋白質,以及維生素等營養(yǎng)物質,讓兒童多吃水果蔬菜,如果兒童不想吃食物,可以通過靜脈注射補充營養(yǎng)[12]。
4.3 護理皮疹位置 手足口病比較嚴重的位置就是口腔,所以在護理過程中,需要重視對口腔的護理,可以將高錳酸鉀在兒童口腔上涂抹,半小時之后再次進食。由于患者年齡較小,所以在處理口腔過程中,家長需要幫助?;純涸诨疾∑陂g,其他部位會有皰疹癥狀,如果兒童患者出汗時,就會對皮膚造成刺激,所以處理好兒童患者皮疹,首先,保證患者床鋪清潔,如果床鋪被浸濕之后,則需要立即更換,為了不讓兒童患者出現抓破情況,可以將患者指甲簡短,避免兒童患者皮膚感染,最后家長需要保證兒童患者皮膚清潔。
綜上所述,小兒手足口病是一種常見的傳染性疾病,主要發(fā)生在兒童群體,大多數兒童患者病情較輕,但是還有部分患者病情嚴重,會引發(fā)各種并發(fā)癥,同時由于這種疾病具有較強傳染性,所以在日常生活中,需要做到科學預防和護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