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呼麥藝術初級訓練芻見

2021-12-03 03:31:19
歌唱藝術 2021年8期
關鍵詞:呼麥基音泛音

董 晶

引 言

呼麥,蒙古語稱為浩林·潮爾,是我國北方草原民族創(chuàng)造的一種古老而神奇的喉音表演藝術,是來自古老民族記憶深處的久遠回音。它是運用特殊的演唱技巧同時唱出多個聲部,表現(xiàn)為一個持續(xù)低音和上方流動旋律的結合。即,一人利用嗓音的低音持續(xù)聲部產(chǎn)生的泛音,與低音持續(xù)聲部形成兩個以上聲部的和聲,形成神秘、罕見的多聲部形態(tài)。①呼麥是一種跨界族群特有的喉音藝術,廣泛流布于中國的內(nèi)蒙古、新疆,以及蒙古國,俄羅斯圖瓦共和國、卡爾梅克共和國、布里亞特共和國等。

一、呼麥演唱的原理與分類

(一)原理及特征

呼麥演唱是基于喉音共鳴原理,氣流沖擊聲帶在喉部形成低頻峰音,演唱者通過控制聲道,尋找和擠壓第二共振峰的振幅,通過練習使氣息和力量足夠大和長,保證每個喉音和泛音的動力,調(diào)節(jié)喉部以改變基音,使共振峰和泛音的頻率產(chǎn)生共振而得到泛音效果。同時,運用舌頭移動在聲道里制造兩個共鳴腔,共振在這些共鳴腔體中被放大,在產(chǎn)生泛音和基音共振的點上頻率也不同,頻率較遠的音被減弱或過濾掉(主要是中頻泛音),剩下了高頻泛音與低頻基音②,即所謂的雙聲部。

呼麥的發(fā)聲方法、聲音特色比較罕見,時而清亮高亢、直穿蒼穹,時而渾厚、雄壯如大地。高低聲部之間的距離可達六個八度,聲音頻率跨度低至50赫茲,高至4200赫茲,遠超出100到400赫茲的普通人聲音域范圍。按照現(xiàn)代聲學理論,呼麥的雙聲部主要是借助了泛音技巧,所以西方又把這種歌唱方法稱為“泛音歌唱”③。

演唱呼麥不僅需要口腔、頭腔、胸腔和腹腔,還需要臀部、腹部及肋間肌肉的配合。呼麥非常強調(diào)氣息的強度和肌肉的緊張度,有張有弛才能游刃有余的演唱。優(yōu)秀呼麥手的演唱是一種“內(nèi)緊外松”的狀態(tài),這種對立統(tǒng)一狀態(tài)的實現(xiàn)需要長期的磨煉。

(二)分類

對于呼麥的分類,業(yè)界看法不一。蒙古族音樂理論家烏蘭杰將呼麥分為泛音式呼麥、震音式呼麥和唱詞式呼麥三大類④;蒙古國呼麥教育家敖都蘇榮將呼麥分為12類;蒙古國呼麥手次仁達瓦先生認為呼麥可以分為唇音呼麥、硬腭呼麥、鼻腔呼麥、喉腔呼麥、胸腔呼麥、雙重呼麥等類型⑤。此外,還有僧格道爾吉等人的呼麥分類法等。目前,對呼麥的分類和流派不盡相同,只不過是在各種唱法和表現(xiàn)形態(tài)基礎上的細化或組合而已。

這些分類都有其依據(jù),雖然很全面,但均有不符合分類法原則之處,原因是其分類標準不是唯一。筆者認為,呼麥主要按發(fā)聲、共鳴器官和聲音效果兩個方面進行分類即可。

二、學習呼麥的環(huán)境

在什么樣的環(huán)境下學習呼麥呢?筆者根據(jù)自身日常學習體會,認為呼麥藝術來自于大自然,理應回歸自然,可將現(xiàn)代課堂教學和戶外教學有機結合起來。

最初的呼麥教學一般都是在室內(nèi)進行。由教師講解呼麥的歷史、分類及發(fā)聲原理等,然后講授呼麥的發(fā)聲、運氣方法,重點要學習實踐、仔細體會、琢磨其發(fā)聲技巧和力量訓練方法。

在課堂教學的基礎上可以進一步進行戶外情景教學。呼麥源于大自然,源于生活,在一個有山有水、有巖石和動物的原生態(tài)環(huán)境下,練習課堂所學方法,可以更好地理解呼麥的藝術內(nèi)涵。例如,學生間隔10至20米站在山頂,運氣、發(fā)聲、聆聽,感受呼麥的穿透力,仔細分辨每位學生高低大小不同的聲音,即使離幾百米也會聽得很清楚,呼麥極強的穿透力讓人震撼。這樣的自然環(huán)境造就的舞臺藝術將我們帶到了另一層面的覺知,使得一般狀態(tài)下無法感受到的感動和情感涌現(xiàn)出來。這些經(jīng)驗不會自然發(fā)生,也不是每個接觸音樂的人都能體驗到,但它們有時又會突然地來臨,讓我們瞥見另一種真實。

在基本掌握呼麥的唱法之后一定要多練習,多融入大自然——可以躺在草原、河邊仰望天空,想象著阿爾泰山脈,想著故鄉(xiāng)、親人,或者一件美好的事情。用呼麥去即興歌唱生活、模仿大自然的聲音,天空的云彩隨著你的呼吸或思想而慢慢流動,這樣才能真正感受呼麥的藝術精髓。

三、學習呼麥的條件

想要學習呼麥演唱,筆者認為需要注意以下幾點:

第一,多了解呼麥藝術。先通過互聯(lián)網(wǎng)或相關圖書查找資料,然后再開始學習。只有產(chǎn)生了興趣,學起來才會有動力。

第二,一定要有專業(yè)教師指導。經(jīng)驗豐富的專業(yè)教師會用科學、有效的訓練方法,并且會根據(jù)學生的生理條件選取適合學生演唱的呼麥類型,以免走過多彎路。當然,學生在課后練習或自學時一定要注意發(fā)聲方式和練聲時間,過度練習會損傷嗓子,引起眼睛充血、吞咽困難等。

第三,女性盡量少學呼麥。由于生理差異,女性喉管相對男性更短且壁薄,唱歌一般多用胸腔,腹部力量差,因此在俄羅斯圖瓦并不提倡女性學習呼麥,但在我國內(nèi)蒙古仍有不少女性呼麥藝人。

第四,要具備一定的人體生理、嗓音等知識。高強度的訓練肯定會帶來生理和心理方面的疲勞,除了用教師講授的方法進行恢復外,還可以用“亞歷山大技巧”,有的地方甚至用生牛肉或軟牛皮去“刷”嗓子或吃高脂肪的牛羊肉使喉管變得結實。

四、呼麥基本練習

(一)呼麥氣息力量的練習

1. 準備

身體自然站立,雙腳與肩同寬,腹部(丹田)以下保持穩(wěn)定,全身放松,舌自然放在下齒后。

2. 步驟

第一,采用鼻吸口吐法,吸——呼——吸——呼。第二,腹部向外頂時呼出氣,慢慢將頻率加快,反復練習。

3. 要點

第一,呼氣、吸氣要快速、有力且自然、放松,肩部、胸部不能動。第二,頻率加快時,如果感覺頭有點兒暈就要停下來,防止暈倒。第三,吸氣要深一點兒,越往下越好;要將吸進來的氣全部呼出去,否則會影響氣息力量的練習效果。第四,在自然呼吸的狀態(tài)下練習腹部力量,腹部的收縮要平行于身體,不能向上提,收放要快且有力,呼氣和腹部向外頂?shù)姆较蛞恢?,收縮時呼吸正常。

為了初學者盡快適應氣息力量訓練,民間經(jīng)常采用抱石頭、平躺抬腿等方法以達到氣息力量的靈活運用。每天堅持訓練,聲音才會有力度、更加成熟。

(二)呼麥基音的確定

1. 準備

身體自然站立,雙腳與肩同寬,丹田以下保持穩(wěn)定,全身放松。同時,喉部要自然放下,氣息力量要集中在丹田周圍。

2. 步驟

第一,采用鼻吸口吐法吸氣,大約用1.5秒深吸一口氣憋在丹田部位,防止頭暈、惡心等癥狀發(fā)生。第二,用丹田力量將氣慢慢“擠”出,喉部要打開、放松,發(fā)“ao”或“u”音。第三,不斷變化口形,調(diào)整氣息,直到最柔、最好的音色出現(xiàn),即為基音。

3. 要點

第一,丹田力量要集中、收緊,不能隨著氣息的消耗而放松或故意向外鼓,其他身體部位要自然放松,最好的狀態(tài)是在感覺向內(nèi)吸氣,而不是向外呼氣。第二,自然打開喉嚨,不能擠壓,否則易損傷嗓子;用丹田力量控制氣息強弱;氣息的狀態(tài)要穩(wěn)定、均勻、連續(xù),不能忽大忽小,如果開始氣息使用過快,后面的音色就會發(fā)生變化。第三,在全身自然放松狀態(tài)下,口腔要靈活變化以找到基音,同時保持此狀態(tài),全身力量為此音色服務,這樣的基音才會溫和、自然;一旦音色發(fā)生變化,就要立即停下來重新尋找。第四,不要刻意模仿別人的音色,追隨自己的本質(zhì)聲音;基音的確定有一定難度,必須每天堅持練習才會更加成熟。

(三)泛音呼麥的練習

泛音呼麥,蒙古語稱為“夏哈”,圖瓦語稱為“Khoomei”,是一種風吹過巖石、山崖發(fā)出的清亮之音。它是各種呼麥唱法的基礎,只有“夏哈”練習穩(wěn)定了,發(fā)出的聲音才有力度,再利用靈活的舌頭改變口腔內(nèi)部形態(tài)發(fā)出優(yōu)美的旋律。

1. 準備

身體站穩(wěn),雙腳與肩同寬,下巴、臉部肌肉放松,心態(tài)平穩(wěn),調(diào)整好氣息,打開口腔腔體約一大拇指寬,舌頭平放,使腔體足夠大。

2. 步驟

第一,運氣階段。用鼻吸口呼法在1至1.5秒迅速吸氣,不通過胸腔,直接吸到丹田位置憋住,以避免頭暈、眼花、惡心的感覺。第二,發(fā)聲階段。舌頭自然平放(在個別裝飾音的時候可以加彈舌),聲帶閉合,給喉部一定的壓力并保持此力度。用氣息“擠壓”聲帶發(fā)出聲音,可進行長時值的“a”的發(fā)聲練習。

3. 要點

第一,氣息一定要沉在丹田部位,才能保證發(fā)出來的聲音有磁性、有力度。第二,發(fā)聲過程中,不能有顫音、揉音等,一定要平穩(wěn)、連貫;音量靠舌頭的控制和氣息的推動來調(diào)節(jié)。第三,將吸進去的氣全部呼出來,不能存留部分余氣,否則不利于訓練效果和能力的提高。第四,要意念集中,可以捂著耳朵聽自己是否唱出泛音。

泛音呼麥作為非常重要的呼麥形式,不論什么水平的呼麥手,都要每天堅持訓練。

(四)哨音呼麥的練習

哨音呼麥,蒙古語稱為“依斯格勒”,圖瓦稱為“Sygyt”,是一種風吹過草原發(fā)出的尖銳之音。它是在泛音呼麥的基礎上,利用靈活多變的舌頭與上腭形成的腔體共鳴發(fā)出尖且高亮的旋律。

1. 準備

準備姿勢與泛音呼麥相同。

2. 步驟

第一,運氣階段。用鼻吸口呼法在1至1.5秒迅速吸氣,不通過胸腔,直接吸到丹田位置憋住。第二,發(fā)聲階段。舌頭自然平放,氣息由丹田發(fā)出,然后“擠壓”喉部而發(fā)出聲音。第三,哨音階段。調(diào)整好基音和氣息,舌根放松,將舌尖輕輕頂在上腭中前方不動,使口腔分為前后兩個異率腔體。然后,舌頭中部輕輕自然上下顫動,口腔做不同形態(tài)變化,把各種聲音糅合起來,需要將基音隱藏起來才會產(chǎn)生哨音。

3. 要點

第一,氣息一定要沉在丹田部位、向下壓住,避免氣息僵硬,臉部和下巴肌肉放松,發(fā)出來的聲音才有磁性。第二,口腔共鳴和頭腔共鳴相結合,提高聲音穿透力。用舌頭調(diào)控口腔內(nèi)部形態(tài)的變化去產(chǎn)生哨音旋律,才會有哨音呼麥尖且音亮的音色出現(xiàn)。用氣息控制音高,空間越大,聲音越高。第三,對舌頭的靈活性要求很高,可在泛音呼麥的基礎上同時發(fā)聲(自然數(shù)數(shù)),或者說一些民間詞語、人名、物品名稱等,看在一口氣內(nèi)能數(shù)多少個,這是一種最基礎的練習方法。一般來說,15個為及格,20個為中上等水平,優(yōu)秀的呼麥手可以達到30個以上。第四,要意念集中,不能胡思亂想,通過聽覺去調(diào)整舌頭位置,以達到最佳音色效果。口形越圓,聲音越低;口形越扁,聲音越高。

(五)低音呼麥的練習

低音呼麥,蒙古語稱為“海日嘎”,圖瓦語稱為“Kargyraa”,是一種渾厚、有力的“咆哮”之音,以低于基礎音八度的顫動低音為特色,如自然界瀑布、熊、駱駝的聲音,密宗格魯派喇嘛誦經(jīng)時的“梵唱”等。

1. 準備

準備姿勢與泛音呼麥相同。

2. 步驟

第一,利用1.5秒深吸一口氣,氣沉丹田。第二,喉部自然打開,調(diào)整好狀態(tài)。第三,用氣息“擠壓”聲帶部位產(chǎn)生振動,獲得有共鳴的低音,聲音圓潤且富有穿透力。

3. 要點

第一,不要刻意、夸張地擠壓或擴嗓。聲音靠丹田的力量“擠”出,而不是用嗓子“擠壓”發(fā)出。用丹田力量來控制氣息,一直保持氣息向下的感覺。第二,丹田力量要平穩(wěn),氣息狀態(tài)要穩(wěn)定、均勻、連續(xù),不能忽大忽小。如果一下子把氣息用完,后面的音色就會發(fā)生變化。第三,臉部、腮部、脖子周圍的肌肉一定要自然放松,胸部不能前傾、緊張。第四,女性的喉部結構與男性不同,找低音的發(fā)聲點時一定要仔細地反復琢磨,可以先用一個母音來練習。

(六)其他呼麥形式

除了以上三種基本呼麥形式外,還有鼻音呼麥(Ezengileer)、唇音呼麥(Borbannadyr)等多種形式。鼻音呼麥是建立在泛音呼麥和哨音呼麥的基礎上,主要代表一種柔性的聲音,如風、水等發(fā)出的聲音。唇音呼麥是保持住根音,放松面部肌肉,在持續(xù)低音上加以上、下嘴唇的自然振動,代表一種富有靈性的聲音。鼻音呼麥和唇音呼麥是圖瓦人特有的呼麥風格。

初學者首先要掌握最基礎的泛音呼麥,將氣息力量等基本功練扎實。這樣練習出來的聲音不僅清楚、悅耳,而且穿透力強、辨識度高。

結 語

呼麥是一種跨界族群的藝術,主要體現(xiàn)在各種呼麥唱法在不同國家、地區(qū)之間的相互借鑒和學習,同一呼麥唱法也有不同的表現(xiàn)技巧。如我國和蒙古國的鼻音呼麥、唇音呼麥也是從俄羅斯的一些少數(shù)民族地區(qū)借鑒而來,一直在相互學習和吸收。

學習呼麥要根據(jù)個人身體條件,在打好基礎之后選擇適合自己的唱法。在熟練掌握一種唱法之后,可以對一些熟悉的呼麥唱法和技巧進行科學的組合和變化,摸索出一套適合自己的唱法,以充實和豐富呼麥藝術在舞臺上表現(xiàn)力。

注 釋

①喬玉光《“呼麥”與“浩林·潮爾”:同一藝術形式的不同稱謂與表達——兼論呼麥(浩林·潮爾)在內(nèi)蒙古的歷史承傳與演化》,《內(nèi)蒙古藝術》2005年第2期。

②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簡明不列顛百科全書》編輯部譯編《簡明不列顛百科全書》第八卷,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1985年版,第11——19頁。

③詳見莫爾吉胡《“潮兒”現(xiàn)象及“潮兒”音樂——試論阿爾泰蒙古古音樂文化圈》(上、下),《音樂藝術(上海音樂學院學報)》1998年第1、第2期。

④烏蘭杰《蒙古族音樂史》,內(nèi)蒙古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427頁。

⑤呼格吉勒圖著,龍梅、烏云巴圖譯《蒙古族音樂史》,遼寧民族出版社2006年版,第466頁。

猜你喜歡
呼麥基音泛音
美妙的泛音
小提琴泛音演奏的原理與實踐
基于基音跟蹤的語音增強研究
草原呼麥
草原歌聲(2017年2期)2017-04-28 08:16:01
呼麥
草原歌聲(2017年3期)2017-04-23 05:13:52
世間梵音
——呼麥
內(nèi)蒙呼麥與外蒙呼麥文化對比研究
談二胡泛音演奏技巧
戲劇之家(2016年17期)2016-10-17 10:06:45
樂理小知識
小演奏家(2014年11期)2014-12-17 01:18:52
一種改進的基音周期提取算法
定州市| 黄浦区| 彰武县| 尼勒克县| 吴江市| 灌阳县| 石首市| 法库县| 平塘县| 汝阳县| 社会| 夏津县| 托克托县| 长顺县| 雷山县| 化隆| 南汇区| 双辽市| 宁蒗| 凌源市| 吉木萨尔县| 望江县| 呼图壁县| 灌阳县| 明星| 梁平县| 乌海市| 屏山县| 宣武区| 黑水县| 图片| 洮南市| 射洪县| 吕梁市| 南城县| 商都县| 西乌珠穆沁旗| 河东区| 历史| 民勤县| 石嘴山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