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麗妹,林建新,梁 丹,肖智文,潘燕霞
(福建醫(yī)科大學,福建 福州 350122 1.體育教研部 2.臨床醫(yī)學部 3.健康學院)
隨機抽取福建醫(yī)科大學2019級醫(yī)學新生200名,通過問卷了解個人健康狀況、運動能力、運動習慣、既往病史和先天性疾病等基礎信息。在此基礎上招募自愿參加本研究的新生作為受試者,通過詢問病史,排除心血管疾病、肺部疾病、膽結石疾病以及其他不適合運動的受試者,最后選取年齡在18~20歲,且身體健康、體檢合格、無運動禁忌癥和無先天疾病的100名學生作為研究對象,其中男生30名,女生70名;參加學生在測試前自愿簽署知情同意書。
測試項目包括:身高、體重、肺活量、基礎心率、最大攝氧量、立定跳遠、坐位體前屈、女生仰臥起坐、男生引體向上、50 m跑、女生800 m跑和男生1 000 m跑。
1.項目測試方法。(1)運用身高體重儀測試身高和體重,測試結果換算為身體質量指數(BMI);(2)采用肺活量測試儀進行2次測定,取最高成績,用于評價安靜狀態(tài)的心肺功能;(3)心肺運動試驗采用遞增負荷的運動方案,受試者分批次、分時段使用839E型功率自行車(MONARK,瑞典)進行測試。受試者佩戴心率帶,蹬車速度為50~60轉/min;男生初始運動負荷為300 W,女生為150 W,前3 min以150 W/min遞增運動負荷,后3 min保持最大運動負荷直至測試結束[5],測試6 min最大攝氧量用于評價運動時的心肺功能;(4)立定跳遠在沙坑進行,測試2次,取最高成績;(5)坐位體前屈運用坐位體前屈測試儀測試2次,取最高成績;(6)仰臥起坐以受試者1 min分鐘內所能完成的次數測試;(7)引體向上以受試者1次所能完成的次數測試;(8)50 m、800 m、1 000 m跑步測試時,教師結合秒表進行測試,測試成績單位以“s”計算。
2.數據處理。數據以均數±標準差(mean±SD)表示,采用SPSS 22.0軟件整理分析,根據標準進行比較,評價學生的運動能力和心肺功能。
1.身體狀況。測試數據顯示,男生身高為(173.18±5.93)cm,女生身高為(160.26±4.91)cm;男生體重為(66.67±12.55)kg、女生體重為(51.54±6.90)kg;男生BMI為(22.2±2.51)kg/m2,女生BMI為(20.1±1.32)kg/m2;男生基礎心率為(74.94±7.88)次/min,女生基礎心率為(76.92±5.78)次/min。測試學生的身高高于標準的平均水平,體重、BMI和基礎心率處于正常水平。
2.心肺功能。男生安靜時肺活量為(4 230.32±992.03)mL、女生肺活量為(2 897.47±745.37)mL。與標準相比較,男生和女生的肺活量處于及格水平。心肺運動試驗結果顯示,男生最大攝氧量為(43.36±7.6)mL·kg-1·min-1,女生最大攝氧量為(42.97±12.49)mL·kg-1·min-1。根據心肺運動試驗的等級分類[5],受試男生最大攝氧量成績處于“一般”等級;受試女生最大攝氧量處于“較好”等級。
選取50 m速度跑、立定跳遠、坐位體前屈、男生引體向上、女生仰臥起坐、女生800 m和男生1 000 m跑項目作為評價受試者運動能力的指標。
1.50 m跑成績。參加測試的男生50 m速度跑成績?yōu)?7.5±0.34)s,女生速度跑成績?yōu)?9.2±0.41)s。男生、女生的50 m成績僅達到標準的“及格”水平。
2.立定跳遠成績。參加測試的男生立定跳遠成績?yōu)?2.32±0.19)m,女生成績?yōu)?1.77±0.2)m。受試新生的立定跳遠僅達到標準“及格”水平。
3.坐位體前屈成績。參加測試的男生坐位體前屈成績?yōu)?9.29±7.99)cm,女生成績?yōu)?15.4±6.18)cm。受試新生的坐位體前屈僅達標準的“及格”水平。
4.引體向上、仰臥起坐成績。參加測試男生引體向上為(6.14±4.9)次,女生仰臥起坐為(33.97±11.26)次/min。受試男生力量在《學生體質健康標準》“不及格”水平,女生力量僅達標準的“及格”水平。
5.女生800 m、男生1 000 m跑。參加測試女生800 m跑成績?yōu)?241±26)s,男生1 000 m跑成績?yōu)?248±23)s,與標準相比較,女生成績良好以上占33%,及格及以下占67%。男生成績良好以上占13%、良好及以上比例較少,參加測試的受試者耐力跑素質較差。
1.肺活量。肺活量是評價安靜時的心肺功能的關鍵因素,肺活量大小不僅與肺功能相關,還與性別、身材、身體姿勢與運動習慣有關[2]。參加測試的男生和女生在新生入學體檢時排除了肺部疾病,測試結果顯示,男生肺活量處于“及格”水平;男生肺活量大于女生,且身材高大男生的肺活量水平較高。有文獻報道,身體姿勢不良如含胸駝背是導致肺活量降低的因素之一[6]。從外觀上判斷,一些受試學生呈含胸的姿勢。與學生訪談中獲悉,他們因高中課業(yè)繁重,伏案學習時間長,大多數學生沒有體育運動的習慣,且體育課的運動強度以低強度運動為主。由此推測,參加測試的新生肺活量較低的原因可能與身體姿勢不良以及缺乏運動習慣有關。
2.最大攝氧量。最大攝氧量是機體進行劇烈運動時,單位時間、每公斤體重攝取氧氣的最大量,用于評價運動時的心肺功能。最大攝氧量越高,代表心肺功能越好,有氧運動能力越強;反之,心肺功能和有氧能力就較弱。測試結果顯示,受試男生的最大攝氧量處于“一般”水平,女生的最大攝氧量達到“較好”水平。有研究表明,影響最大攝氧量的主要因素是遺傳、身體健康狀況和運動訓練[6-7]。身材高大者、經常運動者、身體健康狀況良好者的最大攝氧量明顯高于身材矮小、健康狀況一般和不經常運動者;不經常參加體育活動或體力活動較少的人,因其最大攝氧量偏低,難以完成劇烈運動或長時間運動[6]。本研究中受試者的身高高于標準的平均水平,體重、BMI和基礎心率處于正常水平,表明身體健康尚屬正常,其最大攝氧量偏低可能與受試者不經常參加體育鍛煉有關。
身體的運動能力包括力量、爆發(fā)力、速度、柔韌和耐力等,運動能力高低除了與骨骼、肌肉等運動器官功能相關外,還與心肺功能密切相關。本研究受試新生安靜時的肺活量與標準相比偏低,這可能是學生在多項體測指標中成績僅達到及格水平的主要原因。
1.50 m跑。50 m跑可以檢驗大學生的腿部爆發(fā)力、靈敏性協(xié)調性[7]。測試結果顯示,受試新生速度素質較差,這與50 m跑的步頻、步幅、加速度和反應時相關。反應時是感受器接受刺激經中樞神經傳導至效應器引起興奮而產生,沒有經過系統(tǒng)訓練的大學生在50m跑中步幅、步頻和反應時都較差,最后導致成績較差。
2.立定跳遠。立定跳遠可反映肌肉的控制力、下肢關節(jié)的穩(wěn)定性和快速運動的能力[7]。立定跳遠用來評價運動時肌肉的爆發(fā)力和身體協(xié)調性[4],受試者立定跳遠成績不理想,可能與學生下肢肌肉力量較弱、手腳動作不協(xié)調、腿部肌肉爆發(fā)力不足和起跳后騰空技術不正確有關。
3.柔韌性。坐位體前屈作為評價身體柔韌性的重要指標[4],受試新生的坐位體前屈成績較差,除了與自身柔韌性較弱有關外,還與骨關節(jié)的結構、關節(jié)周圍的肌肉、肌腱和韌帶等有關,也與缺乏柔韌性的訓練相關。
4.力量。力量指標是檢測肌肉緊張時所表現(xiàn)的肌肉收縮能力。男生引體向上是檢測男生上肢肌肉力量和肩帶力量的重要指標[4],女生仰臥起坐是檢測女生腹部肌肉力量的指標,受試男生和女生的力量成績均不理想。成績偏低主要與肌肉力量不足密切相關,而肌肉力量與遺傳因素、肌纖維組成和運動訓練有關。
5.耐力。耐力是人體進行長時間身體運動的能力。受試女生800 m、男生1 000 m跑成績與標準相比較,處于較差水平。導致新生耐力跑成績普遍較低的原因可能與中學階段缺乏體育鍛煉有關[8-9]。
調查結果顯示,受試新生心肺功能和運動能力總體水平較差,應引起學校的高度重視。體育教學部門應采取有針對性的體育活動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
針對醫(yī)學生心肺功能較差的情況,可加強長距離的慢跑、變速跑、游泳和騎自行車等有氧項目來提高心肺功能。針對運動能力較差的情況,可通過瑜伽、太極拳和普拉提等來提高伸展性和柔韌性;通過舉啞鈴、俯臥撐和仰臥起坐等練習增強肌肉力量;通過原地高抬腿、上坡跑、后蹬跑、往返跑和加速跑等提高反應能力和速度能力;增加原地蹲跳、環(huán)繞跳沙坑和跳樓梯等項目提高肌肉爆發(fā)力。
針對醫(yī)學新生體質健康測試結果不佳的狀況,體育教學部門應建立健康干預平臺。目前,學校雖進行了學生的體質健康的監(jiān)測,采集和上報體質健康數據,但未對數據進行歸納、分析,導致不同成績的學生尤其是體質較弱的學生缺乏特殊的關注,不能從根本上解決體質較弱學生的體質健康問題[10]。學校在對新生的體質健康數據采集的同時,應建立體質較弱學生的個人運動檔案,并對該部分學生進行運動指導和運動干預以提高他們的身體素質。
信息化時代電子產品的普及,導致一些學生產生過度依賴手機、電腦等電子產品的問題。熬夜上網、長時間刷手機等不良行為也影響大學生的體質健康。因此,培養(yǎng)大學生良好的體育鍛煉習慣尤為重要。有調查表明,大學生對體育鍛煉知識和方法了解甚少[6],體育教師在課堂教學中進行運動技能傳授的同時應注重鍛煉方法和注意事項的講解,使學生掌握科學的鍛煉知識。學校體育部門應重視開展課外體育活動和體育賽事,以賽代練培養(yǎng)醫(yī)學生長期鍛煉的習慣,促進身體的康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