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冀 楠 李 玲
建筑取材就是建筑用材,也指建筑質地。本質上,任何時期的建筑都是以一定的建筑用材為載體,依賴一定的科學技術,按照一定的構造方式,體現(xiàn)一定的社會和時代內涵,是一種與自然環(huán)境緊密結合的“大地存在”方式。追溯中國古建筑發(fā)展史,可以看到這樣一條清晰的軌跡:利用自然山洞→穴窟、巢居→地面建筑。這就是上古建筑的三大發(fā)展過程,其居住環(huán)境可以說是“雖有人作,宛自天成”。西安半坡遺址和長江流域河姆渡遺址的考古發(fā)現(xiàn)表明,原始穴居起初純用泥土,隨著居住面上升,逐漸加入了茅草、枝葉等植物材料,呈現(xiàn)土與木的結合;而原始巢居,在由“干闌”式向穿斗式發(fā)展過程中,加入了泥土這一材料。因此,伴隨著中國古建筑的發(fā)展,土木混合成就了中國傳統(tǒng)建筑文化的諸多方面。
早在50 萬年前的舊石器時代,我國原始人就利用天然的洞穴作為居住場所。新石器時代,黃河中游的氏族部落利用黃土層為墻壁,用木構架、草泥建造半穴居住所,進而發(fā)展為地面上的建筑。
春秋戰(zhàn)國時期,夯土技術已廣泛使用于筑墻造臺。木構架和夯土技術均已形成并取得了一定的進步。到秦漢時期,木構架技術已完全成熟并基本定型,成為我國古建筑后來發(fā)展的基礎。
土材,在穴居時代,主要是簡單的挖掘、切削,黃土的建筑材料性質還表現(xiàn)得不太明顯。后來,夯土技術的發(fā)展使土材成為一種重要的建筑材料,它不僅使木構建筑獲得了穩(wěn)固的基礎,而且在地面以上筑成各種實體,再加上各種木質屋架,因此中國古建筑在相當長的時間內是土木混構的;而土材的利用過程,對中國古代民居建筑特色的形成有著重要的影響?!皸澚骸倍直臼墙ㄖg語,兩字的偏旁都是“木”,說明古建筑離不開“木”。
追溯土木結合建筑結構的成因,還要從華夏文明初始的建筑情況說起。作為初始階段最高發(fā)展水平的宮殿和宗廟等大型建筑,采用土木混合結構的“茅茨土階”構筑方式,即用夯土的庭院臺基、木骨泥墻和夯筑的土墻,再加排列整齊的承重木柱柱列,形成由屋頂、屋身和臺基三部分組構的單體建筑,從基本構筑方式到空間組織形成,明確地選擇了土木結合的構筑方式,標志著木構架建筑原生態(tài)的初生。其產(chǎn)生并發(fā)展的因素是:就地取用土材、木材的現(xiàn)實性,挖掘工具充當構筑工具的便利性,再加上當?shù)貧夂蛳鄬Ω稍铮C合體現(xiàn)了“自然環(huán)境、材料資源、技術手段”的先天合理性。這個時期,夯土技術的發(fā)展不僅解決了土與木至關重要的防水防潮問題,而且技術簡易,工具簡單,只要具備夯具和大量的勞力就能實施。夏王朝恰恰具備大量的奴隸,因此自然條件、資源條件和人力條件均已具備,“茅茨土階”也就成了當時最合理的構筑方式。
建筑作為人類適應環(huán)境的一種重要手段,其土木混合結構的木構架建筑之所以有很大的發(fā)展?jié)摿Γ褪且驗樵趯ψ匀画h(huán)境的適應和社會環(huán)境的適應上有著明顯的優(yōu)越性:其一,資源分布廣泛,在當時的自然條件下,大部分地區(qū)有木材資源,至于土資源我國粘性土分布很廣,黑色土、紅色土都可以作為建筑材料,由于墻體不承重,占用材比重很大的墻體材料可以廣泛選取,版筑、土坯、竹編等材料;其二,木構架結構組合方便,可以凹凸進退,可以高低錯落,可以靈活適應各種地形、地段;其三,在社會使用性方面,與當時的家族結構、經(jīng)濟結構和心理結構非常契合,可以說,這是我國建筑材質和自然、和人相對和諧的產(chǎn)物。
從地理方面來講,我國地處溫帶,有豐沛的樹木資源,可以就地取材,首先解決了材料的來源問題。木材雖質地堅硬,但容易加工,在當時工具簡陋的情況下,木材也就成為了理想的建筑材料。至于土材,不僅表現(xiàn)出應用自然材料的生態(tài)精神,而且這種對人體無害的天然材料經(jīng)過加工后,在很大程度上仍能反映自然的特征和滿足人們返樸歸真、回歸自然和大自然融合的心理需求。梁思成作如下評說:“從中國傳統(tǒng)沿用的‘土木之功’這一詞句作為一切建造工程的概括名稱可以看出,土和木是中國建筑自古以來所采用的主要材料。這是由于中國文化的發(fā)祥地黃河流域,在古代有茂密的森林,有取之不盡的木材,而黃土的本質又適宜于用多種方法(包括經(jīng)過挖掘的天然土質、曬坯、版筑以及后來燒制的磚、瓦等)建造房屋。這兩種材料之摻合運用對于中國建筑在材料、技術、形式傳統(tǒng)之形成是有重要影響的?!?/p>
大地是生命之母,土是大地的內涵和自然的載體,木是大地的賜予。土和木作為中國古建筑的基本材料,起源于原始先民集敬畏與崇拜于一體的審美感受。土中有木,木下有土,兩者互為依存,融合相生。人和大地、自然通過建筑的質地——土和木,就有了一種親近、和諧的關系。
中國古建筑的質地還有和自然相協(xié)調的功能,以其獨特的性質,遵循一定的自然法則,使其和環(huán)境有種張弛有度的默契,那就是木材的使用。木材具有一定的彈性,木結構各構件之間都由榫卯聯(lián)結,構架接點所采用的斗拱和榫卯有一定的伸縮余地,不但可以拆、裝,更可以調整其內力,以抵抗外力,再加上梁柱的框架結構有較好的整體性,所以抗擊性很強,能緩沖地震的部分沖擊力,這就是中國木結構的抗震原理。正所謂“墻倒屋不倒”,是指發(fā)生水患或地震時,墻被洪水沖垮或被地震震倒,但屋架一般不易倒,至多變形,較容易矯正。這正是中國人的性格——柔。“柔”在 《說文解字》中同“儒”,而“儒”正是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核心。這不是偶然的巧合,而是中國古建筑依據(jù)地理特點接受人文思想的結果??梢哉f,中國傳統(tǒng)古建筑憑借其木結構,依靠內力的調整來克服外力的破壞,以其獨特的人文精神來適應自然,與自然和諧共處。
中國古建筑的木結構體系也折射出中國文化的倫理精神:其倫理本位特質是,排斥對虛幻的未來世界的追求,而注重現(xiàn)實世界的親情之愛。盡管中國人也有“長生不老”的欲望,但在傳統(tǒng)主流文化中,卻少有依賴物質求得永恒的意向,這不可避免地滲透到中國古建筑中。西方的古建筑如金字塔、太陽神廟、雅典衛(wèi)城等都用石材,堅固異常,他們的意圖就是永久,希望千年不變。中國則不同,其永久性是建立在“易”的基礎上的,認為人造建筑不可能永恒,只能求得建筑形式的永久。沈福煦在《中國古代建筑文化史》中指出:“虛為大,實為次;實是要消亡的,虛能永恒。虛,在建筑上就是形式,不是個別的事物?!边@種與西方截然不同的倫理觀念,造就了中國古建筑的選材價值取向。中國明代園藝家計成說過,“人造之物誠能保存千年,但人在百年之后誰能生存。創(chuàng)造怡情悅性幽靜舒適之地,卡屋而居,此亦足也”,揭示了中國人的人生觀、永恒觀對建筑觀念的支配。而以土、木為材質,恰恰迎合了這種取向和觀念,進而達到人們潛在的和諧意識。
在以后漫長的發(fā)展過程中,土材和木材適應了自給自足的經(jīng)濟結構,其本身各種梁、柱、檐、椽等構架和拼裝給人們提供了合理的物質基礎;同時,土木材料儲備方便,建造時間可長可短,房屋規(guī)模可大可小,房間形制較為靈活。土木在質感上顯得樸素自然,代表中華民族崇尚優(yōu)美的審美情趣,體現(xiàn)了人與自然的親和關系。
作為中國古代建筑的主體,木構架材質還有明顯的包容性。魏晉南北朝時期,北方游牧民族入主中原,農業(yè)文化和游牧文化產(chǎn)生碰撞,木構架體系吸收了不少游牧建筑文化的因子,但仍保持自己的正統(tǒng)地位。在許多地區(qū)的民間建筑中,大量出現(xiàn)木構件建筑體系和當?shù)仄渌ㄖw系的交融現(xiàn)象,比如山西平遙一帶的三合院、四合院住宅,就有磚砌窯洞式的正房與木構架的廂房組合在一起的建筑組合,徽州傳統(tǒng)民居的一廳兩廂式井樓居,空間構成模式也具有中原漢族木構件建筑和當?shù)毓旁健案叽矘蔷邮健备申@建筑綜合交融的特征。不僅如此,木結構建筑體系還表現(xiàn)出很強的同化力,甚至把外來建筑文化融合在本體系之中。例如,佛教傳入中國之后,佛教建筑也隨之而來,佛塔、佛寺等建筑風格很快就被木結構同化了,在中國木構架建筑的基礎上,衍生出以佛殿為主體的縱深組合的院落式布局,其最基本的材質也是木構架形成。
中國古建筑的質地看似簡單實用,卻也蘊藏著古代樸素的哲學思想,如五行說。以其五行之思想,和自然連接在一起。五行說是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對中國后世的建筑學、美學、藝術學等影響頗深。土、木分別為五行要素之一,土為大地之源,壤系五谷之根;木出于土地,入于陽光,承天之雨露,向陽而長,承地之養(yǎng)育,入陰而生,為陰陽和合產(chǎn)物、生生不息,乃自然生命力旺盛之象征。五行當中,土居中央,代表中心地位,土的位置一旦確定,上下四方便會秩序井然,代表一種四平八穩(wěn)、有條不紊的社會秩序;土的顏色為黃色,代表尊貴;土也代表大地,建筑物以土為材,暗示建筑物扎根于大地,從土地吸取有益于人類的“地氣”,更好地造福人類。而五行中的木代表東方,這個方位是太陽升起的地方,其代表色為青色,這是植物的顏色;木又代表春天、早晨,這些充滿光輝燦爛、生氣旺盛、朝氣蓬勃意象的吉祥內涵,是大自然富有生命力和陽光的體現(xiàn),那么用木頭蓋的房子,自然也就是陽氣的體現(xiàn)和生命力的所在。采用土、木作為建筑材料,是最為合理的選擇,是理性主義哲學的必然結果?!澳驹磺薄?,意思是木具有生長、升發(fā)的特性;“土爰稼穡”,是指土具有種植莊稼、生化萬物的特性。中國古代哲學認為人為萬物之靈、天地造化之首,而建筑為人所居,乃天地之氣,選用土材和木材作主要建筑材料是建筑文化現(xiàn)象中物的體現(xiàn)。實際上,古人取土取木作為建筑材質,本身就是融入自然造化的一種手段,當時他們不能解釋自然,只能融入自然,這也在潛意識里形成了人與自然的和諧,達到天人合一的理想境界。
中國古建筑取于自然、順其自然,順應天地自然之道,利用和改造萬物,使天人各得其所。古人所追求的是天人合一、物我圓融的理想境界,這在其民居的質地“土”和“木”上,得到了充分的體現(xiàn)??梢哉f,中國建筑的土木結構是原始的農業(yè)文明和生命的審美意識,以及對自然的親近感的共同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