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曉勤
(新疆宜化化工有限公司, 新疆昌吉 831700)
煤氣化作為一個重要的工藝過程,在煤的清潔高效利用上,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而煤中所含水分,對煤氣化會產生非常顯著的影響。
新疆宜化化工有限公司(簡稱新疆宜化)位于新疆準東國家級經(jīng)濟技術開發(fā)區(qū),2018年10月開工建設3臺中國科學院工程熱物理研究所開發(fā)的投煤量為750 t/d的富氧循環(huán)流化床氣化爐。2020年9月6日氣化爐點火投運,以新疆準東五彩灣儲量豐富、成漿性差、黏溫特性不理想、高鈉鉀含量的不粘煤為原料,為40萬t合成氨、60萬t尿素的升級改造作為氣頭平衡配套,實現(xiàn)了穩(wěn)定供氣。但在運行過程中,發(fā)現(xiàn)煤氣成分、耗煤質量、耗氧體積、粉煤灰產生量,均偏離設計較多,筆者試著從水分的影響方面來加以分析。
所用煤種分析數(shù)據(jù)見表1。
表1 煤種分析數(shù)據(jù)
設計用煤粒度為0~10 mm、1 000 m3有效氣(CO+H2)煤耗為776 kg、氧耗為177 m3、產粉煤灰質量為77.8 kg。單爐產有效氣(CO+H2)體積流量為40 000 m3/h,干基氣體成分見表2。
表2 設計干基氣體成分
實際運行用煤粒度為20~40 mm、比煤耗為1 170 kg/km3、比氧耗為216 m3/km3、產粉煤灰質量為173.3 kg/km3。單爐產有效氣體積流量為36 057 m3/h,最佳干基氣體成分見表3。
表3 運行最佳干基氣體成分
由表2、表3可見,實際運行值與設計值存在較大的偏差。分析原因,主要是進爐煤的水分產生了較大的影響。
煤中所含水分在常溫下(如25 ℃)入爐,要達到945 ℃的反應溫度,需要吸收熱量。
查得25 ℃水的焓為104.84 kJ/kg,945 ℃反應溫度下蒸汽的焓為4 507.20 kJ/kg,進入氣化爐的水達到反應溫度需吸收熱量4 402.36 kJ/kg。
如采取粉煤加壓氣化通用的做法,即將入爐煤含水率(質量分數(shù),下同)降到2%以下[1],以實際噸氨煤耗2.515 t計,噸氨可減少入爐水分0.508 t,噸氨減少水分吸熱量2 237 MJ。以理想狀況計算,這部分熱量靠碳與氧反應生成二氧化碳放出來[2]:
(1)
根據(jù)式(1),消耗1 m3氧氣,產生熱量17.594 MJ。則當入爐煤水分質量分數(shù)從21.8%降到2%時,噸氨少耗氧127 m3,折比氧耗59 m3/km3,實際的比氧耗可達到157 m3/km3,將優(yōu)于設計值。
同樣的,消耗1 kg碳,產生熱量32.84 MJ。則當入爐煤水分質量分數(shù)從21.8%降到2%時,噸氨少耗碳68.12 kg,原料煤含碳質量分數(shù)為57%,則噸氨煤耗質量可降低120 kg。
含水的煤進入氣化爐,因水汽化,將發(fā)生劇烈膨脹,使煤在瞬間爆裂,影響熱穩(wěn)定性,并大幅增加粉化率,增加粉煤灰的后帶,增加煤耗和粉煤灰處理難度。
1 kg水汽化為蒸汽的體積為1.244 m3。新疆宜化所在區(qū)域大氣壓力為92 kPa,氣化爐反應壓力為23 kPa,在945 ℃下,1 kg水汽化為蒸汽的體積為4.89 m3。
所用原料煤的堆密度為0.85 t/m3。單爐進煤質量流量為42.2 t/h,即11.7 kg/s,折體積流量為0.013 8 m3/s。
帶水質量流量為9.2 t/h,即2.554 kg/s,折體積流量為12.489 m3/s。
這就是說,含水率為21.8%的煤,在進入945 ℃爐溫的氣化爐后,在1 s內體積膨脹905倍,使煤瞬間爆裂,產生大量細煤粉,隨氣流帶入后工序。在除塵單元細煤粉被分離出來,大大增加了除塵和輸灰的難度,同時也大幅增加了耗煤質量。因為這部分高溫煤灰?guī)?,又反過來需要碳和氧反應補充熱量,增加耗煤質量和耗氧體積。
為了對這一計算進行驗證,新疆宜化安排分化中心人員對粒度為50 mm的原料煤在50 ℃、80 ℃、100 ℃、120 ℃、150 ℃烘箱內烘干和進850 ℃馬弗爐的情況進行了實驗。結果顯示,在150 ℃以下的溫度下烘干水分,煤的形態(tài)沒有發(fā)生改變,而在850 ℃的馬弗爐內,煤瞬間產生了大量裂紋。見圖1~4。
圖1 150 ℃烘干前原煤
圖2 150 ℃烘干后煤的形態(tài)
圖3 850 ℃烘干前原煤
圖4 850 ℃烘干后煤的形態(tài)
若粉煤灰后帶量降低到設計值,則噸氨耗煤質量將下降205 kg。205 kg高溫帶灰,取比熱容為0.92kJ/(kg·K)[3],則噸氨帶走熱量173.5 MJ。
這部分熱量使噸氨多耗氧體積10 m3,折比氧耗4.6 m3/km3。噸氨多耗碳5.3 kg,噸氨多耗煤質量9.3 kg。
總體來說,降低粉化率可使噸氨降低耗氧體積10 m3、降低耗煤質量214 kg。
將原料煤預烘干,有不少的辦法[4],如滾筒干燥機、管式干燥機、灑落式干燥機、螺旋干燥機、干燥磨煤機等。
對于褐煤、次煙煤等煤種,澤瑪克(ZEMAG)的蒸汽管式干燥機具有較好的效果。
如果能將原煤水分質量分數(shù)從21.8%預烘干到2%,則噸氨可降低入爐原煤帶水質量508 kg,降低入爐耗煤質量。
煤中的水分能從熱平衡、煤粉化率(熱穩(wěn)定性)、物料平衡3個方面對煤氣化產生很大的影響,新疆宜化采用富氧循環(huán)流化床工藝對新疆準東五彩灣不粘煤成功實施了煤氣化,但入爐21.8%的原煤水分,使氣化結果偏離了設計值。
如果能采取預干燥措施,降低入爐煤中的水分質量分數(shù)至2%,經(jīng)理論分析和計算,噸氨熱平衡降低耗煤質量120 kg、降低耗氧體積127 m3,粉化率(熱穩(wěn)定性)降低耗煤質量214 kg、降低耗氧體積10 m3,物料平衡降低耗煤質量508 kg,總體噸氨降低耗煤質量842 kg、降低耗氧體積137 m3。可使比煤耗降低到778 kg/km3、比氧耗降低到152 m3/km3。因此,可選擇澤瑪克(ZEMAG)的管式干燥機對準東五彩灣的不粘煤實施預干燥,然后再進行煤氣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