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 軍,熊 姿
宣告死亡是民法領域的一項制度,通過對生死不明的事實狀態(tài)作出推測認定,進而終結失蹤人下落不明所引起的相關民事法律關系的不確定狀態(tài)。該制度本應與刑事司法并行不悖,但由于它客觀上影響了相關的人身關系和財產關系,不同程度上也可能對刑事司法產生一定影響,可能妨礙到刑事案件的辦理、追贓等。為保障刑事司法更加順利開展,可建立宣告死亡與刑事司法的對接機制,在相關人員被宣告死亡時刑事案件能夠及時采取應對措施。
宣告死亡系推定自然人死亡,立法主旨是使民事法律關系由不確定變?yōu)榇_定,“及早確定長期下落不明的失蹤人在原先的家庭中形成的婚姻關系、父母子女關系;在社會生活中形成的勞動關系和債權債務關系等”[1]。財產方面,失蹤人的繼承人、遺贈人以及債權人,對失蹤人的財產享有的期待權得以實現,失蹤人的財產會被分割,處于不能流轉的財產可以合法流轉;人身方面,主要是夫妻關系的存續(xù)問題,宣告死亡后失蹤人的婚姻關系自死亡宣告之日起消滅。這種擬制的死亡是根據生活經驗、一般常識等對失蹤人作出的高度蓋然性的死亡認定,并不終極追求客觀真實性。這與刑事司法追求的實體真實存在一定程度沖突,原因在于“民法更為重視形式判斷,而刑法更為注重實質判斷”[2]。這種沖突導致在民法領域宣告死亡產生的法律后果與自然死亡相同,而在刑事司法中宣告死亡不能等同于自然死亡,顯得無適用的余地。既然如此,宣告死亡制度與刑事司法看似各行其道、并無交集,但事實上宣告死亡要產生相應的法律后果,當刑事案件圍繞失蹤人展開時,宣告死亡造成的變量,會引起刑事司法相關條件的變化,進而影響到刑事案件的辦理。
《民事訴訟法》第一百六十八條規(guī)定,人民法院受理宣告死亡案件,應當發(fā)出尋找下落不明人的公告。公告是宣告公民死亡的必經程序,目的是尋找失蹤人、等待其出現,防止武斷輕信。如果被申請宣告死亡的公民出現,或者確知其下落,法院應當判決駁回申請。建立宣告死亡與刑事司法的對接機制,可借助國家機關的強大力量查實失蹤人是否確實死亡。如果刑事辦案機關確知失蹤人系潛逃的犯罪嫌疑人且尚未死亡,可將該情況告知人民法院,人民法院據此可以駁回宣告死亡的申請。這樣可提高宣告死亡的準確性,減小因被宣告死亡人重新出現而撤銷死亡宣告的幾率,更有利于穩(wěn)定社會關系。
刑事案件中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被害人失蹤會直接影響刑事訴訟的進行。以下兩個案例中,失蹤人分別是被害人和犯罪嫌疑人,我們借以分析宣告死亡對刑事案件的影響。
案例一[3]:1998 年9 月某天,重慶某縣朱某與本鄉(xiāng)村民劉某因爭搶船運生意發(fā)生矛盾,朱某持刀將劉某逼入江中,并用石頭、竹竿擊打,迫使劉某無法上岸。后劉某體力不支大喊救命,朱某見狀停止侵害劉某,并叫來村民施救,但劉某最終沉入江中。后經多次組織人員搜救未果。2000 年7 月縣法院依劉某妻子申請發(fā)出公告,公告期滿即宣告劉某死亡。據此,市檢察院指控朱某構成故意殺人罪。市中級法院采納檢察機關意見,判決朱某犯故意殺人罪。
案例二[4]:楊某某原系重慶市巴南區(qū)財政局工作人員、區(qū)投資公司副經理,涉嫌貪污公款20 萬元,于1999 年3 月潛逃。2004 年5 月,根據家屬申請,楊某某被宣告死亡,隨后其戶口被公安機關注銷,上網追逃被撤銷。公安機關該情況通報同級檢察院后,檢察院要求公安機關重新上網追逃。2018 年重慶市委追逃辦成功將消失近20 年的楊某某抓獲。
針對案例一反映的事實,由于宣告死亡系對死亡事實蓋然性的推定,達不到刑事案件客觀真實的證據標準,被害人劉某失蹤后被宣告死亡,不應被刑事案件直接作為行為后果的依據。當時的法院判決引用劉某被宣告死亡來認定犯罪后果的做法,在目前的理論界和實務界已經得不到多數人的支持。因此,被害人在民事上被宣告死亡并不影響刑事案件的辦理。但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被宣告死亡時情況則不太一樣,可能對刑事案件的辦理造成影響。一是可能造成贓款贓物的轉移。宣告死亡產生的法律后果之一便是被宣告死亡人的財產被繼承、清償債務等。在這個過程中,贓款贓物有可能被轉移,特別是房屋、車輛等須經變更登記才能轉讓所有權的財產或者由其本人掌握的財物(如銀行保管箱中保存的財物、銀行存款、股票等),一經宣告死亡,其家屬憑借人民法院宣告死亡判決及其他相關文書實施財產轉移便成為可能。二是可能造成證據的滅失。有些財物既是贓款贓物也是犯罪證據,財產繼承人轉移財物的同時也轉移、毀滅了證據。證據一旦被隱匿或毀滅,便很難或不可恢復,很可能對刑事案件的辦理帶來困難。三是不能排除家屬申請宣告死亡抱有迷惑辦案機關的目的。案例二中,檢察機關承認宣告死亡不具有刑法上的法律效果,但并未因楊某某被法院宣告死亡而放棄對其的追訴。重慶市委追逃辦在追逃過程中發(fā)現已經“死亡”的楊某某仍然保持和家屬的聯(lián)系,通過做通其家屬工作,督促其配合勸說楊某某投案自首,最終成功抓獲楊某某。假使辦案機關因為法院宣告犯罪嫌疑人死亡而放棄追訴,則可能導致其和家屬的計謀達成。該案中,檢察機關要求公安機關重新上網追逃的做法是正確的。
刑事案件辦理中一般會對犯罪嫌疑人的財產進行查封、扣押、凍結,但如果犯罪嫌疑人未到案,則較難確定涉案款物的數量。實踐中對犯罪嫌疑人財物的處理,第一種情況是沒有采取查封、扣押、凍結措施;第二種情況是按照已掌握的犯罪金額采取措施,由于可能存在更多的犯罪行為沒有被發(fā)現,會導致查封、扣押、凍結的財產少于實際涉案金額;第三種情況是對犯罪嫌疑人的所有財產采取無區(qū)別的查封、扣押、凍結,可能高于涉案金額。司法機關沒有或是少查封、扣押、凍結財物可能會造成后續(xù)無法追回贓款贓物,多查封、扣押、凍結則會造成社會資源的閑置。
當前,反腐敗斗爭已經取得壓倒性勝利,但鞏固和發(fā)展這個勝利仍需要繼續(xù)發(fā)力。貪污賄賂案件中,一般都要查實贓款贓物的具體種類、數量、去向等情況。如上所述,在犯罪嫌疑人尚未抓獲,犯罪事實未全部掌握的情況下,查封、扣押、凍結財產措施可能并不能完全阻止贓款贓物被轉移。建立宣告死亡制度與刑事司法對接機制可以減小因犯罪嫌疑人被宣告死亡導致贓款贓物被轉移的可能性,更好地打擊貪污賄賂犯罪。
由于以上價值沖突,以及司法實踐中已經出現或可能存在的風險,人民法院在宣告死亡時有必要通過一定途徑與刑事辦案機關溝通,使刑事辦案機關能夠及時對辦案進行審查評估,采取相應的應對措施,防止有關人員被宣告死亡對刑事司法造成不利影響。
一是宣告死亡公告是民法規(guī)定的宣告死亡的必經環(huán)節(jié)。如上所述建立對接機制契合宣告死亡公告的制度設計目的,有利于更好發(fā)揮公告效果,促進宣告死亡制度更準確運行。公告期限的設置是建立對接機制的良好制度基礎。
二是司法公開制度的日益深化使得建立對接機制成為可能。審判機關、檢察機關探索司法公開已經積累了相當的經驗,司法責任制改革后司法公開的進程得以提速。人民法院確立了立案公開、庭審公開、執(zhí)行公開、聽證公開、文書公開和審務公開等“六大公開”的公開內容(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司法公開的六項規(guī)定》)。人民檢察院發(fā)布《人民檢察院案件信息公開工作規(guī)定》《關于全面推進檢務公開工作的意見》,要求“主動及時發(fā)布重要案件信息,網上公開生效法律文書,依申請公開案件程序性信息”。建立宣告死亡制度與刑事司法對接機制的前提是人民法院需要知曉哪個辦案機關在辦理相關的刑事案件,或者刑事辦案機關需要知曉哪個犯罪嫌疑人正在被申請宣告死亡。案件辦理的公開化、透明化為宣告死亡制度與刑事司法對接創(chuàng)造了基礎性條件。
隨著大數據時代的來臨,司法機關十分重視信息化建設。在司法機關內部基本都建設了專用內部網絡,實現了數據互通;面向社會公眾都開通了案件信息公開平臺,例如“人民檢察院案件信息公開網”“中國裁判文書網”等。其他刑事辦案機關,例如監(jiān)察委、公安機關、國家安全機關等,因工作性質原因,案件信息公開的程度比不上檢察與審制機關,但也通過政府網站、微信公眾號、手機客戶端等新媒體形式對外發(fā)布案件信息。信息化建設的基本成熟,為互通案件信息,建立宣告死亡制度與刑事司法對接機制創(chuàng)造了便利條件。
《民事訴訟法》規(guī)定,宣告死亡的公告期間為一年。因意外事故下落不明,經有關機關證明該公民不可能生存的,宣告死亡的公告期間為三個月。在此期間內,人民法院和刑事辦案機關之間可以進行溝通聯(lián)系,刑事辦案機關有較為充足的時間對案件進行審查評估,作出是否調整偵查措施的決定,涉及到需要查封、扣押、凍結財產情況的,根據案件情況及時采取相應措施。
建立宣告死亡制度與刑事司法對接機制應當盡可能立足現有法律框架和體制機制,本著切實可行、便利高效的原則進行。在此建議構建的對接機制以現有制度和物質條件為基礎提出有關工作機制,彌補制度之間的銜接縫隙。
信息互通是建立宣告死亡與刑事司法對接機制的基礎。在司法公開、政務公開的基礎上,整合現有信息資源,進一步實現全國性案件信息共享,便于人民法院和刑事辦案機關掌握涉案人員案件信息,使得人民法院在接受宣告死亡申請時能夠及時了解失蹤人是否正在受到刑事追究,刑事辦案機關在辦理刑事案件時能夠及時得知犯罪嫌疑人正在被申請宣告死亡。
申請人一般是被宣告死亡人失蹤情況的最直接知情者。人民法院在接受宣告死亡申請時,應當詢問申請人關于被宣告死亡人失蹤的詳細具體情況,以及是否被刑事追究,被哪個機關追究等。如果發(fā)現被申請宣告死亡人正在被追究刑事責任,人民法院應當將申請宣告死亡的情況通知相關刑事辦案機關。
刑事辦案機關通過自行知曉或者經人民法院告知犯罪嫌疑人正在被申請宣告死亡的,應當盡快對相關刑事案件進行重新審查(由于犯罪嫌疑人不在案,案件可能處于長期停滯狀態(tài)),查實犯罪嫌疑人是否真實死亡,研究案件進一步辦理的可能性,調整辦案方向和措施,及時收集和固定證據;檢查是否采取了財產查封、扣押、凍結措施,根據案件情況重新評估采取措施是否準確適當,進而進行補救或調整。
刑事辦案機關對案件進行審查后可以視情況將犯罪嫌疑人的生存情況反饋給人民法院。其中的情形可以分為:查實被申請死亡人在逃跑期間已經死亡;存活但仍然在逃;生死不明無法查清下落。人民法院可以據此作出相應判決??紤]到案件保密因素,例如,追逃犯罪嫌疑人期間,如果透露出掌握犯罪嫌疑人行蹤信息的情況,可能會對案件造成被動局面,所以不能要求刑事辦案機關必須將有關情況均反饋人民法院,但是不影響刑事案件辦理的情況應如實反饋。
按照《民法典》規(guī)定,宣告死亡只需滿足自然人失蹤、法定失蹤期間屆滿兩項條件即可。刑事辦案機關即使懷疑在逃犯罪嫌疑人并未死亡,但因未確切掌握其生死狀況,仍然不能阻止人民法院判決宣告死亡。宣告死亡制度的擬制死亡本質決定了出現這種情形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但是,由于犯罪嫌疑人失蹤的原因是躲避刑事追究,其在正常人的生命周期內仍然存活的概率極大,不同于不明緣由的失蹤和因意外事件而失蹤。從這個角度講,賦予刑事辦案機關對此類案件判決一定的建議權具有合理性。對于刑事辦案機關的駁回宣告死亡申請的建議,人民法院一般應該采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