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華市湯溪高級中學 楊建華
圖/ 榆木先生
先做一個詩句“選美”游戲。請大家圈選出下面一詩一詞中自己認為最美的句子。
村 行
宋 王禹偁
馬穿山徑菊初黃,信馬悠悠野興長。
萬壑有聲含晚籟,數峰無語立斜陽。
棠梨葉落胭脂色,蕎麥花開白雪香。
何事吟余忽惆悵,村橋原樹似吾鄉(xiāng)。
踏莎行
宋 姜夔
自沔東來,丁未元日至金陵,江上感夢而作。
燕燕輕盈,鶯鶯嬌軟,分明又向華胥【注】見。夜長爭得薄情知?春初早被相思染。
別后書辭,別時針線。離魂暗逐郎行遠?;茨橡┰吕淝?,冥冥歸去無人管。
【注】華胥:夢境。
不會有太多的意外,“選美”冠軍獲得者,大概率是“萬壑有聲含晚籟,數峰無語立斜陽”“淮南皓月冷千山,冥冥歸去無人管”。假如你的選票投了個正著,我們應該為自己點贊——我們的審美眼光已經向一流學者看齊了。錢鍾書先生就非常欣賞《村行》的頷聯,而王國維先生則激賞《踏莎行》的末句,他說:“白石(姜夔號白石道人)之詞,余所最愛者,亦僅二語,曰‘淮南皓月冷千山,冥冥歸去無人管’。”
兩句詩詞之美為什么能得到大家的公認?若要知其然又想知其所以然,我們不妨將上述詩句做個簡要的賞析。
兩組詩句似乎都是正兒八經的“廢話”?!皵捣鍩o語立斜陽”?山峰本就不可言語呀!“皓月”“歸去無人管”?皓月西行誰能拘管呀!但是,正是這樣的“廢話”,給讀者以特別的思考余地。因為,按照事理邏輯,“正”“反”相成,你提出一個否定式命題,一定預設著一個肯定式命題。比如,我們說“你不要走”,就暗含著“你要走”這一前提。王禹偁說“數峰無語”,這是一個簡單的事實或命題,但根據正反相成的邏輯規(guī)律,它給了讀者一個“數峰”原先或本應是能語、有語、欲語的暗示。這一暗示又引領讀者做這樣的思考:“數峰”現在何以“突然”“無語”?讀者經過思考,會恍悟:“數峰”也和詩人一樣沉浸在山野靜穆、岑寂的光輝中,故而忘語、失語、無語了。詩人借用這一有點“無厘頭”的陳述或描述,曲折含蓄但又淋漓盡致地表達了當時情境特有的氛圍和作者微妙的心理。詩句也因此而擁有了特別蘊藉的意味。同理,姜夔的“冥冥歸去無人管”這一敘述,也存在著昔日皓月歸去是有人管的暗示。這一暗示引發(fā)讀者思考為什么現在皓月行空無人欣賞的問題,繼而讓讀者感悟詞人因遠離所愛而倍感孤寂、凄冷的意緒。詞句也因此別具韻味。(按:有讀者認為“冥冥歸去”的對象是“離魂”,這樣的理解,上述審美心理及過程依舊存在。但這一解讀與上文表達的“江上夢見愛人,故想象愛人離魂逐我而來”詞意略有不合,本文暫不采用。)
錢鍾書先生從“數峰”句中,敏銳地發(fā)現了古人運用的“以反面命題暗示正面命題”的創(chuàng)作技巧,并提示讀者注意“正面說法”與“反面說法”其效果的不同:“改用正面的說法,例如‘數峰畢靜’,就削減了意味,除非那種正面字眼強烈暗示山峰也有生命或心靈?!彼崂砹诉\用此技巧的部分詩文。我們選取部分典型例子進行自主賞析、品味,以加深對這一技巧的理解。
眠琴綠陰,上有飛瀑。
落花無言,人淡如菊。
——唐·司空圖《二十四詩品·典雅》
是處紅衰翠減,苒苒物華休。
惟有長江水,無語東流。
——宋·柳永《八聲甘州》
秋景有時飛獨鳥,
夕陽無事起寒煙。
——宋·林逋《孤山寺端上人房寫望》
送我搖鞭竟東去,
此山不語看中原。
——清·龔自珍《己亥雜詩》
我們可以發(fā)現,就修辭而言,以上提供的“不合理”的否定敘述,其實都采用了擬人的修辭手法。那些物象,如“落花”“長江水”“夕陽”“山”等,其實就是詩人或詩歌主人公的代言人或象征。那些物象所含有的感情,正是我們切入詩人心扉的小小口子,這是我們閱讀詩歌時應該特別加以注意的。而切入的方法,正是我們提到的四步法:發(fā)現—逆推—思考—體悟。
這樣的創(chuàng)作手法也被現代詩人繼承。老樹的打油詩《題畫》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詩如下:“疫情雖還在,梅花照樣開。清茶已沏好,只等兄弟來?!弊x到第二句“梅花照樣開”,相信讀者會產生片刻的愣怔——梅花根本不會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應該“照樣開”呀。但是,這句詩包含了這樣的一個反向的潛在邏輯:疫情影響太大,幾乎所有的人、事、物都受到了打擾,梅花的開放也不應例外。詩句借這一反向邏輯,既曲折而明白地寫出了疫情影響之大,又曲折而明白地寫出了作者面對疫情的淡然心態(tài),是細筆、工筆,也是神來之筆。這是我們覺得上引小詩獨具風味的主要原因。
【牛刀小試】
閱讀下面的宋詞,按四步法進行賞析。發(fā)現:本詞哪一句采用了不合理的否定敘述或描寫?逆推:該敘述或描寫預設了一個怎樣的正向暗示?思考:你怎樣理解這個正向暗示?體悟:你能經此感受到詞人怎樣的情感或詞境怎樣的氛圍?
離亭燕·懷古
宋 張昇
一帶江山如畫,風物向秋瀟灑。水浸碧天何處斷?霽色冷光相射。蓼嶼荻花洲,掩映竹籬茅舍。
云際客帆高掛,煙外酒旗低亞【注】。多少六朝興廢事,盡入漁樵閑話。悵望倚層樓,寒日無言西下。
【注】低亞:低垂。
《這些,你一定知道》本期答案
1. C
“天下興亡,匹夫有責?!边@句話最早出現在顧炎武的《日知錄·正始》中,文章的寫作背景是清軍入關。原句為:“保國者,其君其臣肉食者謀之;保天下者,匹夫之賤與有責焉耳矣?!币园俗殖晌牡恼Z型,是出自梁啟超。意為天下蒼生的興盛、滅亡,關乎所有人的利益,因此,每一個老百姓都有義不容辭的責任。
2. D
計量長短用的器具稱為“度”,測定容積的器皿稱為“量”,測量物體輕重的工具稱為“衡”。
3. A
昆曲是明代中葉至清代中葉戲曲中影響最大的聲腔劇種,很多劇種都是在昆曲基礎上發(fā)展起來的。昆曲所展示的綜合性特點非常完善,它的舞臺表演、演唱技術等方面都被錘煉得極其精湛,各個劇中的表演大師,幾乎都有昆曲功底,謂之“昆訓”。
4. B
B 項出自唐·李商隱《錦瑟》:“錦瑟無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華年?!鄙菗芟覙菲??!妒酚洝し舛U書》載古瑟五十弦,后一般為二十五弦。此詩創(chuàng)作于李商隱妻子死后,故五十弦有斷弦之意(一說二十五弦的古瑟弦斷成兩半,即為五十弦)。但即使這樣,它的每一弦、每一音節(jié),足以表達對那美好年華的思念。
5. B
“楚河”“漢界”為中國象棋棋盤中的分界線,來源于楚漢戰(zhàn)爭。秦朝滅亡后,楚、漢兩方曾在滎陽展開長達四年(從前205 年到前202 年)的爭奪戰(zhàn),后雙方相約以鴻溝為界,中分天下,“鴻溝而西者為漢,鴻溝而東者為楚”。滎陽隸屬河南省鄭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