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克明
摘要:無刷電機的生產(chǎn)涉及精密裝配、繞線、磁檢測、絕緣處理等復雜工藝。本文主要介紹無刷電機定子繞組端子焊接原理、焊接影響因素及基于正交優(yōu)化的實驗方法。探討電機端子焊接過程中符合工藝要求的電極壓力、焊接電流、焊接時間等最佳工藝。
關鍵詞:電子定子;端子焊接;焊接參數(shù);試驗分析
1.前言
無刷電機是典型的機電一體化產(chǎn)品,主要應用于汽車、航模、精密電子等領域。本文針對端子焊接過程設計端子焊接站,并對其進行可靠性分析和正交優(yōu)化實驗,確保了定子生產(chǎn)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并尋得端子焊接的最優(yōu)參數(shù)組合,對提高定子的性能具有重要意義。
2.端子焊接原理分析
端子的焊接是熱壓焊,原理與電阻焊接相同,通過電極施壓,使通過焊接工件的電流在工件接觸面接觸電阻產(chǎn)生大量熱量,使焊接工件在分子層面鏈接在一起,但在銅線與端子焊接之前,是由于熱壓接,軟化了銅線外部的漆包線,從而使被氧化的銅線與端子結合,達到電氣導通。
定子端子的焊接屬于彎鉤型壓熔焊接。原理如圖2.1所示,焊接分為兩個階段:第一階段為端子預熱階段,焊接開始時,由于銅線外部的漆包線存在,電流從上電極流出,只通過接線端子,流入下電極。第二階段隨著電極的加熱和加壓力,接觸面接觸電阻發(fā)熱,漆包線逐漸被剝離,銅線內(nèi)的芯線露出,此時銅線可以進行電流導通,上電極的電流按照端子、芯線、端子的順序流動,芯線與端子接觸表面逐漸熔化,結合在一起[1]。
3.端子焊接主要影響因素
(1)通電電流:通電電流是定子繞組端子焊接的重要重要參數(shù)。在預熱階段,電流值過高,接線端子有斷裂的可能;電流值過低,則漆包線可能被剝離不完全[2]。因此電流值的設定對焊接點性能至關重要。
(2)焊接時間:焊接時間過短,電極與端子間電阻熱量不足,焊接位置的抗剪強度降低,焊接性能不穩(wěn)定;焊接時間過長,電極易過熱可能熔斷端子內(nèi)部漆包線,使焊接接頭的性能下降[3]。
(3)焊接壓力:電極壓力可以破壞接觸面上一部分氧化膜,增加焊接實際接觸面積與導電面積,為后續(xù)的電流的焊接做好準備。電極壓力過小,接觸表面金屬塑性變形量交小,塑形環(huán)的成型速度小于熔核的長大速度,產(chǎn)生噴濺現(xiàn)象;電極壓力過大會導致電極方向散熱加大熔核尺寸不足,焊接質(zhì)量不穩(wěn)定[4]。
(4)電阻:焊接電流和焊接時間一定的情況下,熱源強度與電極電阻、端子電阻、接觸電阻的數(shù)值大小密切相關。電阻值越大,熱源強度越大,因此端子材料和電極型號的選擇至關重要。電極一般選取鑭鎢作為電極材料,電極的長度、電極前端形狀、電極的老化氧化情況與電極的電阻值變化息息相關。
4.定子繞組端子焊接正交實驗設計
定子繞組的端子焊接中,采用彎鉤型端子進行焊接,焊接過程中,易發(fā)生如下三種問題:(1)預熱階段,電流主要在端子中流動,若電流過大可能導致端子斷裂;(2)焊接階段,焊接電流和焊接壓力過小,端子變形量過小,導致端子鉚接力不足,沖擊振動時容易造成漆包線脫落;(3)焊接階段焊接電流和焊接壓力過大,易導致彎鉤形端子變形量過大,導致內(nèi)部的漆包線被壓斷或熔斷,造成電氣導通失效。
為避免問題(1),焊接電極的釋放電流過程由兩端脈沖控制,第一個脈沖過程中,采用較小的焊接電流,完成端子焊接的預熱,第二個脈沖過程中,加大電流進行焊接。為解決問題(2)和(3),使用熔深控制彎鉤型端子的變形量,通過安裝位移傳感器光柵尺,采集電極放電前的位置P1;焊接完成后,采集的電極的位置P2;通過調(diào)整焊接參數(shù)使熔深(P1-P2)在保持在合適的范圍。熔深示意圖如圖3.1所示。
5.正交試驗因素及實驗方法
根據(jù)彎鉤型端子焊接工藝,將焊接壓力、預熱時間、預熱功率、焊接時間、焊接電流等五個指標作為實驗設計的影響因素,分別標記為A、B、C、D、E,各因素按照焊機規(guī)范均取3個水平。如下表所示。
為保證實驗結果的準確性,此次實驗所選取的漆包線和端子皆為同一型號,端子開口高度為2.3mm。焊接全程由電氣系統(tǒng)控制,人工只參與定子在托盤上的放置和取下,避免人工干擾。定子經(jīng)頂升裝置移至焊接位置,焊機在氣缸和伺服電機驅(qū)動下進行焊接。
端子熔深量的范圍由內(nèi)部漆包線的形變量決定。漆包線的形變量在30%-70%之間是符合生產(chǎn)標準的,形變量越趨于50%,則焊接質(zhì)量越好。如果漆包線的形變量過大,超過原直徑長度的70%,則焊接過后的漆包線會由于線徑過細,工作時易發(fā)生熔斷;如果漆包線的形變量過小,不足原直徑長度的30%,則會導致漆包線外部絕緣層熔化不完全,導致電氣連接斷路。本次實驗所用漆包線直徑為0.6mm,形變允許范圍為0.18mm-0.42mm,形變量0.3mm為最佳形變量。由端子的開口高度為2.3mm,可得此次實驗熔深量的有效范圍為1.88mm-2.12mm,最佳熔深量為2mm。
6.實驗結果分析
將記錄的熔深量按組別序號依次填入正交表后,實驗結果如表6.1所示。
本實驗結果采取極差分析的方法,表5.2為端子焊接熔深量的極差分析結果。
由表6.2可知,因素A、B、C、D、E的極差大小為:RE>RD>RB>RA>RC,此極差關系說明對實驗結果影響最大的實驗指標為焊接電流,最小的為預熱功率,影響因素的主次關系從主到次依次為E-D-B-A-C。為了更直觀的觀察熔深量隨各因素的變化趨勢,如圖6.3所示,為熔深量的均值響應圖,橫坐標為因素水平,縱坐標為各因素水平實驗結果均值。
從圖6.3中,可以看出,焊接壓力取水平1,預熱時間取水平2,預熱功率取水平2,焊接電流取水平2,焊接時間取水平2時,熔深量最接近2000um,因此最優(yōu)組合方案為A1B2C2D2E2。
7.結論
取最優(yōu)組合A1B2C2D2E2的參數(shù),即焊接壓力為1.6bar(0.16MPa),預熱時間為0.20s,預熱 功率為1.6KW,焊接時間為0.22s,焊接電流為1300A實驗驗證。該組合下的熔深量值為1983.5um,熔深量最接近最佳熔深。
參考文獻
[1]季福生,李文忠,朱智平.鋁漆包線與銅線的焊接方法:,2009.
[2]鄒春芽.汽車行業(yè)電阻焊焊接的風險及解決辦法[J].汽車制造業(yè),2014,000(011):P.24-24.
[3]張玉菊,陳穎,張廣峻,等.工藝參數(shù)對1000MPa級高強結構鋼點焊接頭組織與性能的影響[J].焊接,2018,000(009):26-30.
[4]夏夏.熔化極氣體保護焊采用雙電極可有效改進熱輸入控制[J].現(xiàn)代焊接,2005,000(001):37-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