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河南省濟源第一中學 李雙利
目前,生態(tài)環(huán)境問題越來越多地受到人們的關注,解決這些問題,僅僅依靠經濟杠桿是不夠的,還需要加強法治教育,完善相關法律法規(guī)。在高中地理課堂中穿插講授法律知識、滲透法治教育,既是落實“把法治教育納入國民教育體系”的需要,也是中學素質教育的一項重要任務。本文通過情境創(chuàng)設、問題引導,帶領學生圍繞《野生動物保護法》進行探討,培養(yǎng)學生知法、懂法、守法、用法、護法。
地理課堂;《野生動物保護法》
地理是一門綜合性較強的學科,不僅包括自然地理、自然規(guī)律等知識,還涵蓋經濟知識、環(huán)境知識等。目前,生態(tài)環(huán)境問題越來越多地受到人們的關注,解決這些問題僅僅依靠經濟杠桿是不夠的,還需要加強法治教育,完善相關法律法規(guī)。在高中地理課堂中穿插講授法律知識、滲透法治教育,既是落實“把法治教育納入國民教育體系”的需要,也是中學素質教育的一項重要任務。
科學研究表明,近些年來世界各地的新發(fā)傳染病病毒,如亨德拉病毒、尼帕病毒、H7N9禽流感病毒、埃博拉病毒、中東呼吸綜合征病毒等,都與動物有關。這些病毒本來存在于自然界,對野生動物宿主并不一定致病致死,但由于人類食用野生動物、侵蝕野生動物棲息地,使得這些病毒與人類的接觸面大幅增加,給病毒從野生動物向人類進行傳播創(chuàng)造了條件。專家們紛紛表示,杜絕野生動物非法食用和交易,從源頭控制重大公共健康危機,必須實施更加嚴格的法律約束。
在教授高二階段《地理(選修6)》(環(huán)境保護)一冊時,我一直思考如何在地理課堂上對學生進行法律知識的教學和滲透,最終決定通過情境創(chuàng)設、問題引導,帶領學生對相關法律問題進行探討,以此培養(yǎng)學生知法、懂法、守法、用法、護法。下面是第四章第四節(jié)“生物多樣性保護”的教學設計。
我國是世界上野生動物種類最豐富的國家之一,自然分布的野生脊椎動物達到7300余種。當前,野生動物非法交易問題突出,因其利潤高、違法成本低而屢禁不止。在一些地方,吃野生動物成了一種“時尚”,“野味”成了一些飯店、酒樓的招牌菜。
問題:2020年2月24日,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六次會議表決通過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全面禁止非法野生動物交易、革除濫食野生動物陋習、切實保障人民群眾生命健康安全的決定》,自公布之日起施行。為什么出臺這樣的規(guī)定?
學生討論并回答。
學生1:食用野生動物風險很大,對公共衛(wèi)生安全構成了重大隱患。
學生2:沒有買賣就沒有殺害,必須禁止非法野生動物交易。
教師小結:野生動物交易和市場的存在,一方面對野生動物種群的安全造成了威脅,另一方面也為病毒實現跨物種傳播提供了可能。所以國家通過出臺相關規(guī)定,堅決取締和打擊非法野生動物市場和貿易、革除濫食野生動物的陋習來控制重大公共衛(wèi)生安全風險,保護野生動物的生存與發(fā)展。
問題:2018年國家通過了新修正的《野生動物保護法》,為什么要通過立法來保護野生動物?
材料展示:蝎子,具有息風鎮(zhèn)痙、攻毒散結、通絡止痛之功效,對口眼歪斜、風濕、肩周炎等病癥具有顯著療效。蝎子晝伏夜出,喜潮怕干,喜暗怕光,有冬眠習性,全年活動時間有6個月左右。一只蝎子一年可捕殺蝗蟲等有害昆蟲一萬多只。蝎子三年一代,一年只繁殖一次,6月至9月是繁殖期。如果大規(guī)模捕捉野生蝎子,會使其數量銳減,生物鏈斷裂,甚至導致當地野生蝎子滅絕,破壞生態(tài)平衡。
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共同探討保護生物多樣性的意義。
小組1:野生動物是生態(tài)系統(tǒng)的組成部分,也是食物鏈的重要一環(huán),對維護生態(tài)平衡有著重要意義。
小組2:有些野生動物物種在生物演化歷史上處于十分重要的地位,對其開展研究有助于搞清生物演化的過程。
教師小結:國家制定法律保護野生動物,一個重要目的是為了維護生物多樣性和生態(tài)平衡,這對于人類社會生存和發(fā)展、對科學事業(yè)等都具有重大的戰(zhàn)略意義。
問題1:《野生動物保護法》是一部什么樣的法律?
問題2:法律對保護野生動物主要規(guī)定了哪些舉措?
問題3:針對野生動物進行的違法行為,應當由哪些部門查處呢?
針對以上三個問題,各組選擇其一進行討論,小組代表整理各自結論并在課堂上進行展示。
小組代表1:各位同學,大家好!我們組匯報的是問題1?!兑吧鷦游锉Wo法》是為了保護野生動物,拯救珍貴、瀕危野生動物,維護生物多樣性和生態(tài)平衡,推進生態(tài)文明建設,為野生動物保護工作提供法治保障而制定的法律。該法規(guī)定保護的野生動物,是指珍貴、瀕危的陸生、水生野生動物和有重要生態(tài)、科學、社會價值的陸生野生動物。所以,并不是所有的野生動物都在《野生動物保護法》保護的范圍內。
教師:那造成野生動物數量減少的原因是什么呢?
學生1:人們的過度捕獵。舉個例子:由于人們對藏羚羊絨的追捧,使藏羚羊在20世紀80年代遭到了毀滅性的捕殺,幾乎到了滅絕的邊緣。
學生2:人類社會的發(fā)展,使得野生動物的棲息地和生存環(huán)境遭到破壞。
學生3:引入一些外來物種,也會給各地區(qū)原有物種帶來威脅和生存危機。
小組代表2:大家好,我們組匯報的是問題2。《野生動物保護法》將野生動物分為陸生野生動物和水生野生動物,它們的保護工作分別由國務院林業(yè)草原、漁業(yè)主管部門主管。具體保護措施可以歸納為以下幾類:
第一,對野生動物實行分類分級保護。根據野生動物種群數量、棲息地的主要威脅因素和生態(tài)狀況等,國家將重點保護的野生動物分為一級保護野生動物和二級保護野生動物。
第二,劃定野生動物自然保護區(qū)域。根據野生動物及其棲息地狀況的調查、監(jiān)測和評估結果,國務院野生動物保護主管部門會同國務院有關部門,確定并發(fā)布野生動物重要棲息地名錄。
第三,監(jiān)測野生動物疫源疫病??h級以上人民政府野生動物保護主管部門、獸醫(yī)主管部門,按照職責分工對野生動物疫源疫病進行監(jiān)測,組織開展預測、預報等工作,并同衛(wèi)生主管部門一道分工負責與人畜共患傳染病有關的動物傳染病的防治管理工作。
第四,其他相關保護措施。對瀕危野生動物實施搶救性保護,對受到自然災害、重大環(huán)境污染事故等突發(fā)事件威脅的國家或地方重點保護野生動物,當地人民政府應及時采取應急救助措施。各級野生動物保護主管部門應當監(jiān)視、監(jiān)測環(huán)境對野生動物的影響,及時調查處理由于環(huán)境影響對野生動物造成的危害,等等。
小組代表3:大家好!我們小組匯報的是問題3。針對不同的違法行為,進行查處的部門是不同的:
違法獵捕野生動物的行為由野生動物保護主管部門、海洋執(zhí)法部門或者有關保護區(qū)域管理機構按職責分工進行查處;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違法買賣野生動物及其制品的行為主要由野生動物保護主管部門、市場監(jiān)督管理部門按照職責分工進行查處;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違法進出口野生動物或者其制品的行為,由海關、公安機關、海洋執(zhí)法部門進行查處;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違法將從境外引進的野生動物放歸野外環(huán)境的行為由野生動物保護主管部門查處。
教師小結:俗話說得好,無規(guī)矩不成方圓,一切有法可依,國家才能安定祥和,家庭才能和睦,我們才能在和平的環(huán)境中健康成長。學法然后知法,知道哪些事情是合法的,哪些事情是違法的,從而為自己畫一條紅線,不去觸碰這條法律紅線。
人與動物共生共存,然而人類因為一己私利,傷害了在大自然中生存的動物。人類已經意識到動物種類和數量的減少給自然和自身帶來的危害。作為一名中學生,我們應該參與到對野生動物的保護中去。
材料:穿山甲主要分布在東南亞及非洲的部分國家,中國生物多樣性保護與綠色發(fā)展基金會于2019年宣布,中華穿山甲在中國大陸地區(qū)已“功能性滅絕”,立刻引起不少爭議。短時間內,穿山甲數量銳減的最主要原因是被大量捕殺。穿山甲的消費需求所帶來的巨大經濟利益,刺激了不法分子對穿山甲的偷獵捕殺。穿山甲的消費需求主要有兩種,一是食用,我國部分地區(qū)還個別存在著食用野生動物的陋習;二是入藥,很多人相信穿山甲鱗片有極高的藥用價值。這種過度消費所帶來的破壞,遠遠超過了穿山甲種群的自我恢復能力。
教師:近年來,穿山甲走私案時有發(fā)生,甲胄擋不住殺戮,作為國家一級保護野生動物,它們被剝光鱗片,甚至被端上餐桌,讓公眾的心被不斷揪痛。如何讓穿山甲走出危險境地,一代代地延續(xù)下去呢?
學生思考并回答。
學生1:從自身做起,堅決抵制野生動物制品,不食用野生動物,堅決維護《野生動物保護法》。
學生2:積極支持并參與野生動物保護活動,將野生動物保護意識傳遞給身邊的人。
學生3:通過開展形式多樣的《野生動物保護法》宣傳教育活動,增強社會公眾的生態(tài)意識和野生動物保護意識。
學生4:對違反《野生動物保護法》的行為,要堅決制止,并向相關部門舉報。
學生5:國家應加強立法,積極與其他國家合作開展野生動物保護工作。
學生6:加大執(zhí)法力度,嚴厲打擊穿山甲走私行為。
學生7:加強棲息地保護和罰沒動物救助工作,征集志愿者,一起保護穿山甲。
教師小結:人類和野生動物共同生活在地球上,共生共榮。只有公眾、政府和社會組織形成合力,才不會讓穿山甲的悲劇在其他野生動物身上重演。請同學們課下以小組為單位,制作一份有關野生動物保護的手抄報,并張貼出來與大家交流分享。
學科課程及其課堂教學是學校實現教育目標的主要途徑,從這個意義上來說,法治教育的學科滲透是進行法治教育的一條有效途徑,也是必由之路。
在進行法治內容滲透時,我們應從學生的生活經驗和已有的知識背景出發(fā),通過列舉現實生活中的實例,讓學生討論分析,最后明辨是非、掌握法律知識,增強遵守法律、維護法律的意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