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煒
摘要:將云平臺作為基礎創(chuàng)建供應保障、應急系統(tǒng),屬于非常重要的應急物流管理方式,不僅能夠打破傳統(tǒng)應急物流的局限性,還能通過先進的云計算技術、云平臺技術增強物流的供應保障效果、應急水平。本文以發(fā)生重大應急事件作為背景,研究重大應急事件供應保障、應急系統(tǒng)的現狀,提出幾點針對性的建議,旨在為增強系統(tǒng)的建設效果提供幫助。
關鍵詞:云平臺;供應保障;應急系統(tǒng)
傳統(tǒng)性的物流供應保障、應急系統(tǒng)的運行效果較低,無法滿足重大應急環(huán)境下的物流供應基本需求,甚至還會出現影響物流體系正常運行、不能更好供應貨物的問題。而基于云平臺的物流供應保障、應急系統(tǒng)的建設就顯得非常重要,可以借助云平臺來提供物流供應的基本保障,增強應急管理效果,有著一定的推廣價值。
1 物流供應保障和應急系統(tǒng)現狀
目前在,相關的物流供應保障和應急系統(tǒng)運行的過程中,已經開始結合我國在《中華人民共和國突發(fā)事件應對法》、《突發(fā)事件應對法》等法律法規(guī)方面的要求,開始重點使用管理體系,但是一旦發(fā)生重大應急事件時,傳統(tǒng)的物流供應保障、應急系統(tǒng)缺乏一定的數據信息共享性、反應及時性,不能更好的在物流供應方面提供基礎性的保障,主要原因就是缺乏先進云技術、信息技術的運用,無法全面進行各種物流供應保障的分析和研究,缺少良好的應急模型、系統(tǒng),難以為應急提供良好的物流保障,不能全面、系統(tǒng)的發(fā)掘突發(fā)事件發(fā)生時城市管理和人民群眾在處理應急事件工作方面的工作疏漏、實踐能力的不足,無法完善相應的應急預案、資源保障機制,與此同時,還不能在重大應急事件發(fā)生時為政府決策提供具有科學性、合理性和客觀性的資源保障運輸方案,物資的送達效果很低。而云計算平臺在應用的過程中,可以通過云技術建設相應的物流供應保障體系,完善有關的應急模型,具有一定的發(fā)展意義、價值。因此,在重大應急環(huán)境下應該重點建設相應的物流供應保障機制、應急系統(tǒng),結合重大應急事件對應急物資保障提出的基本要求,確保物流供應的及時性和供應的準確性,并且真正意義上將應急物流管理體系作為提供應急物資保障的重要載體,達到良好的保障目的[1]。
2 基于云平臺物流供應保障機制的構建
2.1 健全云平臺的物流保障機制
對于物流保障系統(tǒng)來講,主要就是在物流供應保障方面,遵循相應的規(guī)律和規(guī)則,完善相關的信息層面,運作層面,組織層面與決策指揮層面,確保其中的物流供應及時性與快速性做出準確的響應,能夠在發(fā)生重大應急事件的情況下,保質保量的快速將物資送達目的地,如圖1所示。
1、健全其中的法律保障機制。
通常情況下,傳統(tǒng)物流應急工作領域中,一旦出現重大應急事件,法律制度就能起到一定的約束作用與規(guī)范作用,所以在發(fā)生重大應急事件時,將云平臺作為基礎,完善物流應急保障機制,就必須要合理涉及法律保障機制,將其作為頂層的部分,借助法律制度確保云平臺應用的安全性,一方面應制定云技術的安全管理法律制度,利用法律規(guī)定,在重大應急的特殊時間段、特殊區(qū)域、特殊人群方面進行嚴格的規(guī)范。另一方面,還應完善法律制度中的,普通與特殊人群的權利、義務,明確需要必須做到的事情,并且明確不可以做的事情[2]。
2、健全政府部門的協調保障機制與全民動員保障機制。
對于政府部門協調保障而言,就是在政府的支持下,結合重大應急事件緊急狀態(tài)、特殊性狀況,使用云平臺協調、調用各個區(qū)域的資源,或是按照事件情況、區(qū)域情況等適當的提出應對方案,主要涉及到云平臺物流供應保障的處理建議、處理措施等,還可以結合云數據池之內的數據信息,在不能確保救援物資符合需求的情況下,協調有關部門緊急性的提供援助。而全民動員保障機制則是利用宣傳方式、教育引導方式等,使得民眾參與其中,提升全員的支持度。
3、完善綠色通道的保障機制。
對于此類保障機制的情況而言,就是在發(fā)生重大應急事件的情況下,創(chuàng)建區(qū)域相互之間的綠色通道,便于在綠色通道中運輸物資,快速的將應急物資運輸到現場去,幫助當地區(qū)域的受災群眾,這樣不僅能夠提升應急物流的效果,還能在云平臺的幫助下有效進行物流供養(yǎng)保障。與此同時,還應重點完善其中的信息共享機制,就是在云平臺中共享各種物流應急保障的數據信息,在公開化處理信息的情況下,能夠使得群眾了解到物資供應的及時性,不會出現擔心焦慮的情緒,還能在云平臺應急物流系統(tǒng)的支持下,高效化的整合各類資源,維護社會的穩(wěn)定性。
2.2 設計相應的云平臺供應保障體系
實際工作中應該針對既有的應急物流救援資源作為基礎保障,對其全面整合將云平臺的應急資源池作為依托,創(chuàng)建基于云技術的應急物流供應保障系統(tǒng),確保在發(fā)生重大應急事件時,能夠有效性的進行應急物流資源管控、決策支持、資源管理和危險源監(jiān)督等等,在一定程度上能夠與政府在應急指揮中心方面的重大應急事件救援需求、協調需求、指揮需求與管理需求相互對應。在設計相關平臺系統(tǒng)的過程中,應該設置服務層面、平臺層面、應用層面,同時還應設計云服務的統(tǒng)一性安全服務標準規(guī)范,完善基礎設施,確保服務層面能夠為相關的智能化系統(tǒng)提供更多的應急物流指揮場地,基礎設施通信網絡設施等大招良好的設施基礎環(huán)境,平臺層面的設計則是需要結合各個業(yè)務的功能需求,提供一定支持與保障,應用層面的設計需要建設完善的物流供應指揮平臺與操作平臺,這樣在各個層面功能完善性的情況下,能夠形成良好的物流供應保障模式。從本質層面而言,云技術下的物流供應保障機制與應急系統(tǒng)主要是由多個專業(yè)化的系統(tǒng)組建而成,因此,在設計的過程中需要結合不同系統(tǒng)的情況,引進先進的顯示控制技術、監(jiān)測技術、視頻監(jiān)控技術、通訊技術、網絡技術與服務器技術等,借鑒國內外先進經驗,合理設計存儲陣列,保證整體平臺系統(tǒng)的完善設置[4]。
3 基于云平臺的應急系統(tǒng)模型
應急系統(tǒng)模型構建的目的就是為了在發(fā)生重大應急事件時,使用云平臺、云計算技術等增強物流應急管理效果,優(yōu)化配置物資的同時,一旦出現重大應急事件就可以使用云平臺快速明確應急物資需求數量、位置、情況等,做出快速的響應,這樣才能在滿足物資供應需求的同時,達到良好的物流應急目的。
3.1 模型的影響因素
構建云平臺的物流應急系統(tǒng)模型過程中,應積極考慮各類影響因素,避免影響因素帶來影響。首先,應重點分析應急響應時間和區(qū)域內的資源整合程度影響因素,主要因為在發(fā)生重大應急事件時,應急物流資源直接影響到人們的生存,一定要以快速響應為基礎,按照區(qū)域之內的資源可調控情況,完善相應的資源配置方案計劃,形成良好的物流應急模式,構建相應的云平臺,最高程度上降低應急響應時間,保證區(qū)內資源的整合效果,在最短的時間內完成應急方案。其次,應考慮到應急物流當中的物資情況,充分認識到其具有救急性的特點,在制定應急物流管理工作計劃的過程中,將及時性作為主要原則,只有確保物資的供應及時性,才能滿足在發(fā)生重大應急事件時人們的物質需求。最后,當發(fā)生重大應急事件時,通常情況下,對應急物資的需求量高,每次應急供應的過程中,如果屬于小批量、多次性的運輸,很難滿足基本需求,因此要考慮到這些影響因素,最大程度上增加每次運輸的物資數量,降低運輸次數,這樣不僅能夠滿足應急環(huán)境中人們的物質需求,還能減少車輛的流動次數[5]。
3.2 合理建立云應急物流模型
3.2.1 模型建立的基本假設
在某個區(qū)域發(fā)生重大應急事件之后,應急物資方面的需求點分布分散,供應地點也非常分散,所以制定應急物資的運輸計劃會比傳統(tǒng)的物流運輸計劃復雜度高,在此情況下就應該完善模型,利用模型做出假設,通過模型的驗證獲得簡化性、高效性的物流應急管理模式[6]。例如:在發(fā)生重大應急事件的時候,將應急響應的時間設定成為0,以云平臺作為基礎建設物流供應、應急系統(tǒng),假設應急物資有H種,需要進行物資應急供應的點有L點,那么,每個供應點需要進行物資應急供應的數量就是(i=1/2/3……L),如果物資需求點一共有K個,那么需求量就是(i=1/2/3……K),可以按照這個計算模型來進行云平臺中物流應急系統(tǒng)、應急平臺的建設,真正的通過云計算、云平臺技術結合應急物資需求點、需求量的情況優(yōu)化配置各類物資資源,在滿足不同需求點需求的同時,最大程度上降低成本支出量[7]。
3.2.2 云平臺物流應急系統(tǒng)模型的構建
建立云平臺物流應急系統(tǒng)模型的過程中,應結合運輸方案情況、運輸及時性情況等,考慮到每個需求點的影響因素、具體情況等,在滿足需求點物資需求、及時性進行供應的同時,盡可能的降低整體的運輸成本,合理設定模型中的目標函數,在目標函數中明確各個需求點的情況,在不對物流應急救援產生影響的基礎上,滿足各個需求點的物資需求,實現運輸成本最小化的目的,減少運輸費用,并且增強應急物資數量的協調控制有效性,真正意義上提升應急系統(tǒng)模型的建設水平。在建設模型的過程中還需重點運用遺傳算法,提升云平臺的物流應急系統(tǒng)搜索效率,達到全局性搜索的目的,保證數據信息的運算準確度[8]。
結語:
綜上所述,傳統(tǒng)的物流供應保障、應急管理已經無法滿足相應的緊急物資供應需求,并且物流成本高、供應缺乏及時性。而基于云平臺的物流供應保障、應急管理就具有著重要的作用,因此,在應該重點使用云平臺,完善物流供應保障機制,建設相關的應急系統(tǒng)模型,確保物資的快速、準確、充足供應。
參考文獻:
[1]周倩,周林妹,康麗軍. 基于大數據和QT的農機配件供應鏈云平臺系統(tǒng)設計[J]. 農機化研究,2019,41(7):207-211.
[2]許寧,程娟,楊化偉,等. 基于大數據的農機配件供應鏈服務云平臺構建與應用[J]. 農業(yè)裝備與車輛工程,2017,55(3):71-74.
[3]祝爾堅. 基于云平臺和資源統(tǒng)籌的軍隊聯勤保障模式創(chuàng)新[J]. 軍民兩用技術與產品,2020,11(10):28-33.
[4]郭歌,王萬齊,劉北勝. 面向行業(yè)云的鐵路工程管理平臺架構研究[J]. 北京交通大學學報,2020,44(2):44-51.
[5]遲淑芹. "互聯網+"時代企業(yè)云平臺管理信息系統(tǒng)的構建與實現[J]. 商業(yè)經濟,2018,34(6):20-21,88.
[6]馬艷玲,嚴云濤. 基于貴州省的第四方物流集群式供應鏈協同管理機制分析[J]. 遵義師范學院學報,2019,21(5):56-59.
[7]曾慶寶. 大數據時代傳統(tǒng)茶商供應鏈發(fā)展的困境與創(chuàng)新轉型出路[J]. 現代商業(yè),2020,11(20):22-23.
基金:本文系2021年度湖南省社會科學成果評審委員會課題“重大疫情背景下基于云平臺的供應保障及應急系統(tǒng)研究”研究成果,課題編號:XSP21YBC3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