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海安市第一實驗幼兒園 王生明
在大力推廣課程游戲化的今天,幼兒教師要管住自己的嘴與手,睜大眼睛、豎起耳朵,給孩子創(chuàng)設一個自主的環(huán)境,做一個善于觀察和傾聽的教師,眼中有孩子、活動追隨孩子。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倡導幼兒教育要“以人為本”“尊重幼兒”,所以教師必須關注、了解幼兒的興趣愛好以及他們的原有知識經驗和發(fā)展水平。
以班本課程“山芋”為例,我細心觀察幼兒的一言一行及其細微的情緒變化、耐心傾聽他們的訴說,在系列活動中與他們平等對話,理解他們的思維方式、學習方式和行為方式。
秋天是美麗的季節(jié)、豐收的季節(jié),周圍環(huán)境悄悄地發(fā)生著變化。在自然觀察區(qū),孩子們帶來了自己搜集的秋天收獲的農作物。這天早晨入園,幾個小男生圍著觀察區(qū)在你一言我一語地討論著。
“哇,你看這個山芋好大呀!”
“我知道,山芋是長在地下的?!?/p>
“這個山芋還發(fā)芽了。”
“山芋有葉子嗎?”
“我奶奶挖過山芋,山芋上有藤?!?/p>
“為什么山芋有的皮是紅色的,有的皮是黃色的啊?”
戶外活動后的談話環(huán)節(jié)中,孩子們交流自己的發(fā)現(xiàn),自然而然地聊到了在自然觀察區(qū)的發(fā)現(xiàn)——山芋摸起來毛毛的、比山芋小的到底是什么、它們有什么不一樣……孩子們的話題一個接一個。在接下來的區(qū)域活動中,動手能力強的晉晉帶著一幫小男生在自然觀察區(qū)用放大鏡、小刀開始了自己的觀察探索活動。
孩子們在自由活動時發(fā)現(xiàn)了自然觀察區(qū)中山芋和芋頭的區(qū)別,在談話活動中圍繞話題深入地探討,并且能借助工具、利用多感官進行探索。其實,教師要想生成班本活動,對于幼兒的多種興趣不能漠視,但也不能被幼兒的興趣牽著鼻子走,而要學會判斷幼兒興趣中是否含有能夠促進幼兒發(fā)展的內容。遵循“幼兒園中大部分孩子感興趣的事物可以開展集體活動”的原則,我們嘗試以“山芋”為主題開展系列教育活動。
教師想要知道幼兒喜歡什么、需要什么,就必須以平等的身份參與到幼兒的活動中,用多感官去傾聽,全面充分了解幼兒的興趣需要、知識水平、學習特點、愛好特長等,才能讀懂幼兒的需要,并科學地對待幼兒的需要。
活動最初,我們發(fā)放任務單,請孩子采取圖標式的方法對山芋的外形、種類、吃法、生長特點等進行記錄,并組織了小組活動和大組活動,給孩子們提供一個交流、分享的學習機會,最后將孩子們的發(fā)現(xiàn)布置在班級活動的墻面中,便于孩子們自主學習。
由于生活經驗和生活環(huán)境等方面存在差異,孩子們對同事物(現(xiàn)象)會有不同的理解和認識。正是這種差異,構成了孩子們寶貴的互動學習資源。孩子們在活動中通過交流、借鑒、合作等不斷豐富自己的經驗。
在前期調查中,大部分幼兒關注的都是山芋的根部。含含的爺爺奶奶家在農村,所以他的記錄中山芋有長長的、彎彎的藤,有著像綠蘿一樣的葉子,這些引來了同伴的好奇。
我們和含含家長聯(lián)系,在周末開展了一次有意義的親子活動。孩子們挽起袖子、帶上小鐵鍬來到地頭,摸著軟軟的、肥嘟嘟的山芋葉,理出長長的山芋藤,忍不住比起了山芋藤的長短和山芋的輕重來了,數學和孩子們的生活有機結合在一起。
在一位家長的啟發(fā)下,孩子們還用山芋藤裝扮自己,長長的山芋藤變成了長裙、一節(jié)一節(jié)的藤蔓做成了耳墜、寬厚的山芋葉做成了頭飾。孩子們手上捧著自己剛挖出的山芋,在田埂上開展起了別具一格的山芋服裝秀。活動中,家長和孩子們共同參與,體驗著活動的樂趣。
孩子們提著自己挖出來的山芋,紛紛提出“品嘗山芋”的看法。在前期調查中,孩子們已經將山芋的吃法進行了適當地歸類:蒸著吃、烤著吃、煎著吃、煮著吃……通過討論協(xié)商,孩子們決定每組采用一種方式加工山芋。
如何讓每一位孩子都能了解到山芋食品的制作方法呢?每組都有獨特的方法——直觀的拍照、常規(guī)的文字記錄,更有小組采取連環(huán)畫式將制作步驟呈現(xiàn)出來……孩子們一起品嘗山芋做成的食品、互相講解著小組的制作過程,經驗自然習得。
在品嘗山芋食品的過程中,有孩子提出山芋可以生吃。生的山芋可以吃嗎?晉晉給出了肯定的答案,并和同伴分享了自己在自然觀察區(qū)用小刀切開山芋進行品嘗的經歷。晉晉的分享讓許多男生躍躍欲試,他們拿出自己帶來的山芋,洗干凈,用小刀切開,看到山芋皮層下冒出一個一個小白點,充滿了好奇。
“這個白點是什么?”
“和人一樣,它皮破了也冒出了‘血’?”
“山芋的‘血’為什么不是紅色的呢?”
“所有的山芋的‘血’都是白色的嗎?”
孩子們帶著疑問切開不同品種的山芋,有的山芋肉是黃色的,有的山芋肉是白色的,有的山芋肉是紫色的;舔一舔山芋的‘血’,發(fā)現(xiàn)有點澀澀的,摸一摸感覺有點黏黏的;再品嘗一下不同品種的山芋,有的山芋又脆又甜,有的山芋韌韌的……
幾個心靈手巧的女生還借助于粘、貼等技能對山芋進行創(chuàng)意造型。孩子們在發(fā)現(xiàn)自己和同伴意見出現(xiàn)分歧時會學著運用智慧去探索,互相啟迪、互相激勵、共同發(fā)展。孩子們在活動中不僅了養(yǎng)成收集信息、勤于思考、勇于質疑的學習習慣和心理品質,同時也提高了交往、表達、表現(xiàn)和實際解決問題的能力。
4.種
形形式式的探索活動,讓孩子們對山芋別有一番感情?!袄蠋?,我們把它種起來吧!”我感到這是一個很好的學習活動。
“山芋是根,只要把它埋在泥土中就可以了!”
“已經發(fā)芽的山芋應該會更快地長出來!”
“植物的生長都需要水,只要有水它就能長出來!”
“對,它的葉子像綠蘿,養(yǎng)在水里肯定可以種出來!”
孩子們意見不一,分組種植是他們最終的方案。孩子們先商定好種植的方法,并采取自己認為能成活的方式照顧山芋?;顒邮液竺娴目盏胤殖闪藘蓧K,一塊種植帶著山芋藤的山芋,一塊則種植沒有芽頭的山芋;自然觀察區(qū)里,孩子們用花瓶進行水培種植山芋;有一組小朋友別出心裁地在活動室開展了水培種植,理由是活動室內溫度高,山芋應該可以很快長出來……孩子們像照顧其他植物一樣照顧山芋,入園的自由活動、餐后的自主活動,孩子們都會相互觀察同伴種植的山芋。
日子一天天過去,孩子們在觀察本上記錄著自己的發(fā)現(xiàn):泥土里的山芋還是沒有發(fā)芽,水培的山芋頂端出現(xiàn)了白色的斑點,本來鮮綠的山芋藤反而枯萎了,用手輕輕一摸就碎了……
孩子們帶著問題上網查資料、問農民伯伯,在多元的途徑中尋求答案,最終得出結論——種植山芋的時間不對。冬天寒冷的氣溫下孩子們種的山芋、山芋藤均已凍壞。雖然種植的結果是失敗的,但這個過程中孩子們的收獲是無限的。
對于孩子們來說,興趣是探索和學習的原動力,不僅能提高孩子的活動積極性和學習效果,還能使活動成為快樂的事。整個主題活動的內容、形式、方法都是由老師和孩子一起在互動中共同生成的——教師隨著孩子的興趣更改活動時間和方式;活動過程中教師更多的是關注孩子的需求并生成活動;整個活動過程中,孩子的需求不斷被滿足,老師更多的是關注幼兒“如何學”“如何主動地學、愉快地學”,并在學習過程中促進幼兒情感、態(tài)度、能力、知識、技能等多方面的發(fā)展。
總之,只有教師真正做到關注孩子們的興趣點,并適時適宜、機智巧妙地激發(fā)并引導幼兒對周邊熟悉事物產生興趣和探究欲望,讓教育目標與幼兒的興趣達成一致,充分發(fā)揮幼兒的主動性和創(chuàng)造性,開展的主題活動才有可能達到理想的效果,自由、自主、愉悅、創(chuàng)造的游戲精神才會有所體現(xià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