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雙星
位于四川省廣元、南充、巴中境內(nèi),一片大型氣田隱蔽在6000米的地下。它是迄今為止國內(nèi)埋藏最深的海相氣田—元壩氣田,其超深、高溫、高含硫的地理特性,也讓它成為開發(fā)難度超前的大型氣田。
從2017年開始,采氣工張鳳霞一直在元壩氣田工作。來到元壩之后,她經(jīng)常談及的一個詞是“壓力”。心理壓力、學習壓力,以及在高危環(huán)境下工作的安全壓力。井站管線和設備的復雜程度,需要她打起十二分精神才能勝任。
張鳳霞仍清晰記得剛到元壩氣田集中培訓時的情景:汽車繞過彎彎曲曲的山路開到目的地,車停住的時候,整個人被晃得發(fā)暈。到了井站上,又有上百個壓力表和溫度表需要她記錄、學習、分析原理。她告訴記者:“井站上全是我見都沒見過的東西,一開始完全適應不了?!?/p>
一段集中學習過后,張鳳霞被分配到白鶴中心站實習作業(yè)兩個多月,形成了對氣井系統(tǒng)而全面的認識。她白天跟著師傅王林跑檢修維修現(xiàn)場,把不明白的問題記錄在本子上;晚上,再請師傅一一講解。漸漸地,她掌握了元壩氣田井站的工作原理,從最初一頭霧水的狀態(tài)成長為可以獨當一面的采氣女工。
2019年,張鳳霞參加了四川省采氣工競賽。采氣工競賽每三年舉辦一次,實操環(huán)節(jié)中的管件組裝項目對女選手來說會格外吃力。選手們要在22分鐘內(nèi),按照給出的圖紙量出來需要組裝的管件長度,然后用鋸弓鋸下管件,再套絲,組裝成型。
張鳳霞說:“一開始練習,我根本不知道怎么用鋸弓,更別說鋸管子了?!睘榱嗽鰪娛直哿α?,她每天早上6點起床跑步,反復練習使用鋸弓。久而久之,右手磨出了老繭。
2019年5月,比賽如期舉行。她拿到了競賽金牌,并且成為唯一一位在22分鐘內(nèi)完成管件組裝項目的女選手。此前,張鳳霞一直在側(cè)重技術還是側(cè)重技能操作這兩條路線中猶豫不決。拿到競賽金牌后,她再次堅定了到基層井站工作、走技能操作路線的決心。
基層井站的工作環(huán)境和集氣總站相比更為偏僻,也更艱苦。大坪中心站周圍共有9口井,日常巡檢工作需要背著近15公斤重的空氣呼吸器,在管線與設備間穿梭。
以元壩1-1H井和元壩101-1H兩口井為例,兩井之間往返一次大概40公里的路程,每6小時就要巡檢一次,兩個井站大約23臺設備、340多個儀器儀表,都需要一一確認是否運行正常。
其中,元壩1-1H井共有9名職工,7名是女性,因此,這個站也叫巾幗站。今年除夕夜,就在大家準備跨年時,元壩1-1H井壓力變送器長時間沒有數(shù)據(jù)變化。接到指令后,巾幗站女工陳歷潔和蘇婧拿著熱水壺進入現(xiàn)場,對變送器的根部進行了一番澆淋,15分鐘后,變送器的數(shù)值恢復正常。采氣工陳歷潔說:“春節(jié)雖然不能回家團圓,但能讓千家萬戶用上天然氣,還是很欣慰?!?/p>
統(tǒng)計數(shù)據(jù)顯示,元壩氣田自2014年12月投產(chǎn)以來,已累計生產(chǎn)天然氣204.04億立方米。如今,張鳳霞也已是大坪站站長,她在慢慢地融入到元壩這片地質(zhì)構成復雜的天然氣田里,和它一起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