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緒歡
基于阻塞的RFID隱私保護方案
◆周緒歡
(安徽師范大學皖江學院 安徽 241000)
隨著RFID系統(tǒng)的在各個領域的應用,RFID標簽信息泄露問題日益突出,為防止RFID標簽被惡意竊取信息或攻擊,本文介紹了一種基于阻塞的RFID隱私保護方案,其主要工作是在標簽讀寫數(shù)據交互環(huán)節(jié)完成隱私加密。通過將外部讀寫器輸入信息進行遍歷查詢,然后嘗試與內部標簽隱私密鑰進行匹配與比對,匹配正確則打開隱私內容,否則驗證無法通過,從而實現(xiàn)阻塞的隱私保護。
RFID;阻塞;隱私;保護方案
RFID是20世紀90年代興起的射頻識別技術,屬于常見的自動識別技術之一[1]。RFID系統(tǒng)在安全方面,仍然有所欠缺,如果RFID系統(tǒng)不具備有效的訪問控制機制,任何標簽都可以在一定范圍內被秘密掃描,標簽會自動響應讀寫器,并不加區(qū)別地傳輸信息。任何攜帶標簽的消費者都可能在不知道的情況下被跟蹤和掃描,從而他們的隱私會被侵犯。
Park[2]等人提出了一種基于策略的移動RFID服務動態(tài)隱私保護解決方案,該方案采用RFID隱私管理服務系統(tǒng),根據用戶定制的隱私保護策略,實現(xiàn)讀寫器和后端數(shù)據庫系統(tǒng)之間的信息訪問控制。Konidala[3]等人提出移動運營商應該在位置服務領域實現(xiàn)RFID系統(tǒng)的隱私保護,主要解決了讀寫器和后端數(shù)據庫系統(tǒng)之間的隱私問題。但都沒有給出針對標簽和讀寫器的具體隱私保護方案。
本文中針對標簽與讀寫器之間隱私保護方案。將標簽的內容分為公開和隱私部分,針對公開部分,不做處理,在隱私部分使用密鑰進行加密,外部讀寫器對標簽輸入信息進行遍歷查詢,然后嘗試與標簽內部的密文進行比較,從而實現(xiàn)標簽與讀寫器之間隱私保護。
電子標簽本身是獨一無二,承載物體的眾多信息。攻擊者可以通過竊聽標簽與讀寫器的信息獲取敏感信息,進而重新“復制標簽”,達到偽造的目的。在此過程中,攻擊者可以惡意篡改原先產品的價格,從而謀取非法利益[4]。
一個RFID標簽常常包含目標眾多信息。這些信息往往會涉及到使用者個人隱私信息和其他相關的敏感信息。例如:RFID公開相關產品物流信息,買方和賣方的具體姓名、地址和支付方式等都會被暴露。通過相關信息可以推斷出相關人員的實際生活情況。
RFID系統(tǒng)主要由三大部分組成,即由電子標簽、讀寫器和后端數(shù)據庫系統(tǒng)組成,如圖1:
圖1 RFID系統(tǒng)結構框架圖
(1)讀寫器:是一種射頻無線數(shù)據采集是設備,作為數(shù)據交換的重要組成部分,將電子標簽所包含對象數(shù)據通過讀寫器傳輸給后端數(shù)據庫系統(tǒng),是讀取標簽信息的設備。
(2)標簽:由元件和芯片組成,每個芯片有獨一無二附著電子編碼,附著在物體上進行目標對象識別。
(3)后端數(shù)據庫系統(tǒng):可以有效整合讀寫器獲取的數(shù)據信息,完成查詢、管理和數(shù)據交換功能。
軟阻塞是在讀寫器獲取RFID標簽信息時,通過中間件進行的數(shù)據過濾和整合操作來實現(xiàn)。
標簽的每一個序列號,通過二叉樹的遍歷查詢,使每一個標簽都有自己的葉子節(jié)點,然后通過軟阻塞模擬標簽可能出現(xiàn)的序列號,然后把序列號分為公共部分和隱私部分,公共部分是廠商和產品型號,隱私部分則是用戶的個人信息,然后通過密鑰進行認證,如果認證成功的話,就打開隱私部分,如果認證失敗只共享公開部分。
在實際讀取數(shù)據時使用左節(jié)點插入和左節(jié)點遍歷讀取。標簽初始化時,明確區(qū)分RFID標簽的內容為隱私部分和公開部分。針對公開部分,不做處理,在隱私部分則是進行了密鑰加密。初步定義公開部分為012345678901234567,隱私部分為89,然后再定義密鑰。針對輸入的信息進行分析讀取,將輸入的密鑰進行遍歷查詢,檢查外部代碼是否符合密鑰,如圖2所示:
圖2 解鎖標簽的隱私部分
驗證實驗結果如圖3所示:
圖3 驗證結果
隨著RFID的廣泛使用,其帶來的安全和隱私問題日益突出。本文在綜合前人的基礎上,對標簽與讀寫器之間進行隱私加密,通過從讀寫器發(fā)出的信息到標簽,然后傳輸?shù)男畔匆欢ǖ谋闅v查詢與讀寫器中密鑰進行匹對,匹對成功,則打開隱私部分,實現(xiàn)了對標簽隱私更好的保護。
[1]徐濟仁,等.射頻識別技術及應用發(fā)展[J]. 新技術,2009(1):21-26.
[2]Konidala D M,Kim K. Mobile RFID applications and security challenges[C]// ICISC 2006,Berlin:Springer,2006: 194-205.
[3]Park N,Won D. Dynamic privacy protection for mobile RFID service[C]// RFID Security:Techniques,Protocols and System-on-Chip Design,Springer,2p09:229-254.
[4]孫曄,等.RFID射頻識別技術及應用[J]. 電大理工,2009.
[5]王仲旭.RFID讀寫器通信性能測試平臺的設計與實現(xiàn)[D]. 北京郵電大學,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