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學玲 楊玉琴
摘要:以“高鐵建設中金屬材料的選擇”為真實情境,通過選擇鐵路軌道金屬、選擇高鐵軌道合金、選擇高鐵車體合金、設想未來高鐵材料、為學校設計自行車車棚五個學習任務,理解金屬材料、合金等學科概念,培養(yǎng)結構決定性質(zhì)、性質(zhì)決定用途等學科觀念,發(fā)展實驗探究、證據(jù)推理、社會責任等學科核心素養(yǎng)。
關鍵詞:真實情境; 任務驅(qū)動式學習; 高鐵建設; 金屬材料; 學科核心素養(yǎng)
文章編號:10056629(2021)11005406
中圖分類號:G633.8
文獻標識碼:B
基于真實情境的任務驅(qū)動式學習將學生置于與生活、社會實際有密切聯(lián)系的情境中,將教學內(nèi)容隱含在一個或幾個具有代表性的學習任務中,學生在完成學習任務的動機驅(qū)動下,在教師的指導、幫助下,通過對學習資源的主動應用,在自主探索和互動合作的過程中,不斷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從而完成學習任務并實現(xiàn)學科知識建構與素養(yǎng)的發(fā)展。
“金屬材料”課題選自人教版九年級化學下冊第八章,是初中化學“身邊的化學物質(zhì)”重要內(nèi)容之一。金屬材料不僅在生產(chǎn)、生活及現(xiàn)代科技中有廣泛的應用,也是發(fā)展學生科學探究、證據(jù)推理和社會責任等學科核心素養(yǎng)的重要載體。在“金屬材料”常態(tài)教學中,教師往往從金屬在日常生產(chǎn)生活中的應用實例出發(fā),佐證或解釋金屬的某些重要性質(zhì),討論金屬材料選擇時需考慮的因素。這固然能強化性質(zhì)決定用途的觀念,也能讓學生認識到化學知識的社會應用價值。但因?qū)嵗山處熁蚪滩慕o出,結論也較顯而易見,學生未能經(jīng)歷真實問題的深度探究過程,使這一課題應有的素養(yǎng)培養(yǎng)功能未能得到充分發(fā)揮。我們以“高鐵建設中金屬材料的選擇”為學習主題,將學生置于真實的任務情境中,與時代發(fā)展的命題密切相關,既能引發(fā)學生濃厚的探究興趣,又能整合知識、方法及學科價值等,實現(xiàn)該主題的教學功能最大化。
1 教學目標
(1)能夠描述金屬的主要物理性質(zhì),會用物理特性區(qū)別不同的金屬,并能將金屬的性質(zhì)與其用途聯(lián)系起來。
(2) 能夠辨識純金屬與合金的性質(zhì)差異,形成元素組成不同合金性質(zhì)也不同的觀念,且能舉例說明合金在生產(chǎn)生活中的應用。
(3) 能夠利用多種數(shù)據(jù)或?qū)嶒炞C據(jù),綜合多種因素分析具體任務中金屬材料的選擇,進一步領會化學對生產(chǎn)生活的重要價值。
2 教學流程
教學流程見圖1。
3 教學實施
3.1 創(chuàng)設情境,引入任務主題
[播放視頻]央視新聞直播間2020年8月14日新聞視頻“到2035年,中國鐵路什么樣”[1]:
截至2020年7月底,我國鐵路營業(yè)里程已達14.14萬公里,居世界第二;高鐵營運里程3.6萬公里,居世界第一。到2025年我國鐵路網(wǎng)將達到17.5萬公里,其中高鐵3.8萬公里。到2035年,我國鐵路網(wǎng)將達到20萬公里左右,其中高鐵約7萬公里。到2050年,全面建成更高水平的現(xiàn)代化鐵路強國。
[師]中國高鐵創(chuàng)造的中國速度令世界矚目,高鐵的未來建設一定有同學們的參與!結合今天的學習主題,關于高鐵建設你認為需要解決什么主要問題?
[生]高鐵建設要建軌道,還要造列車,金屬材料必不可少,怎么選擇金屬材料?
[師]同學們都有發(fā)現(xiàn)問題的眼光,本節(jié)課我們就一起來完成高鐵建設中金屬材料的選擇這一學習任務。
設計意圖: 通過中國高鐵建設成就既激發(fā)學生民族自豪感,也自然引出問題,培養(yǎng)學生的社會責任感。
3.2 學習任務1: 選擇鐵路軌道金屬
[問題1]作為軌道建設的金屬有哪些要求?如何選擇金屬?
[生]金屬材料要求不易變形,能承受巨大壓力,耐磨,韌性好,不易腐蝕。
[衍生問題1.1]即金屬的用途是由其性質(zhì)所決定的。選擇金屬需要先了解金屬的物理性質(zhì),那么金屬具有哪些物理性質(zhì)呢?
[探究1]常見金屬的物理性質(zhì)探究。
[分組討論]列舉生活中常見的金屬制品,說說它們主要利用了金屬的哪些物理性質(zhì)。
[討論結果]見表1。
[分組討論]有些金屬因其特殊的物理性質(zhì)有其特殊用途,請舉例說明。
[討論結果]見表2。
[引導歸納]金屬的一般物理性質(zhì)和一些特殊物理性質(zhì)。
[衍生問題1.2]是不是根據(jù)性質(zhì),就可以根據(jù)特定用途選擇材料了呢?
[探究2]決定物質(zhì)用途的因素探究。
[分組討論]如果你是一名高鐵設計者,請根據(jù)“資料1”(見圖2、圖3、表3),選出作為軌道材料的金屬。
資料1:
[提示]耐磨性和硬度有直接關系,硬度越大,越耐磨。
[學生交流]
小組1: 可用鐵,因為鐵價格最便宜,硬度較大,地殼中含量也較多。
小組2: 可用鐵,轉彎處也可以用鉻,因為鉻硬度最大,最耐磨,雖然價格有點高,但質(zhì)量第一,這樣轉彎處的軌道就不容易磨壞。
小組3: 可以用鐵,也可以用鉻,還可以用銅。鐵硬度不是最大,但地殼中含量大,價格便宜,鉻硬度最大,銅硬度也較大,還美觀。
[評估分析]選擇金屬材料,不能僅考慮單一因素。從硬度看,鉻、鐵硬度較大;從地殼資源看,鋁、鐵含量高;從價格看,鐵價格低,鉻價格高。綜合多種因素,鐵最合適用作軌道材料。
[引導歸納]物質(zhì)的性質(zhì)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物質(zhì)的用途,但不是唯一的決定因素,還需要考慮資源、價格、是否美觀、使用是否便利,以及廢料是否易于回收和對環(huán)境的影響等多種因素。
設計意圖: 從學生熟悉的金屬制品出發(fā),建立性質(zhì)與用途之間的辯證關系。通過資料分析、交流評估,培養(yǎng)綜合多種因素解決問題的能力。
3.3 學習任務2: 選擇高鐵軌道合金
[問題2]通過綜合考量,我們已選擇了鐵作為高鐵軌道所用材料。那么,這里用的鐵是高爐煉鐵中所獲得的生鐵,還是進一步精煉而成的純鐵或鋼呢?
[分組討論]閱讀教材,完成表4。
[討論結果]見表4。
[引導歸納]從性能角度分析,顯然鐵和生鐵不能用做高鐵軌道材料。生鐵和鋼實際上是兩種含碳量不同的鐵合金。
[衍生問題2.1]合金是怎樣形成的?如何定義合金?
[探究3]合金的形成探究。
[分組討論]資料2: 工業(yè)采用熔合法制合金,根據(jù)鐵和其他3種金屬的熔沸點(見表5),猜猜下面四種金屬能形成幾組合金?有什么規(guī)律?
[討論結果]見表6。
[評估分析]合金的形成需先熔化,金屬必須都是液態(tài)才能制成合金,也稱為共熔。一種液態(tài)、一種氣態(tài),也就是兩種金屬不能共熔,不能轉化成合金。判斷的方式是: 兩種或兩種以上金屬形成合金,則沸點較低的金屬的沸點要高于熔點較高的金屬的熔點。一種金屬可以和另一種金屬或者多種金屬形成合金。
[引導歸納]合金是由一種金屬跟其他金屬(或非金屬)熔合形成的有金屬特性的物質(zhì)。合金的性能與組成它們的純金屬不同,決定了它們的廣泛用途。
[生]閱讀教材表82,深入體會合金組成與其性能、用途之間的關系。
[衍生問題2.2]從表82可知,鋼有不同的種類,選擇哪一種鋼作為高鐵軌道材料呢?
[分組討論]閱讀資料3,思考高錳鋼和釩鋼硬度比鐵的硬度大的原因。
資料3: 哈德菲爾德(1858~1940),英國冶金學家。他很早就對改進鋼的質(zhì)量問題感興趣,當時人們的研究結果是錳加入鋼中會使鋼變脆。1882年,他試著將以往冶金學家認為的含錳量增加,制造出含錳量12%~14%的高錳耐磨鋼。由普通鋼制造的鐵軌,每9個月更換一次,高錳鋼鐵軌可以連續(xù)使用22年。
鐵的硬度一般為5~10HRC(洛氏硬度),鐵路軌道使用的高錳鋼硬度為52HRC。其實高鐵鋼軌的選用,除了要考慮強度、耐磨性外,還要考慮抗拉強度,目前時速200km/h以上的客運高鐵使用的鋼軌牌號為U71MnG,其抗拉強度≥880MPa,時速200~250km/h客貨運高鐵使用的鋼軌牌號為U75VG(鋼中添加了釩元素),其抗拉強度≥980MPa?;瘜W成分如表7所示[2]。
[討論結果]現(xiàn)在高鐵軌道用的是高錳鋼和釩鋼。合金的組成成分及其含量不同,性能都會發(fā)生相應改變。
[衍生問題2.3]合金的硬度比純金屬大。那為什么不用鋁合金作高鐵軌道呢?
[探究4]鋁、鋁合金、高錳鋼硬度探究。
[分組實驗討論]將鋁和鋁合金、鋁合金和錳鋼相互刻劃,比較它們的硬度大?。ㄒ姳?)。
[引導歸納]合金的硬度比純金屬大,高錳鋼的硬度比鋁合金大。鋁資源雖然豐富,但相對來說鋁合金質(zhì)軟,不耐磨,不能作為軌道材料。
設計意圖: 利用系列問題,不斷引發(fā)學生的認知沖突,通過多種形式的探究活動,學生在數(shù)據(jù)比較分析、實驗對比分析中不僅自主建立起合金的概念,形成組成結構決定性質(zhì)的學科觀念,培養(yǎng)證據(jù)推理的核心素養(yǎng)。同時,通過鋁合金未作為高鐵軌道材料的原因探析,為選擇車體金屬材料埋下伏筆。
3.4 學習任務3: 選擇高鐵車體合金
[問題3]不僅軌道,制作高鐵車體也需要用到合金,那么,哪種合金適合做高鐵車體?主要考慮的因素是什么?
[學生交流]
小組1: 用鋁合金,因為質(zhì)量輕,硬度大,可塑性強,美觀。
小組2: 用鐵合金,因為鐵合金來源廣,硬度大,價格便宜。
小組3: 用鈦合金,密度小,耐腐蝕、容易加工,美觀大方。
[評估分析]通過鐵軌材料的選擇,我們已經(jīng)知道決定物質(zhì)用途的因素是多方面的。質(zhì)量不是物理性質(zhì),描述鋁合金不能說質(zhì)量輕,應該說密度小。鐵合金來源廣,雖然可以做普通火車的車體,但密度相對較大,不適合做高鐵的車體。鈦合金密度小、強度大,美觀,是理想材料,但目前看價格太高,也不適合做車體。鋁合金密度小,耐腐蝕,硬度大,來源廣,易加工,易焊接,是高鐵車體的理想材料。目前,一個高鐵的車廂使用鋁合金大約10噸,比全部使用鋼材減輕30%~50%。
[探究5]鐵合金、鋁合金、銅合金的性能比較。
[活動1]分組實驗: 將等體積的鋁合金和鐵合金放在天平上稱量,比較它們的密度大小。
[活動2]查閱資料。
資料4: 中華第一鼎——后母戊鼎,青銅(主要是銅錫)制作;天下第一劍——越王勾踐劍,青銅制作。
資料5: 銅合金廣泛應用在高鐵傳輸系統(tǒng)中。鐵路的電氣化對銅和銅合金的需要量很大,每公里的架空導線需要2噸以上的異形銅線,列車上電機、整流器以及控制、制動、電氣和信號系統(tǒng)等都依靠銅和銅合金來工作。
[活動3]結合教材表82,歸納小結三種合金材料的主要性能和主要用途(見表9)。
[引導小結]綜合考慮,高鐵車體材料選擇鋁合金、電傳輸材料選擇銅合金。
[衍生問題3.1]高鐵電子組件連接需要焊接,焊料又如何選擇?
資料6: 焊料熔點比被焊接金屬低,焊料熔化時,在被焊接金屬不熔化的條件下能潤濕被焊金屬的表面,并在接觸面處形成合金層與被焊金屬連接到一起,高鐵電子組件中焊料不可或缺。
[探究6]焊錫、武德合金和組分金屬熔點探究。
[活動4]分組實驗: 將綠豆大的焊錫、錫和鉛放置在鐵片上,加熱鐵片的中心部分,觀察,比較焊錫、錫、鉛的熔化順序。
[活動5]分組討論: 下表(見表10)是焊錫和武德合金及其組分金屬的熔點,分析數(shù)據(jù),你能得出哪些結論?
[討論結果]現(xiàn)象: 焊錫最先熔化,錫次之,鉛最后熔化。結論: 合金比組成它的純金屬熔點低。伍德合金可以實現(xiàn)連接,但使用溫度不能超過70℃。焊錫是常用焊料,武德合金常用作保險絲。
[引導小結]金屬材料包括純金屬和合金,生活中用得最多的是合金,常見合金有鐵合金、鋁合金、銅合金、錫合金等。合金的硬度比組分金屬大,耐腐蝕性強,光澤鮮艷;多數(shù)情況下,合金的熔點比組分金屬低。從元素周期表可以看出,目前純金屬只有90余種,合金已達幾千種,隨著科技發(fā)展的需要,新的合金會不斷出現(xiàn)。
設計意圖: 通過錳鋼、釩鋼、鋁合金在高鐵鋼軌及車體上的應用、銅合金在傳輸系統(tǒng)上的應用等補充材料的學習,使學生進一步認識合金性質(zhì)與其應用之間的關系,感受化學與生產(chǎn)的關系,增強化學學科價值認同和社會責任感。通過實驗探究、數(shù)據(jù)分析,自主獲得合金具有的金屬性質(zhì)和優(yōu)于純金屬的特性等知識。
3.5 學習任務4: 設想未來高鐵材料
[問題4]未來的高鐵會用到哪些性能的材料?
資料7: 鈦和鈦合金、形狀記憶合金。
資料8: [視頻]未來高鐵的材料——碳纖維[3]。
[探究7]探索未來高鐵材料的研發(fā)方向。
[師生歸納]未來高鐵材料要求更輕、更快、更耐用、更便宜。
設計意圖: 讓學生感知未來高鐵材料的研究方向,激勵學生學好化學,勇于探索,敢于創(chuàng)新。
3.6 歸納總結
知識結構圖見圖4。
3.7 學習任務5: 學校自行車車棚設計(課后完成)
[探究8]自主選擇材料為學校設計自行車車棚。
4 教學反思
課堂觀察中發(fā)現(xiàn),學生興趣濃厚,思維積極活躍。課后學生說:“還沒注意過高鐵上這些金屬材料,下次一定好好看看”“今天才知道金屬材料有這么多的用途”“化學對國家的建設作用很大”等等。學生完成課后學習任務——設計自行車車棚的作業(yè)結果(見表11)顯示,學生能將所學知識、方法等遷移到新情境中。從選材看,大部分學生選擇棚頂用鋁合金,骨架用不銹鋼、錳鋼;少數(shù)學生棚頂和骨架都用了鋁合金;還有學生棚頂選用質(zhì)量輕、強度高、耐腐蝕、色澤豐富的彩鋼瓦,出乎教師設計預想。此外,學生還設計了用青銅、黃銅、鉻、硬鋁等制作車位鎖鎖環(huán)以及鋁合金垃圾桶、鋁合金燈箱、銅導線、黃銅螺母、鈦合金門鈴等,學生思維被真正打開,顯現(xiàn)了情境學習的優(yōu)勢。當然,個別學生未能建立起綜合多種因素選材的視角,車棚骨架采用黃銅、青銅和鉻,1名學生棚頂用了塑料,1名學生骨架用了木材。因此,該教學設計的進一步改進可強化多角度綜合思維,并適當增加金屬材料與非金屬材料的比較。
參考文獻:
[1]新時代交通強國鐵路先行規(guī)劃綱要: 到2035年鐵路網(wǎng)將達到20萬公里(2020~08~19)[2021~05~08]. https://haokan.baidu.com/v?vid=5594955726432851680&pd=bjh&fr=bjhauthor&type=video.
[2]周清躍, 張銀花, 陳朝陽, 劉豐收. 我國鐵路鋼軌鋼的研究及選用[J]. 中國鐵路, 2011, (11): 47~51.
[3]央視網(wǎng). [走遍中國]未來高鐵的材料: 碳纖維. (2017~07~07)[2021~05~08]. http://tv.cctv.com/2017/07/07/VIDEDwn6ClzzqRv8Yj9fVuLk170707.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