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靜 謝凌潔
摘?要:兩位旅居歐洲的文學在場者,從小說修辭學和文化學的角度,就比利時作家謝凌潔的長篇小說《雙桅船》的雙螺旋敘事架構、第一文本與第二文本的互文關系、隱喻象征手法、人物形象塑造、“百科全書式”的跨文化跨領域寫作、敘述方法的實驗性與精神氣質的古典性等展開討論,并兼及以下一系列問題:現代小說的敘述策略,陌生化手法與陌生化閱讀,專業(yè)作者與專業(yè)讀者,文學創(chuàng)作的使命與作品的價值評判,小說創(chuàng)作中普遍存在的固化模式,移民作家的世界視角、身份辨識、知識儲備、藝術素養(yǎng)與人文情懷,移民創(chuàng)作的可能與利弊,文化的沖突與融合,自我與他者,海洋文化等等。
關鍵詞:歐華文學;移民作家;謝凌潔;《雙桅船》
中圖分類號:I106?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6-0677(2021)5-0118-06
比利時華文作家謝凌潔的力作《雙桅船》于2017年出版之后,好評如潮。《文藝理論與批評》副主編李云雷認為:“《雙桅船》是一部中國人講的世界故事,小說以繁復的結構與精湛的技巧深入三個戰(zhàn)友親密而復雜的關系,探索了二戰(zhàn)前后世界與人心的變化,先鋒小說的實驗性、跨文體的形式以及對人性、人心、人際關系的深入挖掘在文本中相互交織,為我們展現出一幅璀璨而深邃的精神圖景,也顯示了作者開闊的視野,巧妙的構思,以及寫作的雄心?!雹?/p>
云南出版社拉美文學原主編劉存沛也高度評價:“《雙桅船》顛覆了我既往的經驗及尋常的閱讀期待。這是一部讓人讀來絕不會產生似曾相識感受的作品,一部處處充滿新意和創(chuàng)意的作品。作者文筆之雄健,視野之廣闊,故事之精彩,讓我暗自慶幸遇到了一部開創(chuàng)性的佳作。作品沉實厚重,繽紛繁復,豐盈自足,自成天地。作者精湛的藝術素養(yǎng)和深厚的人文情懷,均全然超乎我的閱讀期待,從而帶來重重驚喜?!雹?/p>
全書以雙線敘述,人物飽滿,細節(jié)紛繁,充滿歷史、古籍、圖書、迷宮、學術和海洋百科的氣息③……這正是作者本人精確設置的定位,并達到預期的效果。
一、百科全書式的寫作
安靜:奧地利作家茨威格曾經評論巴爾扎克的寫作是“百科全書式的寫作”。無獨有偶,你的《雙桅船》也被稱為“百科全書式的寫作”。那么,身為作者,你如何看待這一評價?你為什么采取這樣的寫作方式?
謝凌潔:巴爾扎克的作品早期讀過一些,沒印象了。倒是幾年前在巴黎他家看到的手稿、圖片等陳設和各種物件,廣博豐富的文學現場傳遞一個信息:他具有淵博的知識和龐大深邃的世界,可見以“百科全書式寫作”評價他的作品是有理論支持的。至于以同樣標簽評價《雙桅船》,大概是本書涉及的知識和信息量較大而給讀者的印象。“百科全書式”的說法本身不夠嚴謹,任何一部作品,都不可能是“百科全書式”,但出于宏大架構和人物雕塑的需要,系統(tǒng)的知識是必須的。
采取這種方式創(chuàng)作,大概和個人需求還有閱讀經驗有關,比如那種毫無植被依附的光禿禿的作品,讀來缺乏營養(yǎng),無趣,不屬于我的閱讀范圍。從深層意義的文學況味來說,作為藝術形式中的一種,文學應該是唯一具備在空間結構上實現高度綜合的表現形式,而歐洲有文學抱負的大家,已是先行者。
《雙桅船》原型是個中篇,截稿后覺得那樣處理浪費難遇的好題材,直覺告訴我這是個文學容量可以大承載的東西,而結構和人物數據網讓我問自己:龐大的信息量有無可能借助小說天然具備的綜合能力去實現空間架構上的平衡?實踐證明可行。所以這是我的一個實驗文本,涵括新聞、日記、書信、組詩、戲劇等形式,還有海洋地理、海洋生物學、植物學、動物學、建筑學等知識和信息。
二、敘述文本的顛覆性
安靜:我對《雙桅船》的復雜結構和敘述視角以及各種嶄新的小說修辭特別感興趣。主線“卷1……13”,通過中國女留學生蘇語的視角進行敘述(第三人稱敘述為主),涵蓋各種文體:書信、新聞、詩歌、戲劇等;副線“C1……13”以威廉之妻埃薩的視角展開,通過第一人稱、第二人稱、甚至第三人稱敘述的日記體,豐富而斑斕。兩條線一共26個單元,如同榫卯相契、雜糅相疊,且互相印證,故事在多層敘述空間和時間中跳躍穿梭,輾轉遞嬗,避開了傳統(tǒng)小說線性結構的單一性,以新技法構建了一個紛繁豐沛的立體的語言藝術迷宮。
謝凌潔:這用音樂結構來說可能會更明確些。就像大型聲樂作品往往出現主歌和副歌和多個聲部、管弦交響一樣,會有復調——天主教的格里高利圣詠和巴洛克音樂如巴赫的賦格曲,就屬于這類,主線是主旋律,副線用于裝飾、過渡、反襯,多個旋律各自獨立卻又彼此鑲嵌、交合,最終沿著恒定的軌道實現整體平衡。
《雙桅船》的結構采用復調雙螺旋和多種套件組合,正出于此意。主線涵括多文體、多種組織形式;埃薩以日記展開的副線,呈現她的日常和不為人知的視點。這樣雙線并行,彼此呼應、并進或反差、混淆,最終唱和。這和一場集唱詩、圣詠、戲劇等形式的大型舞臺作品同理。創(chuàng)作的關鍵是找到那條自行貫通的邏輯鏈條,當你擁有了這條母親河般的白色鏈帶,哪怕它途中岔開再多支流,終會沿著各自的軌道匯集,這和管弦樂在旋律上的配合同理。歸根到底,一切服務于人物,當你把人物的塑造拔到預設高度,必定需要相應手段的支持,人物不是孤立存在的,他們必有背景,就像希臘雕塑的擺放需要相應的神話背景一樣。
安靜:在古希臘神話中,音樂之神俄耳甫斯有一把七弦琴,他的琴聲可以使木石按照音樂的節(jié)奏和旋律組成各種建筑物。曲終,節(jié)奏和旋律就凝固在這些建筑物上,化為比例和韻律,所以有“建筑是凝固的音樂”一說?!峨p桅船》結構和風格也像一組古典建筑群,主體與附體間相互連通又各自獨立,花園、拱廊、花窗、分層立面彼此平衡,其高度、長度、力度比例和諧,構成一個莊重宏偉卻不失華麗典雅的整體空間。
謝凌潔:這個話題好。歐洲最初給我視覺沖擊的就是教堂、宮殿、劇院等一類古建筑。一個以磚石筑造的形體,竟因為立體空間上的立面、線條在結構比例上的和諧,即可實現藝術和科學的理想結合。實際上,那就是宇宙法則、是幾何學的精妙運用,是建筑師把自己一套數學體系在空間結構上進行了理想的黃金分割實踐。古典音樂在幾何上的黃金分割和建筑異曲同工。音樂的結構、節(jié)奏、旋律在抽象空間上的應用和建筑架構在實體空間上的實踐是遵循同一原理,可見美的本質就在于數的應用,而線條上表現為斐波那契數列的這套黃金分割理論,和中國的陰陽學又是同一個東西,所以,實體建筑、音樂建筑或文學建筑,空間結構上所遵循的,不過是那朵燦爛玄妙的玫瑰曼陀羅。這套來自古典智慧的科學審美體系,不僅是建筑和音樂的應用原理,文學創(chuàng)作應用也不鮮見,西方的十四行詩之所以那么和諧優(yōu)美,原因就是,它源自典型的黃金分割。
小說的創(chuàng)作相對松弛得多,有點隨其所宜的靈活。《雙桅船》雙線各自獨立,閱讀上可分開讀,也可雙線并進。埃薩的日記屬于主線的補充,像和聲中的另脈聲線。日記的行文有時用第一人稱,有時第二、甚至第三人稱,是有意而為,就像電影拍攝鏡頭的擅自推遠、拉近或隨時變焦或說川劇變臉的肆意轉換,出于淋漓表達的自由需要。
總而言之,雙螺旋架構除了張弛平衡的敘述需要,更有和聲、混聲、反襯的修辭裝飾考慮。文中含括的新聞、書信、日記、長詩、戲劇等文體和海洋地理學、植物學、海洋生物學、建筑學等知識,是為了實現所有用材在整體結構、空間、功能、氛圍和邏輯上的表達,以求得預期的美學奇觀。
安靜:從副線C(埃薩日記部分)的注釋及頁腳下的眾多注釋可見,《雙桅船》還存在著與神話、基督教文化相對應的諸多隱喻和象征元素。
謝凌潔:埃薩的名字出自希臘神族成員、海洋女神埃薩,別名Clymene,代表名譽、恥辱之意。符號C源自Clymene的頭個字母,也是法語十字架Croix的頭個字母。埃薩的日記名《上十字架》出自文藝復興圣壇畫大師魯本斯名作,埃薩以此為日記名,有懺悔贖罪之意,此類典出和象征隱喻文中不少。
安靜:和埃薩之名一樣,文中許多人名和意象充滿典故、雙關、隱喻和象征,比如人名、海洋生物、音樂、宗教、器官、物體等等,大大拓展了小說的維度。從某個方面來說,《雙桅船》帶給歐華文學敘述文本上的變革是顛覆性的,是個具有里程碑意義的作品。
謝凌潔:提出這個問題,說明你觸摸到了作品深層處的紋理部分。前面已說到文中大量采用隱喻與象征。埃薩的先生威廉·莫爾爵士,與他家族某位唱詩班的低音主唱同名,以此紀念先輩的神圣,更是紀念摩爾爵士家族在清教徒運動中唱著圣詩奔赴戰(zhàn)場而后乘坐“五月花號”橫穿大西洋前往美洲的英勇和榮耀;大衛(wèi)·休謨,典出十八世紀英國思想界敏銳的哲學家、徹底懷疑主義者大衛(wèi)·休謨,老鷹取此名,意在他秉承了清教徒祖宗代代相傳的反叛精神和獨立人格,而他的別號老鷹也有多重含義,老鷹是希臘神話中宙斯的圣寵,也為羅馬帝國徽號——傳說皇帝君士坦丁以基督之名征戰(zhàn)的當日,天空中出現使他獲勝的十字旗號,獲勝后的君士坦丁決定以十字取代原來的老鷹徽號。大衛(wèi)取老鷹為別名,意在自己注定為阿多尼斯之死終身背上十字架。
故事中的焦點人物阿多尼斯·卡特,此名典出希臘神話的神祇阿多尼斯·卡特,他有著驚人的美貌,半人半神。古典文學中,阿多尼斯是雌雄同體的典型,為宙斯所寵愛,眾神為他爭風吃醋而陰謀使盡,逼迫宙斯對阿多尼斯進行判決,使得他將一年中的時間分為三部分,并以等長的時間陪伴那些為爭得他而使壞的神祇,從而解決紛爭——沿用這個典型的形象,吻合他在威廉和大衛(wèi)之間關系的角色。以“天鵝”作他的別名,因天鵝是神靈般圣潔的鳥類,古老的歐洲書寫以鵝毛作筆,正出于此因。《圣經》中這句:In the beginning was the Word, and the Word was with God, and the Word was God. 足見言說和神的關系、書寫的神圣以及天鵝的神圣。書中此類索引應用不少,涉及希臘、羅馬和北歐神話、基督教和日本典故等,若具備相關知識,理解會更充分,更有共鳴。
安靜:《雙桅船》中的大量注釋組成了第二文本,與正式文本構成互文性,讓我想起保羅·奧斯特的《神諭之夜》和寧肯的《天·藏》,只是后者走得更遠:注釋具有敘事功能,變成了故事和結構的有機組成部分。
謝凌潔:文本的注釋部分和雙螺旋結構的設計,是同等重要的一環(huán),以求于空間結構上構建一個柏拉圖的三角形,一個看似有主次關系而等同于同心圓的互文系統(tǒng)。我為這些注釋耗費了大量時間心神,原因是這類小說必然涉及龐大的知識范疇,如歷史事件、人名典出、典故、神話引用、生物學、詞源學、語義學等,在文本側面形成一個語義上的局域數據網,篇幅不小,后來為出版的便利而大幅刪除,特別可惜。
關于注釋部分,我不僅偏好,認為也必要,它不僅具有敘述、詮釋的功能性更有修辭裝飾功能,等同于文本又超越文本,我私下叫它超文本。作為內在功能——文本功能,它具有補充、擴展和深化敘述的作用,幫助讀者從歷史時代、從事件和角色上去思考,破除主文本敘述的局限性。其外,作為隱形的“講述者”,ta畫外音式的描述,像是出于禮貌和智慧而沒有喧賓奪主的喧嚷,ta的存在更像是自我思想、智慧和語言的隱性表演,輔助主題,對應主體,并自成系統(tǒng),成為一個獨立的資源描述框架,一個結構化的知識形式、識別系統(tǒng),眾多的隱性知識可從這個無聲的組織去索引,并發(fā)現來源的相關性,它無聲的隱性存在,一如蜘蛛織網,以文字、數字、符號,在主體之外結一網自我的修辭格。
安靜:不少人被《雙桅船》現代性比較強的敘事策略、繁復的語言、復雜的結構所迷惑,忽略了作品深處的古典精神,事實上,從對古典戲劇、音樂繪畫、哲學文化的論述,到古典建筑、服飾、印刷品的裝幀等的描繪,以及人物的氣質,無不體現作者對古典時代的熱愛,古典意識無處不在。
謝凌潔:把小說的內在氣質和敘述風格分而論之是對的。本書既然源自歐洲傳統(tǒng),古典主義當然不能辜負。中世紀文藝復興的后期,進入17世紀,就像來自意大利的巴洛克式運動一樣,古典運動在歐洲傳播,開啟又一個活躍的時代,在音樂、建筑、繪畫、服飾、戲劇、文學等領域掀起風潮。今距離那個時代幾個世紀,但除了法國大革命和兩次大戰(zhàn)損毀的部分,大多還在,感覺特別受益。我不否認,落地歐洲的最初,震撼我的就是教堂、宮殿和劇院等古典建筑,后來逐漸發(fā)現音樂繪畫等的相關聯(lián)系。西方從古典哲學到古典藝術所遵循的那套恒定的美學系統(tǒng),就像古老的希臘神話一樣影響著藝術家們的創(chuàng)作,而現在,我也是受惠者。
三、以“陌生化手法”延長審美過程
安靜:《雙桅船》的現代陌生化敘事風格,讓一些讀者感到晦澀,難以把握,有閱讀障礙,有趣的是,你以心理學家、文藝評論家巴羅·懷特《敘述的迷幻與障礙》的書名做了旁注,似乎預先警告讀者:這是一個有難度的閱讀。
謝凌潔:“晦澀”“閱讀障礙”“陌生”等讀者反饋,都在意料中,因為那是我的設定,而開卷時心理學家、文藝評論家巴羅·懷特《敘述的迷幻與障礙》正是隱性的一個批注,算是預告。前面說了,本書對中文讀者的挑戰(zhàn),在于異域文化植被的整體置入,因為神話和基督教傳統(tǒng)的歐洲給了我想法。而晦澀難懂的部分也許因為冷知識或潛意識流露,那是出于深層思考或隱性情感需要。不過,具備足夠知識的讀者,所有障礙都會迎刃而解。
另外,書中背景除了歐洲還有個海底世界,有大量海洋奇觀。藍鯨、丑魚、獅子魚、鯊魚、章魚等龐大的海洋生物群充當了三幕劇《藍鯨之歌》的所有角色,如果具備生物學知識、了解它們所在食物鏈和隱喻、象征等文學修辭,就能理解作者把他們等同于人類的用意。視為故事靈魂核心的這個三幕劇花費了我大量時間,以便弄清它們之間的共生和敵我關系,以及海洋植被的依附關系及生活習性,分配的角色等。這里順便一提,世界海洋占地球近八成的面積,而中國海岸線長從鴨綠江口到北侖河口三萬多公里,海域占去疆域三分之一,我們卻似乎沒有海洋文化。恰恰,我有意識地把那個黑色深淵當作陸地的別樣存在,一個潛隱的神秘而詩意的存在,深淵與陸地,海洋生物群與人類社會形成地球兩極的黑白夜觀照。相信這些內容不曾出現在華語作品中,哪怕歐洲作家也鮮見,所以,我能理解閱讀者的陌生感。
安靜:《雙桅船》人物多,關系復雜,命運彼此纏連,附帶愛稱、外號的洋人名字等等;敘事網絡千頭萬緒,空間龐大繁復,時間跨度長,情節(jié)環(huán)環(huán)相連曲折往復,一不留神錯過某個細節(jié)后面就跟不上了,還有翻譯味的語言等,乍一看晦澀迷離、幽深糾纏,沒有歐洲古典文化的底子是很難讀下去的,需要時間、智力和悟性,安靜的環(huán)境+沉浸式閱讀。多數非專業(yè)讀者還沒學會“陌生化閱讀”,未能打破“自動化”的閱讀慣性而停留于傳統(tǒng)的“自動化語言”,那是一種習慣成自然的缺乏原創(chuàng)性和新鮮感的語言。
而具有創(chuàng)造性的作家卻孜孜以求于“陌生化寫作”,以具有奇崛感的文字與奇異構思,打破慣性語言壁壘,創(chuàng)造自我的話語系統(tǒng),為讀者構建嶄新的審美體系——使審美主體和審美對象間保持距離以產生美感。顯然,文學藝術區(qū)別于現實生活就在于它呈現的陌生化——俄國形式主義學者什克洛夫斯基很早提出:藝術的技巧就是使對象陌生,使形式變得困難,增加感覺的難度和時間長度,以延長審美過程。因此,優(yōu)秀的作家會像個“強迫癥”患者,以自覺的期待視野和文本的召喚結構呼喚專業(yè)讀者。好作品的生命在于無止境的流傳與解讀,合格讀者需要訓練自己克服閱讀障礙并提升審美、想象甚至再創(chuàng)作能力,實現讀者視域與作者視域的融合,與作者一道實現作品的價值。
謝凌潔:關于書中人名,前面說了,不再重復。實際上,幾年來我收到海內外讀者不少反饋,說和其他華語作品不同的這部小說知識和信息量巨大、鮮有的閱讀感、受益等一類的話。這表明,讀者對作品的認領是有前提的,那就是讀者和作品或說作者彼此間的對應性,比如,知識儲備上的大致相當,風格的相當甚至個人氣息的相近,甚至可以說作品和讀者的彼此尋找和認領,跟知音的彼此邂逅同理。
創(chuàng)作應該是這樣的:一切視作品的價值預期和人物需要為重,讀者和市場不該成為考慮因素——相信但丁創(chuàng)作《神曲》、荷馬創(chuàng)作《史詩》也沒考慮這些問題——兩部史詩級作品的立意之高、史跡與意象之豐富無人能企及——但不妨礙作品的流傳。文學的創(chuàng)作,終極意義在于實現思想的自由和價值追求的高度,還有所造人物的永恒,忠誠于這個理想,別的不必視為羈絆。按本人藏書心得,書再多,最終發(fā)現大多只是書房裝飾,那被內心視為知音并作為靈魂相伴的,必定是給我以滋養(yǎng)而閱讀不易的殊異之作。
四、他者:地獄與天堂的構建者
安靜:《雙桅船》展現了你寬廣扎實的知識儲備和深刻的思辨能力以及廣闊的國際視野。你的敘述除了世界性的眼光視角,有否東方視角和中國傳統(tǒng)小說敘事傳承?你的東方視角和中國經驗如何融入歐洲敘事?
謝凌潔:所謂“世界性視角”說到底就是地球流浪者視角。作為地球的漂泊者,視角注定和地球一樣是“圓的”,這沒有選擇,和一滴水流落大海、一粒沙子漫卷于沙漠同命運,不管ta在迢迢旅途深受跋涉輾轉之苦甚至“斷腸人在天涯”的心酸,還是世界公民的如魚得水悠然自在,感受和一個常年睡在故鄉(xiāng)月色里的人肯定不同,因為你所處的是一個龐大的“他者”構成的“異鄉(xiāng)”,當然,一個天生的——或說宿命上的——流浪者,地理上的故鄉(xiāng)是不存在的,嘴里念念不忘的“故鄉(xiāng)”,不過是烏托邦的意象反射。
至于個人,我來自東方,地理基因學決定了我視角的東方屬性——如蘇語的視角,中國傳統(tǒng)敘事也和我的鄉(xiāng)音一樣天然存在,這一切在敘事中的應用全憑故事架構和人物需要決定,難說出一個模式。
安靜:中國文化位移西方后遭到哪些尷尬?
謝凌潔:作為寫作者,最大的尷尬是在別人的國家用自己的母語寫作,這等同于對著一群聾子吶喊——勞而無功。
自原人亞當被造下,文化沖突的尷尬就注定存在了,因為巴別塔上人類在與神的抗衡中輸掉了——恰恰是這個典故,讓我想了很多。最令人疑惑的是,人們普遍認為早已進入了“地球村時代”,我卻覺得那是人類的一廂情愿,不僅感受不到,反而覺得海洋和電纜分隔的大陸之間,種族隔膜之痛和文化尷尬時刻在提醒我:人類依靠自身能力破除時間循環(huán)的魔咒,走出銜尾蛇的囚禁,幾乎不可能,這才是致命的尷尬。
安靜:關于這種“致命的尷尬”,在不久前歐洲華文筆會舉辦的一次小說研討會上,你有過很深入的論述。你那次發(fā)言的題目叫《他者,地獄與天堂的構建者》,談到了移民創(chuàng)作的可能與利弊,今天,是否可以展開這個話題談談。
謝凌潔:“他者”這個概念來自薩特,定義為“自我意識之外的非我族類”。所以只要是自我意識之外的人都可歸為“他者”行列??梢姟八摺边@個概念是一雙面鏡,你視他為“他者”,他也視你為“他者”,它和是否移民沒有關系。對移民來說,這個概念就更寬泛,不管本族他族?!拔覀冊谌思业牡胤缴?,不容易”,這是移民愛說的一句話,“獨在異鄉(xiāng)為異客”的意識揮之不去,異鄉(xiāng)的不易首先是生存上的不易,異鄉(xiāng)和“他者”的殘酷是這種不容易的根源。而作家在異鄉(xiāng)生存就更難了,因為你首先得解決生存問題。
移民作家的利和弊都明顯。利的一面是,異鄉(xiāng)的陌生和新鮮足夠滿足作家的好奇心,而在這種情境下,曾經忽略的意識也許逐漸蘇醒,在多種族的環(huán)境里生活,很多現象的出現遠超你原有的生活范疇,比如多語種交流形成的回音壁般的陌生混響,會讓你對母語的意識更為強烈,從而促使你執(zhí)著于尋找適當而有力的語詞,而創(chuàng)作恰是源于壓抑之下的表達迫切。縱觀世界大家,像海明威、托馬斯、尤瑟納爾、米蘭·昆德拉、黑塞等都是在異國成長起來。
異地創(chuàng)作的弊端同樣明顯,比如氛圍缺乏,寂寞孤獨等,能否堅持,得看個人底子韌性。畢竟,這個職業(yè)在物質方面的產出不作為追求,那么,要想寫一部厚實有價值的作品,光積累和準備過程就不會短,資料收集的旅行也需財力支持,一旦創(chuàng)作開始,從狀態(tài)的準備到成稿,過程漫長,期間焦慮始終折磨心神。能堅持下來,也許會有所結果,堅持不下來,把生活過好也OK。終歸還是這句:他者即地獄。但“他者”也是天堂。“我”由“他”構建和成就,沒有“他者”,就沒有“我”。所以,盡管人人抱怨文化沖突的不適,對作家不見得是壞事,但需要個人持衡。
安靜:這印證了奧地利詩人里爾克在《安魂曲》中所寫的:生活和偉大的作品之間,總存在某種古老的敵意?!肮爬系臄骋狻逼鋵嵕褪且憬洑v挫折苦難,去磨練鍛造偉大的作品。正是在這地獄天堂之間的輾轉騰挪,你完成了這部歐華小說在地化的經典之作。
謝凌潔:里爾克的詩有我熟悉的意象運用和歐洲古風,有親近感。他這句“生活和偉大的作品之間,總存在某種古老的敵意”道破一種滄海桑田的情感本質,一種百感交集的感情。這種“古老的敵意”,根源首先應該出自“夏娃的放逐”。盡管她和亞當的不肖子孫們普遍認為她因冒犯而被驅逐,但我認為,出于天性和對善惡認知、個人智慧尤其是對真理的忠誠,她必然離棄父權的樂園并自當拓荒者、另辟伊甸園??v觀作家音樂家等藝人,似乎都少不了從這條充滿宿命色彩的“夏娃之路”越過——里爾克也不例外——直到你經歷過梵高、里爾克的窮困潦倒,肖邦的神傷悲愴,柴可夫斯基的絕望,李斯特的超然,最終必將寫下自己的那部“安魂曲”。我呢,是他們的后來者,一個學生——那么,《雙桅船》就是我自己給過去歲月寫的一曲《安魂曲》吧,而往后,我還希望能寫出莫扎特的《安魂曲》,特別是巴赫的《安魂曲》。
安靜:說得好!《雙桅船》正是你歐洲時光的《安魂曲》——以恩典為年歲的冠冕,讓屬靈的光照亮理性和沉思,將千般孤寂、萬種喜樂化作安撫靈魂的贊美詩。衷心期待下一部“安魂曲”早日問世!
① 李云雷語,見https://mp.weixin.qq.com/s/8cu_aTwFzc_O5xJJ_3Vlwg
② 劉存沛:《漫漫書卷氣,蕩蕩人文風》,見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16/0909/c405170-28702431.html
③ 謝凌潔:《雙桅船》,廣州:花城出版社2017年版,第347頁。
(責任編輯:黃潔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