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羽
(蘇州大學體育學院 江蘇蘇州 215021)
世界衛(wèi)生組織發(fā)布的《國際功能、殘疾和健康分類(兒童與青少年版)》(ICF-CY)是用于描述嬰幼兒、兒童以及青少年的功能和健康狀況的分類工具[1]。腦癱是一種中樞神經障礙綜合征,可引起運動障礙,包括反射過度、四肢和軀干無力或僵硬、姿勢異常、行走不穩(wěn)等[2]。當前,我國有500 多萬腦癱患兒,且數(shù)量呈現(xiàn)逐年上升的趨勢,治療腦癱難度較大且耗時長,這加重了社會及家庭的負擔[3]。運動康復是指對傷病或傷殘者采用各種運動方法,使其在身體功能和精神上獲得全面恢復,重返社會[4]。在國際康復理念中,兒童康復應以家庭為中心,兒童康復的發(fā)展趨勢是“去機構化”[5]。
為了探索ICF-CY 框架是否適合評價腦癱兒童的功能和背景性因素,以及基于此制訂的家庭運動康復方案是否有成效,該實驗選擇了1名患兒進行為期6個月的研究調查,分析腦癱患兒及其家庭在家庭運動康復干預的情況下,其在ICF-CY的各種成分水平上的變化情況。
患兒:小Z,男,生于2008 年,錐體系損傷,痙攣型雙癱,上肢與手的功能接近于正常,雙下肢肌張力增高,髖關節(jié)與膝關節(jié)屈曲,下肢內收、伴有內旋,呈現(xiàn)剪刀步態(tài)。腱反射亢進,髕陣攣和踝陣攣均為陽性。Babinski、Gordon征等病理反射陽性。
ICF-CY 分為兩部分,功能和殘疾以及背景性因素。該文將從這兩方面分別評估患兒的功能和健康狀況,并基于此制訂出家庭運動康復計劃。
1.2.1 身體功能評估
(1)肌力
采用徒手肌力測試方法測量患兒的下肢肌肉力量,一共測量7 組肌群:髖伸、髖屈、髖外展、膝屈、膝伸、踝跖屈、踝背屈肌群(見表1)。
表1 下肢肌肉的力量測試結果
(2)肌張力
采用改良Ashworth肌張力分級評定標準來評估患兒的下肢肌張力(見表2)。
表2 b7303下肢肌肉的力量測試結果
1.2.2 活動和參與評估
采用Barthel量表評定ADL(activities of daily living,日常生活能力),得分為55 分(見表3),判定為中度功能障礙,生活需要幫助。ICF-CY 相關編碼為d510(盥洗自身)、d520(護理身體各部)、d530(如廁)、d540(穿著)、d550、d560(吃、喝)、d450(步行)等。
表3 ADL評分結果
1.2.3 環(huán)境因素評估
環(huán)境因素是指構成人們生活的物理、社會和態(tài)度環(huán)境[6]。兒童的發(fā)展是動態(tài)的,在此過程中,兒童的功能依靠與家人、親近的照顧者以及社會環(huán)境的不間斷地互動來實現(xiàn)[7]。該研究采用上門面談或電話訪談形式,跟蹤記錄患兒在接受家庭運動康復期間的情況(時間、項目、頻率、強度),并通過此方式,了解到家長的需求及其對家庭康復的態(tài)度和執(zhí)行情況。
1.3.1 康復策略與目標
結合患兒和家長的需求與現(xiàn)實性愿望,分析各項數(shù)據結果,了解在ICF-CY每個成分水平上患兒所存在的問題,制訂個性化的家庭康復計劃表。
依據ICF-CY 框架,計劃需要達到的康復目標有3個方面:(1)身體功能:提高肌肉力量,降低肌張力,增加關節(jié)活動范圍;(2)活動和參與:提高四點爬行能力和靈活使用輪椅的能力,增強日常生活能力;(3)環(huán)境:父母可經常帶患兒進行戶外活動,鼓勵與其他人互動。
1.3.2 家庭康復方法
(1)身體功能
對髂腰肌、內收肌、腘繩肌和小腿三頭肌等進行牽伸按摩。指導家長相應的手法,每次30min,每周5~7次,強度以患兒不感到疼痛、疲憊為宜;對臀肌、股四頭肌、脛骨前肌等進行肌力訓練;加強姿勢控制和姿勢轉換,進行核心穩(wěn)定訓練。動作難度和強度逐級遞增。
(2)活動和參與
兒童在其直接接觸的環(huán)境里,與親近的人交往能培養(yǎng)其參與社會、與社會互動的能力[8]。因此,需要鼓勵其積極主動地參與社區(qū)和學校的活動,增加ADL能力。
(3)環(huán)境因素
腦癱康復的自然環(huán)境是家庭[9]。因此,需要對家長進行康復宣教,使家長能夠在家中監(jiān)督、輔助患兒安全有效地完成康復訓練。除此之外,還需要定期上門或電話隨訪,了解家庭干預的實際情況,并及時調整方案。
1.3.3 基于ICF-CY的家庭運動康復方案
方案要始終遵循以主動活動為主,提高患兒自身的能力,最終讓患兒在活動中熟練運用這些能力。
環(huán)境因素干預:在家中設置一些無障礙設施,比如扶手,患兒可在借助扶手的情況下進行一定的位置轉移。家具的擺放方式也可稍做調整,盡量騰出空間讓孩子自己熟練運用輪椅在家中進行移動(見表4)。
表4 基于ICF-CY的家庭運動康復計劃表
患兒的髖屈肌和外展肌肌群肌力有顯著的增加;髖關節(jié)外展肌和踝關節(jié)背屈的肌張力有顯著降低,如表5和表6所示。
表5 肌力干預前后變化
表6 肌張力干預前后變化
患兒較之前每天的活動時間都有了顯著增加,活動量也隨之增加,家長還經常帶孩子外出,參與的活動種類也變得豐富起來?;純鹤岳砟芰σ灿辛撕艽筇嵘3酥?,無論是在學校,還是在家里,孩子都更愿意主動地和同學、家人互動,日常生活自理能力也有所提升。
家長改變了家中的布局,給孩子創(chuàng)造了更多主動活動的空間。對于家庭運動康復的態(tài)度,也從一開始的懷疑到現(xiàn)在的肯定與支持,積極主動地配合家庭康復,將自己獲得的相關康復知識和技能運用于家中及其他相關環(huán)境中,最終也獲得了較好的康復結果。
腦癱兒童的康復強調采取綜合、全面的康復方法,通過ICF-CY量表全面評估并制訂治療方案,以求能夠解決患兒身體功能和結構、活動和參與、環(huán)境等不同層面的問題。
家庭環(huán)境對于兒童的發(fā)展起著不可或缺的作用,為期6個月的家庭干預,使患兒的肌力得到提高,肌張力也有改善,日常生活能力也提高了,能夠積極主動地參與各項活動,和他人友好互動,表明家庭運動康復對腦癱兒童的康復治療具有一定的康復效果。但由于家庭康復耗時長,耗費的精力較多,且腦癱分型很多,表現(xiàn)形式各有不同,很難進行腦癱患兒之間的橫向比較,由于這些現(xiàn)實原因,該文只采用了個案研究的方式,對于其是否適用于大樣本的腦癱患兒的家庭運動康復,還有待于以后進一步的驗證。
表7 干預后ADL評分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