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京劇對清代宮廷禮樂文化的承續(xù)和重塑

2021-12-27 22:11
理論界 2021年9期
關鍵詞:禮樂宮廷劇目

董 煒

作為民間文化的代表,京劇藝術從進入清代宮廷到逐漸風靡宮廷舞臺,豐富了宮廷戲劇文化,滿足了宮廷內各層次的需求,給清代宮廷文化帶來了深遠的影響,既有對宮廷演劇傳統(tǒng)的繼承,也帶來新的沖擊和變革。如果說清朝入關之初,是有意識地作出接受漢文化的姿態(tài),借此調和滿漢民族沖突,加強廣大民眾對清朝統(tǒng)治的認同,那么,時至晚清,統(tǒng)治者在漢族文化長久的熏陶中,對漢文化的接受已經成為自覺的行為了,對京劇這一充滿著城市市民文化色彩的藝術形式的接受就充分顯示了這一點?!熬﹦ 边@個名稱最早出現在清光緒二年二月初七日(1876年3月2日)《申報》中《圖繪伶?zhèn)悺芬晃?。雖然清代宮廷從未用過“京劇”一名,或以“侉腔”“亂彈”籠統(tǒng)概括,或以京劇的主要聲腔“二黃”(亦作“二簧”)、“西皮”代之,但不論哪種名稱,都屬于京劇在發(fā)展演變過程中出現的名字,實際所指都是同一事物。因此,本文以“京劇”之名冠之,有助于較為清晰地界定聲腔,便于行文表述。

清宮演劇與禮樂文化的關系早已為學界所關注,〔1〕但是對京劇的禮樂性功能的研究尚有可探討的空間。雖然京劇演出在清宮主要發(fā)揮其娛樂功能,作為歌舞升平的點綴,但事實上,宮廷始終都沒有放棄京劇作為戲曲文化的聲教功能,京劇在宮廷中始終被刻著深深的政治烙印。乾隆五十六年的諭旨中早就給宮廷演劇以明確的定位:“南府學藝人等,乃國家歲時宴會備用音樂所必需?!薄?〕也就是說,南府藝人演戲活動從屬于朝廷儀典,在宮廷中具有禮樂功能。而且這種禮樂功能,并不會因為戲曲聲腔劇種的改變而發(fā)生變化。即使在京劇勃興的光緒年間,演劇就是典禮的觀念也依舊是朝堂上下的共識。晚清重臣翁同龢就多次在日記中表達了這種觀點:

(光緒五年六月二十四日)因對萬壽期近,聽戲雖是典禮,究恐開聲色之漸?!?〕

(光緒九年六月二十六日)冒雨入。奏事首領傳懿旨,昨夜雨勢如此,今日行禮聽戲應否停止。余稱圣意焦勞,眷懷百姓,聽戲可止,行禮不可止也。同官中有謂聽戲亦系典禮不可撤者。〔3〕

這兩則日記都是寫在光緒“萬壽節(jié)”期間,作為帝師的翁同龢面對看戲活動內心非常矛盾。一方面他擔心看戲會“開聲色”,以故當皇帝表現出對看戲不感興趣時,翁同龢的喜悅之情溢于言表,他在光緒五年六月二十九日的日記中寫道:“上自廿五日起兩日在寧壽宮,未嘗入座聽戲,略一瞻囑,便至后殿讀書寫字,廿七、廿八日則仍到書齋,一切照常也。上云鐘鼓雅音,此等皆鄭聲;又云隨從人皆愿聽戲,余不愿也。圣聰如此,豈獨侍臣之喜哉!”〔3〕另一方面,翁同龢卻不能明確阻止皇帝看戲,因為看戲的禮樂性功能已深入人心。

一、京劇演出儀式的禮樂性

清初宮廷禮樂制度建立完善以來,作為禮樂系統(tǒng)之一的戲曲演出一直具有明顯的儀式感,比如道光三年元旦這一天,演劇活動被精心穿插在帝后接受大臣朝賀、升平署人員三跪九叩禮、外廟拜佛等儀式中,當舉行這些儀式時,戲臺上都是“站住戲”,儀式結束后“接唱”。演劇內容既有《喜朝五位》《膺受多?!返仍┏袘閼?,也有《掃花》《三醉》《敬德釣魚》等經典折子戲。同治、光緒年間演劇與此同,依舊遵循嚴格的儀式性,只是演出劇目大都換成了京劇劇目。

光緒三十年正月初一日,卯正二刻進門。辰正一刻,老佛爺皇極殿受賀,中和樂伺候中和韶樂。萬歲爺在樂壽堂遞如意,中和樂伺候丹陛樂。萬歲爺在乾清宮受賀,中和樂伺候中和韶樂。養(yǎng)心殿公主妃嬪等遞如意。總管首領在皇極殿給老佛爺行禮畢,在乾清宮給萬歲爺行禮。寧壽宮承應,午初二刻十分開戲,申正二刻戲畢,戲畢念佛。《喜朝五位》(一分)、《泗州城》《連升三級》《搖錢樹》《拾玉鐲》《御碑亭》《搖會》、本《萬壽無疆》。午正,乾清宮承應宴戲《膺受多?!贰度f福攸同》?!?〕

京劇折子戲嚴格用在隆重的朝廷典禮中,清末宮廷京劇演出的儀式性嚴格,具有豐富的象征意義和文化內涵。不只表現在王公貴族、大臣的廷宴,也包括招待外國使臣的典禮上。具體體現在演戲中間賜宴、座次安排、觀眾的服飾要求等方面。

首先,京劇劇目的演出穿插在朝賀、跪拜行禮等慶典儀程中。皇太后的“萬壽節(jié)”為“升平署之最大任務”?!?〕光緒十八年慈禧太后萬壽節(jié)期間看戲的安排就具有強烈的儀式感。

(光緒十八年十月初十日)皇太后圣壽節(jié)。寅正二刻起,卯初二刻入坐西朝房,黎明訛傳有信,遂至長信門外,而北風甚厲,寒甚。辰初二刻太后升慈寧宮,上率王公百官行慶賀禮畢,余等先赴六項公所更衣,至戈什愛班處小坐。巳初入座聽戲,先跪安,一叩。次叩祝,三跪九叩。又在上前請安叩賀如前儀,又一跪三叩謝入座,遂坐。午初飯,未正酒果,申正二刻飯,皆豐。酉初二刻上燈,殿檐一電氣球。戌初二刻戲畢。是日計五十一刻,后改去二出,尚有四十三刻。又傳賞燈,燈在儀鸞殿,太后寢宮也?!?〕

這一天演出的劇目為“《福祿壽》《泗州城》《打嵩》《連升三級》《慶壽圖》《戲鳳》《青石山》《得意緣》《嫁妹》、府《萬國嵩呼》《萬壽無疆》、儀鸞殿《福祿壽燈》”?!?〕可以發(fā)現這一天演出的劇目,除了開團場戲是用于“萬壽節(jié)”的吉祥戲,中間大部分劇目都是京劇,具有儀式性非常強的禮樂性功能,而且在一天的慶典儀式中穿插賜宴活動。對于看戲中間的賜宴,光緒十九年“萬壽節(jié)”記錄得更詳細,“賜糖果一次,早飯一次,酒果一次,餛飩、包子一次,晚飯一次”?!?〕這種演戲中間穿插賜宴與明代宮廷宴儀中的進盞儀式是一脈相承的,“明初宴會上的雜劇搬演,正是以數段歌章為主,根據進盞的次數,在每一段歌章間隨意夾雜院本、隊舞、小唱(或謳歌)等一次演出”?!?〕清代宮廷在看戲過程中,亦在劇目演出中夾雜穿插賞賜早、午、晚三餐,以及糖果、酒果、奶茶、點心等活動。相比明代宮廷每進一次盞就要表演一段的嚴格規(guī)定,清代宮廷則相對較為寬松?!懊鞔膶m廷演劇,不過是以嚴格的進盞制度將這一弦索夾雜院本的演劇方式制度化,并作為禮樂制度的一環(huán)廣為推行?!薄?〕這也是清宮京劇演出禮樂性的體現。

其次,京劇演出禮樂儀式不僅體現在演戲過程中的叩拜、演戲過程中的賜宴等程序的執(zhí)行,觀劇受眾的座次安排也嚴格規(guī)定。這從光緒二十一年慈禧太后“萬壽節(jié)”觀戲的王公大臣的座次可看出。

(光緒二十一年十月初七)著內監(jiān)帶領入座聽戲。叩頭三次,每次三叩。出前門,繞水座二處,至頤年殿之東廊,今年新搭木廊懸軟玻璃窗,五間一統(tǒng),東西對面,東邊九人,禮王、翁同龢、李鴻藻、剛毅、錢應溥、崑岡、熙敬、敬信、榮祿。西邊十人。慶王、內三卿(四人)、裕德、長麟、英年、恩佑、奕功。巳正二刻就座,午初開戲,演九折,約二十四刻,西正二刻散?!?〕

兩天后在頤年殿看戲的座次安排,翁同龢日記記錄得更為詳細。

(光緒二十一年十月初九日)是日兩廊將玻璃簾撤去,軍機在第三間。

東邊:恭王照料。禮王、載瀅、載澍,載濂;一間。載潤、奕謨、溥倫、載瀾、溥侗、載灜,載津、載振、溥僎、溥偉、溥倬;一間。翁同龢、李鴻藻、剛毅、錢應溥;一間。李鴻章、張之萬、麟書、崑岡、徐桐、熙敬;一間。敬信、榮祿、徐郙、啟秀、照料。薛允升、孫家鼐、裕德、許應骙,一間。共三十六人。次日添醇王載灃、其兄載洵。

西邊:慶王照料??饲诳ね?、那王、端王;一間?,斖酢⑽趿璋?、那蘇圖、符珍、札拉豐阿、桂祥;一間。福森布、芬車、賡音布、明安、色楞額;一間。懷塔布、松溎、崇光、立山、照料。巴克坦布、文琳;一間。李文田、吳樹梅、陸寶忠、張百熙、王懿榮、王文錦、曹鴻勛、高賡恩、張仁黼、胡聘之,山西撫。一間。共三十三人。

凡六十九人。

命恭親王在東配殿飯,軍機在門外東廂,戈什愛班西廂飯,余皆在暖蓬飯。飯兩次,酒果一次,點心一次,奶茶、分果各一次。紫禁城騎馬,賞懷塔布、桂祥、徐樹銘。〔3〕

光緒二十一年十月初七、初九日這兩天的演出劇目為:

初七日,寶勝和班,頤年殿伺候戲。府《三元百福》一刻、《白猿獻壽》二刻、《富貴圖》二刻十、本《雅觀樓》一刻十、本《青石山》三刻、《探母》四刻、《搖錢樹》二刻五、外《陽平關》四刻十、本《獅駝嶺》三刻五。〔8〕

初九日,同春班,頤年殿伺候戲。府《壽祝萬年》二刻十、《珠簾寨》七刻、本《喬醋》二刻、外《馬上緣》二刻十、外《新安驛》四刻十、本《飛叉陣》四刻五、外《絮閣》一刻十、《泗州城》三刻、《連升三級》二刻十、本《水簾洞》三刻十。〔8〕

自從光緒十九年宮廷開始傳喚民間戲班進宮演出后,在“萬壽節(jié)”這樣的大型慶祝活動中,民間戲班的身影必不可少。除了開場由升平署太監(jiān)伶人演出祝壽性質的吉祥劇目作為開場戲,團場戲已經被刪去。這兩天都有民間戲班參與,演出的劇目除了個別昆腔和秦腔,大部分都是京劇劇目。在欣賞這些劇目時,王公大臣等受眾的座次也要嚴格按照禮儀性安排。另外,看戲時的服飾要求也體現了其禮樂屬性。光緒“萬壽節(jié)”期間,前來看戲的翁同龢等朝臣的服飾打扮是“蟒袍補掛,羅態(tài)帽,紅朝珠”,〔3〕非常嚴格正式。

再其次,對于京劇演出的禮樂功能還體現在宴請使臣看戲的儀式性上。“戲劇對宮廷來說一直很重要,在宮廷生活中起著一定的作用。它是外國人對中國獲得印象的一個重要媒介。皇帝常常邀請外國使節(jié)看戲。”〔9〕以戲曲宴請使者,作為外交禮儀之用,早在清朝前期康乾之時就存在,比如馬戛爾尼的《乾隆英使靚見記》就記錄了乾隆五十八年英國使臣馬戛爾尼在內廷看戲的情形。此后也一直有相關記錄,比如同治四年十二月廿四日,“辰正上御重華宮賜琉球國使臣茶果,設劇作樂”?!?〕同日,“百子門中和樂迎請,萬歲爺至漱芳齋迎請開戲,承應《吉曜承歡》一出。巳初十分戲畢。賞琉球國使果桌”?!?0〕

特別是近年來隨著域外漢籍燕行文獻的整理出版,我們得以看到晚清時期有關外國使臣在清宮內看戲情景的詳細記錄。同治八年越南使臣來朝,獲邀參加三月二十二、二十三日的同治“萬壽節(jié)”典禮,宮廷提前就做好了安排,據越南使臣阮思僴記錄,三月二十一即被告知“三月二十三日萬壽圣節(jié),越南陪司(筆者注,臣)應由長安門進天安門、端門,在午門前隨班行禮”,〔11〕并且還有一名差使專門給使臣送來一份寧壽宮戲單,并細心告知他們聽戲的時長大約為十有八刻,可見朝廷對演戲作為典禮一部分的重要性的重視。越南使者的記錄生動再現了兩宮皇太后邀請使臣在寧壽宮一同觀戲時的情景。

貳拾叁日……早飯罷,禮部右侍郎溫葆深(江蘇上元縣人,壬午進士)引到太監(jiān)直房竚候。辰末,大皇帝并兩宮太后駕過,鼓樂作,奉敕宣召,仍照次列坐。遙見正殿中間施榻壹,上施青綢帳,兩宮立帳前看戲,御前諸大臣、太監(jiān)等趨侍如常,儀節(jié)極簡易。方兩宮駕過養(yǎng)性辰,乘步輦,百官兵丁環(huán)立御道邊,不聞有呵止遮攔者。宮殿規(guī)制極高廣,而無錦繡珠玉之飭,殿璧(筆者注,壁)窗槅,盡糊白紙,簾帳只用青布緣而已。宣尊恭儉之化,蓋宛然猶存。午賜點心、奶茶畢,再蒙賜臣等每人鑲玉如意壹柄、白玉瓶壹件、鼻煙壺壹件、瓷器花瓶壹件、赤箋壹盒、荷包肆件、花綢貳疋。辰侍宴諸臣,亦同受賜(是日歌闋,自《福祿壽》至《萬壽無疆》,凡拾貳出,曲終約亦拾捌刻)。未初刻樂闋,叩首趨出?!?1〕

兩宮皇太后以“青綢帳”為隔斷,外國使臣觀劇有肅穆的儀式性。在光緒二十年八月十五日,也曾以京劇劇目宴請朝鮮使者,“是日聽戲王大臣共五十六人。南、上兩齋在西邊。特旨宣朝鮮使臣判中樞李承純副使、戶曹參閔詠喆聽戲,入保泰門。館卿帶領,在廷中引見,三跪九叩首,然后入座,在西邊之末。禮王傳知,禮部堂官即刻派人告館卿,館卿至四譯館帶來。朝廷特示懷柔,彼使臣者尚燕衎自若歟”。〔3〕這天被招進宮中演出的戲班是四喜班,在寧壽宮演出了《降麒麟》《雙天師》《滿床笏》《百花山》等劇目,另外由于是中秋節(jié),還由本家班演出了四本中秋節(jié)的承應戲《天香慶節(jié)》?!?2〕《降麒麟》即《朱砂痣》,光緒年間老生高慶奎在排演該戲時加入文曲星麒麟送子的情節(jié),因此,又名《降麒麟》。《雙天師》《百花山》都是具有神話色彩的熱鬧京劇,《降麒麟》講善有善報,《滿床笏》講唐代郭曖打金枝。這種以京劇劇目廷宴外國使臣的典禮,體現了京劇在宮廷的禮樂性功能。

二、京劇作為高臺教化的政治工具

有學者援引乾隆“引俗入古至意”的制樂理念,指出“清代禮樂制作者很早就充分認識到了民間俗文藝對朝廷禮樂構建的重要意義,幾乎從一開始就在利用、改造民間俗文藝,并使之禮樂化”?!?3〕清初制作禮樂,就是走的引俗入雅的路徑,有極大的開放性,兼收并蓄,當時宮廷選擇作為禮樂的聲腔是昆腔和弋腔,這兩種聲腔都是當時最流行的聲腔,尤其是弋腔更是以“花部”身份而被納入宮廷禮樂體系,足見宮廷禮樂系統(tǒng)對俗文藝的包容性,也確保了宮廷與民間戲曲聲腔的一致性和同步性。時至晚清,隨著京劇的繁盛,京劇逐漸取代昆弋腔,成為當時最流行的聲腔。所以,宮廷選擇京劇劇目發(fā)揮其禮樂功能,也是對清朝前期“引俗”理念和傳統(tǒng)的一種繼承。

不僅如此,京劇劇目中包含大量政治教化內容,成為禮樂教化強有力的支持。展現在清朝最高統(tǒng)治者的視野中的京劇,是一種表現力強、成就輝煌的藝術形式,京劇的這種矚目性使得清朝統(tǒng)治者在被它的藝術魅力吸引的同時,也意識到這種成熟完善的藝術形式同樣可以發(fā)揮政治禮樂教化的作用。宮廷不僅在京劇劇本中著力強化道德教化思想,還引進并上演大批宣揚高臺教化的京劇劇目。歸根到底,京劇表達更多的還是儒家倫理道德秩序。倫理教化是在法律之外的對社會秩序的規(guī)范手段。傳統(tǒng)戲曲一直負載著“載道”“衛(wèi)道”的實用主義枷鎖。在欣賞戲曲的過程中糅合深沉的社會倫理道德內容,實現了符合統(tǒng)治階層需要的禮樂教化。明代呂天成對傳奇的“風世”功能的探討,就突出了戲曲對社會的諷喻、教化作用?!暗赖聝r值觀與審美價值觀密不可分,在以中國戲曲為代表的任何民族藝術形式中,美感始終與道德感相伴隨?!薄?4〕

京劇演出時有意凸顯禮樂教化功能,究其原因,在于宮廷演劇的受眾不只有帝后,還有眾多王公貴族、朝廷重臣,甚至還有不時來訪的外國使臣。這種以樂宣教的理念,明朝就極為重視,朱權在《太和正音譜序》中強調“禮樂之盛,聲教之美”。宮廷在選擇京劇演出劇目時,強調禮樂教化功能始終是其內在精神理念。清朝文化政策的核心是“儒釋道三教,匯成一家”,眾多京劇劇目的主題都圍繞宗教的因果報應、儒家的忠孝節(jié)義等思想觀念展開,充分體現在京劇中人物的情感寄托、價值取向、命運走向等方面?!叭鍖W在傳統(tǒng)中國的影響是無處不在的,從個人和家庭的倫理到國家的典章制度都在不同的程度上受到儒家原則的支配。從長期的歷史觀點看,儒學的具體成就主要在于它提供了一個較為穩(wěn)定的政治和社會秩序?!薄?5〕這在宮廷中演出的京劇劇目中體現得淋漓盡致。同治十一年八月初二日的諭旨就明確要求內學新來的太監(jiān)學戲,“總要忠孝節(jié)義的,不要玩笑戲”。〔16〕表現忠孝節(jié)義思想的劇目主要集中在歷史題材的劇目,以及一些表現社會生活的劇目上。

這種教化作用,首先體現在以忠奸斗爭為中心、倡導忠君理念的歷史題材的京劇劇目中。這符合皇室的欣賞眼光、心理預期,也是他們所提倡的國家倫理價值觀的體現。京劇中有關歷史故事的劇目本就非常多,“唐三千、宋八百,數不盡的三、列國”就是指此。以歷史人物、歷史故事為題材的歷史劇構成清宮京劇的主體,在清內廷京劇中所占比重最大,劇目涵蓋先秦到清代的歷史風云變幻。其中演出最多的劇目是三國戲和宋代楊家將、岳家將戲等劇目。歷史劇中所宣揚的忠孝節(jié)義的理念,也是圍繞以儒家思想為核心的傳統(tǒng)文化價值體系所構建的。

清宮中的三國戲大都取材于小說《三國演義》,同時融入豐富的民間故事。很多劇目都是圍繞“忠義”二字展開的以帝王將相為主角的宏大敘事。晚清這一特殊時代背景,又賦予了京劇三國戲更多的精神內涵。諸葛亮、關羽、趙云為主角的劇目,以及楊家將、岳家將等劇目所強調的都無非是對朝廷的“忠”,尤其體現在關公戲上。清宮中帝后在欣賞關公戲時有意以離座之舉表現其恭敬的姿態(tài),有力地強化了清帝后對忠義思想的強調?!霸趯m里頭演關公的戲,每逢關公一上場,皇上與西太后均要離座,佯為散行幾步,方才坐下?!薄?7〕據珍妃侄孫唐魯孫介紹,慈禧在欣賞春節(jié)的必演劇目《青石山》時亦如此。

點將一場,檢場的灑一把滿天星火彩,撤去帷幕,大李五(李順亭)的關公,他唱嗩吶腔,句句都是翻著唱,字正腔圓,游刃有余,毫無力竭聲嘶的、讓人聽了有替他提心吊膽的感覺。慈禧等一把火彩灑出,不等撤帷子,總是避席而起,走到廊子前站一會才回座。后來才發(fā)現,凡是戲里上觀世音菩薩,或是上關公,她總是托詞起身,回避片刻。有一次,同治一位妃子,當關公出場,一疏神,忘了起身離席,慈禧后來借別的說詞,罰她到御花園,忠義神武關圣大帝前連燒三天香,懺悔失敬呢。〔18〕

其實內廷這一系列將關羽神圣化的舉動,無非是借關羽形象表現最高統(tǒng)治者對忠義的認同和重視。這是一種巧妙的傳達。由此可見,不管在案頭,還是在場上,清宮都對三國戲中的關羽形象完美地完成了“忠義”形象的神化和塑造。

不只歷史劇目,在表現江湖綠林俠客的劇中也極為重視忠義思想的表達,比如《惡虎村》對黃天霸一心效忠朝廷的信念的強調。該劇中黃天霸本在回家探母的路上,但是想到施公進京途中會經過惡虎村,便因擔心有變,意欲前去救助。當同行的王樑提出異議,認為既然告假回家就不要再為施公的安危而多慮時,黃天霸稱:“你我弟兄三人,跟隨施縣尊,誰人不知,那個不曉,眼睜睜將他送入虎口喪命,綠林聞知,你我弟兄忠義全無?!薄?9〕當忠君思想與江湖道義出現沖突時,忠君思想也必然要占據上風。因此,《惡虎村》中當朝廷命官施世綸的性命面臨危險時,黃天霸只能殺死自己的結義兄弟濮天雕、武天虬?!稅夯⒋濉肪实奈鋺蚬倘皇瞧湓趦韧⑹軞g迎的一個重要原因,但符合統(tǒng)治者的價值取向才是最根本的原因,正如有研究者所說“如果以為憑借武技就會得到統(tǒng)治者的歡心、寵愛,也是過于幼稚單純的”。〔20〕

由于中國歷史長久以來“家國同構”的社會系統(tǒng)的表達,除了歷史劇、公案俠義劇,這種忠義思想的宣揚也滲透在市民生活題材的劇目中?!胺鸾痰囊蚬麍髴^念與儒家倫理道德的‘孝悌’觀念結合在一起,在滿足世俗的精神生活需求和維系社會秩序方面有正統(tǒng)的道德說教所不可替代的作用。與‘孝悌’觀念相聯(lián)系,‘忠君’學說一直是維護封建統(tǒng)治的根本,借助孝悌宣傳忠君理念就成為理所當然之事?!薄?4〕比如,《一捧雪》中的忠仆穆成一心替主人赴死、舍身報主恩。

(成白)是(筆者注,事)到如今,那還有什么救處,老爺待小人恩重如山,講不得我舍頭救主。……(成白)昔有楊生好善,攜帶一犬入山,楊生酒醉睡臥山崗。有那無知牧童,就放火燒慌(筆者注,荒)山,堪堪燒到楊生身上。那犬翻身跳躍在澗內,纏水濕毛救主。楊生醒來,犬累死山傍,仰天嘆曰:馬有垂韁之力,犬有濕草之恩。禽獸尚且如此,何況小人,老爺叫小人替死倒也罷了,如若不然,我就碰?!?1〕

《梨園舊話》在談到張奎官的演技時說:“尤出色者《一捧雪》《薊州堂》一出,描摹義仆愿以身代死情狀,可使觀者隕涕。昔人謂戲劇之佳者,可以感發(fā)人心,裨益風俗,良不誣也?!薄?2〕

這種教化工具的使用,甚至統(tǒng)治者也會直接借戲曲對臣下進行忠君的警示,比如有關《下河東》的一則逸事就體現了這一點。據徐慕云《故都宮闈梨園秘史》,慈禧太后曾設宴群臣,有《下河東》一出戲,當戲臺上演到歐陽方藐視皇帝,在君前拔劍要斬呼延壽廷的時候,慈禧太后突然下令將扮演歐陽方的李逯子按倒在戲臺上重責四十大板,意在訓誡群臣,她既能打得前朝奸相,本朝臣下倘敢通敵叛國、藐視君上也會有同樣的下場。

三、結語

自古以來戲曲就背負著道德教化的責任,清代積極主動創(chuàng)作京劇的余治,也不斷地強調京劇能“使人觀感激發(fā)于不自覺”〔23〕的功效,其創(chuàng)作京劇的初心就是試圖通過京劇來教化民眾,達到移風易俗的目的。清末民初戲曲改良運動中強調戲曲的社會價值、社會功能,其實也是這種道德教化的一種演變,寄希望于戲曲特別是當時最盛行的京劇承擔起“經國之大業(yè),不朽之盛事”的宏大任務。同樣,宮廷在充分享受京劇帶來的娛樂的同時,也并沒有放棄京劇藝術的政治教化功能。突出體現在清宮京劇演出時的受眾不僅有帝后,還有朝廷重臣、王公貴族,以及域外使者。在京劇表演中,不論歷史劇、公案俠義劇,還是家庭倫理劇等題材,都著力強調其忠孝節(jié)義的價值觀。歸根到底都是以儒家的孝道來穩(wěn)固慈禧太后的尊崇地位,并以忠義的信條對王公大臣進行警示與規(guī)誡?!?/p>

猜你喜歡
禮樂宮廷劇目
舞臺劇目
儒家“禮樂教化”與新時代設計人才培養(yǎng)
禮樂之道中的傳統(tǒng)器物設計規(guī)范
鋒芒畢露的法國宮廷畫家
明代宮廷隊舞考論
新見晚清民國傳奇劇目十一種
盛世宮廷里的外國人
周人傳統(tǒng)與西周“禮樂”淵源
文華大獎”獲獎劇目
優(yōu)秀劇目進校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