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登科
【摘要】近些年來隨著社會的不斷發(fā)展和進步,我國國力也日益增強,建筑行業(yè)發(fā)展迅猛,并且高層民用建筑數量也日益增加。在進行高層民用建筑的建設過程中,將能源的節(jié)約以及建筑使用安全作為在消防給排水工程中的重點關注問題。目前高層民用建筑的消防給排水工程的現狀仍然存在很多嚴重的問題,威脅著建筑工程的治療。本文就此問題進行了相關的分析和研究,并且針對高層民用建筑消防給排水所面臨的問題提供了相關的研究對策,希望提高消防給排水工程的質量。
【關鍵詞】高層民用建筑;施工技術;消防工程;給排水 【DOI】10.12334/j.issn.1002-8536.2021.35.048
隨著社會的發(fā)展和進步,高層民用建筑工程提高了當前土地的利用效率。有效的緩解目前土地使用緊張的問題。但是由于高層民用建筑相對較高,所以對于消防安全方面要求相對嚴格。所以為了提高高層民用建筑的安全性,則應該加強高層民用建筑消防給排水工程的技術水平,進行相應的措施進行應對,從而改進和優(yōu)化高層民用建筑的消防給排水工作。
1、當前高層民用建筑消防給排水工作的主要缺陷
1.1高層民用建筑消防栓系統出現漏洞
當前高層民用建筑消防栓系統中主要的缺陷有兩個方面,一方面是在設計師針對高層民用建筑消防拴系統進行設計時對于其防盜功能過于重視。消防拴墻磚內部洞口進行過梁的安裝。從而導致在出現危險事故時,打開消防栓的難度大幅度增加。但是由于墻體壓力的過大容易導致消防栓發(fā)生變形,從而導致其無法正常使用。一旦發(fā)生險情,救援工作有可能由于消防栓事故無法立刻實施。另一方面是由于部分工作人員在進行安裝時不夠重視。對于消防栓到安裝位置進行隨意更改。從而導致消防栓出水方向與墻體之間沒有形成直角的關系。影響后續(xù)水帶的安裝,并且在后續(xù)險情發(fā)生的事,有可能無法正常給水,導致消防栓功能喪失。
1.2自動滅火系統存在問題
在高層民用建筑里,自動噴水滅火系統是其非常重要的一個工作系統。在發(fā)生火災險情的初期,能夠及時的噴水將火撲滅。所以針對自動噴水滅火系統安裝位置有了非常嚴格的要求,并且需要后期做好長期的噴嘴的維護。但是在實際的安裝過程當中,由于工作人員以及施工管理出現漏洞,從而導致自動噴水滅火系統之間的間距與其要求并不相符。還有可能會出現噴頭混用的問題,這對于高層民用建筑來說,此系統出現問題都會出現消防安全事故。
2、高層民用建筑消防給排水工程的主要施工重點
2.1施工技術安裝的流程
在高層民用建筑給排水工程管道安裝的過程中,工作人員需要嚴格的根據設計圖紙以及安裝流程進行施工作業(yè),在進行具體的工作安裝時,應該關注工作中的重點問題。像當需要安裝的管道直徑在80毫米以上的情況,應該使用溝槽件密封進行管道之間的連接。當需要安裝的管道直徑在80毫米以下時,工作人員可以根據實際的螺紋方式進行管道連接。另外,進行給排水管道的安裝時,應該保證豎立管道的鉛直。并且在此以外,應該控制所安裝管道的垂直誤差,誤差不得超過2毫米。并且為了保證豎管不出現變形,工作人員應該根據施工作業(yè)的具體情況,安裝所需要的固定支架,如果涉及到的建筑物層高在4米以上,就應該嚴格的按照施工標準,為其安裝兩個固定支架,從而保證管道安裝的規(guī)范性。
2.2給排水管道的預制工作
在進行高層民用建筑給排水管道的預制之前,工作人員應該及時的準備好前期工作,對于所涉及到的設計圖以及管道的相關基本內容向型號以及尺寸和各項參數應該進行全面的學習和掌握。部分管道預制半成品,應該進行相應的編號,并且可以根據管道的不同類型進行分類,保障后續(xù)管道安裝工作的順利進行。在進行管道切割時,應該使用切管機以及砂輪切割機,并且對于切割工作要細致管理,保證進行切割后,管道切口足夠光滑。
2.3給排水管道安裝工作
工作人員在進行管道安裝之前,對于管道要進行清潔和全面的清理。在安裝管道時,需要根據所規(guī)定的的安裝順序進行正確的安裝流程。順序為立管-水平干管-支管。在安裝立管時,應該將管道在安裝前就連接好,然后固定管道。在進行立管的過程中,固定支架的所在位置要根據管道的具體位置來確定,能夠有效的提高管道安裝后的結構的穩(wěn)定性,防止管道出現傾斜以及變形的情況。在進行水平干管的安裝時,要嚴格的遵守安裝歷程,根據其所涉及的安裝要點進行安裝工作。
2.4給排水工程閥門的安裝
在進行閥門安裝前,應該進行閥門安裝的準備工作,工作人員要根據設計圖紙嚴格的進行閥門的安裝工作。針對所施工使用閥門的位置、型號以及規(guī)格要進行仔細的校對,保證進行閥門安裝的準確性。在實際閥門安裝之前,對閥門的形狀要進行嚴格的檢查,通過檢查檢測,保證閥門處于正常的使用狀態(tài),并且,要進行閥門的清潔工作,保證閥門整體的清潔情況,保障后續(xù)安裝的順利進行。另外,負責安裝的部門應該對填料進行及時的更新,并且根據相關的規(guī)范,進行填料的耐壓強度測驗,測驗合格后,方可進行閥門的安裝工作。
2.5消火栓給水系統的沖洗以及試壓工作
在進行測試水壓時,應該嚴格的根據相關的規(guī)范進行操作,最大可能的使用潔凈水源進行測試。另外在進行實際的試壓操作時,不可以使用具有腐蝕性的化學液體,避免對實驗結果造成嚴重的影響。尤其是針對低溫度地區(qū)進行水壓試驗過程中,相關工作的負責人應該根據地區(qū)的實際情況,對于試驗要進行一定的防凍手段。在進行水壓試驗時,需要對于試驗強度進行嚴格的控制,試驗需要在所設計的強度的1.5倍進行。另外進行管網注水前,工作人員應該做好充足的前期準備工作,對管內的空氣進行排空,然后逐漸的提高管道內壓力。在壓力值到達頂點時,保持30分鐘左右。同時,對管網進行全面的檢查,保證在試驗過程中,管網沒有破損,沒有出現滲漏,從而保證管網符合相關規(guī)范和要求。另外,在保證水壓正常的同時,應該進行管網的內部清潔工作,進行全面的沖洗,清除管網內部的雜物,保證其達到施工的標準。
3、高層民用建筑消防給排水工作問題的相應對策
3.1提高工作人員的建筑工作安全意識
高層建筑的施工主體就是施工的工作人員,所以工作人員工作素質與消防給排水工作的工程質量有著緊密的聯系。所以在高層建筑在進行消防給排水工程工作時,為了保證施工工程質量的可靠性和安全性,對于所涉及的工作人員應該進行全面的工作機能培訓,包括施工的具體工作規(guī)范,注意事項,工作內容,管道的基礎知識等。既能夠提高施工人員在施工過程中的消防安全意識,也能夠有助于其提高在工作過程中的工作責任心。除了對普通施工人員進行培訓外,應該格外的加強對于管理人員的培訓工作,提高管理人員的消防安全意識,提高管理人員對于施工現場管理工作的責任心,對于施工人員對消防設備的知識掌握程度進行監(jiān)督。另外應該建立相關的消防知識考核制度,定期的對工作人員進行相關的考核,對于消防栓安裝的知識進行檢查,提高工作人員施工的工作能力,保證高層民用建筑消防工作的工程質量。
3.2提高對于高層民用建筑消防工作的工程監(jiān)管工作力度
為了提高高層民用建筑消防給排水工作的工程質量,在進行施工前,負責施工的相關單位應該建立一個針對施工的完善的工作監(jiān)督管理制度,全面的對給排水工作施工過程進行監(jiān)督和管理,尤其是施工的細節(jié)方面,進行細致的管理工作。并且,施工相關的監(jiān)管人員應該對于此項工作給予高度重視,提高在實際的工作過程中對于此項工作的認知程度,保證高層民用建筑消防給排水工作的施工質量。另外,相關的監(jiān)督工作人員應該對于整個施工過程進行全面的監(jiān)督,尤其是在施工過程中所遇到的細節(jié)問題,要進行重點的監(jiān)管和關注,對于施工人員的實際工作進行定期的檢查,保證工作人員施工工作的合理合法性,規(guī)范其施工操作行為,保證施工中各項工作全面到位,從而提高高層民用建筑消防給排水工作的工程質量。
結論:
綜上所述,由于我國國力的不斷增強和發(fā)展,城市化的腳步的加快,高層民用建筑的數量不斷的增加和發(fā)展,消防安全問題也開始頻繁的出現,給居民以及社會造成的嚴重的經濟損失,甚至對于居民的人身安全有著嚴重的影響。高層民用建筑消防給排水工作是整個高層建筑的消防安全保障系統的重要緩解,在實際發(fā)生險情時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另外,在消防給排水工作的實際工程中,施工的相關單位應該對于消防給排水工作給予高度的全面的重視,引進先進的施工技術,保證施工技術的先進性,以及優(yōu)勢。在施工過程中應該提高工作人員的安全意識,保證安裝的順利進行,并且保證消防給排水系統的正常使用,充分發(fā)揮其功能,定期的進行員工知識培訓,讓施工人員能夠全面的掌握消防知識以及安裝技術。同時在進行消防給排水工程施工時,應該嚴格的按照規(guī)章制度、流程以及設計圖紙進行操作,保證消防工程的工程質量。
參考文獻:
[1]杜承勇.高層建筑外墻外保溫系統火災特點及滅火救援對策淺探[J].中國應急救援,2021(05):12-16.
[2]渠鳳.高層民用建筑消防給排水施工技術應用研究[J].建材發(fā)展導向(下),2020,(001):393.
[3]傅英棟.高層民用建筑消防給排水施工技術應用研究[J].今日消防,2019,(001):44,46.
[4]王志雙.高層民用建筑的消防給排水設計要點研究[J].建筑發(fā)展,2021,4(10):37-38.
[5]鄒向前.高層民用建筑的消防給排水施工技術[J].消防界,2020,(008):P.33-34.
[6]楊雪.高層民用建筑的消防給排水施工技術研究[J].城市建筑,2019,16(12):2.
[7]羅賢文.消防給排水施工技術在高層民用建筑的應用[J].智能城市,2020,6(24):2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