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袁 琳
魯智深是我國古典名著《水滸傳》中的一個人物,他疾惡如仇、勇而有謀,但有時也粗魯莽撞、勇猛急躁。魯智深在書中出場比較早,書中和他有關的名場面不少,如拳打鎮(zhèn)關西、大鬧五臺山、倒拔垂楊柳等等。在這些故事情節(jié)中,有很多法律問題值得探討,你注意到了嗎?
魯智深原是渭州的一名提轄,他在一次喝酒時遇到金家父女,得知當?shù)貝喊枣?zhèn)關西欺辱他們的事情后,主動向金家父女贈送銀兩,并親自保護他們逃離虎口。等到金家父女離開后,他才來到鎮(zhèn)關西肉鋪前找其算賬,激怒了鎮(zhèn)關西,兩人發(fā)生摩擦,魯智深最終失手打死了鎮(zhèn)關西。
在《水滸傳》中,幾乎沒有什么具體的社會環(huán)境的介紹,但通過對各階層人物及他們之間的關系的描繪,一幅北宋社會生活的圖景便非常逼真、清晰地呈現(xiàn)于我們面前,統(tǒng)治階級的驕奢淫逸以及受壓迫人民“撞破天羅歸水滸,掀開地網(wǎng)上梁山”的愿望,則是組成這幅歷史圖景的經(jīng)緯。從故事中的人物角度來看,魯智深打死惡霸是為了除暴安良、懲惡揚善。然而,從今天的法律角度分析,魯智深的行為實際上涉嫌刑事犯罪,他既有傷人的主觀故意,也在客觀上實施了傷人的行為,所以他涉嫌故意傷害致人死亡罪,依法需承擔相應的刑事責任。
我國《刑事訴訟法》第十二條規(guī)定:“未經(jīng)人民法院依法判決,對任何人都不得確定有罪。”雖然鎮(zhèn)關西是個惡霸,做了很多危害百姓的事情,但他是否有罪須法院經(jīng)審理來確定。如果法院判決他有罪,那么司法機關會依法對他執(zhí)行相應的刑罰,個人不能代替司法機關對他人定罪處罰。因此,當面對他人的犯罪行為時,我們不能以暴制暴,而是要采用合法方式使犯罪之人得到應有的懲罰。
因打死惡霸鎮(zhèn)關西,魯智深逃出渭州,后在他鄉(xiāng)又遇到了金老。當時,官府已張掛榜文,出一千貫賞錢通緝他。金老將魯智深帶到家中,和女兒、女婿趙員外一起熱情地款待了他,對他表達了感激之情。為了防止被官府發(fā)現(xiàn),魯智深先是在趙員外的莊子住了幾日,之后又在金老和趙員外的幫助下,前往五臺山剃度出家。
魯智深涉嫌犯罪,金家父女和趙員外明知魯智深是通緝犯,卻將魯智深收留在家中,之后又送他去五臺山躲避官府追捕。從今天的法律來看,金家父女和趙員外的做法涉嫌窩藏罪。
什么是窩藏罪呢?我國《刑法》第三百一十條第一款規(guī)定了妨害司法罪中的窩藏、包庇罪的行為及其量刑標準:“明知是犯罪的人而為其提供隱藏處所、財物,幫助其逃匿或者作假證明包庇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情節(jié)嚴重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逼渲?,窩藏罪主要包括以下幾個特征:(1)主觀方面必須是故意,也就是行為人明知道是犯罪分子而幫助其逃跑隱藏,意圖使其逃避法律制裁;(2)客觀方面表現(xiàn)為為犯罪分子提供隱藏處所、財物幫助其逃匿;(3)侵犯了司法機關懲治犯罪的正常活動。金家父女和趙員外明知魯智深犯罪了,還給魯智深提供藏匿的地方,之后又提供財物送其上五臺山,意圖使魯智深逃避法律制裁,他們的行為符合窩藏罪的構成要件。
在五臺山,魯智深難以忍受寺中清規(guī),兩次破戒飲酒,且醉酒后大鬧寺院,打壞泥塑金剛,還大鬧禪堂。寺中一眾職事僧召集寺中雜工、仆役要教訓魯智深,卻被其打傷。至此,魯智深再也無法在五臺山安身,只得離開。
魯智深醉酒后大鬧五臺山,破壞了寺中的財物,還打傷了很多人。按照今天的法律,魯智深是否要對他醉酒后所實施的行為承擔法律責任呢?醉酒并不是免罪金牌,法律不允許人們以喝醉酒為由逃避罪責。我國《刑法》第十八條第四款規(guī)定:“醉酒的人犯罪,應當負刑事責任?!弊砭频娜撕染魄皩ψ约旱男袨橛谐浞值谋嬲J能力和控制能力,對醉酒行為后果有充分的預見性,具有完全刑事責任能力。如果醉酒后做出侵犯他人財產(chǎn)權利、人身權利的犯罪行為,醉酒的人應當為自己的犯罪行為承擔法律責任。因此,即使魯智深大鬧五臺山時處于醉酒狀態(tài),他也要為損壞財物、打傷他人的行為承擔法律責任。
魯智深離開五臺山后,到了東京大相國寺,被寺中長老安排管理菜園。書中對此有詩曰:“……相國寺中重掛搭,種蔬園內(nèi)且經(jīng)營。自古白云無去住,幾多變化任縱橫?!濒斨巧钤诖笙鄧庐敗安藞@管理員”期間又遇到了哪些事情呢?你不妨去書中一探究竟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