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昔陽縣高級職業(yè)中學(xué)校 趙華江
雖說文無定法,然而作為文學(xué)藝術(shù)的寫作終歸有自己獨有的藝術(shù)規(guī)律。尊重并探求這一文學(xué)藝術(shù)獨有的規(guī)律是使寫作走向繁榮的必由之路。
具體而言,四大文學(xué)藝術(shù)體裁(詩歌、散文、戲劇、小說)中,散文最為普及,應(yīng)用較為廣泛。散文又分為四類——記敘性散文、說明性散文、議論性散文、抒情性散文,前三類由于從小學(xué)就已經(jīng)接觸并系統(tǒng)學(xué)習(xí),難度不大。本文著重談?wù)勔允闱闉楸举|(zhì)特點的抒情散文的寫法,比較全面地涉及了抒情散文的概念區(qū)分、寫法步驟以及必要注意事項,尤其是站在學(xué)生寫作的語文基礎(chǔ)教育視角,希望能夠給同仁提供借鑒。
詩歌傳神、雋永,甚至可以由詩而歌;戲劇、小說需要具備情節(jié)、環(huán)境、人物等要素;散文是敘、議、說明、抒、描寫的普遍化應(yīng)用,各表達手法甚至可以獨立運用成文,而抒情散文則是其中的一朵奇葩,熠熠生輝。
相較于其它散文,抒情散文的主軸是“情”,“情” 是抽象的,需要體會和感知的,所以它不可能像記敘(散)文那樣“六要素”(時間、地點、人物、起因、過程、結(jié)果)面面俱到,也不可能像說明文那樣準(zhǔn)確、簡練、抓本質(zhì),更不可能像議論文那樣論點、論據(jù)、論證俱全,論證說理頭頭是道。那它的特點是什么呢?一言以蔽之,“形散神不散”。意即它沒有表達邏輯順序,只有一個表達的中心點,凡是符合表達中心點的皆可以入文。
第一步是立意,要確定你這篇抒情散文的“情”是什么。具體而言,這種情可以是贊美(頌),可以是冷懟(批判);可以是欣喜雀躍,可以是悲痛欲絕;可以是閑若神游九州,可以是慮如熱鍋之螞蟻;可以旗幟鮮明,可以隱晦黯澀??偠灾扒椤睘槲闹?,“情”為文之源,立意的高下就決定了文章的品位。
第二步是羅織材料,以自己確定的“情”為始為源,上下神溯,九州為鄰,羅織和“情”有關(guān)聯(lián)的素材,并進行剪裁。
抒情散文的組材和剪裁,要注意四點:一是要廣,即以“情”為原點,天南海北,身前事后,不要拘泥于一人一地,一事一景;二是要“準(zhǔn)”,不能下筆千言,離題萬里,所選的必須是合“情”的,甚至在剪裁的時候只要合“情”的那一點;三要“深”,在選材、剪裁的時候,要力求極盡“情”的所有維度,極盡每一個素材的可用維度,不要泛泛而談;四是要務(wù)“虛”,抒情散文本身以“情”為綱,如果沒有出色的聯(lián)想思維、理性思維,很容易把文章寫成一盤散沙,而讓人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一定要“務(wù)虛”,有很好的貫串功夫。
第三步是遣詞運句,對確定的中心、選定的素材,用合適而精彩的語言進行“包裝”。這方面要注意三點:一是“合規(guī)”,整個語言必須干凈利落,沒有語病雜質(zhì);二是繁簡相宜,尤其是要把多余的字、句盡可能刪去;三是豐富多彩,生動活潑,能夠讓讀者有較好的閱讀體驗。
第四步是修改定稿,要認真檢查全文的主題是否合乎題意;要認真檢查全文的素材是否“忠實”于主題,是否出現(xiàn)了“喧賓奪主”的現(xiàn)象;要認真檢查素材間是否順序混亂,邏輯不當(dāng);要認真檢查文章整體效果是否達到了預(yù)期,如果不盡如人意該如何刪改。
首先,不能“無病呻吟”,不能做濫情之語。所謂抒情散文,必須是有感而發(fā),發(fā)之適度。有的文章故意虛張聲勢,矯揉造作;有的文章夸大其詞,對主題拔苗助長;有的文章陳倉暗度,播散不實之論。我們?yōu)槲恼弑仨殘猿智髮嵵L(fēng),戒除奢靡之氣,做到“文章合為時而著,歌詩合為事而作”。
其次,不能胡亂操作“形散神不散”的維度,究竟應(yīng)該散到什么度,以其對中心思想(神)的表達效果來判斷。有的同學(xué)寫出的抒情散文,五花八門,亂象迭出,美其名曰“形散神不散”;有的同學(xué)寫出的抒情散文,事例簡單,裹足不前,美其名曰怕“形散神散”。二者都不可取。
第三,不能把抒情散文和其他散文隔離甚至對立起來。曾經(jīng)有幾種論調(diào):有的人認為“唯抒情散文為高”,其它散文都格調(diào)太低,沒有文采氣質(zhì);有的人則認為“抒情散文過于散亂而濫情”,不如其它散文實在、明了。其實,文體的選擇,歸根結(jié)底是由寫作者的目的和寫作的對象甚至寫作者的風(fēng)格水平?jīng)Q定的,武斷地評論孰優(yōu)孰劣,都是極端片面的。
第四、不能“閉門造車”,要引導(dǎo)為文者積極投身豐富多彩的社會實踐,通過生活來提升自己“抒情”的水平和格調(diào),正所謂“唯有源頭活水來”。要引導(dǎo)為文者積極閱讀并從其他文體中借鑒“形散神不散”的技巧,尤其是要從詩歌、散文詩,甚至其他散文中汲取為文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