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傳統養(yǎng)生格言
人之精神,光芒閃爍,如鉛易流,如火易發(fā),播弄揚露,必竭而后已;埋光塞兌,沉默斂藏,則神完而精固。然收斂亦大難矣:內魔為祟,外境炫誘,一事不簡,則放逸;一刻不照,則沉昏;平居稍悟,遇境輒迷,乍起乍伏,漸耗漸減,身余其幾?
西漢,戴圣選編《禮記·內則》
我們曾經談過有關節(jié)嗇養(yǎng)生的話題。其實,傳統養(yǎng)生認為,節(jié)嗇的重點是在精神方面。例如,鄭碹在《左非庵日纂》中就說:人的精神光芒閃爍,像鉛一樣容易融化流淌,像火一樣容易燃燒,如果不注意收斂,神思外放,必定會慢慢耗竭;只有收斂自己的精神,言簡語少,才能神完精固。
然而收斂精神,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鄭瑄認為其原因主要有兩條,一是人都會有自己的思想(內魔為祟),一是外面事務的誘惑(外境炫誘)。正是由于人會思想,因而如果不加以管控,一事不注意,神思就不知道飛到哪里去了;一時不警惕,就會昏昏然失去清明;平常還能保持清醒,一遇到事兒就會迷失了自我。各種各樣的事情不斷地在你身邊發(fā)生,就會慢慢地把你的神思耗盡,最終使你的精力所剩無幾。因此,自鳩摩羅什翻譯《維摩詰所說經》開始,國人就把心稱為“心猿”,指人心如同猴子般躥跳不停,后來又有成語說“心猿意馬”。南北朝時陶弘景在《養(yǎng)性延命錄》中就明確提出要少思、少念、少欲、少事、少語等“十二少”。同時提出“多思則神殆,多念則志衰,多欲則損志,多事則形疲,多語則氣爭”等應當除去的“十二多”。所以養(yǎng)生首先是要求靜心寧志,恬淡虛無,就是叫你少想事情。
然而許多人卻有些迷惑:心之官則思,人活著就會有思想,遇事會有自己的觀點、想法,怎么能叫人少思甚至無思呢?總不能讓人渾渾噩噩,如行尸走肉一般活著吧?
其實這樣的理解是錯誤的。禪宗里有兩個公案,可以解大家的迷惑。一個是說六祖慧能到南方以后,聽說有個臥輪禪師做了一首偈語:臥輪有伎倆,能斷百思想;對境心不起,菩提日日長?;勰苷J為臥輪禪師未明心地,把自己束縛在了“死局”中。于是就做了一首偈語送給臥輪禪師:慧能無伎倆,不斷百思想;對境心數起,菩提作么長?就是說人不可能沒有思想,所以不能斷也無須斷;遇到事情你肯定有自己的想法,隱瞞是不對的,但不要讓這些想法左右了自己;因為菩提(佛性自在心中)不應當隨著你的思想而變化。由此可見,少思不是叫你不思,只是要知道放棄,不要日思夜想鉆牛角尖;遇事可以有自己的觀點和想法,但事情過去了就不要再想。例如另一個公案說,有個老和尚帶著小和尚在河邊遇到一個女子,因河上無橋,女子無法過河,老和尚便將女子背過河。過河后走了很久,小和尚遲疑著問:師傅背女子過河,是不是違背了修行的戒律?。坷虾蜕姓f:事情過去了那么久,我早就忘了,你現在還在想嗎?
用現代的話說,收心魔杜外誘,少思節(jié)嗇,不是要人不去思想,而是要你守定“初心”。既不要做“假圣人”,像臥輪禪師那樣去斷“百思想”;也不要隨波逐流,讓世上紛亂的事情擾亂了自己的本真“初心”。我想,這就是節(jié)嗇養(yǎng)生的本諦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