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安大學魯迅藝術學院 陜西·延安 716000)
麥蓋提縣位于喀什地區(qū)東部,塔克拉瑪干大沙漠西南邊緣。屬溫帶大陸性干燥氣候,熱量豐富,日照充足,晝夜溫差大,冬季寒冷,夏季炎熱,春季多風,秋季秋高氣爽。主要地貌,沿葉爾羌河兩岸為平原區(qū),東北部沿葉爾羌河下游一帶為原始胡楊森林區(qū),東部為沙漠區(qū)。有葉爾羌河、提孜那甫河兩大水系。因兩河水源充足,沼澤濕地多,胡楊灌木叢生,駱駝刺、蘆葦等野草為牧獵提供了良好的條件。但是這里又緊靠著塔克拉瑪干沙漠,不但氣候干旱,風沙肆虐,而且與外界長期隔離,給麥蓋提人的生存帶來了極大困難。雖然長期封閉的生活模式和落后生產方式的限制,但是文化藝術卻取得了驕人的成績。正如馮天瑜所言:人類文化是以自然為基礎的。因此地理環(huán)境是一個民族的文化形成某種類型的前提性基礎。正是自然環(huán)境對麥蓋提刀郎人的限制與磨煉,才造就出麥蓋提刀郎其克提曼的舞蹈品格。麥蓋提的自然生態(tài)與刀郎其克提曼舞蹈的關系是密不可分的,刀郎其克提曼舞蹈沒有環(huán)境對其的磨礪,也就不可能展現(xiàn)出它的獨特魅力。刀郎其克提曼舞蹈就是麥蓋提刀郎人民狩獵生活的真實顯現(xiàn),反映出了刀郎人生活狩獵的過程,表現(xiàn)出了麥蓋提刀郎人堅毅勇敢的性格與戰(zhàn)天斗地的精神風貌。
刀郎舞的第一部分“其克提曼”,是對古老刀郎人捕獵生活的重現(xiàn),是對古老刀郎人跟蹤獵物真實的顯現(xiàn)。舞蹈一開始舞者漸漸入場,表現(xiàn)出了狩獵的隊伍不斷壯大,也體現(xiàn)出了刀郎人團結互助的精神。舞者上場后形成兩人為一組的群舞,男舞者們通過在胸前交替掄臂的動作,表現(xiàn)了古老刀郎人在茂密的胡楊林中搜索獵物的情景,女舞者們一只高舉火把互相傳遞予以配合,為獵人勇士們照亮前行的道路,另一只手則優(yōu)雅的拈起裙子的底襟,防止繁茂的樹枝、荊條刮破自己的衣裙。整個“其克提曼”舞段就是在男女雙方默契配合中所完成的,通過男女雙人的默契配合充分表現(xiàn)出刀郎人不畏艱辛、相互扶持的團結精神和刀郎人男女共同維系生存的默契情愛。
麥蓋提縣的“刀郎其克提曼”,并不是單獨存在的舞蹈形式,它是刀郎木卡姆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與“賽乃姆”、“賽勒克”、“色勒利瑪”共同組成刀郎木卡姆中完整的舞蹈樣態(tài)。在麥西來甫中刀郎人必不可少的慶祝形式就是木卡姆,從而麥西來甫成為集歌舞、娛樂、教育、聚餐為一體的文化空間。麥蓋提縣的“刀郎其克提曼”動作舒展、勁健、大方且粗獷,舞蹈動律穩(wěn)健、瀟灑、格調高昂明亮,振奮人心,表現(xiàn)出了超強的感染力和親和力,無論是舞者的沉穩(wěn)的壓顫還是豪邁的跺步都是刀郎人內心情緒的發(fā)泄,都遺存了麥蓋提古刀郎人的生活印記;也是刀郎人性格爽朗大方、勇敢堅毅的表現(xiàn)。
麥蓋提“刀郎其克提曼”是一種“動態(tài)的表演形式”,其具有濃厚的群眾基礎,不同年齡階段的人都喜歡“刀郎其克提曼”,因此在各個場合都會見到“刀郎其克提曼”的表演。每逢喜慶佳節(jié),婚俗慶典、親朋光臨時,麥蓋提縣的刀郎人就會舉辦一場隆重的麥西來甫,能歌善舞的刀郎人便成群結隊地聚集在一起,跳起了刀郎舞。在麥蓋提縣“刀郎其克提曼”的表演空間可謂無處不在,因為“刀郎其克提曼”的表演并沒有特定的空間,所以室內室外、胡楊林里、戈壁灘上、葡萄架下、巴扎上到處都是“刀郎其克提曼”的表演空間。
立腰拔背,維吾爾舞蹈共同的姿態(tài)特征是重心較高,麥蓋提縣的且克提曼的基本體態(tài)也不例外,麥蓋提人正是通過立腰拔背動作來實現(xiàn)的,在且克提曼舞蹈中,這一姿態(tài)貫穿整部舞蹈的始終。昂首挺胸,立腰拔背,使舞者給人一種盎然向上的感覺,無論是動是靜,這種造型是麥蓋提刀郎人外向堅毅性格的呈現(xiàn),凝聚了麥蓋提刀郎人豪邁矯健的體態(tài)特征和勇敢無懼的民族性情。
在麥蓋提的“刀郎其克提曼”中拇指沖、掌形、蘭花手最為常見,拇指沖是由拇指伸直外擴,其余四指彎曲內握于手心處,所形成的手部姿態(tài),拇指沖這個手型可以根據不同的身體姿態(tài),放在不同的位子上,由拇指上舉于頭頂是手拿油燈的象征,也是最典型的姿態(tài)造型。掌型是由五指伸直并攏所形成的手部姿態(tài),掌型手勢一般為動作過程的鏈接,也常用于邀請舞伴的手型。蘭花手是由拇指伸直內靠于掌心,中指伸直前靠于拇指,其余三指向后微靠所形成的手型,蘭花手是在“零動態(tài)”的姿態(tài)造型中常用的手型,可以根據不同的姿態(tài)造型,放在不同的位子,如典型的位子有雙手平開于身體兩側,在立腕基礎上形成的蘭花手。
麥蓋提刀郎其克提曼的動律特征是獨特的壓顫與滑沖。壓顫是麥蓋提其克提曼的典型動律之一,壓顫動律表現(xiàn)為是膝部有規(guī)律的下壓形成顫動,這種有規(guī)律的膝部顫動與麥蓋提人長期在松軟和較為平坦的沙地中行走有關,為了方便行走腳下形成了先探虛實然后才扎實向前走習的慣性,由于腳下先探虛實的動態(tài)習慣,形成了壓顫動律特征。滑沖動律也是麥蓋提其克提曼的典型動律之一,滑沖是伴隨著膝部的彎曲,主力腳步向前滑與沖的步態(tài),滑沖動律也與麥蓋提人常在沙漠行走有關,麥蓋提人為了在沙漠行走中更好的節(jié)省體力,在行走中有意往前滑沖所產生的步伐樣態(tài),在麥蓋提縣的刀郎其克提曼中常常作為顯要動律出現(xiàn)?!皦侯潯焙汀盎瑳_”都是和鼓的節(jié)奏緊密配合的,形成了刀郎舞特有的風格動律。
麥蓋提刀郎其克提曼的典型動作有跺步、壓顫前進步、兩步一跺、前后圍腰手等。跺步是麥蓋提縣其克提曼舞蹈中的一個典型動態(tài)之一。跺步動態(tài)表現(xiàn)為任意一只腳抬離地面之后迅速跺地并發(fā)出響聲的舞動。跺步形成的主要原因,一是為了在廣闊寂寞的沙漠中鼓舞士氣、增強信心;其二是在追趕獵物時用聲響把獵物趕出和捕獵時的跺地聲震懾和圍捕獵物演出而來。壓顫前進步是麥蓋提縣刀郎其克提曼中典型動作之一。壓顫前進步是由舞動-壓顫、行進步相結合的舞動序列,是在壓顫動律的進行中的行進。兩步一跺是麥蓋提刀郎切克提曼中的主干動作,它貫穿于整個舞蹈的始終,是由舞動-壓顫前進步、跺步所組形成的舞動序列,前兩步壓顫前進步要平穩(wěn)前進,動律的重拍是往下的,一大一小兩次壓顫,第三步是在先蹲的姿態(tài)上,重拍膝部伸直往上的同時跺步。前后圍腰手作為手部的顯要動作出現(xiàn)在麥蓋提縣的刀郎其克提曼中,它是由三個舞動組成的舞動序列:舞動一,右手至左腰前,左手至右胯后。舞動二,右手經胸前至體旁,左手經體后向旁展開成平開為。舞動三,右手經體旁向后圍至左胯后,左手經體旁向前圍至右腰前,這一舞動序列正式刀郎男性用雙手撥開荒野雜草的動態(tài)顯現(xiàn)。
在麥蓋提的刀郎其克提曼中,舞蹈是由若干雙人舞所組成的群舞,舞者兩人一組(或一男一女、也可兩男兩女)陸續(xù)進場起舞。先是面對面向右走斜線,作兩步一跺地動作,互換位置,再向左走斜線回原位。這種向右斜線行進調度的方式,正是表現(xiàn)刀郎人穿過密林,撥開荊棘,舉著火把去尋找野獸蹤跡的真實寫照。男女舞者互換位置是表現(xiàn)他們互幫互助的縮影。向左走斜線回到原位體現(xiàn)出狩獵過程的艱辛與艱難,要想捕獲獵物就要經歷千辛萬苦,不斷地調度變化體現(xiàn)了刀郎人不畏辛苦的堅毅品格。
麥蓋提地區(qū)的刀郎其克提曼是刀郎舞重要的組成部分,是麥蓋提地區(qū)人們生產生活的縮影,也是麥蓋提人宣泄內心孤寂情緒的最佳方式。浩瀚的沙漠給了麥蓋提人生活帶來了艱難,影響了他們的生活方式與思維方式,更影響了麥蓋提人情感宣泄的方式,他們通過跳起刀郎其克提曼不僅能來慰藉心靈、感悟生活、宣泄情感、消除疲勞、娛樂身心,還能廣交朋友、交流感情、協(xié)商大事、互相幫助的功能。在麥蓋提其克提曼舞蹈中最重要的功能就是互幫互助,因為麥蓋提人生活在沙漠與戈壁的邊緣,如果不互相幫助的話,就無法與艱苦的環(huán)境作斗爭,就無法生存下來,在麥蓋提地區(qū)由于環(huán)境惡劣,勞動力匱乏,婦女必須和男人一樣從事各種辛苦的生產勞動,在刀郎其克提曼中男舞者揮動雙手模擬撥開草叢尋找野獸的蹤跡,女舞者一手高舉頭頂似舉著火把照亮前進的路程,都是現(xiàn)實男女一同狩獵中相互扶持場景的藝術顯現(xiàn),刀郎其克提曼不只勞動生的再現(xiàn)模擬,更是刀郎人團結力的顯現(xiàn),是刀郎人情感的宣泄的平臺,更是刀郎人吃苦耐勞精神的凝聚。作家尚昌平對刀郎地區(qū)有過這樣的描述:“麥蓋提縣,并非人類宜居的環(huán)境,卻是舞蹈和音樂騰飛的地方”。音樂與舞蹈帶給了刀郎人強大的精神支持,使刀郎人能在苦中有樂,可見刀郎其克提曼對麥蓋提人的意義如此重要的,它是麥蓋提人的信仰也是刀郎人通往幸福的橋梁。
綜上所述,麥蓋提地區(qū)的刀郎其克提曼獨特的形態(tài)與形式,都與麥蓋提古刀郎人的狩獵生活息息相關。麥蓋提地區(qū)的刀郎其克提曼雖然是古刀郎人狩獵生活的遺風,卻體現(xiàn)出了現(xiàn)代刀郎人的精神內核,刀郎人從開朗大方、粗獷矯健的動作中感受著古刀郎人傳遞的力量,從氣度瀟灑、灑脫豪放的韻律中體悟著古刀郎人的精神品格。其克提曼在麥蓋提人的心中就是一支古老的生命之舞,它見證了刀郎人從遠古一路走來的歷史風霜與絢爛文化。他們通過舞動其克提曼透露著他們對生活愛和對幸福生活的追求,他們用那唱不完的歌、跳不盡的舞,來抒發(fā)他們對生活美好的歌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