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江西古代文人建筑上梁文研究
——以文淵閣《四庫全書》及《四部叢刊》為例

2022-01-01 06:16:44許飛進張艷萍
南昌工程學院學報 2021年2期
關(guān)鍵詞:兒郎上梁四庫全書

許飛進,張艷萍

(1.南昌工程學院 土木與建筑工程學院,江西 南昌 330099;2.湛江市中英文學校,廣東 湛江524001)

舊時在江西(1)此處的江西指現(xiàn)行的行政分區(qū),包括了婺源縣。農(nóng)村建筑房屋時,從起工到上梁竣工各個階段,都要占卜求得吉兆,還要舉行儀式并致喝彩祝頌之辭,上梁文也隨之產(chǎn)生[1]。人們誦唱上梁文,主要是表達建成新居的歡愉心情,以及對社稷、對未來、對人們生活的美好祝愿,以誦祝吉祥。

上梁文屬于口承語言民俗,在近年來,對于上梁文化或者上梁文化產(chǎn)生的歷史價值以及文學價值研究取得了長足的進展。以往學者側(cè)重于時間上的探究,如學者路成文認為上梁文首見于北魏至北齊時期文人溫子升,唐朝至五代時期上梁文主要流行于敦煌民間,北宋時期經(jīng)過文人王禹偁、楊億等人改造,逐漸成為當時較為重要的文體。早期上梁文具有模式化傾向,后期具有個性化傾向[2]。谷曙光[3]認為宋代是上梁文最為繁盛發(fā)達的時期,作品最多,藝術(shù)成就最高。張慕華[4]認為宋體上梁文成為文人構(gòu)建政治、文化及個人生活的性情文章。解為[5]則認為宋以后上梁文保留了祝文特點,但也在一定程度上改革了格式。毫無疑問,宋代上梁文最為興盛,上述學者實際上主要是研究文人上梁文以及對于上梁文體、上梁文文章中的結(jié)構(gòu)、語言的介紹,這些研究對上梁文的價值挖掘起到了推動作用。然而,上述研究忽略了上梁文關(guān)于地域上的發(fā)展和分布差異。江西農(nóng)村上梁文富有濃郁的地域文化色彩,其中的韻味值得深入推敲。如余悅從江西民俗的角度,從田野調(diào)查簡述了江西吉安及宜豐一帶上梁文,梅聯(lián)華研究了南昌的上梁民俗,在贛南客家,1999年,由李鴻等學者積二年之力,主編《江西飲食文化與風情》一書,從飲食文化角度分析了江西客家安遠的建房儀式與飲食的關(guān)系[6],贛州博物館的萬幼楠通過口頭采訪龍南縣、信豐縣、寧都縣和石城縣相關(guān)人員,綜合分析客家建房儀式的各階段特點,并結(jié)合了上梁文進行闡述[7],江西作家劉華在走遍江西之后,以文學的筆調(diào)記錄非純客家吉水的建房儀式特點[8];此外還有筆者通過田野調(diào)查研究環(huán)鄱陽湖地區(qū)上梁文[1]。其余則僅在上梁文中略提及,如夏小玲認為“上梁”喝彩習俗覆蓋十分廣泛,幾乎遍及全國,在浙江、江西、安徽、江蘇、福建、湖北、廣東等江南地區(qū)最為普遍。衢州、常山一帶“上梁”喝彩語調(diào)帶有江西口音[9]。但遺憾的是,對于江西古代文人整體創(chuàng)作的上梁文的深入研究目前還處于起步階段,仍需進一步探討。

一、江西古代文人創(chuàng)作的上梁文

從全國范圍來看,上梁文源起于南北朝,在宋代達到了創(chuàng)作上梁文的繁盛時期,自宋代以后便以繼承為主。從江西來看,江西古代文人創(chuàng)作的上梁文主要在宋代,元代、明代也保留了部分作品。現(xiàn)根據(jù)文淵閣《四庫全書》及《四部叢刊》中的記載,將江西古代文人上梁文篇目整理如表1:

經(jīng)統(tǒng)計,《文淵閣四庫全書》一共收錄了206篇完整的上梁文,其中江西籍作者寫作上梁文51篇,占全國上梁文總數(shù)的24.8%。江西上梁文中宋代作家14人,包括歐陽修、王庭珪、周必大、楊萬里、王安石、劉過、文天祥、王炎午、徐經(jīng)孫、黃庭堅、周應(yīng)合、洪適、姚勉、釋道璨;宋代共有35篇作品;元代僅保存了胡炳文和傅若金的2篇上梁文;明代則保存了羅洪先和張宇初的14篇作品。

上梁屬于駢文文體,宋代上梁文始自王禹偁,為北宋詩文革新運動先驅(qū),其詩文多反映社會現(xiàn)實,風格清新平易。而歐陽修十分仰慕王禹偁的學問,在滁州時瞻仰其畫像,并作詩《書王元之畫像側(cè)》一首,對王禹偁進行高度評價,上梁文創(chuàng)作自然也在其中。歐陽修通過古文運動,對駢文進一步進行革新,為北宋詩文革新奠定了堅實基礎(chǔ),不少文人也紛紛效仿創(chuàng)作上梁文。宋代文人們吸收了唐以來上梁文的寫作手法,并進行完善,從而將上梁文的寫作推向了高峰。但是到后來,元代、明代上梁文都是以繼承為主,本質(zhì)上少有創(chuàng)新,數(shù)量減少。而且上梁文逐漸從文人回到民間,漸漸被百姓所熟知,以至于演變?yōu)橛擅耖g人士創(chuàng)作成為主流。

從目前保留的上梁文來看,元代江西的上梁文數(shù)量僅保留二篇。從宋代漢人采取科舉取士,元初廢棄科舉制度到元中期漢文化的融入和科舉制度的實施,才使得上梁文又出現(xiàn)在人們的視野中。此外,“元代少數(shù)民族統(tǒng)治的民族隔閡與尚武重吏的政治現(xiàn)實,使得原本在政治生活中占據(jù)中心位置的儒士群體迅速地邊緣化。[10]”文人參與政治的熱情降低,這使得寺廟、府邸一類上梁文迅速減少,上梁文不能被很好地繼承。

而在明代,上梁文數(shù)量略比元代多,但較宋代偏少。其原因在于明代的高啟事件成為分水嶺。高啟厭倦朝政,尋求退隱。在高啟返青丘后,與蘇州知府魏觀等交。魏觀重新修建府治舊基,高啟受到邀請撰寫了《上梁文》,在文中高啟用了“龍蟠虎踞”一詞,但是修建的地方剛好是朱元璋敵家張士誠的舊址,朱元璋認為高啟竟然敢把張士誠住過的地方也稱“龍蟠虎踞”,豈非大逆不道?其結(jié)果魏觀被誅,高啟腰斬于市。經(jīng)過高啟事件后,文人惶恐不安,在創(chuàng)作上梁文時要小心翼翼,這一事件也大大削弱了文人創(chuàng)作的積極性。故明初僅保留了道士張宇初的上梁文,而直到明代嘉靖時期才有了吉水學者羅洪先的上梁文。

《四庫全書》記載的江西上梁文都是明代及以前的,而清初至乾隆以前沒有收錄到上梁文,這是由當時的社會因素造成的,清朝由少數(shù)民族掌權(quán),他們對漢人的各個方面控制極嚴,尤其是漢文化。清代統(tǒng)治者想盡辦法加強對民眾的思想和文化上的控制,文字獄的出現(xiàn)阻礙了漢文化的流傳和保存,使得上梁文在清朝時期減少。

以上為古代文人上梁文發(fā)展史,文人上梁文衰落之時,恰好是民間上梁文的發(fā)展期。民間上梁文的記載,唐朝敦煌文獻已有記載,但并不多見(1)目前馬德、張力智等學者,在敦煌文獻中發(fā)現(xiàn)的上梁文僅五篇,樣本數(shù)量少,屬于通俗文化一類,高國藩稱這類文學為俗文化。這類上梁文多用口語,鄉(xiāng)土性強,與文人上梁文有所區(qū)分。。但在明代及以后,受高啟事件影響,文人上梁文逐漸讓位于民間上梁文。這從明初《魯班營造正式》一書中記載的上梁文可以看出端倪。上梁文在這個過程中由高雅更多地演變?yōu)橐环N通俗的文體。從文人的創(chuàng)作逐漸演化為由工匠、風水師等人創(chuàng)作,上梁文艱難的延續(xù)到現(xiàn)在證明了其強大的生命力,其形式與內(nèi)容的發(fā)展隨著社會歷史前進的步伐而演變與傳承,等待著人們進一步探究。

二、江西古代上梁文體例三要點

江西上梁文體例三要點:四段、兒郎偉、伏以。

上梁文一般分為四段:“一、破題;二、頌德;三、入事;四、陳拋梁,東西南北上下詩各三句”[11]。

兒郎偉,這種用于祈福儀式中的呼告詞,即呼喚之辭。用于建筑上梁儀式中,以兒郎偉起句,先是一段駢文開頭,表明事情的淵源,再以詩的形式,進行拋梁環(huán)節(jié)的頌唱,句式則是“三、三、七、七”最后一句再以駢文作結(jié)。學者一般認為兒郎偉出自敦煌文獻,實際上兒郎偉的歷史也許可以推得更早些?!逗鬂h書·禮儀志》載:“中黃門倡,侲子和?!蔽闹兴d的倡和可能就是早期的兒郎偉。正如樓鑰所謂“蓋呼而告之”的用途[12]。楊挺也認為“兒郎偉”是一種呼喚詞,原意正如南宋樓鑰所言,“兒郎偉”即“兒郎懣”“兒郎輩”,猶今稱“小伙子們”[13]。

“伏以”,伏,指俯伏下拜;以,指接下來陳述事情。它是一種表達對神明的尊敬,以及臣對于君主,和平民對于君主的一種敬意,所以文章以“伏”開頭,在接“以”來聯(lián)系下面的內(nèi)容。上梁儀式也是民俗中請神還愿的一種方式,所以在江西上梁文中,文人也會使用“伏以”做起句首語。

對表1中51篇上梁文統(tǒng)計,江西文人在創(chuàng)作上梁文時以四段為主的結(jié)構(gòu)47篇,占92%。宋代35篇中有11篇以“兒郎偉”開頭,占31.4%,7篇上梁文以“伏以”起頭,占20%;元代二篇上梁文中僅胡炳文撰寫的上梁文以“伏以”開頭,為50%;明代上梁文中有8首以“伏以”起頭,占57.1%,無“兒郎偉”開頭作品。

現(xiàn)以江西吉安文人周必大《后殿上梁文》來分析:

兒郎偉!三吳勝地,萬乘行都。華蓋紫垣,益煥東南之王氣;神州赤縣,將還西北之舊京。惟是便朝,固宜壯觀,辟門庭而四達,徹棟宇以一新。雖卑宮神圣之本心,抑廣廈國家之彛制?;实郾菹?!恭已正南面為政,如北辰繼明照于四方,久化成于天下。自朝至于中昃,用咸和于萬民。眷言丹地之居,上憲清都之象。聽朝決事,兼汴都延和崇政之名;論道談經(jīng),殆炎漢虎觀金華之比。儻未臻于閎麗,疇仰稱于尊嚴。陳臬置圭、掄材飾匠。千櫨萬栱,既是斷而是虔;左墄右平,蓋弗奢而弗陋。茲載涓于吉旦,爰對舉于修梁,博采歡謠,發(fā)為善頌。

兒郎偉,拋梁東,圣主勤民蒞法宮,杲日未升甬瓦瓦碧,祥云先捧御袍紅;

兒郎偉,拋梁西,仁覆多方壽域躋,可但版圖還渭汭,固應(yīng)冠帯被羗氐;

兒郎偉,拋梁南,百辟晨趨儼佩簪,所寶惟賢非貝象,有材必用是楩楠;

兒郎偉,拋梁北,政布辰居元以德,堯歷行頒朔易都,漢威坐裂單于國;

兒郎偉,拋梁上,從此太平端有象,星入丁躔曼壽延,天無風烈殊方向;

兒郎偉,拋梁下,瑞應(yīng)紛綸昭圣化,九葉齊房紫玉芝,三登農(nóng)畝黃云稼。

伏愿上梁之后,四海一統(tǒng),兩宮萬年,集金屋之嘉祥,錫銅樓之多祉,南上北上明堂來五狄之朝,西方東方長樂盛九賓之禮,室考應(yīng)周家之夢,寢成同商邑之安,取諸大壯以無愆,同我太平于有永,皇帝萬歲!皇帝萬歲!皇帝萬萬歲!

這段就是典型的拋梁上梁文,以四言六言為主,東邊日升,祥云御駕到來,這是個吉祥的吉兆;西邊壽域遼闊;下方瑞祥,花兒糧果實豐收;北邊政通人和;上方太平人旺;南邊惟賢有才。用這些都吉祥的跡象來頌唱上梁儀式,以兒郎偉起句,對六方進行贊頌,對于后殿建筑修梁的美好的祝愿,在這六句里面表達出來,修建的良辰吉日都符合天意、君意、民意。

再以江西宜豐文人姚勉的《天香閣上梁文》一文來分析,一看沒有那么工整,無兒郎偉起句的文章,多采用“伏以”開頭表原因,引起下文對修建房屋的原因,多使用四六駢句,使人誦讀起來朗朗上口,更有祝愿的意味。首段分析了此房屋的格調(diào)以及修建的意義,后面則以四言的短語表達祝愿,祝福的語言也變得華美。第二段則以東西南北上下發(fā)方位序意,清晰明了,辭藻瑰麗,最后一段再以駢文作結(jié),說一通吉祥祝福的話。這就是上梁文的基本的體例規(guī)格,尤其在宋代的時候就已經(jīng)基本定型了,元明以后多以繼承為主,沒有發(fā)生明顯的突變。

伏以,冠天北闕之立班,曾叨誤渥;就屋東偏而建閣,庸貯醲頒。永茲家世之傳,期我子孫之繼。睠惟吾祖,肇建此堂。于廷尉之門閭,要容駟馬;王晉公之第宅,久種三槐。昔先人期望之甚深,我小子紹承之敢怠。謬膺獨對,幸足三魁。九萬里扶搖,已快徙溟南之運;千萬間突兀,方為庇天下之圖。敢期先志之已酬,尚冀后人之相續(xù)。家傳龍種,池有鳳毛,俾學于斯,庶齊厥美。紫帽檐垂,雪鞭絲裊,先沾天陛之香;綠袍恩重,黃榜墨鮮,更看煙樓之過。相承忠孝,上報君親,式舉修梁,交騰善頌。

東,皎日(2)文淵閣《四庫全書》本為“皎月”,現(xiàn)據(jù)《豫章叢書·集部五》改為“皎日”。見《豫章叢書·集部五》之《雪坡舍人集》之《天香閣上梁文》。朝升萬丈紅,日與長安天正近,心馳魏闕五云中;

西,桂娥猶記夢中題,龍頭信有親傳種,前是嚴君后是兒;

南,雁塔霄崢碧玉篸,書在城南符可讀,犁鋤中有府潭潭;

北,吾家已有張師徳,讀書正要濟時艱,出與明堂為柱石;

上,阿囝須如郎罷樣,狀元還是狀元兒,更要相門重出相;

下,燕雀交歡知賀廈,吾寧無地起樓臺,一念常思庇天下。

伏愿上梁之后,安于仁宅,出自禮門,與點唯參,相傳圣道,前周后魯,俱拜君恩,世科首龍虎之登,勛業(yè)侈麒麟之紀。一家功業(yè),萬古聲名。

江西上梁文的體例上分為有無“兒郎偉”,其余大致相似。“兒郎偉”是一種普遍的,影響和使用范圍廣泛的一種頌贊的歌謠形式,所以部分文人作家很自然地將其融入上梁文的文章當中。“兒郎偉”在全文中是起句作用,它的存在不影響上梁文的內(nèi)容本質(zhì)以及拋梁階段的進程。

三、江西古代上梁文的內(nèi)容

1.吉祥語

吉祥語是指象征著美好吉兆和寓意的詞語。吉祥語是上梁民俗符號中最為普遍的語言系統(tǒng)的表意元素,按其內(nèi)容可分為吉祥物象和吉祥話語兩部分。吉祥物象是指那些人們認為能夠為其消災除難的事物和各種預示吉兆的自然現(xiàn)象。吉祥話語則是人們普遍共識的表示喜慶吉利的賀詞或頌贊之辭[14]。吉祥語在上梁文的頌詞中尾段的駢句中,表達出對于上梁房屋的賀喜,以彰顯出人們對美好事情的祈福,包括“福、祿、壽、財、喜”的追求。

上梁文是以駢文作結(jié)語、以四言六言為主、三言五言為輔的祝福短語。例如江西婺源文人胡炳文的《明經(jīng)書院大成殿上梁文》“斯文之運天開,窮則變,變則通,通則久。為學之功日進,士希賢,賢希圣,圣希天。善治聿興,真儒輩出。灝灝爾,噩噩爾。豈止用商周之書?蕩蕩乎?巍巍乎?皆可行堯舜之世?!?胡炳文的祝詞鮮明、邏輯嚴密,有很強的說服力,充分發(fā)揮了古文的實際功用、短小精悍。

再如江西吉安文人羅洪先《橙溪嘉會堂上梁文》中“地因人勝,天與我時。儒其躬、儒其子、儒其孫,一經(jīng)之教,有所試矣。王之義、王之道、王之路,五福之錫,豈欺我哉。富貴福澤,將以厚吾生;長幼尊卑,誰與為不善。以嗣以續(xù),有猷有為,問學者接踵而來,悔過者望廬而返。為子必孝,為臣必忠,不媿居一峰先生之郡;以數(shù)則過,以時則可,尚思衍豫章夫子之傳?!鼻懊嬗谩叭濉薄巴酢倍謳С黾檎Z,句式對稱,再依次道出“福、尊、善、孝、忠”五種吉祥,祝愿社會之道應(yīng)當以儒為主,傳承儒家的美好品德。

吉祥詞各帶著每位文人作家寫作的風格,長短各異,但是一般都以對偶以及排鋪詞語為主,比如江西泰和文人劉過的《為吳縣尉俞灝商卿作排青軒上梁文》一文中的最后一段“仙風不老,官職益高。歸直玉堂,對翻階之紅藥;獨提椽筆,草拜相之白麻。云霄上乎九天,河海潤乎千里。尚期他日,臥老夫于百尺之樓;何待來年,庇寒士乎萬間之屋?!睂ε季涫沟闷浼檎Z朗朗上口,顏色的紅與白,云霄與河海,老夫與寒士,百尺之樓與萬間之屋,都形成了強烈的對比,讓大家深知吳縣尉俞灝(字商卿)的高尚品格,建筑物如人一般,青軒像清廉的竹子一般,物人一心,廉潔為民。我們更會為這位文人的文采所折服,欽佩他的才華。

2.方位詞

上梁文中有以方位詞領(lǐng)起的句子,這些方位在上梁文中不僅是表述空間上的位置概念,更可以是指東西南北上下這六方廣闊的視野,在這視野下,進行選梁、拋梁、祭梁等環(huán)節(jié),這一切都是原生態(tài)的民間方位文化。方位詞的排列都有著一定的固定格式和順序,東、西、南、北、上、下,于是便有了“中陳六詩”的說法,從中折射出古代民眾的空間意識。

如王庭珪的《盧溪讀書堂上梁文》韻文曰:

兒郎偉,拋梁東,天開麗日照梁紅,舉頭忽見金烏近,更覺長安在眼中。

兒郎偉,拋梁西,蕙帳風清待鶴歸,五色大云遮洞口,山人不用勒銘移。

兒郎偉,拋梁南,門外人歸響轡銜,報道諸生新及第,來騎白馬著青衫。

兒郎偉,拋梁北,溪上東臯雨初足,三節(jié)灘聲夜半來,夢回寫作升平曲。

兒郎偉,拋梁上,宴坐圖書滿方丈,戶牖門庭著筆牀,文章戲作三都様。

兒郎偉,拋梁下,古郡江山元似畫,明月清風不直錢,霜松雪竹兼宜夜。

從上述引文可見,東方句中的“麗日”是從“東”的字義上引出的意象,“紅”字則是象征著江山社稷一片光明的未來,而長安則是都城,便放在東方一句。西方句的符號指向則是“鶴”,西邊落日則是歸,也是賞落日的最佳位置。南方句中是以書生、青衣、白馬為意象,象征著文人追求仕途的愿望。北邊描寫了溪水、夜晚、夢的場景。上下兩個方位則是寫了文人世家的繪書畫、寫文章的才情,以及清風、松竹的柔情及堅韌,還有明月、霜雪的純潔心懷。這六個方位韻文都描寫了原生態(tài)的具體的事物,再落實到現(xiàn)實生活的情感上來,這充分體現(xiàn)出了江西文人的仕途愿望以及民眾真切地對美好的追求。

四、江西古代文人創(chuàng)作上梁文的精神情結(jié)

上梁是建筑活動的重要環(huán)節(jié),上梁文頌唱也是上梁活動中的重要環(huán)節(jié)之一。上梁文的本質(zhì)是一種表達美好追求和祈福的文體。居住環(huán)境、建筑和人文情懷三者息息相關(guān),建筑的生機賦予居住者靈氣。人宅相扶,感通天地。上梁文是由古代文人為建筑頌唱和上梁儀式所創(chuàng)作的,將建筑與文學聯(lián)系在一起,也是古代文人思想情感的表達以及體現(xiàn)。

文人把自我情感、價值理念和人生追求等內(nèi)容熔鑄于上梁文中,賦予建筑活動以深厚的人文精神和豐富的感情色彩,并通過大量的想象和聯(lián)想美化建筑物及其居住環(huán)境,描繪出一幅幅多姿多彩的社會生活百態(tài)圖[14]。江西文人上梁文中,體現(xiàn)出文人不同的精神情結(jié),使建筑物更加有生命力與能動力。

1.大抱負——積極進取

宋代科舉取士的政策普及后,大批書生子弟通過自己的苦讀努力而走上仕途之路,大大地提高了民眾讀書的熱情以及促進社會形成了積極進取的心態(tài)氛圍。少年強則國強,所以文人子弟都懷抱著走上仕途的理想。文人教育不僅僅得到了普及與進步,更重要的是文化上也取得了明顯的進步。文人渴望成為知識淵博的才子,培養(yǎng)理想的人格魅力。

正如江西宜豐文人姚勉《桂殿上梁文》“異人間出,盛事交輝。琳宮之香火綿長,甲科之衣鉢傳續(xù)。父子則梁顥梁固,兄弟則堯叟堯咨。師友則如張之汪,朋儕則若胡于呂。以高科第,立大功名。姚姒致君,伊周佐治。重趙九鼎,作米一經(jīng)。破西賊者,天圣之廷元;平淮蔡者,元和之進士。有光于昔,其在斯今。自岷峨來古筠,已窺帝意;為國家清蜀道,方契神謀。吾黨勉旃,斯文幸甚!格天事業(yè),蓋世功名。”甲科、功名、進士、科第,這些字眼則是抒寫了作家的渴望建功立業(yè)的大抱負,字字句句都說得那么鏗鏘有力,都是那么的振奮人心,表現(xiàn)了當時社會的科舉取士的魅力之大,看出作家敢于直抒胸臆的決心以及報效國家的毅力。

2.大理想——胸懷天下

古代文人渴望走上仕途來實現(xiàn)自己的理想,他們的最終的理想莫過于協(xié)助君王建立一個政治昌明、君王仁義、民眾順意的國家,這樣他們便能夠盡其才、盡心力來實現(xiàn)他們的愿望以及最高理想。

在江西文人上梁文中,順應(yīng)當時政治的需要,文人作家稱贊君王的仁義、賢明、足智多謀,以此來順應(yīng)君王的治國安邦之道。在宋代的時候,社會相對的安定,但是君王和人民都渴望天下太平,國泰民安,所以在上梁文中,文人士大夫也會向天祈福,為江山社稷祈福。如王安石的《景靈宮修蓋英宗皇帝神御殿上梁文》“圣躬樂豫,寶命靈長,松茂獻兩宮之壽,椒繁占六寢之祥,宗室蕃維之彥,朝廷表干之良,家傳慶譽,代襲龍光,肩一心而顯相,保饋祀之無疆。皇帝萬歲!”

不僅如此,江西古代文人將其政治理想融進上梁文中,用文字展現(xiàn)出心中和諧太平安康的理想家園。正如文天祥在《山中堂屋上梁文》一文中“千山歡喜,萬竹平安,舉壽觴和慈顏;兒童稚齒,昆弟斑白,濯清泉坐荗木?;⒈h跡,蛟龍遁藏,陰陽調(diào)而風雨時,神祇安而祖考樂,一新門戶,永鎮(zhèn)江山?!?/p>

3.大自然——回歸淡泊

江西文人創(chuàng)作的上梁文中,回歸自然的日常生活類文章占了一部分。這類上梁文主要寫隱居的樂趣以及安靜,給我們描繪了一幅生態(tài)、舒適的生活畫面,體現(xiàn)出江西文人向往自然、閑淡恬靜的心境。

洪適的《楚望樓上梁文》一文中:“三徑成蹊,桃塢棃原,雜百花而競秀;溪堂水閣,涌雙泒以交流。戲魚識鳴屐之聲,馴鶴顧隨軒之步。復營飛觀,以俯西郊。慕元龍百尺之名,哦孫楚五尋之賦。戀梯云之新級,如履坦涂;試耿雪之曲欄,已橫疏影??v目而天光無際,怡顏而日力有余。丘壑足以起予,草木誰不如我?!弊髡呦让鑼懥怂吹玫降难矍爸谰?,有溪、有百花、有魚、有鶴,然后在展開自己的想象力,描寫了俯視的景色,遼闊,有張力,正如他說的“怡顏而日力有余”,他沒能把他心里所看到的全部清晰地展現(xiàn)在我們面前,但是他此時的心境一定是向往自由的,他的精神一定在展翅高飛。作家以他的妙手神筆,構(gòu)建了一個天人合一,自在舒適的空間,表明了他渴望歸隱,感受大自然的心境,以及他淡泊世事,喜歡與大自然為鄰的閑適精神情結(jié)。

還有一種是既渴望國家安邦,入仕協(xié)君,也渴望融入田園生活,享受自由的文人。但是往往二者不可兼得,于是文人便在文章中直抒胸臆,把自己的情感淋漓盡致地表達出來。如文學大家楊萬里所寫:“我卜我居,是端是度,同知參政相公,身居魏闕之下,夢寄故園之春。萬金家書,苦無他語。玉水前陳,匯一潭之清鏡;靈山后倚,列百疊之畫屏?!薄熬H尊顯,家室燕寧。凡我后人,愛平泉之竹石;亦令來世,敬綠野之林園。歡愉之詞,詠歌不足?!蔽恼掳言诰邮覂?nèi)的活動以及感受略說一番,參政、寫文、繪畫、散步的生活場景一提,都被栩栩如生地還原在我們的腦海里,表現(xiàn)出了這種充實的又不空虛的生活,以及文人理智又不無趣的精神面貌。

五、結(jié)語

江西文人上梁文在全國上梁文所占的比例為四分之一,上梁文在宋代達到鼎盛,元明清時期上梁文的數(shù)量則明顯的減少。從地域上以江西文人的上梁文作品入手,分析江西上梁文結(jié)構(gòu)體制的三要點,上梁文的特色內(nèi)容以及江西文人的精神情結(jié),從而來探究江西上梁文的獨特的文學價值和社會意義。

上梁文屬于一種民俗文體,在文學上具有重要的研究和發(fā)展傳承意義,一種文體的發(fā)展與社會的政治經(jīng)濟文化有著密切的關(guān)聯(lián),研究上梁文化對于研究當時的社會整體狀況具有極大的參照作用。就社會意義而言,上梁文屬于中國古代獨有的文化瑰寶,是獨具中國傳統(tǒng)文化魅力的文體,對周邊日本朝鮮皆產(chǎn)生影響。上梁文中文人的精神情結(jié)以一種積極的、活躍的、全民性的存在方式隱藏在文章中,把中國傳統(tǒng)的文學內(nèi)涵發(fā)揮得淋漓盡致,值得斟酌考究。對江西上梁文進行研究和傳播,有利于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傳承,激發(fā)特色文化的重生,有利于社會形成多元文化發(fā)展的格局,激活傳統(tǒng)文化的生命力。

猜你喜歡
兒郎上梁四庫全書
《四庫全書考證》新近出版
《四庫全書總目》提要辨證五則
天一閣文叢(2020年0期)2020-11-05 08:28:32
于敏中與《四庫全書薈要》纂修
天一閣文叢(2019年0期)2019-11-25 01:31:58
少年兒郎時,誰是你身邊的大黃蜂
南盤江特大橋拱上梁支架法施工技術(shù)
《敦煌愿文集》之《兒郎偉》再校補
敦煌學輯刊(2017年1期)2017-11-10 02:33:01
“搶”喜糖
做個中華好兒郎
幼兒100(2016年29期)2016-02-28 21:26:22
Beams Up
“兒郎探母”等8則
雜文月刊(2015年7期)2015-06-11 02:38:49
民县| 岚皋县| 开化县| 当涂县| 呼图壁县| 额敏县| 饶平县| 张掖市| 缙云县| 乐都县| 绥中县| 靖宇县| 辽阳县| 海安县| 余干县| 紫金县| 微山县| 徐汇区| 东乌| 永靖县| 稻城县| 安阳县| 托里县| 河源市| 四平市| 喀喇| 寿宁县| 卢龙县| 新化县| 庆阳市| 福泉市| 南宫市| 开封市| 布拖县| 黔江区| 伊宁市| 喀喇沁旗| 镇赉县| 油尖旺区| 九龙城区| 昭苏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