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契丹遼地寺院“官化”現(xiàn)象初探

2022-01-01 15:14張國慶
廣西教育·D版 2022年1期
關鍵詞:宗皇帝契丹寺院

張國慶

(遼寧大學 歷史學院,遼寧 沈陽 110136)

據(jù)《舊唐書》《冊府元龜》等文獻記載,唐代佛教寺院中有“官寺”一類,設立于高宗、武周、中宗和玄宗時期。聶順新先生將唐時官寺定義為“通過皇帝詔敕在兩京天下諸州同時設立的制度整齊劃一(除高宗朝外,其他朝官寺均享有統(tǒng)一寺額),承擔若干特殊功能的佛教寺院”。聶先生認為唐代佛教官寺的“特殊功能”主要有四個方面內(nèi)容:“政治宣傳與政治象征; 接待外國來華僧眾和國內(nèi)往返官客;承擔國忌行香的國家禮儀;作為地方僧官駐寺而握有掌管地方僧政之權?!雹倮^唐而興的契丹遼政權,其佛教之興盛,并不亞于唐。但筆者檢索傳世歷史文獻和出土石刻文字等資料,并沒有發(fā)現(xiàn)契丹遼地亦存在如上所述之“皇帝詔敕”、于“天下諸州同時設立”且“制度整齊劃一”的佛教官寺。這應是契丹遼地寺院與唐代寺院的一大不同之處。但盡管如此,在契丹遼地眾多的佛教寺院中,由契丹皇帝皇后自建,或由“皇帝詔敕”(官敕)官建,以及由契丹皇帝賜額、官私合建的寺院還是有的,況且,這些寺院除了自身必備的各項宗教功能外,也的確存在類似于唐代佛教官寺的某些“特殊功能”。因此,筆者認為契丹遼地某些寺院已有程度不同的“官化”②特征。目前,對于契丹遼地的寺院“官化”現(xiàn)象,尚未見有學者做系統(tǒng)、全面之研究。筆者不揣淺陋,鉤沉相關文獻史料和出土石刻文字,擬對與契丹遼地寺院“官化”現(xiàn)象相關的一些問題,略做考探,錯謬之處,敬祈方家教正。

一、寺院建設上的“官化”因素

契丹遼地佛教興盛,所建(包括前朝遺留)寺院眾多,無論是繁華都市,還是窮鄉(xiāng)僻壤,到處可見形態(tài)各異、大小不一的各類寺院。石刻文字中常見契丹遼地寺院盛況空前的描述。如遼道宗咸雍八年(1072年)的《薊州神山云泉寺記》即載:“故今海內(nèi)塔廟相望,如覩史之成化,似耆阇之涌出?!雹墼谶@諸多的佛教寺院中,當然也包括筆者所定義的有“官化”特征之寺院。筆者檢索并鉤沉相關史料后認為,在契丹遼地佛教寺院建設方面,有如下兩類寺院,所蘊含的“官化”因素非常濃郁,“官化”特征十分明顯。

其一,由契丹皇帝、皇后所建,有某種“官化”因素之寺院。

于現(xiàn)有文獻史料及石刻文字所見,為朝廷最高權力的代表皇帝或輔政的皇后(皇太后)所建之佛教寺院,大都在契丹政權建立前后(中后期所建者亦有,但多數(shù)已不詳具體寺名),且均與當時的國家軍政民事相關聯(lián)。譬如,為安置中原漢族流民和被掠漢俘中的僧尼,亦為彰顯契丹鐵騎強大之軍威,遼太祖耶律阿保機即于契丹政權建立前后,在以“西樓”(上京臨潢府)和“東樓”為中心的兩河腹地,興建佛教寺院。如建于“東樓”龍化州的“開教寺”。據(jù)《遼史·太祖紀》記載:“唐天復元年,歲辛酉,痕德堇可汗立,以太祖(耶律阿保機)為本部夷離堇,專征討。……明年(天復二年)秋七月,以兵四十萬伐河東代北,攻下九郡,獲牲口九萬五千,駝、馬、牛、羊不可勝紀。九月,城龍化州于潢河之南,始建開教寺。”④同書《地理志》亦載:“龍化州,興國軍,下,節(jié)度。本漢北安平縣地。契丹始祖奇首可汗居此,稱龍庭。太祖于此建東樓。唐天復二年,太祖為迭剌部夷離堇,破代北,遷其民,建城居之?!雹葸@表明,耶律阿保機為安置被俘的中原漢人,先建“龍化州”;同時,又在龍化州建“開教寺”,以使被俘掠漢人中的僧尼有所歸依。⑥

又如建于“西樓”(上京臨潢府)的“天雄寺”,時間是在太祖六年(912年),目的仍是安置被俘掠的漢族僧尼。《遼史·太祖紀》即云:“是歲(太祖六年,912年)以兵討兩冶,以所獲僧崇文等五十人歸西樓,建天雄寺以居之,以示天助雄武?!雹弋斎?,遼太祖耶律阿保機統(tǒng)治時期,為安置北上塞外之漢族僧尼,在“西樓”(上京臨潢府)所建之佛寺應不止“天雄寺”一座。如《舊五代史》即載:“天佑末,案巴堅(阿保機)乃自稱皇帝,署中國官號?!湟卦晃鳂?。……城南別作一城,以實漢人,名曰漢城。城中有佛寺三,僧尼千人?!雹嗔頁?jù)《遼史·地理志》記載,在“西樓”(上京臨潢府)眾多寺院中,還有應天皇后于斷腕處擴建的 “義節(jié)寺”(即于原寺處增建“斷腕樓”,立“斷腕”記事碑),有“太宗”耶律德光所建的“安國寺”,以及契丹遼中前期景宗皇后(圣宗朝承天皇太后)蕭燕燕所建的“崇孝寺”,等等。⑨

有遼一代,契丹帝、后所建之寺院,還有太宗耶律德光滅后唐、 立石晉后于木葉山所建的 “興王寺”。如《遼史·地理志》即載:永州木葉山“興王寺,有白衣觀音像。太宗援石晉主中國,自潞州回,入幽州,幸大悲閣,指此像曰:‘我夢神人令送石郎為中國帝,即此也?!蛞颇救~上,建廟。”⑩其次,興中府和龍山上有遼世宗耶律阮所建的“花(華)嚴寺”。據(jù)發(fā)現(xiàn)于遼寧朝陽鳳凰山上寺塔內(nèi)、刻于遼道宗大康十年(1084年)的《重修古塔碑記殘文》,其中即有“大遼興中府和龍山花嚴寺”等字樣。?元人考證此寺即為遼世宗所建。如《元一統(tǒng)志》即載:“遼天授皇帝常獵和龍山,建華嚴寺?!边|“和龍山”即今遼寧朝陽鳳凰山?!疤焓诨实邸奔催|世宗耶律阮。此外,遼道宗大康二年(1076年)的《興宗仁懿皇后哀冊》亦載:契丹遼中后期,興宗仁懿皇后“崇大雄之妙教,通先哲之靈章。精窮法要,雅識朝綱。建寶塔而創(chuàng)精藍百千處”。?“精藍”,佛寺也。言其“創(chuàng)精藍百千處”,雖夸張和溢美成分很大,但也表明崇佛的仁懿皇后蕭氏生前也曾建過佛教寺院。

在古代中國,執(zhí)政的皇帝或輔政、聽政的皇后、皇太后等,都是國家的象征,權力的代表,所以,即便是契丹帝、后個人所建之寺院,結(jié)合當時各種建寺之背景,它也絕不是皇室(或后族)成員單純?yōu)槠砀l顬乃ǖ乃皆?,其中的“官化”政治含義已屬昭然。譬如,除了已明確表述遼太祖耶律阿保機是為安置被俘掠的中原漢族僧尼所建 “開教寺”“天雄寺”之外,還有“即寺建斷腕樓,樹碑”而擴建增容的上京“義節(jié)寺”,?顯然就是太祖耶律阿保機去世后,圍繞契丹皇位繼承問題,以應天皇后述律平和天下兵馬大元帥耶律德光為一方,與太子耶律倍一方朝政斗爭的重要“物證”之一。?此外,遼太宗耶律德光滅后唐、 立石晉后遷白衣觀音像于木葉山所建之“興王寺”,以及此后歷朝契丹皇帝率臣僚、眷屬等定時或不定時對寺中供奉的觀世音菩薩頂禮膜拜,亦佐證了木葉山“興王寺”的“官化”屬性。?

其二,由皇帝賜額或敕修,“官化”特色明顯之寺院。

前已述及,唐代官寺的一大特征就是由皇帝代表朝廷所賜統(tǒng)一之寺額。如武周時期武則天所賜天下官寺寺額統(tǒng)一名為“大云寺”;中宗朝所賜全國官寺寺額統(tǒng)一名為“中興寺”,后改稱“龍興寺”;玄宗朝所賜諸州官寺寺額統(tǒng)一名為“開元寺”。只有高宗朝所賜官寺寺額沒有統(tǒng)一,而是根據(jù)各地所呈現(xiàn)的不同“祥瑞”各取所需,即釋道世《法苑珠林》所言“隨有嘉祥,用題闕目”?是也,諸如“萬壽寺”“景星寺”,等等。?契丹遼地沒有如唐代所建全國統(tǒng)一寺額之官寺,所以,便沒有同期多寺同名的現(xiàn)象,只有類官寺有“官化”特征之寺院。但契丹遼地的這些類官寺有“官化”特征之寺院,也多有契丹皇帝所賜的寺額,其中有些寺院還是由契丹皇帝敕命官員協(xié)助首倡建寺或修葺者共同完成的。譬如,早在契丹建國不久,遼太祖耶律阿保機即于神冊三年(918年)五月下詔,敕命建“孔子廟、佛寺、道觀”。?但當時具體在哪些地方建了哪些寺院? 是否有賜額? 傳世歷史文獻和出土石刻文字均沒有記載。

據(jù)文獻史料與石刻文字反映,契丹皇帝為寺院賜額似多發(fā)生在契丹遼政權的中后期,這或與佛教在契丹遼地的發(fā)展進程及當事皇帝崇信佛教的程度等密切相關。當時的情況是,一旦佛教信徒建寺請求被批準,或寺院建成后被皇帝“賜額”,該寺院便完成了由“無名”到“有名”且被官府注冊承認的華麗蛻變,于是,大約在圣宗皇帝執(zhí)政之初,便有契丹皇族、后族成員以及朝野官貴中篤信佛教人士修建寺院后,紛紛奏請皇帝賜額,由此便出現(xiàn)了寺院大量私建等非正?,F(xiàn)象,為此,圣宗皇帝亦曾多次下詔,限制或禁止未經(jīng)批準的私建寺院。如《遼史·室昉傳》即載:遼圣宗統(tǒng)和八年(990年),鄭國公室昉閑居南京。“初,晉國公主建佛寺于南京,上許賜額。昉奏曰:‘詔書悉罪無名寺院。今以主請賜額,不惟違前詔,恐此風愈熾?!蠌闹?。”?好在當時有室昉等有識之士的反對,加之圣宗皇帝又善于納諫,此后,圣宗朝寺院私建、寺額濫賜等現(xiàn)象應有所改變。

可是到了佞佛的道宗皇帝執(zhí)政時期,契丹遼地大量興建新寺,修葺舊寺,皇帝隨意為寺院賜額現(xiàn)象又多了起來,文獻史料與石刻文字多見記載。譬如,道宗皇帝清寧年間(1055-1064年)賜額南京(燕京)“靈泉寺”。據(jù)《元一統(tǒng)志》記載:道宗“清寧年間,有國舅郡王守燕,病風熱。聞甘泉坊西有尼寺,藏一井,飲之可除疾,遂再拜汲飲。神水入咽,灑然如甘露,厥疾乃瘳。聞于朝,賜額曰靈泉”。?清寧三年(1057年)賜額“凈覺寺”?!皟粲X寺”坐落于遼南京道易州太寧山積翠屏下。據(jù)大安二年(1086年)的《易州太寧山凈覺寺碑銘》記載:“高陽郡西北四十里,有山聳峙雄偉,亙疊相傾,嵐翠突然而秀者,太寧峰也。下枕重麓,爽塏疏明,棟宇奐焉而宏麗者,凈覺寺也?!钡雷诨实圪n額“凈覺寺”是在清寧三年(1057年)?!八轮欤贾匚跏四暌病8娉芍畷r,清寧二年也?;浢髂?,特以成績錄之。聞□□□□□□□□□□天詔賜凈覺為額?!?清寧八年(1062年)賜額南京 (燕京)“竹林寺”。清寧八年(1062年)的《奉福寺陀羅尼幢記》即載:“清寧八年,楚國大長公主舍諸私第,創(chuàng)厥精廬,奉敕以竹林為額?!?咸雍六年(1070年)賜額“靈巖寺”?!办`巖寺” 在興中府安德州境內(nèi)。天祚帝乾統(tǒng)八年(1108年)的《興中府安德州創(chuàng)建靈巖寺碑》記載:“安德州靈巖寺者,北連龍岫,前俯郡城。溪壑幽深,峰巒掩映。”該寺始建于遼圣宗太平五年(1025年),約遼興宗重熙二十四年(1055年)建成。遼道宗“清寧四載,特賜凈覺之名。咸雍六年,復錫靈巖之號?!?該寺道宗皇帝因何兩次賜額? 石刻文字沒有說明。筆者分析,可能與寺額重名有關。道宗皇帝清寧四年(1058年)所賜之“凈覺寺”與他清寧三年(1057年)賜予南京道易州太寧山的“凈覺寺” 已經(jīng)重名,所以,咸雍六年(1070年),道宗皇帝便改賜其名為“靈巖寺”。咸雍六年(1070)賜額“靜安寺”。據(jù)咸雍八年(1072年)的《創(chuàng)建靜安寺碑銘》記載,該寺為“大遼義州大橫帳蘭陵夫人蕭氏創(chuàng)建”,坐落于知涿州軍州事耶律昌允及其妻蘭陵夫人蕭氏的私地義州附近的佛山之巔?!捌鹩谇鍖幇四旮託q,成于咸雍八年壬子歲?!薄八录闯?,必假眾以居之。遂延僧四十人。有講則復益,二□□□□。僧既居,必資食以給之。遂施地三千頃,粟一萬石,錢二千貫,人五十戶,牛五十頭,馬四十匹,以為供億之本?!倍雷诨实圪n“靜安寺”之額則是在咸雍六年(1070年)?!跋逃毫甓?,事達黈聽,上用嘉之,敕賜曰靜安寺,獎勤意而賁山藍也?!?咸雍八年(1072年)賜額“云泉寺”?!霸迫隆弊湓谒E州南十五里的神山之上,何時所建不詳,興宗朝曾有過修葺。道宗皇帝代表朝廷賜額“云泉寺”是在咸雍八年(1072年)。據(jù)咸雍八年(1072年)的《薊州神山云泉寺記》記載:興宗“重熙九年,乃有當郡邑人張從軫等百有余人,列狀同請。上人(盤山甘泉寺僧志祕)始與門徒定遠,同來住持。既而法乳呴濡,成香熏灼。所行甚密,若無跡而可尋;其化彌多,遂不言而喻。儭施以之充牣,徒眾因而夥繁。補故修新,有增無損,是以致其然也。咸雍八年春,其徒定開等狀茲宏麗,奏乞旌褒,朝廷嘉之,遂賜今額。壇那改觀,制底增輝?!?等等。

有遼一代,在契丹皇帝賜額寺院中,還有一種以“大”字開頭的寺院,其“官化”屬性更為明顯。檢索文獻史料及石刻文字,契丹遼地以“大”字開頭的賜額寺院主要有如下兩類:

一是原有寺名的舊寺,在某一時期因某種緣故,被皇帝于寺名前加賜“大”字。譬如上京“大開龍寺”。該寺原名“開龍寺”。《遼史·圣宗紀》即載:遼圣宗統(tǒng)和四年(986年)七月辛巳,“又以殺敵多,詔上京開龍寺建佛事一月,飯僧萬人?!?這表明,在圣宗統(tǒng)和初期,該寺仍稱“開龍寺”。但據(jù)天祚帝天慶八年(1118年)的《鮮演大師墓碑》記載,“開龍寺”在遼道宗清寧五年(1059年)之前即已改稱“大開龍寺”?!澳贡痹疲簬煛爸M鮮演,家族系于懷美之州,俗姓出于隴西之郡。……隨詣上都,禮太師大師為師,出家住大開龍寺?!鍖幬迥?,未及弱齡,試經(jīng)具戒,擢為第一?!加龅雷谛已?,有通贊疏主特具薦揚。復承圣渥,改充大開龍寺暨黃龍府講主。”?那么,為“開龍寺”額加賜“大”字者,是統(tǒng)和四年(986年)之后的遼圣宗?還是后來的遼興宗?或是佞佛的遼道宗?石刻文字及傳世文獻均不見記載,待考。除此之外,契丹遼地舊寺被加賜“大”字額者,還有西京的“大石窟寺”,該“大”字為遼末天祚帝耶律延禧所賜。?

二是新建寺院皇帝首次賜額中即帶有“大”字。此類寺院以道宗朝建于南京城的“大昊天寺”最為典型,“官化”特征也最為突出。該寺為道宗朝初期由崇佛的圣宗之女秦越大長公主巖母堇施舍田宅、妙行大師規(guī)劃設計、懿德皇后捐助錢款、道宗皇帝賜額并敕令官員監(jiān)造的一座大型寺院。天祚帝乾統(tǒng)八年(1108年)的《妙行大師形狀碑》對該寺修造過程有比較清晰、 全面的記述:“清寧五年,(道宗皇帝)大駕幸燕,秦越長主首參大師,便云弟子以所居第宅為施,請師建寺。大率宅司諸物罄竭,永為常住。及稻畦百頃,戶口百家,棗栗蔬園,井□器用等物,皆有施狀。奏訖,準施。又□□□擇名馬萬匹入進,所得回賜,示歸寺門。清寧五年,未及進馬、造寺,公主薨變,懿德皇后為母酬愿,施錢十三萬貫,特為奏聞,專管建寺。道宗皇帝至□五萬貫,敕宣政殿學士王行己□□□□其寺。制度一依大師心匠指劃,祇如金銅標剎對立各十余尋,前古未有。以師巧慧造立,眾皆愜服。寺成之日,道宗御書金牓,以大昊天寺為之名?!毯停ㄏ逃海┤辏忍旎鸱偎?。于時留守同知尚父大王(耶律仁先),飛書箋奏。使回紫宸青宮,綸言撫問,云大師精心,所造妙比諸天,不期?降制旨依舊修完。懿德皇后復為□□□□助之。不二三年,營繕悉就。雖國家兩次造寺,兼檀信立,同皆大師緣化之厚也。”?此外,契丹遼地見諸石刻文字被賜“大”字頭寺額的寺院,還有南京(燕京)城的“大憫忠寺”、?南京(燕京)城的“大延壽寺”、?中京城的“大天慶寺”、?中京城的“大鎮(zhèn)國寺”、?不詳具體所處的“大興善寺”,?等等。

二、寺院功能中的“官化”成分之一:與官事官辦相關聯(lián)的各種佛事活動

唐代官寺除了它自身的宗教功能外,還有大量與朝政、諸種“官事”息息相關的特殊功能。其實,契丹遼地有“官化”特征的寺院在功能方面也有它的某種特殊成分,雖然不及唐代官寺特殊功能的特色那么突出,但也彰顯了契丹遼地有“官化”特征寺院與其他寺院在功能方面的不同之處。譬如,下列與官事官辦相關聯(lián)的各種佛事活動。

其一,行香飯僧:寺院成為國喜國忌佛教法事活動之場所。

所謂“國喜”,是指契丹遼政權發(fā)生的一切喜慶之事,諸如皇帝或皇后(皇太后)生辰、天降祥瑞等;所謂“國忌”,是指契丹遼政權(包括與遼交好的鄰國)發(fā)生的一些傷悲之事,諸如已故皇帝、皇后忌日等。檢索文獻史料及石刻文字資料,契丹遼政權每有“國喜”“國忌”等大事發(fā)生,便多在相關寺院建道場,做法事,行香飯僧,或祈福慶賀,或祭奠哀悼,由此,佛教寺院便有了一種飽含“官化”成分的特殊功能。

先說“國喜”日于佛寺行香飯僧。譬如皇帝或皇后(皇太后)的生辰,是為契丹遼之大喜事,屆時,契丹皇帝會在相關寺院進行飯僧活動,以示慶賀和祈福。如《遼史·穆宗紀》即載:遼穆宗應歷二年(952年)十二月“辛卯,以生日,飯僧,釋系囚。”?遼景宗耶律賢出生于世宗天祿二年(948年)七月。?景宗保寧元年(969年)五月,“有司請以帝生日為天清節(jié),從之。”?景宗朝,不僅僅是契丹朝廷要為慶賀景宗皇帝生辰“天清節(jié)”而行香飯僧,與之暫無戰(zhàn)事的鄰國或與之交好的盟邦,也都有相應的慶賀活動。前者,如《遼史·景宗紀》即云:遼景宗保寧八年(976年)七月“辛未,宋遣使來賀天清節(jié)?!焙笳?,如保寧八年(976年)“八月癸卯,漢遣使言天清節(jié)設無遮會,飯僧祝厘。”?北漢當時偏安一隅,南有虎視眈眈的北宋,正在祈求遼朝之庇護,所以,北漢皇帝便在景宗皇帝生辰“天清節(jié)”,到寺院行香飯僧,以示慶賀和祈福,事后,還專門遣使向契丹遼政府報告此事。所謂“祝厘”,即指通過“無遮會”和“飯僧”,為友邦之景宗皇帝祈求福佑。

契丹遼某地出現(xiàn)“祥瑞”,也被視為國家的大喜事,每遇此,皇帝也要派遣使臣到呈現(xiàn)“祥瑞”的所在地寺院,“祠佛飯僧”。如《遼史·道宗紀》即云:遼道宗大安九年(1093年)四月“乙卯,興中府甘露降,遣使祠佛飯僧”。?道宗大安年間(1085-1094年)興中府一帶天降甘露,于天祚帝乾統(tǒng)元年(1101年)的《梁援墓志》中亦有所反映。道宗大安四年(1088年)后,梁援先后出任興中府尹及上京留守、臨潢尹事?!白匀闻d中尹至居守上都,……境內(nèi)迭降甘露,驛進行在,召(詔)建道場十晝夜于京師?!?0○這就是說,上京周邊及興中府境內(nèi)自大安四年(1088年)至九年(1093年)“迭降甘露”,屢呈“祥瑞”,道宗皇帝先后下詔,既于皇都上京城某寺院“建道場十晝夜”,亦遣使在興中府某寺院“祠佛飯僧”,均為對呈現(xiàn)“甘露祥瑞”之“國喜大事”表示慶賀。

再說“國忌”日于佛寺行香飯僧。有遼一代,帝、后死亡那天便是“國忌”之日,此后每年的這一天,在位契丹皇帝都要率領百官臣僚等舉行祭祀活動。《遼史·禮志》“兇儀·忌辰儀”即載:“先一日,奏忌辰榜子,預寫名紙。大紙一幅,用陰面后第三行書‘文武百僚宰臣某以下謹詣西上閣門進名奉慰?!寥眨瑧荽笮〕剂挪⒃硪?、皂鞓帶,四鼓至時,于幕次前,在京于佛寺,班齊,依位望闕敘立。值日舍人跪右,執(zhí)名紙在前,班首以下皆再拜。引退。名紙于宣徽使面付內(nèi)侍奏聞。”此中已明確指出“國忌”祭儀“在京于佛寺”舉行。實際上,“在京于佛寺”舉行的已故皇帝忌日之祭禮,主要內(nèi)容確有“行香飯僧”一項,并且,“行香飯僧”之場所還不僅僅是京城的寺院,也包括京外州縣諸佛寺。譬如,遼圣宗統(tǒng)和二年(984年)九月,已故景宗皇帝“忌日”,遼圣宗便詔令使臣于五京城鄉(xiāng)各寺院行香飯僧,祭奠先帝?!哆|史·圣宗紀》即載:九月“辛未,以景宗忌日,詔諸道京鎮(zhèn)遣官行香飯僧?!?/p>

契丹遼政權與北宋自澶淵結(jié)盟之后,停戰(zhàn)息兵,遣使交好,雙方皇帝或為“兄弟”,或為“叔侄”,生辰互賀,喪葬相吊。緣此,契丹皇帝便常常在北宋皇帝死后,為其于京城某寺院舉辦有“行香飯僧”內(nèi)容的祭祀活動。如《遼史·圣宗紀》即載:遼圣宗太平二年(1022年)三月“丁丑,宋使薛貽廓來告宋主恒殂?!熳?,為宋主飯三京僧?!薄八沃骱恪?,即宋真宗趙恒。這表明,遼圣宗耶律隆緒曾于三京諸寺為已故宋真宗趙恒設道場,行香飯僧,祈求冥福。此時的契丹遼已有“上京”“東京”“南京”和“中京”四京,遼圣宗詔令是在其中的哪三京及三京中的哪些寺院為宋真宗行香飯僧,《遼史》 并沒有詳細說明。但據(jù)《契丹國志》的記載,其中的一處應該是在南京(燕京)的“憫忠寺”?!皣尽痹疲骸坝衷t燕京憫忠寺特置真宗御靈,建資福道場,百日而罷。復詔沿邊州軍不得作樂?!笨勺C。

其二,鐫石刻經(jīng):寺院成為官藏佛教石經(jīng)制作與瘞埋之場所。

契丹遼政權制作官藏佛教經(jīng)典的原料主要有軟、硬兩種材質(zhì):一是在紙或絹帛上書寫或印刷而成的大藏經(jīng),俗稱“契丹藏”;二是在石板上書寫并鐫刻的佛經(jīng),簡稱“石經(jīng)”。其中“石經(jīng)”的鐫刻和埋藏地點是在南京道涿州白帶山(今北京房山)的“云居寺”?!八伦运宄?,號自唐代所賜?!币颉霸凭铀隆睘槠醯み|刻、藏佛教石經(jīng)之處,故而當時又稱“石經(jīng)寺”或“石經(jīng)云居寺”。

契丹遼政權與佛教信徒之所以要在石板上鐫刻佛經(jīng)并埋藏,是有其特殊原因和歷史淵源的。漢魏時期,佛教東來,其經(jīng)典亦隨之傳入神州大地。當時的佛經(jīng)均書寫在貝葉、絹帛或紙張上。這些佛經(jīng)隨著歲月的流逝,特別是每當遭遇反佛滅法運動,非常容易受到損毀。誠如天祚帝天慶八年(1118年)的《云居寺續(xù)祕藏石經(jīng)塔記》所云:“浮屠經(jīng)教,來自西國,梵文貝葉,此譯華言,盡書竹帛?;蛐耙姸鴼纾蚱偎?,或兵火而焚爇,或時久而蠹爛,孰更印度求諸與? ”于是,自隋代始,佛教信徒便把選取佛經(jīng)材料的目光,轉(zhuǎn)向了石頭。石質(zhì)堅硬,可耐水火,且于自然界存量豐富,容易取得,于是便成了刻經(jīng)藏經(jīng)的首選。如遼穆宗應歷十五年(965年)的《重修范陽白帶山云居寺碑》即載:“成眾生性者,莫大于經(jīng),勒靈篇儆來劫者,莫堅于石,石經(jīng)之義遠矣哉! 藏千萬法,垂五百年。曾拔宅而此經(jīng)存,海飛塵而此經(jīng)在。粼粼白石,寧懼始皇之焚;岌岌碧巖,不畏會昌之毀。”

于“云居寺”刻藏石質(zhì)佛教經(jīng)典始自隋代高僧靜琬,中經(jīng)唐代,直至契丹遼中期,在遼圣宗、遼興宗、遼道宗和天祚帝的人、財、物大力支持下,續(xù)刻續(xù)藏,并且由前朝的私刻私藏,逐漸變成了由朝廷、地方政府與佛教信徒合力實施的半官方行為。緣此,佛教寺院“云居寺”的特殊功能中也便融入了濃重的“官化”成分。

據(jù)石刻文字資料記載,契丹遼中期于“云居寺”續(xù)刻續(xù)藏佛教石經(jīng),是在時任涿州軍政長官韓紹芳等人的奏請之下,于遼圣宗晚年開始的。遼道宗清寧四年(1058年)的《涿州白帶山云居寺東峰續(xù)鐫成四大部經(jīng)記》即云:“先自我朝太平七年,會故樞密直學士韓公諱紹芳知牧是州。因從政之暇,命從者游是山,詣是寺,陟是峰,暨觀游間,乃見石室內(nèi)經(jīng)碑,且多依然藏佇,遂召當寺耆秀,詢以初跡,代去時移,細無知者。……公一省其事,喟然有復興之嘆。以具上事,奏于天朝?!庇谑牵阌辛似醯み|中后期圣宗、興宗、道宗及天祚帝等幾位皇帝的大力支持,在朝廷和地方州縣政府人力物力援助下,以及在廣大佛教信徒共同努力下的“云居寺”續(xù)刻續(xù)藏石經(jīng)活動。遼道宗清寧四年(1058年)的《涿州白帶山云居寺東峰續(xù)鐫成四大部經(jīng)記》對此有較詳細記載:“我圣宗皇帝,銳志武功,留心釋典,暨聞來奏,深快宸衷。乃委故瑜伽大師法諱可元,提點鐫修??庇灴?,補缺續(xù)新。釋文墜而復興,楚匠廢而復作。琬師之志,因此繼焉。迨及我興宗皇帝之紹位也,孝敬恒專,真空夙悟。菲飲食致豐于廟薦,賤珠玉惟重于法寶。常念經(jīng)碑數(shù)廣,匠役程遙。藉檀施則歲久難為,費常住則力乏焉辦。重熙七年,于是出御府錢,委官吏佇之。歲析輕利,俾供書經(jīng)鐫碑之價。仍委郡牧相丞提點,自茲無分費常住,無告藉檀施,以時系年,不暇鐫勒。自太平七年至清寧三年,中間續(xù)鐫造到大般若經(jīng)八十卷,計碑二百四十條,以其全部也。又鐫寫到大寶積經(jīng)一部,全一百二十卷,計碑三百六十條,以成四大部數(shù)也?!?/p>

其三,僧官掛錫:寺院成為地方佛教管理機構(gòu)之所在。

契丹遼傳世文獻史料奇缺,故而,有關僧官及其佛教管理機構(gòu)的設置情況極不明朗?!哆|史·景宗紀》僅見遼景宗保寧六年(974年)“十二月戊子,以沙門昭敏為三京諸道僧尼都總管,加兼侍中”一條?!叭?,時為“上京”“東京”和“南京”(“中京”和“西京”尚未出現(xiàn)),可知昭敏所任“三京諸道僧尼都總管” 應為管理契丹全國僧尼暨佛教事務的專職僧官,但其管理機構(gòu)設置于何處,沒有記載。好在存世的佛教石刻文字資料中,對契丹地方僧官名稱及其管理機構(gòu)之所在,尚有零散記述,并由此知曉某些佛教寺院便是契丹地方佛教管理機構(gòu)之所在。

契丹地方佛教暨僧尼事務管理的僧官主要有兩種類型:一是管理五京諸道僧尼暨佛教事務的僧官,諸如某京管內(nèi)左、右街“僧錄”“判官”等;二是管理諸州、府僧尼暨佛教事務的管內(nèi)“僧錄”“僧政”和“都綱”及其副職、僚屬等。契丹遼中期于五京及各州府設置僧官,但這些僧官的辦公場所設在何處?其機構(gòu)名稱又是什么? 筆者曾鉤沉、檢索相關石刻文字資料,認為契丹遼政權有“僧錄司”類僧署機構(gòu)。如遼道宗大康四年(1078年)的《谷積山院讀藏經(jīng)之記碑》所記佛教信徒張文絢夫婦向寺院捐施土地等財物時,已將“元買券契,共壹拾陸道,并吩咐院司常住收附,以充逐歲蒭流蒲塞之費?!边@里的“院司”,便可以理解為契丹遼地方僧署機構(gòu)“××司”。也就是說,契丹遼政權后期京道和州府的各類僧官所屬的機構(gòu)也應是仿宋制稱為“××司”的。比如,契丹遼政權的京城左、右街“僧錄”雖已變成管內(nèi)的地方僧官,但其辦公機構(gòu)應稱為“僧錄司”,并且,這些“僧錄司”機構(gòu)還是駐寺的,即設置于任“僧錄” 之職者掛錫的某寺院內(nèi)。如遼道宗大安七年(1091年)的《慧峰寺供塔記》即見“燕京崇孝寺左街僧錄通文理大師”字樣。這說明遼道宗大安年間的南京(燕京)左街“僧錄司”是設置在通文理大師掛錫的“崇孝寺”內(nèi)。又如天祚帝朝的《天定(慶)石幢》中亦見“大遼國燕京永清縣□□北鄉(xiāng)……三兄,管內(nèi)興禪寺右街僧錄融通大師、賜紫沙門□方?!庇纱艘嘀?,契丹遼政權末期南京(燕京)右街“僧錄司”是設在南京(燕京)城內(nèi)的“興禪寺”。總之,筆者認為契丹遼政權僧官掛錫之寺院,就是該地佛教暨僧尼事務管理機構(gòu)之所在。

三、寺院功能中的“官化”成分之二:官辦或涉官的諸種非宗教活動

契丹遼地有“官化”特征的佛教寺院特殊功能中,除了以上幾種與官事官辦相關聯(lián)的佛事活動外,還包括官辦或涉官的各種非宗教活動,諸如“奉安”御容、勒石紀功、皇帝駐蹕、官客食宿、外使觀游、賑災施錢、囚禁罪臣,等等,佛教寺院便成了這些非宗教“官事”活動的重要場所。

其一,“奉安”御容:寺院成為國家祭祀禮儀之場所。

概受儒學與佛教的共同影響,大約從太祖耶律阿保機時期開始,契丹遼每位皇帝、皇后去世,均被制成御容像,供奉在祖廟中。其中,也有些帝、后的御容像是被置放在佛教寺院里,由此,寺院也便成了契丹皇帝祭祖時所用的國家禮祭之場所。據(jù)有關文獻史料記載,“奉安”契丹帝、后御容的寺院有上京的“天雄寺”及西京的“華嚴寺”等。如上京“天雄寺”,供奉有宣簡皇帝(契丹德祖,耶律阿保機之父)及遼太祖耶律阿保機的御容像?!哆|史·地理志》即載:“上京,……又于內(nèi)城東南隅建天雄寺,奉安烈考宣簡皇帝遺像。”《契丹國志》亦載:上京“天雄寺,……今寺內(nèi)有契丹太祖遺像?!蔽骶叭A嚴寺”,供奉有道宗皇帝之前的遼朝各位皇帝御容像?!哆|史·地理志》即云:“西京大同府,……清寧八年建華嚴寺,奉安諸帝石像、銅像?!?/p>

契丹皇帝專于寺院進行的祭祖禮儀過程,歷史文獻及石刻文字均不見記載,但《遼史·禮志》“吉儀·謁廟儀”所記祭禮儀式之內(nèi)容,可為其參考:“至日昧爽,南北臣僚各具朝服,赴廟。車駕至,臣僚于門外依位序立,望駕鞠躬。班首不出班,奏‘圣躬萬福’。舍人贊各祇候畢,皇帝降車,分引南北臣僚左右入,至丹墀褥位。合班定,皇帝升露臺褥位。宣徽贊皇帝再拜,殿上下臣僚陪位皆再拜。上香畢,退,復位,再拜。分引臣僚左右上殿位立,進御容酒依常禮。若即退,再拜。舍人贊‘好去’,引退。禮畢?!边@其中的“赴廟”,應指“去祖廟”,但若理解為“到寺廟”亦無不可,筆者推測,無論是在“祖廟”還是在“寺院”,祭祖禮儀之程序應不會有太大差別。

上引《遼史》“禮志”“地理志”論及遼太宗耶律德光滅后唐、立石晉,在契丹祖山—木葉山建“興王寺”,設“菩薩堂”,供奉白衣觀音像并“尊為家神”,每年定期或不定期進行有國家祭祀禮儀程序的諸種祭拜活動,已然是將“佛教偶像”與“先祖御容”等同看待,因而,將已故先帝、先后的御容像“奉安”在佛教寺院,將寺院作為國家祭祀禮儀的重要場所,便是契丹遼地某些寺院趨向“官化”,已具“特殊功能”的一種體現(xiàn)。

其二,鐫字立碑:寺院成為朝廷勒石紀功之場所。

契丹遼政權慣例,大凡抵御外敵入侵或平定國內(nèi)叛亂,只要有皇帝親征并取得勝利,大多都要勒石紀功。如《遼史·太祖紀》即載:遼太祖神冊元年(916年)“八月,拔朔州,擒節(jié)度使李嗣本。勒石紀功于青冢南?!逼醯せ实鄣恼鲬?zhàn)“紀功碑”,有時是在佛教寺院鐫刻并存放的。如《遼史·太祖紀》云:遼太祖三年(909年)“夏四月乙卯,詔左仆射韓知古建碑龍化州大廣寺以紀功德?!庇羞|一代,不僅僅是皇帝的征戰(zhàn)“紀功碑”有時鐫刻并存放于寺院,就連有的“功臣碑”也常常是在寺院鐫刻并于此存放的,于是,某些佛教寺院便成了朝廷“勒石紀功”之場所。譬如,耶律屋質(zhì)在太宗、世宗兩朝交替之際,斡旋并平息了述律太后、耶律李胡與遼世宗耶律璟之間因皇位繼承而發(fā)生的沖突,以及于世宗朝末年平定察割之亂中立有大功,因而,到興宗朝,耶律屋質(zhì)之子耶律唐古便上奏興宗皇帝,“乞勒其父屋質(zhì)功于石,帝命耶律庶成制文,勒石上京崇孝寺。”另據(jù)《遼史·耶律屋質(zhì)傳》記載,至道宗朝,為表彰耶律屋質(zhì)之功,道宗皇帝再次詔令,于上京為耶律屋質(zhì)“立祠祭享,樹碑以紀其功?!钡雷诨实蹫橐晌葙|(zhì)所建祠堂及所立之紀功碑,很可能也是在上京的“崇孝寺”內(nèi)或其附近某處。

其三,簡易行宮:寺院成為皇帝“駐蹕”之臨時場所。

契丹皇帝外出巡幸游獵,或到某寺院行香飯僧,有時會在該寺院“駐蹕”?!哆|史》“本紀”及“游幸表”中多見契丹某皇帝駕“幸”某寺的記載。契丹皇帝外出若“駐蹕”某寺,該寺院便成了他的臨時簡易行宮。如遼道宗壽昌元年(1095年)的《添修縉陽寺功德碑記》(碑字有缺損)即載:“縉陽寺者,古之禪房院也。光啟(唐僖宗年號)二年,為創(chuàng)置之始,雖年代寖遠,而壯麗(下缺)我大遼國先朝圣宗皇帝,初以鑾輿南幸,駐蹕于此。登臨觀眺,深思物(下缺)寺殘僧少山院細路高,乃命筆題于壁面,于今一百三十余載。龍鳳之(下缺)興宗皇帝偶因巡幸事,亦稽先太平間,賜號曰縉陽。蓋其形勝崇麗(下缺)名與實相副矣。次至今上睿孝皇帝于清寧年,追思往事,駕幸于(下缺)?!北娘@示,遼圣宗曾駕幸“縉陽寺”,駐蹕于此并賜寺額。此后,遼興宗概亦駕幸此寺。至遼道宗清寧年間(1055-1064年),道宗皇帝也曾駕幸“縉陽寺”。因該碑文字有缺損,記事已經(jīng)不全,但推測興宗皇帝和道宗皇帝極有可能效仿先帝圣宗,駕幸“縉陽寺”后駐蹕于此。

其四,特殊驛館:寺院成為官客食宿之場所。

有遼一代,若有遠方慕名而來的拜佛香客及官差行旅之人,一些寺院是有能力接待他們食宿的,因而,契丹遼地的寺院亦便起到了驛館之作用。檢索石刻文字資料發(fā)現(xiàn),契丹遼地好多寺院在建筑設施方面,均已事先做好了接待拜佛香客、行旅官差人等食宿的各項準備。如遼圣宗統(tǒng)和五年(987年)的《祐唐寺創(chuàng)建講堂碑》即載:遼景宗“保寧四年,(祐唐寺)又建廚庫僧堂二座。俾爨饈之有所為也,賓旅之有所歸也?!薄暗v唐寺”之所以增建“廚庫”和“僧堂”,就是為了方便來寺“賓旅”之食宿。另據(jù)遼道宗大安九年(1093年)的《景州陳宮山觀雞寺碑銘》記載,南京道景州陳宮山“觀雞寺,……南臨永濟院,……總佛宇僧房,洎廚房舍次,兼永濟院屬寺店舍,共一百七十間?!贝酥兄吧俊薄皬N房”“屬寺店舍”等,便是“觀雞寺”及“永濟院屬寺”為方便來寺拜佛香客及官差人等,在寺院及附近所建的食宿場所。與之類似的還有南京道范陽豐山章慶禪院,在該禪院或遠或近地方建有三處供拜佛香客及行旅官差們食宿的場所。天祚帝乾統(tǒng)四年(1104年)的《范陽豐山章慶禪院實錄》即載:“西南趣柳谿,至玄心,則下寺也。又道出甘泉村南,并墳莊,涉泥溝河水,東南奔西馮別野,則碾莊也。又東北走驛路,抵良鄉(xiāng),如京師,入南肅慎里東之高氏所營講宇,則下院也。是三者,皆供億厥處,既迎候往來憩泊之所耳?!?/p>

其五,賞景觀風:寺院成為外使游覽之場所。

契丹遼政權與北宋自澶淵結(jié)盟、 息戰(zhàn)交好之后,聘使活動十分頻繁。宋使至遼,除了常規(guī)的國事外交禮儀活動(如“賀正旦”“賀生辰”“告哀”“吊慰”“祭奠”“報謝”“遺留”“告即位”“賀即位”,以及其他臨時“泛使”類通告、交涉等)外,還有各種閑暇觀游、飲宴等活動,其中一項就是在契丹“伴使”陪同下,到館驛附近的寺院觀賞游覽。如遼道宗咸雍三年(宋英宗治平四年,1067年),宋英宗死,神宗即位,北宋“三司鹽鐵判官”陳襄充當“皇帝登寶位告北朝皇太后國信使”,出使契丹遼。在遼期間,宋使陳襄等人即觀游了中京“鎮(zhèn)國寺”和“大天慶寺”。陳襄《神宗皇帝即位使遼語錄》即載:七月“二日,送伴使副請臣等同游鎮(zhèn)國寺,次至大天慶寺,燒香、素食,依例送僧茶彩?!庇申愊逅浛芍?,宋使不僅游覽觀賞寺院景觀,還要進行“燒香”等佛事活動,然后還有“素食”進餐,最后,還要“依例”向寺院僧人(概為寺院住持、方丈類高僧)贈送“茶彩”。又如,宋神宗熙寧年間(1068-1077年),蘇頌也曾兩次出使契丹遼,雖不見其有“使遼語錄”傳世,但他在使遼期間做的多首“使遼詩”被收入《蘇魏公文集》,得以流傳到今?!扒笆惯|詩”是蘇頌于熙寧元年(1068年)十月至熙寧二年(1069年)正月作為“賀生辰”(遼道宗)副使使遼期間所作。其中有一首《和游中京鎮(zhèn)國寺》詩,即記述了蘇頌和使團其他成員到達遼國中京后,觀游“鎮(zhèn)國寺”的內(nèi)容:“塔廟奚山麓,乘軺偶共登。青松如拱揖,棟宇欲騫騰。禮俗多依佛,居人亦貴僧??v觀無限意,紀述恨無能?!碧K詩不僅描述了契丹遼中京“鎮(zhèn)國寺”及其周邊的自然景觀,也充分反映了當?shù)亍耙婪稹迸c“貴僧”等人文風俗。

其六,施錢納糧:寺院成為協(xié)助政府賑災濟貧之場所。

契丹遼政權后期,自然災害頻仍,政府救災能力有限,于是,一些有經(jīng)濟實力的大型佛教寺院,便主動“福田布施”,出納錢糧,積極幫助政府賑濟受災民眾。這其中表現(xiàn)最為突出、施舍錢財最多的寺院,當屬覺華島的“海云寺”。據(jù)《遼史·道宗紀》記載:遼道宗大安三年(1087年)“五月庚申,海云寺進濟民錢千萬?!辟c濟災民本是政府的職責,也是一種官方行為。佛教寺院“海云寺”能一次出錢“千萬”,自覺參與政府的賑濟活動,這也是契丹遼地具“官化”特征寺院特殊功能的一種體現(xiàn)。

其七,臨時監(jiān)獄:寺院成為契丹皇帝囚禁罪臣之場所。

寺院原本是專職佛教工作者——僧尼們?nèi)粘I詈蛷氖路鸾袒顒拥牡胤?,然如上所述,一旦朝廷或地方政府因故介入,其“官化”特征便會自然而然顯露出來。有遼一代,佛教寺院有時還會成為契丹皇帝臨時囚禁罪臣的場所。譬如穆宗朝的工部侍郎李澣,因欲越境潛逃中原被抓獲,即曾被囚禁于上京的“奉國寺”?!哆|史·李澣傳》即載:“李澣,初仕晉,為中書舍人。晉亡歸遼。當太宗崩、世宗立,恟恟不定,澣與高勛等十余人羈留南京。久之,從歸上京,授翰林學士。穆宗即位,(李澣)遷工部侍郎。時澣兄濤在汴為翰林學士,密遣人召澣。澣得書,讬求醫(yī)南京,易服夜出,欲遁歸汴。至涿,為徼巡者所得,送之南京,下吏。澣伺獄吏熟寢,以衣帶自經(jīng);不死,防之愈嚴。械赴上京,自投潢河中流,為鐵索牽制,又不死。及抵上京,帝欲殺之。時高勛已為樞密使,救止之。屢言于上曰:‘澣本非負恩,以母年八十,急于省親致罪。且澣富于文學,方今少有倫比,若留掌詞命,可以增光國體?!叟越?,仍令禁錮于奉國寺,凡六年,艱苦萬狀。會上欲建《太宗功德碑》,高勛奏曰:‘非澣無可秉筆者?!t從之。文成以進,上悅,釋囚?!睆摹哆|史》“禁錮”“艱苦萬狀”及“釋囚”等詞語的描述上看,囚禁李澣的上京“奉國寺”,確有國家臨時監(jiān)獄之性質(zhì)。

三、簡短結(jié)語

綜上所述,契丹遼地某些寺院具顯“官化”特征及其各種特殊功能的表露,主要是與契丹皇帝大都信佛崇佛甚至佞佛、 大力扶持佛教在遼地的發(fā)展、積極參與與“寺院”相關聯(lián)的代表朝廷等官方行為的各種政事、佛事活動有關。有遼一代,契丹皇帝雖然大都信佛崇佛甚至佞佛,但契丹遼政權的政、教卻是截然分開的,盡管有時因政治需要,當朝契丹皇帝會借用佛教為其統(tǒng)治服務,但佛教對契丹遼政治的影響卻是十分有限,這也是契丹遼地寺院雖具“官化”之特征,但并未出現(xiàn)如唐代前中期高、武、中、玄諸朝“官寺”大量涌現(xiàn)、遍布天下之濫象。此外,由于契丹遼地寺院“官化”只涉及部分寺院,所以,也沒有對國家整體的佛教寺院的原始宗教功能造成多大影響,大多數(shù)寺院的宗教自主性和發(fā)展的獨立性依然存在。以道宗朝的“覺山寺”為例?!坝X山寺”始建于北魏孝文帝太和時期(477-499年),至遼朝道宗大安年間(1085-1094年),因殘破頹敗而被“旨敕”重修。寺院修葺一新后,道宗皇帝“仍賜錢十萬緡,即于本邑開設賈肆,以所入子錢,日飯緇素。復設提點所,頒給印篆,不由府攝,重其權也。更賜山田五處,計一百四十余頃,為歲時寺眾香火贍養(yǎng)之資?!边@就是說,雖然“覺山寺”的重建及恢復佛事正常運轉(zhuǎn)是在以道宗皇帝為代表的朝廷官方政策和財力支持下完成的,但“不由府攝,重其權也”的描述,也從另一個視角反映了“覺山寺”在寺院建設與發(fā)展上所追求的自主性和獨立性。這也是契丹遼佛教快速發(fā)展與極度興盛、佛學大師不斷涌現(xiàn)、佛學研究碩果累累的重要緣由之一。

注 釋:

①聶順新.唐代佛教官寺制度研究[M].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20.2-3.

②“官”指官方,具體是指契丹皇帝、皇后(皇太后)所代表的朝廷,以及各級官員主政的京、府、州、縣等地方政府。所謂寺院“官化”,是指佛教寺院中發(fā)生的“官方”或“涉官”各種非宗教行為,以及于寺院中進行的與“官事”“官辦”等相關聯(lián)的各種佛事活動.

⑥關于“開教寺”名稱的由來,有學者即認為“與徙置漢民有關,……應為廣開教化之義。(現(xiàn)代佛教學術叢刊編輯委員會主編. 韓道誠:《契丹佛教發(fā)展考》.現(xiàn)代佛教學術叢刊(第14 冊)[A].中國佛教史論集(五)宋遼金元篇·下[C].臺北:臺北大乘出版社,1977.45.)筆者以為,契丹遼前中期皇帝、皇后所建之寺院,只是命名,沒有賜額.

⑧[宋]薛居正等.舊五代史(卷137)《外國傳·契丹》[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上海書店編.二十五史(第6 冊)[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上海書店1986年(影?。┌?207.

⑨[元]脫脫.遼史(卷37)地理志一[M].北京:中華書局.1974.440-441.然《遼史·地理志》所載“太宗”于“西樓”(上京臨潢府)建“安國寺”,似表述有誤,因為據(jù)《遼史·太祖紀》記載:遼太祖天贊四年(925)“十一月丁酉,(阿保機)幸安國寺,飯僧,赦京師囚,縱五坊鷹鶻?!边@就是說,遼太祖耶律阿保機在位時期,“西樓”(上京臨潢府)已有“安國寺”存在。兩個相近的朝代(太祖朝和太宗朝),于同城內(nèi)建有兩座同名寺院的可能性很小。若“安國寺”確為耶律德光所建,太祖天贊年間他的身份是“天下兵馬大元帥”,所以,《地理志》所云“又西北安國寺,太宗所建”,并不確切。此外,景宗皇后(圣宗朝承天皇太后)生前的確建過佛寺,《宋會要輯稿·藩夷一》即有她“大修齋會及造寺”等字樣。至于她是何時建的“崇孝寺”,文獻及石刻史料均不見記載。但上京城內(nèi)確有“崇孝寺”存在,如《遼史》卷91《耶律唐古傳》即載:遼興宗重熙年間,原“隗衍黨項部節(jié)度使”耶律唐古曾上書,“乞勒其父(耶律)屋質(zhì)功于石,帝命耶律庶成制文,勒石上京崇孝寺。”近年,考古工作者已在內(nèi)蒙古赤峰市巴林左旗遼上京皇城遺址西山坡發(fā)現(xiàn)了遼朝大型皇家寺院遺址,目前正在考古發(fā)掘中,相信不久的將來,其考古成果必將極大豐富契丹遼地“官化”寺院研究之資料,以進一步佐證遼上京城內(nèi)確有“官化”特征之寺院存在.

?據(jù)《契丹國志》卷2《太宗嗣圣皇帝上》記載:“太宗諱德光,太祖第二子也?!雎珊笥人姁?。太祖崩于夫余,后欲立之,至西樓,命帝與突欲(太祖長子耶律倍)俱乘馬立帳前,謂諸酋長曰:‘二子吾皆愛之,莫知所立,汝曹擇可立者執(zhí)其轡?!蹰L知其意,爭執(zhí)帝轡。后曰:‘眾之所欲,吾安敢違?’遂立為天皇王,稱帝,即位?!蓖瑫?3《后妃傳·太祖述律皇后》亦載:“先是,后任智用權,禮中子德光,在其國稱太后。左右有桀黠者,后則謂曰:‘為我達語于先帝?!聊顾礆⒅?。前后所殺以百數(shù)。最后,平州人趙思溫當往,思溫不行,太后曰:‘汝事先帝親近為何不行? ’對曰:‘親近莫如后,后行,臣則繼之。’太后曰:‘吾非不欲從先帝于地下,顧諸子幼弱,國家無主,不得往耳?!藬嘁煌螅媚怪?,思溫亦得免?!薄吧暇┲昧x節(jié)寺,立斷腕樓,且為樹碑?!?/p>

?太宗朝及之后,歷朝皇帝率群臣與眷屬于木葉山“興王寺”菩薩堂定時(每年春、秋兩季)或不定時(“祭山儀”舉行前后及興軍作戰(zhàn)之前)的拜謁觀世音菩薩活動,已經(jīng)成為契丹遼國家祭祀禮儀的重要組成部分。如《遼史》卷37《地理志一》“永州”條即載:“有木葉山,上建契丹始祖廟,奇首可汗在南廟,可敦在北廟,繪塑二圣并八子神像?!d王寺,有白衣觀音像。太宗援石晉主中國,自潞州回,入幽州,幸大悲閣,指此像曰:‘我夢神人令送石郎為中國帝,即此也。’因移木葉山,建廟,春秋告賽,尊為家神。興軍必告之,乃合符傳箭于諸部?!庇帧哆|史》卷49《禮志一》“吉儀·祭山儀”條亦載:“太宗幸幽州大悲閣,遷白衣觀音像,建廟木葉山,尊為家神。于拜山儀過樹之后,增‘詣菩薩堂儀’一節(jié),然后拜神,非胡剌可汗之故也。興宗先有事于菩薩堂及木葉山遼河神,然后行拜山儀,冠服、節(jié)文多所變更,后因以為常。神主樹木,懸牲告辦,班位奠祝,致嘏飲福,往往暗合于禮。”

?釋道世撰,周叔迦.蘇晉仁.法苑珠林校注(卷100)興福部第五[M].北京:中華書局,2003.2897-2898.

?參見聶順新.唐代佛教官寺制度研究[M].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20.

?[元]脫脫.遼史(卷79)室昉傳[M].北京:中華書局,1974.1272.

?[元]孛蘭肹,趙萬里.元一統(tǒng)志(卷1)大都路[M].北京:中華書局,1966.37.

?向南.遼代石刻文編[M].石家莊:河北教育出版社,1995.312.另據(jù)《元一統(tǒng)志》記載:“竹林寺,始于遼道宗清寧八年,宋楚國大長公主以左街顯忠坊之賜第為佛寺,賜名竹林?!苯?jīng)向南先生考證,此大長公主即為遼圣宗之女耶律槊古,但其公主封號卻與《遼史·公主表》所記有異.

?[元]脫脫.遼史(卷11)圣宗紀二[M].北京:中華書局,1974.123.

?向南先生《遼代石刻文編?云崗石窟張間?妻等修像記》“注”引《大金西京五州山重修大石窟寺碑》載:“西京大石窟寺者,后魏之所建也。”“遼重熙十八年,母后再修。天慶十年賜大字?!?/p>

?遼道宗大安十年 (1094年)《大憫忠寺觀音菩薩地宮舍利石函記》,向南.遼代石刻文編[M].石家莊:河北教育出版社,1975.560.

?遼道宗大康六年 (1080年)《井亭院圓寂道場藏掩感應舍利記》,向南.遼代石刻文編[M].石家莊:河北教育出版社,1975.389.

?遼道宗大康八年 (1082年)《歸如等建梵字密言幢記》,向南,張國慶,李宇峰.遼代石刻文續(xù)編[M].沈陽:遼寧人民出版社,2010.175.

?天祚帝乾統(tǒng)元年 (1101年)《寶禪寺建幢記》,向南,張國慶,李宇峰.遼代石刻文續(xù)編[M].沈陽:遼寧人民出版社,2010.240.

?天祚帝乾統(tǒng)五年 (1105年)《廣大圓滿無礙大悲心陀羅尼幢記》,向南,張國慶,李宇峰.遼代石刻文續(xù)編[M].沈陽:遼寧人民出版社,2010.248.

?[元]脫脫.遼史(卷6)穆宗紀上[M].北京:中華書局,1974.71.然據(jù)《遼史》卷3《太宗紀上》記載,遼穆宗耶律璟生于太宗天顯六年(931年)八月,并非十二月。遼史.中華書局1974年本“??庇洝睋?jù)此及“穆宗本紀”應歷三年(953年)、十三年(963年)、十四年(964年)、十七年(967年)所記,穆宗生日確實是在八月,并非十二月,《遼史》所記應歷二年(952年)十二月穆宗皇帝“生日”“飯僧”應有誤。若穆宗皇帝真于自己生日“飯僧”,應該是在應歷二年(952年)八月才對。當然,也不排除另一種可能,誠如《遼史》“??庇洝彼裕瑧獨v二年(952年)十二月所記“生日”二字前有脫字,該“生日”的主人有可能是穆宗皇后、皇太后或太皇太后中的某一位,穆宗皇帝此次 “生日”“飯僧”,很可能是為她們中的某一位慶生和祈福.

?[元]脫脫.遼史(卷5)世宗紀[M].北京:中華書局,1974.64.

猜你喜歡
宗皇帝契丹寺院
慢半拍兒見皇上
神童與誠童
Fantasy and reality
敦煌文本P.T.993吐蕃寺院稽考
“一國兩制”由契丹人首創(chuàng)?
兩個神童
兩個神童
若干契丹大字的解讀及其它
女真文“契丹”考
鳳翥契丹
长治县| 手游| 札达县| 双流县| 洛川县| 宜良县| 丹巴县| 哈尔滨市| 江源县| 子洲县| 鄂伦春自治旗| 安庆市| 新乐市| 甘洛县| 中宁县| 尤溪县| 萍乡市| 海安县| 兰溪市| 赤壁市| 龙川县| 福贡县| 三亚市| 繁昌县| 镶黄旗| 剑阁县| 松溪县| 临猗县| 叙永县| 崇仁县| 朝阳市| 石渠县| 紫金县| 山西省| 莲花县| 万盛区| 邯郸市| 闻喜县| 五常市| 兴国县| 徐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