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燁
提起“立體”,你的腦海中會浮現(xiàn)出什么物體或詞匯呢?從不同的角度去觀察身邊的事物,會看到相同的形狀嗎?如果在二維的畫面上表現(xiàn)三維的立體形象,該怎么做呢?現(xiàn)在,就讓我們先來領略一下藝術家們的創(chuàng)意吧!
在法國藝術家喬治·勃拉克的這幅《列斯塔格的房子》中,房屋變成了淺棕色的立方體,一個挨著一個,畫家用深棕色來表示房子的陰影,富有縱深感。仔細看看,方塊房子排列得很不整齊,有的露出正面,有的露出側面,有的向左右兩邊傾斜,有的則前后顛倒。畫家從不同的角度觀察房子,并記錄它們的樣子,將不同視角下的方塊房子重新組合、排列,融合進了二維畫面中,形成了奇妙的視覺效果。著名藝術評論家沃塞列斯看了這一作品后,在文章中寫道:“勃拉克輕視形狀,將一切物體、風景、人物和房屋都變成了幾何圖形和立方體……”就這樣,一個被稱為“立體主義”的新的藝術流派宣告誕生。
如果說勃拉克的創(chuàng)意是將一切事物幾何式、方塊化,那么,在西班牙畫家胡安·格里斯的作品中,又有什么別樣的創(chuàng)意?《巴勃羅·畢加索的肖像》這幅畫中,充斥著三角形、方形、半圓形等幾何形狀,仿佛是將許多玻璃碎片組合在一起。畫家將垂直線和對角線進行規(guī)律排列,并通過加深顏色來體現(xiàn)物體的暗部。盡管畫面顯得“支離破碎”,但我們依然可以清晰地感知到畢加索的形象,他的身體也被各種幾何圖形占領。細細觀察,仿佛能看到人物形象在運動,原來是畫家將畢加索的正面和側面形象進行了結合,有意營造出一種交錯、運動之感。畢加索手中的調色板不僅象征著他畫家的身份,調色板上點綴的三原色也給畫面增添了生動與意趣。
畢加索也是一位獨具匠心的藝術大師,他的立體主義繪畫作品《坐著的多拉·瑪爾》在藝術風格上與《巴勃羅·畢加索的肖像》迥然不同。畫面之中,幾何方塊消失了,色彩也變得鮮艷、明亮起來。看看人物形象的面部,她到底在看正前方呢,還是在看左邊呢?這顯然是由兩個不同角度的人臉拼接起來的。原來,畫家把不同視角下看到的立體的臉畫在了同一個形象中。在座椅后方的背景里,冷暖色搭配的線條經過不同方向的排列后,營造出了畫面的透視感和空間的延伸感。
相比勃拉克、格里斯和畢加索的創(chuàng)意表現(xiàn),法國立體主義畫家費爾南·萊熱的繪畫顯得別具一格。在作品《地鐵交叉口的縮寫》中,我們同樣看見了立體幾何元素。畫家將地鐵交叉口轉化為大小不同、粗細各異的圓柱體和管狀物,它們混亂地穿梭、拼裝、交疊,以此構成了一個新的空間。畫家肆意地揮灑紅、黃、藍三原色,再加入黑色、白色、綠色,使得整幅作品的色彩形成強烈對比,極具視覺沖擊力,仿佛在引領我們走進他所創(chuàng)建的一個喧嘩、緊張、快節(jié)奏的生活空間。
立體主義畫家們追求從多個視角去觀察物體,融入天馬行空的想象力,持續(xù)不斷地更新、豐富了繪畫的藝術表現(xiàn)。領略了畫家們的創(chuàng)意,你會有什么樣的奇思妙想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