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建榮 丁振華 張德富 王曉光 聶振榮
(中國石油新疆油田分公司勘探開發(fā)研究院; 新疆克拉瑪依 834000)
頁巖油氣和致密油氣具有重要的開采價值[1-2]。 與常規(guī)的油氣藏相比, 頁巖儲層和致密儲層的孔隙達到納米級, 在納米孔內的受限流體的界面張力(IFT) 不同于常規(guī)的體積流體。 因此, 建立預測納米孔中油氣界面張力模型, 對頁巖油氣和致密油氣勘探開發(fā)具有重要意義。
付東等[3]基于二階微擾理論建立狀態(tài)方程(EoS) 模型, 并結合密度泛函理論, 研究不同量程參數的Yukawa 流體的界面張力. 李小森等[4]基于基礎度量理論, 密度泛函理論和一階平均球近似理論建立Lennard-Jones (LJ) 流體自由能模型,研究汽液平衡時的界面張力。 曾志勇等[5]基于狀態(tài)方程和毛細管Kelvin 模型, 建立甲烷水合物和二氧化碳水合物界面張力預測模型。 近年來, 許多學者研究受限流體的臨界屬性移位現象[6]。 Zhang等[7]基于修正的Peng-Robinson (PR) EoS, 提出一種遞減界面張力法計算最小混相壓力。 Zhang 等[8]基于van der Waals (vdW) EoS 和受限流體臨界溫度和壓力移位建立一個半解析狀態(tài)方程。 Zhang等[9]將Travalloni 等[10]提出的納米孔吸附理論引入到狀態(tài)方程中, 并推導預測吸附厚度的經驗關聯式。 Zhang 等[11]設計納米實驗裝置并測量在納米孔中的界面張力, 同時提出計算納米孔中界面張力的理論方法。
頁巖包含有礦物孔及有機孔等復雜孔隙類型,在狀態(tài)方程模型中, 所有孔隙類型均假設為圓柱孔[8]。 因此, 孔隙對模型的影響簡化成孔隙半徑對模型預測結果的影響。 Jin 等[12]將孔隙分為三種類型: 孔隙尺寸大于10 nm, 孔隙中的吸附作用很弱且可以忽略, 孔隙中流體是均勻的, 常規(guī)的狀態(tài)方程能夠描述流體的相行為; 孔隙尺寸小于等于10 nm, 孔隙中有很強的吸附作用, 孔隙中流體是非均勻的, 常規(guī)的狀態(tài)方程不能用于非均勻體系,應該采用分子模擬方法,例如蒙特卡洛模擬;最后一種類型是分子移向干酪根。 Tan 等[13]的研究表明,狀態(tài)方程不能描述孔隙中流體的吸附過程。 本文針對孔隙尺寸大于10 nm 的均勻流體,只考慮流體之間的相互作用,忽略分子—孔隙之間的相互作用。
本文基于修正的SRK 狀態(tài)方程和修正的vdW混合規(guī)則, 建立一個預測納米孔中油氣界面張力的狀態(tài)方程模型, 該模型能描述納米孔中孔隙半徑和分子—分子間相互作用的影響。 將狀態(tài)方程與等張比容模型結合, 建立基于氣液相平衡的界面張力計算模型, 并提出具體計算方法。 建立的SRK 模型的預測結果與vdW 模型[11]和實驗數據進行對比分析。 同時, 分析壓力、 溫度和孔隙半徑對流體界面張力的影響。 準確計算納米孔內流體的界面張力在油田勘探開發(fā)中具有重要作用, 如注二氧化碳提高采收率過程中, 準確計算界面張力是合理設計注入參數的重要條件之一, 此外, 界面張力還可作為混相判據, 是混相驅的重要參數之一; 在油藏數值模擬過程中, 準確的狀態(tài)方程提高組分模擬的精度,并被廣泛地運用于注二氧化碳驅模擬。
流體在納米孔中受到限制, 分子—分子相互作用由Lennard-Jones 勢能描述, 基于統計熱力學的巨正則配分函數, Zhang 等[8,9]修正臨界溫度和壓力位移關聯式, 并建立半解析的Soave-Redlich-Kwong (SRK) EoS
式中:p——系統壓力, MPa;
T——系統溫度, K;
R——通用氣體常數, 等于k·NA;
k——玻爾茲曼常數, 1.38 × 10-23J/K;
NA——阿伏伽德羅常數, 6.022 140 76×1023mol-1;
v——摩爾體積, cm3/mol;
εLJ、σLJ——分子間的Lennard-Jones 能量和尺寸參數;
A=π· (rp/σLJ)2;
rp——孔隙半徑, cm;
c1= 3.562 2;
c2=-0.664 9[8];
α(T)、b——修正的SRK 狀態(tài)方程參數,由常規(guī)的SRK 參數[8]延伸到納米孔中得:
式中:Tc,p——在納米孔中的臨界溫度, K;
Tr,p——對比溫度, 等于T / Tc,p;
pc,p——在納米孔中的臨界壓力, MPa;
ω——偏心因子。
Zhang 等[8]對臨界壓力和溫度移位計算公式進行修正, 其計算表達式為:
式中:Tc——臨界溫度, K;
pc——臨界壓力, MPa。
常規(guī)的vdW 一流體混合規(guī)則[14-15]為:
式中:xi——i組分的摩爾分數;
kij——i組分與j組分的相互作用參數。
常規(guī)的Berthelot-Lorentz 混合規(guī)則[16]為:
為了簡化模型, 筆者將式(6) 和(8) 中的kij取相等的值。 將vdW 混合規(guī)則修正為:
相平衡計算是基于每個組分在氣液相中的逸度相等, 即
pL、pV——液相、 氣相壓力, MPa;
yi——第i個組分的氣相摩爾分數。
狀態(tài)方程和逸度系數均可由巨正則配分函數導出, SRK 狀態(tài)方程的逸度系數(推導方法參考文獻[8-9] ) 為:
式中Z——偏差因子。
狀態(tài)方程計算氣液平衡采用牛頓迭代法[8]。在儲層條件下, 由于毛管壓力的影響, 氣液相壓力是不相等的。 筆者將液相和氣相分別考慮成潤濕相和非潤濕相[17]。 因此, 毛管壓力和氣相壓力為:
式中:pcap——毛管壓力, MPa;
γ——界面張力, mJ/m2;
θ——接觸角, 文獻[8] 實驗結果建議近似為30°。
Weinaug 等[18]提出界面張力(界面張力與氣液相組成有關) 計算方法為
式中:ρL、ρV——液相、 氣相的摩爾密度,mol/cm3;
pi——i組分的等張比容, 由Nobakht 等[19]的方程計算:
p= 176.050 05- 7 472.980 7Vc-0.874 580 88Tc+ 1 560.479 3H+ 19.309 439H2+
式中:Vc——摩爾臨界體積, dm3/mol;
H——Tc和Vc的函數。
主要的計算步驟:
(1) 輸入p—T—x—rp條件, 用式(4) 和式(5) 計算臨界溫度和臨界壓力移位, 用Wilson 方程[9]計算初始平衡常數K值(采用Wilson 方程求解, 數值為0.2~1.5), 假設初始氣相壓力等于液相壓力;
(2) 用Rachford-Rice 方程[20]計算xi和yi, 使用混合規(guī)則(式(7) 和式(10) ) 計算SRK EoS的混合物參數。 用式(1) 計算氣液相的摩爾體積(v), 氣液相摩爾密度是摩爾體積的倒數;
(3) 用式(19) 計算界面張力, 式(19) 中的等張比容由式(20) 和式(21) 計算得到, 然后用式(17) 和式(18) 分別計算毛管壓力和氣相壓力。 用式 (15)、 式 (16) 和式 (13)、 式(14) 計算氣液相逸度系數和氣液相逸度;
Zhang 等[11]設計出納米實驗裝置, 并測量甲烷-正葵烷(C1-nC10) 和氮氣-正葵烷(N2-nC10)混合物在納米孔(rp= 50 nm) 中的界面張力, 其具體測量值見表1。 對比實驗測量的界面張力與模型預測值, 是檢驗建模正確性的重要方法之一。 因此, 筆者對不同溫度下的C1-nC10和N2-nC10混合物的界面張力進行預測, 其使用到的純組分狀態(tài)方程參數列于表2。
表1 C1-nC10和N2-nC10混合物在298.15 K、 326.15 K 下的納米孔中測量和模型預測的界面張力(IFT)Table 1 Interfacial tensions (IFT) of C1-nC10 and N2-nC10 mixtures measured and predicted at the temperatures of 298.15 K and 326.15 K in nanopores
表2 本文使用的純物質狀態(tài)方程參數[9]Table 2 Parameters of the EoS of the pure substances used in this paper[9]
基于以上所建模型, 對Zhang 等[11]測量的界面張力數據進行預測, 模型預測值見表1, 并與vdW 模型[11]進行對比分析。
圖1 給出了SRK EoS 模型(對于非極性組分,二元相互作用參數kij通常為0,kij為零表明模型不需要額外擬合二元混合物實驗數據, 模型具有較好的預測能力) 和vdW EoS 模型[11]在不同條件下對C1-nC10混合物的界面張力預測結果, 由圖1 可知:隨著壓力的升高, C1-nC10混合物在298.15 K (圖1(a) ) 和326.15 K (圖1 (b) ) 下的納米孔中的界面張力逐漸減小, SRK 和vdW 模型均能準確地預測界面張力; 通過SRK 模型對體積相 (rp=1 cm)和納米孔中的界面張力預測表明, 在相同的溫度壓力條件下, 體積相中的C1-nC10混合物界面張力大于納米孔中的界面張力, 即隨著孔隙變小,混合物的界面張力逐漸減小。圖2 給出了SRK EoS 模型(二元相互作用參數kij=0) 和vdW EoS 模型[11]在不同條件下對N2-nC10混合物的界面張力預測結果, 由圖2 可知: 隨著壓力的升高, N2-nC10混合物在298.15 K (圖2 (a) )和326.15 K (圖2 (b) ) 下的納米孔中的界面張力逐漸減小, SRK 和vdW 模型均能準確地預測界面張力; 通過SRK 模型對體積相和納米孔中的界面張力預測表明, 在相同的溫度壓力條件下, 體積相中的N2-nC10混合物界面張力大于納米孔中的界面張力, 即隨著孔隙變小, 混合物的界面張力逐漸減小。
表1 列出了SRK EoS 模型(二元相互作用參數kij= 0) 和vdW EoS 模型[11]在不同條件下對C1-nC10和N2-nC10混合物的界面張力計算結果, 計算值是滿足相平衡條件(逸度相等) 的模型預測的界面張力, 是系統在熱力學平衡時的模型預測結果, 該預測結果與標準值(實驗測量結果) 對比分析, 可以分析模型預測的準確程度。
計算值與測量值的平均絕對相對偏差(AARD) 的計算公式為
γAARD越小表明預測結果越準確,γAARD一般不超過20.00%。
由表1 可知: SRK 和vdW 模型均能準確地預測界面張力, 但SRK 模型的計算結果更準確。 在298.15 K 和326.15 K, SRK 模型計算的C1-nC10體系的平均絕對相對偏差為12.42 %和7.11 %, 而N2-nC10體系為2.83 %和3.85 %。 vdW 模型計算的C1-nC10體系的平均絕對相對偏差為17.10 %和4.24 %, 而N2-nC10體系為3.98 %和7.53 %。
為了研究界面張力隨孔隙的變化關系, 圖3 給出了SRK EoS 模型(二元相互作用參數kij= 0)在不同孔隙大小下(rp=10, 30, 100、1 000 nm)對C1-nC10混合物界面張力預測結果,由圖3 可知:在相同溫度(326.15 K)下,隨著孔隙變小,混合物的界面張力逐漸減小,且在較低的壓力下,孔隙半徑越小,界面張力的減小程度越大,在較高的壓力下,由于界面張力比較小,孔隙半徑的影響也較小。
圖4 給出不同溫度下SRK EoS 模型(二元相互作用參數kij= 0) 對C1-nC10混合物的界面張力預測結果(壓力為5 MPa)。 由圖4 可知: 在相同的壓力和孔隙半徑下, 隨著溫度升高, 混合物的界面張力逐漸減小, 在較高的溫度下, 界面張力減小程度增加; 在相同的溫度和壓力下, 孔隙半徑越小, 界面張力的減小程度越大, 界面張力越小。
圖5 和圖6 給出不同孔徑下SRK EoS 模型(二元相互作用參數kij= 0) 對C1-nC10混合物的界面張力預測結果。 由圖5 和圖6 可知: 在相同的溫度壓力下, 孔隙半徑越小, 界面張力的減小程度越大, 界面張力越??; 當孔徑大于50 nm 時, 隨著孔徑的增加, 界面張力幾乎不變, 表明孔隙對流體的影響幾乎可以忽略。
(1) 基于修正的SRK 狀態(tài)方程和修正的vdW混合規(guī)則, 建立一個預測納米孔中油氣界面張力的狀態(tài)方程模型, 該模型能描述納米孔中孔隙半徑和分子—分子間相互作用的影響。
(2) 與vdW 模型和實驗數據對比表明: 在相同的溫度下, 隨著壓力的升高, C1-nC10和N2-nC10混合物在納米孔中的界面張力逐漸減小, SRK 和vdW 模型均能準確地預測界面張力。
(3) 通過SRK 模型對體積相和納米孔中的界面張力預測表明: 在相同的溫度壓力條件下, 體積相中的C1-nC10和N2-nC10混合物界面張力大于納米孔中的界面張力。 對不同孔隙半徑的納米孔中的界面張力預測表明: 隨著孔隙半徑的減小, 混合物的界面張力逐漸減小, 且在較低的壓力下, 孔隙半徑越小, 界面張力的減小程度越大, 而在較高的壓力下, 由于界面張力比較小, 孔隙半徑的影響也較小。
(4) 在相同的壓力和孔徑下, 隨著溫度升高,混合物的界面張力逐漸減小, 在較高的溫度下, 界面張力減小程度增加。 在相同的溫度和壓力下, 孔隙半徑越小, 界面張力的減小程度越大, 界面張力越小。
(5) 在相同的溫度壓力下, 孔隙半徑越小,界面張力的減小程度越大, 界面張力越小; 當孔徑大于50 nm 時, 隨著孔徑的增加, 界面張力幾乎不變, 表明孔隙對流體的影響幾乎可以忽略。
(6) SRK 模型能準確地預測納米孔中的界面張力, 為預測納米孔中油氣界面張力提供了一種新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