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浩
朱顏酡,出自《楚辭》,指紅潤的面色,原文是:“美人既醉,朱顏酡些?!?/p>
美人醉了,面上的顏色就是朱顏酡?!邦伾?,這兩個(gè)字最早指面上的神態(tài)和氣色。古人講顏色,往往從面相是否端正來檢視一個(gè)人的人品是否端正。面上的眼神和氣色,講究的是“見賢人則玉色”,賢德之人從內(nèi)向外散發(fā)著玉一樣純粹的氣質(zhì),因此眼神和氣色也呈現(xiàn)瑩潔的玉色?!邦伾眱蓚€(gè)字,就這樣從“儀容氣質(zhì)”走向“具象色彩”。
朱顏酡是醉后歡悅的顏色,從屈原到李白,吟誦的是這種顏色背后的愉悅心情,“落花紛紛稍覺多,美人欲醉朱顏酡”(李白)。中國傳統(tǒng)色也有“酡顏”的色名,本源就是“朱顏酡”。
宋徽宗寫這種顏色如紅玉:“燈影四圍深夜里,分明紅玉醉顏酡?!绷舨蛔∶篮?、熱烈的歡顏,不妨沉醉,刻畫在記憶里,記憶是有顏色的。
黃白游,講的是顏色,似乎又不是顏色,這正是中國傳統(tǒng)色的微妙之處。
顏色可以來自天地萬物的具象,也可以來自人類心靈的意象。之所以將黃白游作為一種顏色名,是因?yàn)樗婢呔呦蠛鸵庀箅p重美感。寫《牡丹亭》的明代文人湯顯祖,文采斐然,章句精妙,然而仕途不順。友人吳序勸湯顯祖到徽州去拜訪退休在家的老師宰相許國,湯顯祖卻寫了一首《有友人憐予乏勸為黃山白岳之游》:“欲識(shí)金銀氣,多從黃白游。一生癡絕處,無夢到徽州?!?/p>
黃白,既是具象的黃山、白岳(齊云山),也是意象的神仙夢;既是具象的黃金、白銀,也是意象的富貴夢。友人說得對:去徽州見見你的老師許國,黃白之間,氣象萬千,富貴襲人。在湯顯祖心里,徽州的黃白已經(jīng)不是神仙夢、富貴夢,而是他一生無法抵達(dá)的世俗之氣,他選擇了放棄: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請?jiān)徫乙簧V絕,不去徽州也罷,我這一生既沒有神仙夢,也沒有富貴夢。湯顯祖之后,我們不但把黃白游看作黃、白中間的顏色,還把它看成我們揮之不去的神仙夢、富貴夢。
暮山紫,語出唐初文學(xué)家王勃的《滕王閣序》:“潦水盡而寒潭清,煙光凝而暮山紫?!蓖醪獙憽峨蹰w序》時(shí),他的人生道路并不順利,當(dāng)時(shí)他還不知道自己差不多走到了人生的終點(diǎn)。
中國傳統(tǒng)色的美學(xué)意境,往往借由天地萬物的具象,引發(fā)微妙、曼妙、雋妙的意象,從精致細(xì)微之時(shí)刻、詩意浪漫之感觸、豐饒深厚之底蘊(yùn),醞釀出獨(dú)特的東方審美。“煙光凝而暮山紫”,就是詩人在黃昏時(shí)刻,觀察到山間煙霧與夕陽落照的交織,薄薄的一層紫霧罩住了暮山,暮山見我,我見天地萬物。如果將生命之有涯、宇宙之無窮、天地之不仁都想通透了,即使走到人生的終點(diǎn),我們的內(nèi)心也應(yīng)該依然是充盈的。
(知 微摘自中信出版集團(tuán)《色彩通識(shí)100講》一書,肖文津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