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河中漁
孔子對學(xué)生講:“子欲為事,先為人圣?!币馑际牵粋€人要想取得成功,首先要修煉內(nèi)功,提高自己的品質(zhì)修為,人做好了,事才有可能做好。
“子欲為事”,人們做事需要有事前準(zhǔn)備,準(zhǔn)備什么呢?很多人都是準(zhǔn)備資金、規(guī)劃和貨源,唯獨缺少的就是準(zhǔn)備人品。雖然有準(zhǔn)備人脈,但畢竟人脈與人圣還有段距離,甚至不可互為替代。人脈多在于索求交換,人圣多在于善心交流。前者庸俗,后者高尚。人品的好壞也預(yù)示著人生開創(chuàng)的成功與失敗。
要想做事,必先做人。王陽明說做人有“四不”:“不妄動,動必有道;不濫言,言必有理;不茍求,求必有義;不虛行,行必有正?!边@“四不”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人都會沖動,在“四不”中能做到一二就很不錯了。但是只要能做到一二,就可能成為“半個人圣”。
“先為人圣”,是一個人施展能力的基礎(chǔ),是當(dāng)今社會稀缺而珍貴的品質(zhì)。具體來說,欣賞別人是一種境界,善待別人是一種胸懷,關(guān)心別人是一種品質(zhì),理解別人是一種涵養(yǎng),幫助別人是一種快樂。做人和做事,如同一個人的左手和右手;單有做事,沒有做人,人格將殘缺不全。做事又如同一把雙刃劍,掌握在“人圣”手中,會給團隊與社會創(chuàng)造出無數(shù)的價值。掌握在品德低下的人手中,將會成為社會前進中的害群之馬。所以人們又說,做事合格的人不一定是上品,而人品不合格的人就是危險品。沒有人會愿意重用一個“危險品”。因為危險的人,做事越大造成的損失也越大。正如《三國演義》中的呂布,能征善戰(zhàn),英勇無敵,卻品格低下。他初拜丁原做義父后殺了丁原,再認(rèn)董卓做義父再殺董卓,最終被曹操抓起來,曹操也不敢用他,送給別人都不敢要,只得把他殺掉。
成為“人圣”很難嗎?王陽明對弟子說:“人人胸中都有個圣人,只是不自信,又不肯努力,所以埋沒了,做不成圣人?!蓖蹶柮骺粗晃坏茏诱f:“你胸中有個圣人。”這名弟子馬上站起慌張回答:“弟子不敢?!蓖蹶柮鹘兴?,笑著說:“眾人皆有,你怎么就沒有?天下萬事都可謙虛,唯獨這事不可謙虛?!蓖蹶柮鲯咭暠姷茏?,先誦了自己的一首詩:“個個人心有仲尼,自將聞見苦遮迷。而今指與真頭面,只是良知更莫疑?!比缓笥纸忉尩溃骸叭私杂辛贾ト酥畬W(xué),就是致此良知。自然而致的是圣人,勉強而致的是賢人,不肯致的是愚人。雖是愚人,只要他肯致良知,就和圣人無異。此良知所以為圣愚之同具備,而皆可為堯舜者,以此也。”
王陽明認(rèn)為,普通人和圣人的區(qū)別,不在于圣人有“四知”,普通人沒有。而在于圣人可以得到“四知”,而普通人的“四知”都被私欲所遮蔽。人若要成圣,則必須除掉這些遮蔽本心的行為和觀念。晉朝袁宏在《后漢》中說:“小人之邪,順之私欲?!毙∪撕途拥膮^(qū)別,就在于小人都是順從私欲,而君子則不是。君子“欲為事,先為人圣”,“人圣”做好,事才可能做好。在社會生活當(dāng)中,順從私欲,是小人的主要特征。推而論之,一個人的生意從來做不大,就是做人出了問題。
做事并不難,籌措資金,著手去做,但是做的結(jié)果如何呢?無論是屢戰(zhàn)屢敗,還是屢敗屢戰(zhàn),最終取勝的還是靠“先為人圣”的根本。
(谷山摘自《做人與處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