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積極公民的形成要件與進路:比較視角的案例研究

2022-01-23 13:05鄧大才
財經問題研究 2022年2期
關鍵詞:秭歸縣要件村落

脫貧攻堅戰(zhàn)略實施以來,有些社區(qū)只解決了農民的收入問題,但有些社區(qū)不僅解決了農民的收入問題,還促進了農民參與,轉變?yōu)榉e極公民,為國家的有效治理奠定了堅實的群眾基礎。為什么同是脫貧攻堅戰(zhàn)略,對不同社區(qū)農民的影響卻會產生如此大的差異?根據政治學的主流理論,積極公民的形成需要參與,但是有了參與就能夠形成積極公民嗎?還需要其他要件嗎?在實施脫貧攻堅戰(zhàn)略過程中,貧困社區(qū)如何形成積極公民,積極公民形成的條件是什么?積極公民如何演進和轉換以實現脫貧攻堅戰(zhàn)略與鄉(xiāng)村振興戰(zhàn)略的有效對接?本文以湖北省秭歸縣幸福村落建設為研究對象,以山東省、湖南省、湖北省和廣東省等相關地區(qū)為參照對象,通過比較視角的案例研究,考察積極公民的形成條件、形成進路和演進類型。

取鐵皮石斛100 g,剪碎后用電動勻漿器勻漿,裝入離心管離心后取上清液,通過細菌濾器后備用。用打孔器將濾紙加工成直徑為6 mm的原形濾紙片,滅菌后分別在不同的鐵皮石斛勻漿液(質量分數分別為10%、20%、40%、80%)和無菌水中浸泡2 h。用移液槍吸取200 uL菌液于培養(yǎng)基表面,涂布均勻,然后將紙圓片從浸泡的勻漿液或無菌水中取出、瀝干,等距離放置于培養(yǎng)基表面相應位置,每個濃度取3次重復。將培養(yǎng)基放入培養(yǎng)箱內倒置培養(yǎng)(37℃,24 h)。待菌落長出后,測定抑菌圈直徑并比較抑菌效果。

一、問題的提出

對于積極公民的研究,一個傳統(tǒng)的路徑是從馬歇爾和吉登斯

的“公民身份”“公民資格”角度形成的,關注公民權利的類型和獲取。注重“權利”的公民身份與注重“角色”的積極公民有重大區(qū)別。積極公民是一種公共角色,一種作為良好公民應該有的觀念和行為的組合,而注重“權利”的公民身份則是一種個人權利的組合,并不包括觀念,或者不特別強調公民的公共意識和公共精神。

不同的學者對積極公民有不同的定義。許瑞芳和葉方興

認為,“積極公民能夠有效地承擔共同體賦予的公共責任,自覺承擔起推進政治公共性的職責,守護社會的公共領域,維持社會的穩(wěn)定和繁榮,矯正過分注重個體利益、過分注重私人化的消極公民生活狀態(tài)”。陳海平

轉述了阿倫特對積極公民的定義,“作為一個民主社會的公民,應該秉承公共精神,關心公共領域,積極參與社會政治生活,并在交往中,堅持主體性原則、理性協(xié)商原則、話語交流原則 、交疊共識原則,反對暴力和強制”。Green

進一步指出,積極公民是將個人與國家聯(lián)系在一起的權利和義務組合,包括納稅、遵守法律以及行使所有的政治權、公民權和社會權。Newman和Tonkens

認為,積極公民是不再依賴福利國家的人,一個愿意充分參與現代社會重建的人。積極公民受到邀請、號召,有時甚至被迫承擔一系列責任,為自己、為他人和為社區(qū)的福祉負責。雖然不同學者的定義有差異,但是總體上可以將積極公民定義為“積極參與公共生活,并承擔責任的公民”。學術界對于積極公民形成的研究主要有四種進路:

(一)教育形塑進路

不少學者認為,公民教育和道德教育能夠塑造積極公民。吳曉林和趙志鴻

認為,高等教育對大學生具有政治整合功能,促進他們向積極公民的身份轉化。葉飛

則認為,道德教育可以培育學生的平等、合作、尊重、寬容等公共道德品質,使其成長為負責任的積極公民。馮健軍

認為,通過引導學生以積極、主動姿態(tài),投入公共生活之中,通過主動參與和平等交往實踐,培育公民的公共精神、公共道德、公共理性和公共參與能力,使其成為負責任的積極公民。筆者將這種培養(yǎng)方式稱為“參與式公民教育”。蔣一之

認為,法治教育是培育積極公民的另一種努力。

(二)參與建構進路

參與是積極公民最重要的要件,因此,參與本身就是積極公民的建構途徑??敌阍?/p>

認為,美國將志愿服務作為培育積極公民的重要路徑。歐陽景根

認為,通過公民在政治話語與社會核心價值構筑過程中的參與行為,通過把權利轉化為行使權利,以及通過公民對社會共識和社會合作的推動,建設一種自由的、參與的、服從的和被包納進來的積極公民身份。Loopmans

通過案例考察得出公民參與社區(qū)的公共管理有助于形成積極公民的結論。Cristiano和Dimitra

從20世紀80年代末開始塑造積極公民的形象,以激勵公民參與政治活動,并指出提升少數群體的政治參與已經成為英國的重要政治優(yōu)先事項。這些理論改變了積極參與的含義和實踐。筆者認為,參與既是積極公民的重要內容,也是積極公民的形成要件。Marinetto

認為,積極公民的意識在塑造社區(qū)參與方面發(fā)揮著重要作用,社區(qū)參與反過來又強化積極公民的意識。

(三)福利社會建設進路

有些學者從福利國家的角度來考察積極公民的建設途徑。王小章

主張,通過由國家主持和舉辦的社會民生建設和社會管理工作構成“福利社會”,“福利社會”與公民社會和能動社會之間積極互動,來促進和維護積極的公民權。朱濤

也主張,通過社會建設來培育積極公民,即以積極公民的身份為核心,充分發(fā)揮政府和社會對于所有公民的保護和賦權增能功能,增進每個公民行權擔責的意識和能力,從而兼顧、平衡、協(xié)調社會的整合與團結和個人的自由與尊嚴,使個人通過社會力量而完成自身的解放。Kearns

認為,公民權利已經完整建立起來的國家則反其道而行之,利用積極公民的參與來重整福利國家。

(四)多因素組合進路

積極公民不是由一種因素,而是由多種因素共同形成。朱艷麗

認為,參與和公民教育是積極公民形成的實踐路徑。郭倩倩和秦龍

認為,通過培養(yǎng)公民身份認同和價值共識,保障邊緣和弱勢群體的利益表達,可以消解公民的政治冷漠,促使其積極理性地融入公共生活。Green

認為,積極公民主要有兩個要件:參與和組織,即通過積極參加組織、參與公共生活形成積極公民。Newman和Tonkens

認為,積極公民通過選擇、參與和承擔責任而形成。

國內外學者對積極公民形成的研究為本文提供了許多啟迪,但是這些研究主要關注觀念、行為和組織層面的各種因素,很少考慮物質、觀念、組織和行為等因素的共同影響。本文擬從物質、組織和行為等方面綜合考察湖北省秭歸縣幸福村落建設過程中貧困社區(qū)積極公民的形成條件、形成進路和演進類型。筆者認為,“獲得型參與”是湖北省秭歸縣幸福村落積極公民形成的基本條件和演進基礎,理想類型的積極公民則由組織、參與、收益和自主性四個要件構成。

二、幸福村落建設:貧困社區(qū)的治理實踐(1)筆者自2013年起,每年都會前往湖北省秭歸縣開展實地調查,本部分的實證材料主要來自筆者實地調查所得。

2012年,湖北省秭歸縣就開始實施幸福村落建設,

其實幸福村落是從事農村工作的一個重要平臺。

縣、鄉(xiāng)鎮(zhèn)政府、村莊和村落幾乎所有的工作都在這個平臺上運行,依賴平臺及其治理架構來實施脫貧攻堅戰(zhàn)略,村民在平臺上參與、協(xié)商和決策。

(一)劃小單元,找到利益紐帶

秭歸縣是偏遠的山區(qū),行政村規(guī)模比較大,地域遼闊。村民常說:“講句話分分鐘,但握個手要走半天”。為此秭歸縣決定打破行政建制,劃小自治單元。按照“利益相關、產權相聯(lián)、地域相近、產業(yè)趨同、群眾自愿”的原則

,將全縣186個行政村、1 152個村民小組因地制宜地劃分為2 035個自然村落。在村落中村民有共同的空間、共同的設施、共同的目標和共同的利益,村民也彼此熟悉,容易形成利益紐帶和群體意識。

(二)建立組織,完善治理架構

在村落中,建立“兩長八員”的治理架構,建立村落理事會、黨小組,選舉產生“兩長”,即理事長和黨小組長;同時選舉產生“八員”,即經濟員、宣傳員、幫扶員、調解員、管護員、環(huán)衛(wèi)員、張羅員和監(jiān)督員?!鞍藛T”根據村落具體情況和需要可以交叉任職。在村落理事會引導和組織下成立相關的產業(yè)協(xié)會和志愿者組織,如有些村落成立柑桔協(xié)會、蔬菜協(xié)會和茶葉協(xié)會等。由于村落規(guī)模比較小,黨小組、理事會、專業(yè)協(xié)會和志愿者組織功能不同,“兩長八員”和協(xié)會、志愿者組織的負責人常常交叉任職,以便于協(xié)商、溝通和合作。

(三)建立機制,鼓勵居民參與

秭歸縣引導村落建立了一系列的協(xié)商、參與、決策機制和制度。一是訂立村落公約。每個村落由村民共同討論形成村落公約,作為村落的“憲法”,規(guī)范村民的權利、義務和責任。二是建立理事會工作機制。理事會由“兩長八員”及相關村民代表組成,協(xié)商決定村莊事務。集體協(xié)商和民主討論是理事會運行的基本原則。三是建立重大問題的村民協(xié)商制度。為了吸引更多村民參與村落事務并對重大問題充分討論,一些村落以“村落夜話”方式參與決策,除此之外建立更小型的“屋場會”“院壩會”等協(xié)商平臺,解決日常生活中的公共事務協(xié)商和決策問題。四是建立志愿者參與的積分制度。為了鼓勵村民參加村落公共事務、公益事業(yè)及公共設施管護,秭歸縣在村落推廣志愿者服務積分制度,通過積分引導村民參與。五是建立公共設施管護責任制。按照志愿原則或者就近負責原則,明確相關村民對公共設施的管護責任。如公路拐彎處往往會有一個大的“反光鏡”,也有村民認領管護。六是建立村落環(huán)境衛(wèi)生評比制度。鼓勵村民參與身邊的公共事務,公共參與從自己、家庭及家庭周邊的環(huán)境衛(wèi)生開始。

(四)賦權賦能,村民自主決策

從政府層面來看,一是賦予理事會和村民的權利,理事會和村民可以自主決定村落事務。二是在實施脫貧攻堅戰(zhàn)略過程中,賦予理事會和村民的能力,使其能夠有能力對扶貧物質、資金及設施進行自主行動。從村民層面來看,村莊大小事務都由黨小組、理事會及村民全程、全員參與協(xié)商和決定。一是村民自主協(xié)商形成村落公約。二是村民自主決定人居環(huán)境整治制度。三是村民自主決定扶貧產業(yè)及設施的建設。四是村民決定美麗鄉(xiāng)村評比、激勵的措施??傊?,村落的大小事務由村民參與、村民協(xié)商、村民決定,決議由村民自主執(zhí)行和考察,即村民對村落事務具有決定權,村落如何發(fā)展掌握在村民自己手中。

(五)幸福村落扶貧與治理的雙重績效

綜上所述,本研究顯示循環(huán)IGF-1對于CRC患者具有一定的輔助診斷價值,與CEA聯(lián)合檢測可以為臨床CRC的篩查提供一種潛在輔助方法。在男性≤60歲時,IGF-1聯(lián)合CEA進行CRC篩查,診斷價值優(yōu)于其它組。

幸福村落建設、扶貧和治理還有一個意想不到的效果,就是村民的凝聚力增強了,村民的公共精神、參與意識、責任意識增強了,村民對村落的認同感更強了。主要體現在:一是積極參與“村落夜話”“屋場會”“院壩會”以及村落重大事項的討論。二是主動承擔村落公共設施的管護工作。三是開始意識到了自己作為一個村落人的責任,村落志愿者多了,志愿活動也多了。四是村落中互惠、互助比以前更加強烈,社會網絡聯(lián)結更緊了,對老年人、殘疾人幫助多了,慈善性的活動多了。五是村民更加關注社會、關心國家,如新冠肺炎疫情暴發(fā)時村民踴躍捐款捐物,幫助遠方的陌生人,替國家分憂,這是過去從未出現過的現象。對照積極公民的定義,秭歸縣很多村落村民積極參與,承擔責任,已經具有了積極公民的特征。

三、積極公民形成的基本要件和類型

從湖北省秭歸縣幸福村落的扶貧與治理過程和實踐可以歸納出積極公民形成的基本要件,通過與相關村莊的對比,也可以發(fā)現不同要件的組合會形成不同的積極公民類型。

小型無人機的應用,是以藥物噴灑為前提起到相應的植保效果。而技術人員則以遠距離壓控為前提,對無人機高度加以調節(jié),再按照農作物具體情況,對藥物劑量、無人機高度和速度予以把控,以便將藥液精準作用于農作物表面,還可借助旋翼下旋氣流加快藥液吸收、滲透[7]。

秭歸縣是國家級貧困縣,2019年底脫貧攻堅驗收,摘掉了“貧困縣”的帽子。國家和地方政府大量的扶貧資金投入,培育了不少扶貧產業(yè),建設和改善了社區(qū)的基礎設施環(huán)境,縣、鄉(xiāng)、村都得到巨大的發(fā)展,村民也實現了增收的目標。從村落來看,公共設施建設好了,路、電、水、網通到了村落,幸福村落建設使村落的環(huán)境變美了,公共設施齊全了。從貧困戶來看,住房、教育和醫(yī)療得到改善、收入得到增加、就業(yè)得到較好的優(yōu)待,甚至享受到“超國民待遇”。從非貧困戶來看,也能夠從扶貧產業(yè)中直接受惠,家庭經濟得到發(fā)展。秭歸縣的貧困村莊和非貧困村莊、貧困戶和非貧困戶都有很強的獲得感。

(一)積極公民形成的基本要件

首先,獲得感。對于國家級貧困縣及貧困地區(qū)來說,形成積極公民最重要的要件就是要讓村民有獲得感。秭歸縣大部分村民特別是貧困社區(qū)村民都從國家的脫貧攻堅戰(zhàn)略中受益匪淺,既有家庭住房的改善,還有家庭收入的增加,也有個人公益崗位的獲取,更有農村公共設施、人居環(huán)境的完善。在貧困地區(qū),如果村民沒有較大的獲得感,就不可能有參與,也就不可能形成積極公民。

很榮幸被抽到參加試用,第一次抱寶寶坐進寶貝第一鎧甲艦隊PLUS這款安全座椅時,和之前安全座椅不同的是,原以為他會哭鬧著下來,沒想到他很喜歡在里面坐著。原來寶貝第一鎧甲艦隊PLUS的坐姿設計源于仿失重太空艙力學設計,可以將寶寶上半身的重量有效地轉移到臀部,能提供更加穩(wěn)定的坐姿,更穩(wěn)定的重心,在急剎、劇烈擺尾的時候從根源上提高寶寶身體的穩(wěn)定性。此外,這樣的姿態(tài)讓寶寶擁有良好的視野,可以看到爸爸媽媽和窗外的風景,所以她就不會哭鬧啦。之前寶寶一上安全座椅就哭鬧,拒絕坐安全座椅,現在看來是沒有選對適合寶寶的安全座椅。

酵母菌:“時間好久好久了,聽我的爺爺的爺爺的爺爺的……數不清了,算算也有好幾千年了。小菌我在這里代表我們菌類謝謝你們的祖先了。當然我們不只是光嘴上說說的,還有實際行動表示衷心感謝。我們會利用你們給的糖類進行細胞呼吸,產生CO2,使面團體積膨大,結構疏松。這樣面包、饅頭的風味就大大改善了,吃起來特別松軟。同時,我體內的酶能催化面團中的各種有機物發(fā)生反應,將結構復雜的高分子物質變成結構簡單、相對分子量較低、易為人體直接吸收的營養(yǎng)物。而且我們渾身是寶,蛋白質含量高,含有多種維生素,會增加面包、饅頭的營養(yǎng)價值。怎么樣?你們給我們的糖沒白吃吧!”

其次,參與。秭歸縣推進幸福村落建設的最終目的就是要激活村民自治,特別是通過村民自行治理村落。各個村落建立了一系列的參與平臺、參與機制;脫貧攻堅的所有事項都需要村民參與;村落的所有公共事務均是在村民參與下決定和實施的。在秭歸縣的調查中筆者發(fā)現,即使有些村落村民有獲得感,但是沒有參與,也無法形成積極公民。因此,貧困村落的村民成長為積極公民與參與密不可分,沒有參與就不會有積極公民的形成。

筆者在湖北省巴東縣的官渡口鎮(zhèn)調查了四個村莊,四個村莊并非所有村民都為貧困戶,因此,只有部分村民有很強的獲得感,而且參與了扶貧產業(yè)的討論和發(fā)展。非貧困村民只能夠享受到一定的公共基礎設施建設的好處,但是不會參與村莊產業(yè)和公共設施建設的討論,村莊和村落也沒有專門的組織。因而有獲得感且參與的村民具有積極公民的特點,但是只能夠享受一些公共基礎設施建設好處的村民則沒有表現出積極公民的特點。

最后,湖南省漢壽縣。該縣既不屬于富裕地區(qū),也不屬于貧困地區(qū),沒有國家投入,也沒有政府對村莊或者村民小組進行組織,村民很少參與村莊事務,更不用說自主村莊或者小組的事務,村民沒有源于國家和政府的獲得感。因此,該縣的村民只能是公民,甚至很多村民是冷漠公民。

(二)形塑積極公民的要件及組合類型

秭歸縣的實踐表明,獲得感、參與、組織和自主性四個要件有助于形成積極公民,但是四個要件的作用和功能不同,四個要件的不同組合程度和順序會形成不同類型的積極公民。下面通過案例比較予以進一步考察。

再次,廣東省蕉嶺縣。該縣有宗族組織,有些地方成立了村、小組理事會或者宗族理事會,因而村民有一定程度的參與,但是村民無法自主主導村莊或者小組的事務。沒有國家的外部資源投入,村民沒有獲得感。對于有參與、有組織的村民小組或者村莊的村民,在某種意義上可以說是積極公民,但是積極公民的水平比較低。

3.向燒杯中注入約80 mL開水,將注射器垂直插入開水中使白磷在水面以下,用手輕壓活塞,防止注射器內氣體體積膨脹,使活塞彈出,待白磷燃燒后,將注射器取出觀察。

寧夏回族自治區(qū)的紅寺堡區(qū),是全國最大的生態(tài)移民扶貧集中安置區(qū),村民有明顯的獲得感,根據各村組巷道布局、姓氏家族等因素進行“劃片切塊”,每5—15戶推選1名代表的方式進行參與,參與程度比山東省東平縣要強,但是比湖北省秭歸縣要弱,沒有自主性和組織,因此,也無法形成積極公民。

再次,組織。秭歸縣推進幸福村落建設的第一步就是劃小單元,建立理事會、黨小組,選出“兩長八員”,通過理事會將村民組織起來,同時鼓勵、引導村民建立產業(yè)協(xié)會、志愿者組織。有了組織就能夠有序地組織村民參與,而且能夠明確村民在村落共同體中的責任和義務。從秭歸縣調查來看,有的村落組織數量比較多,組織化程度高,但是有些村莊組織數量比較少,組織化程度低,前者更容易形成積極公民。

根據湖北省秭歸縣幸福村落建設、扶貧和治理過程以及山東省東平縣、寧夏回族自治區(qū)紅寺堡區(qū)、湖北省巴東縣的官渡口鎮(zhèn)的扶貧、治理可以得出如下結論:一是貧困社區(qū)的村民如果沒有獲得感就不可能形成積極公民。二是如果沒有參與,或者參與不足也無法形成積極公民。三是組織和自主性不是積極公民形成的必要條件,但是如果有這兩個要件,則更容易形成積極公民。根據四個要件與積極公民關系的作用及順序,可以用結構圖形式表示貧困地區(qū)四個要件之間的關系,如圖1所示。

對廣東省佛岡縣、順德區(qū)、蕉嶺縣和湖南省漢壽縣等非貧困社區(qū)而言,我們可以得出如下結論:一是參與依然是積極公民形成的必要條件。二是非貧困地區(qū)并非每個地區(qū)村民都有獲得感,獲得感并不是積極公民形成的必要條件。三是組織和自主性要件是促進條件,但不是必要條件。根據四個要件與積極公民關系的作用及順序,可以用結構圖表示非貧困地區(qū)四個要件之間的關系,如圖2所示。

(三)案例拓展:非貧困地區(qū)積極公民形成的考察

前面通過對湖北省秭歸縣和巴東縣、山東省東平縣、寧夏回族自治區(qū)紅寺堡區(qū)的對比分析,考察了貧困地區(qū)積極公民形成進路、條件及類型,下面將這些條件拓展到非貧困地區(qū)進行一般化研究。

首先,廣東省佛岡縣。2013年,該縣將自治單元從村莊下移到自然村,建立自然村理事會,自然村基本上同宗同族,有共同的祖先,因此,宗族參與程度比較高,而且村民對村落事務具有決定權,各個理事會主要進行美麗鄉(xiāng)村建設,同時依靠市場推動村落產業(yè)結構調整。佛岡縣農村人均耕地面積比較少,又沒有太多的國家資源投入,導致村民的獲得感并不強烈。如果自然村獲得政府的獎勵,則會有一定的公共設施、人居環(huán)境改善的獲得感,不會有家庭和個人的獲得感。因此,佛岡縣在自然村建立了組織,鼓勵參與,在形成積極公民的途徑上邁出了一步,但積極公民的程度不及湖北省秭歸縣。

其次,廣東省順德區(qū)。大部分村莊的農村經濟比較發(fā)達,很多村莊或者村民小組也有集體經濟及其收入,村民小組成立了股份社,村莊成立了經濟聯(lián)社,平時的經營由村干部、股份社和股份聯(lián)社的干部進行決策,村民通過村民代表大會和股東代表大會參與村莊和經濟合作組織的決策,如分紅、福利支出及村莊公共設施建設,村民具有自主性,主導著經濟組織的事務,有較高的獲得感。但是,順德區(qū)村民的獲得感主要源于村集體的經營收入,而不直接源于國家和政府,對村莊的認同感高于對國家的認同感。順德區(qū)的村民有參與、有組織、有自主性、有獲得感,由于收入源于村集體,因而積極公民程度弱于湖北省秭歸縣,但是強于廣東省佛岡縣,在某種程度上可以稱之為“積極村民”。

東平縣既是山東省的扶貧工作重點縣,也是山東省易地扶貧搬遷人口最多的縣,同時也是全國第二大移民縣,全國移民避險解困、黃河灘區(qū)居民遷建工程試點縣。全縣約有245 000移民,2016年貧困人口有近四萬人。但是該縣的搬遷過程由政府主導,雖然村民有了較大的獲得感,但是很少參與,也沒有建立組織,更談不上村民自主主導自己的生活了。所以搬遷和扶貧兩大舉措并不能使村民形成積極公民

最后,自主性。為什么秭歸縣一些村落的村民會主動回應政府和村落的動員,為什么愿意參與志愿者行動、承擔公共設施的管護責任。因為在村落中村民通過參與、通過協(xié)商能夠決定自己的生活,能夠主導村落的發(fā)展,他們認為自己是村落的主人,具有自主性。從不同村落的比較來看,村民通過參與能夠自主主導村落事務的村莊,他們的共同體意識、主人翁意識、認同意識、責任意識就強,否則就比較弱。

由圖1可知:一是如果一個村落的村民既有獲得感、又有參與、組織和自主性,則肯定會形成A類型積極公民,這是最理想類型的積極公民。二是如果有獲得感、參與和組織,但是村民無法自主主導村落的生活,則形成B類型積極公民。三是如果有獲得感、參與和自主性,無組織,則會形成C類型積極公民。四是如果只有獲得感和參與,而無組織和自主性,則形成D類型積極公民,它也是基本類型積極公民。五是如果只有獲得感,沒有參與、組織和自主性,則會形成E類型公民,因為無參與,不會形成積極公民。六是如果連獲得感都沒有,則會形成F類型公民。可見,獲得感和參與是積極公民形成的基本要件或者底線要求,基本要件以上形成不同類型的積極公民,基本要件以下形成冷漠公民或者普通公民,如表1所示。

第四,追求是“致力科學進步”?,F代進步觀念的創(chuàng)始者孔多塞在《人類精神進步史表綱要》中比較清晰地展示了西方文明發(fā)展演進邏輯的進步觀念??锥嗳麑ⅰ傲鶄€觀念”融合為一個“進步文明觀念”,即:進步發(fā)生于一切領域,進步伸展于未來。[7]P176-205現實力量和抽象演繹均表明,人類的“進步觀念”的最終確立,必須由強大的“理性和科學”來支撐。

由圖2可知,非貧困地區(qū)積極公民的類型及組合要件與貧困地區(qū)存在較大的差異,只有參與是必要要件,其他都是促進要件。一是廣東省順德區(qū)村民滿足參與、組織、自主性和獲得感四個要件,屬于標準比較高的積極公民,但是因為其收入主要來源于村莊,而不是直接來源于國家,因此,其積極性要弱于湖北省秭歸縣,屬于A1類型積極公民。二是湖南省漢壽縣村民構成積極公民的四個要件均不存在,因此,無法形成積極公民,屬于M1類型公民,中國農村大部分村莊的村民屬于這一類型。三是廣東省佛岡縣村民有參與、組織和自主性三個要件,屬于積極公民,但其水平要低于廣東省順德區(qū),屬于B1類型積極公民。四是廣東省蕉嶺縣村民只有參與和組織兩個要件,積極公民的水平更低,屬于D1類型積極公民,如表2所示。

四、基本結論

積極公民是國家有效治理的基礎,但積極公民的形成并非一蹴而就,是需要不同的要件。本文以湖北省秭歸縣幸福村落建設為研究對象,以山東省、湖南省、湖北省、寧夏回族自治區(qū)和廣東省相關地區(qū)為參照對象,通過比較視角的案例研究,考察了積極公民的形成條件、形成進路和演進類型,并得出以下主要結論:

4.發(fā)展現代服務業(yè)。以“特效農業(yè)+鄉(xiāng)村旅游+農村電商”為發(fā)展思路,把農業(yè)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貫徹其中,統(tǒng)籌推進農業(yè)農村工作。具體而言:一是按照“一鄉(xiāng)一品”“一村一品”的發(fā)展格局,規(guī)劃農業(yè)產業(yè)和扶貧產業(yè)示范基地,推進重點項目建設,形成以示范帶為支撐骨架的優(yōu)勢產業(yè)集群,培育農業(yè)品牌,帶動貧困村脫貧、貧困戶致富。二是建成“尋味武隆”O(jiān)2O體驗館、電商運營中心、物流分撥中心和村級電商服務網點,完善農村電商三級服務體系,打造了“尋味武隆”“大巷口”“鳳來谷”“趙佳人”等電商品牌,帶動貧困戶增收和就業(yè)率的提高。

不同地區(qū)的積極公民形成的條件是不同的。貧困地區(qū)要形成積極公民,必須具備獲得感和參與兩個要件。非貧困地區(qū)只需要一個參與要件,即有可能形成積極公民。因此,獲得感和參與是貧困地區(qū)積極公民形成的必要條件。從兩類地區(qū)的比較來看,非貧困地區(qū)形成積極公民的條件比較低,只需要滿足參與要件,就有可能形成積極公民,這可以稱為“參與路徑”。貧困地區(qū)形成積極公民的條件比較高,需要同時滿足兩個要件,既要有參與,也要有獲得感,可以稱之為“獲得參與路徑”,這是貧困地區(qū)積極公民形成的基本路徑。以上“一要件”或者“兩要件”構成的積極公民稱為“基本類型”積極公民。

多具有不規(guī)則狀晶形,與石英、云母等脈石礦物關系密切,少部分與黃鐵礦連體,白鎢礦中含鎢約為60.81%,粒度主要為中細粒,占75.14%,部分為微細粒,占12.02%,少量為粗粒,約占12.82%。礦石中的白鎢礦解離度較好,-0.074 mm含量占65%的磨礦細度下,92.73%的白鎢礦已單體解離,6.49%的白鎢礦與脈石礦物共生。因此,白鎢礦主要分為兩類,一類多數為單體解離,但粒度大小差別較大。另一類粒度較細,與脈石礦物與石英、長石等脈石礦物共生或呈港灣狀接觸,或包裹于脈石礦物顆粒中。

不同要件的組合形成不同類型的公民。在滿足基本要件的條件下,不同要件的組合會形成不同水平的積極公民。獲得感、參與、組織和自主性四個要件同時滿足,可以構成“理想類型”積極公民?;绢愋头e極公民如果增加新的要件,可以形成更具有“積極性”的公民。基本類型積極公民減少要件則會形成普通公民甚至冷漠公民。

本文的研究得出了與學者們相同的結論,積極公民的形成離不開參與,但是在貧困地區(qū),僅有參與是不可能形成積極公民的,還需要有獲得感,沒有獲得感甚至參與都難以展開和維持,物質因素也是形成積極公民的重要因素。因此,本文的研究拓展Green

關于積極公民形成需要參與和組織兩要件的論斷,雖然組織是促進積極公民形成的重要要件,但組織并不是必要條件,沒有它也有可能形成積極公民。本文的研究同樣修正了Newman和Tonkens

關于積極公民是通過選擇、參與和承擔責任而形成的論點。其實,承擔責任只是積極公民形成的結果或者積極公民形成的一種體現,并不是積極公民形成的條件,從湖北省秭歸縣來看,選擇并不是積極公民形成的要件。本文也拓展了鄧大才

提出積極公民自上而下的國家建設性投入與自下而上的參與和獲得感兩種建構路徑。

由文[1]表7.1可知,滿足Ax.3則對于數學模型(3)有X=P,k∈{1,2};滿足Ax.5,對于模型(3)有k=2;滿足Ax.6,對于模型(3)有X∈{N,P,S,T};于是僅須考慮模型

雖然本文以湖北省秭歸縣為主要案例,并附帶多個地區(qū)的簡單案例進行對比論證,但是分析框架中的很多種類型并沒有找到相應的案例證明,積極公民的類型學研究還有待進一步驗證和拓展。另外,四個要件之間的順序的論證也較為簡單,而且不同順序的組合也會形成更多的積極公民類型及組合條件,本文也沒有考慮各個要件在積極公民形成過程中的作用程度,這需要更多深入的研究在本文的基礎上做進一步拓展。

通過對2組患者實施不同的治療措施,2組患者病情均出現不同程度的好轉,但是觀察組患者治療有效率97.1%顯著高于對照組患者62.9%,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見表 1。

[1] T.H.馬歇爾,安東尼·吉登斯.公民身份與社會階級[M].郭忠華,劉訓練譯,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07.10-12.

[2] 許瑞芳,葉方興.積極公民:一種公共性的分析理路[J].江西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7,(5):24-30.

[3] 陳海平.公共領域與人的自由——漢娜·阿倫特的積極公民觀及其啟示[J].河北學刊,2006,(3):68-72.

[4] Green,D.From Poverty to Power: How Active Citizens and Effective States Can Change the World[M]. London: Oxfam International,2008.11-15.

[5] Newman,J.,Tonkens,E.Participation, Responsibility and Choice:Summoning the Active Citizen in Western European Welfare States[M].Amsterdam:Amsterdam University Press,2011.9-28.

[6] 吳曉林,趙志鴻.從“過渡階層”到“積極公民”:高等教育對大學生政治整合功能研究[J].高教探索,2010,(4):30-34.

[7] 葉飛.道德教育與“積極公民”的培育:從以賽亞·伯林的兩種自由概念談起[J].蘇州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19,(4):47-54.

[8] 馮健軍.基于積極公民培養(yǎng)的參與式公民教育[J].中國教育學刊,2016,(2):80-84.

[9] 蔣一之.培養(yǎng)積極公民的另一種努力:美國中小學法治教育述評[J].外國中小學教育,2003,(9):28-31.

[10] 康秀云.美國培育積極公民的志愿服務路徑研究[J].外國教育研究,2012,(7):113-121.

[11] 歐陽景根.建構中國的公民身份理論:作為一種內化倫理的積極公民身份的建設[J].晉陽學刊,2008,(3):12-18.

[12] Loopmans,M.From Residents to Neighbours:The Making of Active Citizens in Antwerp[A]. Duyvendak,J.W.,Knijn,T.,Kremer,M.Policy, People, and the New Professional:De-Professionalization and Re-Professionalization in Care and Welfare [C].Amsterdam: Amsterdam University Press,2006.109-121.

[13] Cristiano,B.,Dimitra,P. Active Citizenship in the UK: Assessing Institutional Political Strategies and Mechanisms of Civic Engagement[J]. Journal of Civil Society, 2014,10(1):100-117.

[14] Marinetto,M. Who Wants to Be an Active Citizen? The Politics and Practice of Community Involvement[J].Sociology,2003,37(1):103-120.

[15] 王小章.論以積極公民權為核心的社會建設[J].浙江學刊,2013,(4):176-187.

[16] 朱濤.社會建設的公民之維——兼評《積極公平身份與社會建設》[J].浙江學刊,2018,(3):101-107.

[17] Kearns,A. Active Citizenship and Local Governance: Political and Geographical Dimensions[J]. Political Geography,1995,14(2):155-175.

[18] 朱艷麗.積極公民在政治發(fā)展中的價值意蘊[J].鄭州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4,(5):10-12.

[19] 郭倩倩,秦龍.政治冷漠與積極公民重塑[J].探索與爭鳴,2016,(3):50-53.

[20] 鄧大才.村民自治有效實現的條件研究——從村民自治的社會基礎視角來考察[J].政治學研究,2014,(6):71-83.

[21] 張利明,方帥,等.東平攻堅:以產權改革攻克決勝階段難題[M].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9.

[22] 鄧大才.積極公民何以形成:鄉(xiāng)村建設行動中的國家與農民——以湖北、山東和湖南的五個村莊為研究對象[J].東南學術,2021,(1):85-94.

猜你喜歡
秭歸縣要件村落
美國職場性騷擾的構成要件
油畫《村落》
“共享村落”:拿什么讓人魂牽夢繞
第三人撤銷之訴要件的適用及其方法
應受行政處罰行為構成要件的反思與重構——從“三要件”到“三階層”
論抽象危險犯構成要件符合性的判斷
勇于擔當 主動作為——秭歸縣努力破解農村群眾出行難
做好精準扶貧的民生答卷——秭歸縣的實踐探索與思考
農村公路養(yǎng)護管理亟待加強——以秭歸縣為例
暢想馬年 馬到成功
金门县| 青岛市| 科技| 宜昌市| 阿克苏市| 柞水县| 卫辉市| 桓仁| 明水县| 青川县| 巧家县| 黄大仙区| 灯塔市| 赣州市| 长寿区| 临湘市| 钟山县| 西安市| 渭源县| 玉溪市| 扶沟县| 三门县| 宁河县| 平武县| 天长市| 盐池县| 金昌市| 咸宁市| 图们市| 安西县| 苍山县| 维西| 海门市| 雷州市| 塘沽区| 宁海县| 威海市| 永修县| 土默特右旗| 荆门市| 菏泽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