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青少年的自傷之痛

2022-01-25 11:16段錦礦
百科知識 2022年1期
關鍵詞:心理咨詢痛苦檢出率

段錦礦

“拿美工刀割腕,拿圓規(guī)扎手,痛苦的故事里,同學彼此知情,彼此共情,甚至慢慢班上越來越多的學生開始一起自殘。這是學生之間的秘密,不為家長和老師所知?!?/p>

這段觸目驚心的文字來自一位普通的中學生,文中描述的情況可以定義為一種非自殺性自傷(NSSI)行為,這不僅是青少年個體心理痛苦的反映,更發(fā)展為一種自傷流行傾向。筆者在心理咨詢工作中,也經常發(fā)現一些來訪者存在自傷問題,給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和發(fā)展帶來了嚴重損害,需要引起家長、學校和社會的更多關注。

非自殺性自傷是指無意導致死亡的自我傷害,可造成疼痛或淺表損傷。切割是非自殺性自傷最常見的形式,其他形式包括燒灼、刮擦或劃傷皮膚、干擾傷口愈合、擊打、咬傷、自我投毒以及有目的性地參與非娛樂性的高危活動等。

研究顯示,非自殺性自傷已經成為全球青少年中的高發(fā)問題,我國的情況同樣不容樂觀。2017年一項針對中國大陸中學生非自殺性自傷檢出率的綜合分析顯示,非自殺性自傷總檢出率為27.4%,國外青少年非自殺性自傷檢出率低于國內,例如,美國為7.3%,以色列為9.1%,澳大利亞為6.2%。

雖然大部分實施非自殺性自傷的個體并沒有尋求死亡的意圖,但反復實施非自殺性自傷是日后自殺的高危因素。在修訂《美國精神障礙診斷和統計手冊(第5版)》(DSM-5)診斷草案時,“非自殺性自傷”作為一個獨立的精神障礙納入討論,最終被列入“需要進一步研究”的條目并給出了建議的診斷標準。作為全球醫(yī)生重要參考資料的《默沙東診療手冊》則將“非自殺性自傷”列為一種精神障礙類別下的醫(yī)學主題,更單獨列出了“兒童和青少年的非自殺性自傷”??梢?,非自殺性自傷作為青少年的嚴重心理問題,得到了世界精神衛(wèi)生學界的重視。

比起青少年常見的其他問題,例如焦慮、抑郁、社交困難,非自殺性自傷行為往往被認為是令人震驚、厭惡、困惑和無法解釋的。有非自殺性自傷行為的學生經常激起父母和教師的強烈反應,包括恐懼、困惑和憤怒。

例如,關于非自殺性自傷的一個常見的歸因是,青少年參與其中主要或完全是為了獲得關注或操縱他人,這顯然是一種過度概括。上述動機可能是部分因素,然而非自殺性自傷對于青少年的意義絕非如此簡單,同一行為可能有多種動力,而不同青少年個體的情況也千差萬別。

總之,非自殺性自傷的復雜性和社會主流人群的不理解往往導致了一種局面:一方面青少年個體強迫性地實施自傷行為,另一方面由于擔心被評判、被指責,他們又極力掩飾并羞于求助,使該類行為往往不易被發(fā)現,繼而導致更難獲得父母、學校的幫助。

研究發(fā)現,生理因素對焦慮、抑郁等精神疾病的發(fā)展有重要影響,而非自殺性自傷與焦慮、抑郁等情緒障礙密切相關。

科學家證實,許多生物學變量可能與非自殺性自傷行為有關,包括情緒調節(jié)、邊緣系統功能、血清素水平功能、內源性阿片系統和疼痛易感性等。例如,有效使用選擇性血清素再攝取抑制劑等藥物,可以減少某些個體的抑郁和自傷行為,這證明了神經遞質的重要作用;內源性阿片系統也可能是關鍵生理因素,對于自傷行為的維持和重復起到核心作用。許多青少年報告說,他們在自傷時體驗到一種釋放感,這是因為自傷引發(fā)了內啡肽的強力釋放。

承認生理因素,是消除精神疾病污名化的重要一步,對于非自殺性自傷行為也是如此。如果該行為和感冒、高血壓一樣,都是由生理上的缺陷和環(huán)境因素共同影響所致,我們有什么理由不接納它呢?

許多家長和教育工作者對于青少年自傷的第一反應是禁止,這可能不會奏效,因為這沒有觸及問題的根本。實際上,外顯的自傷行為反映了青少年內心的痛苦,這是青少年調節(jié)心理壓力和情緒的一種方式,但這是一種“適應不良”的方式。

因此,探索和解決青少年內在的心理痛苦,尋找替代的應對策略,才是解決自傷行為的合適思路。從生命周期來看,青少年處在極為特殊的一個發(fā)展階段,一方面作為情緒調節(jié)生理基礎的神經系統尚待成熟,第二性征、性激素的巨大變化撲面而來;另一方面,青少年面臨重大的社會化發(fā)展任務,核心議題是“自我認同”,即“我是怎樣的一個人”。青少年特別在意自己“長得是否好看”“學習好不好”“是否多才多藝”,在穩(wěn)定的自我認同感建立之前,這一切都需要根據外部的評價、同伴的評價來確認,然而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他們遇到的挫敗自然不少。

親子關系在青春期也變得更加復雜。上學、住校等生活變化帶來與父母的進一步物理分離,青少年對于自主性的需要將產生更重要的一個結果——與父母的心理分離。此時,尤其需要父母在養(yǎng)育方式上變得更靈活,既尊重青少年的自主和獨立,又能在青少年遇到挫折時提供必要的情感支持。不良的家庭關系非但不能提供支持,反而可能是青少年壓力的來源。

不過,這些是整個青少年群體面臨的普遍壓力,對于特定的個體來說,不同的境遇(包括創(chuàng)傷事件、個體特質和家庭環(huán)境)帶來千差萬別的觸發(fā)因素。評估每個人的痛苦程度和來源,需要依據當事人具體的心理體驗。

非自殺性自傷不僅反映了青少年內在的心理痛苦,也是一種“適應不良”的應對痛苦的策略。心理學家研究發(fā)現,自傷行為背后的動力可能是多重的,甚至看上去匪夷所思。

首先,自傷是一種情緒自我調節(jié)的策略。令人不易理解的是,這是一種負強化,即利用一種具體的痛苦(身體疼痛)來減弱那些難以名狀的強烈痛苦,這像是對痛苦的一種“綁定”?!半y以名狀的強烈痛苦”是一種混雜的、未分化的情緒,可能包括“擺脫挫折感”“減少情感痛苦”“表達對他人的憤怒”“減少緊張”等。一些研究發(fā)現,有些青少年在自傷行為之前處于一種情緒“麻木”狀態(tài),這可能是由情緒負荷過載所引發(fā)的“解離”,即一種意識、記憶、身份或知覺的通常整合功能遭到破壞。當事人感覺自己或世界是不真實的,此時的自我傷害是為了從這種麻木、虛幻的狀態(tài)中脫離出來。

除了上述主要動力,自傷行為可能包含其他動機,例如,控制和影響他人,部分青少年是為了反抗父母或得到父母更多的關注;自我懲罰,一些青少年在心理上內化了一個嚴苛的“批判性人物”,當某些行為或某些特質被自己認為是愚蠢的、羞恥的,便通過自傷進行自我懲罰。

如前所述,國外青少年非自殺性自傷檢出率低于國內,可能與國內研究者對非自殺性自傷的定義認識不一致有關,部分研究者的“超范圍納入”導致國內青少年非自殺性自傷檢岀率相對較高。不過,也有研究者認為,是中國文化導致了國內青少年非自殺性自傷的高發(fā)病率。中國文化對青少年的道徳規(guī)范、行為方式要求更高,青少年面臨的外在要求和內心需求之間的沖突也更強烈,因此非自殺性自傷作為一種應對上述沖突的方式,導致了國內青少年的高發(fā)病率。

(本文作者系廣州帛石心理咨詢中心合伙人,國家二級心理咨詢師,擁有21年中學教育和心理咨詢工作經驗)

猜你喜歡
心理咨詢痛苦檢出率
降低“支付痛苦”
QCT與DXA對絕經后婦女骨質疏松癥檢出率的對比
安寧市老年人高血壓檢出率及其影響因素
長程動態(tài)心電圖對心律失常的檢出率分析
誰痛苦,誰改變
分擔痛苦
法科大學生心理咨詢案例研究
心理咨詢:架一座心靈的彩虹
痛苦力
高校心理咨詢課程教學改革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