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衛(wèi)群
(北京大學外國哲學研究所,北京 100871)
古代印度和歐洲是世界文明的重要發(fā)源地。兩地在世界文化發(fā)展史上都提出了一系列的重要思想。這些思想有許多直至今天仍對人類社會的發(fā)展和進步有重要價值。在這些思想中,平等觀念占有重要地位。本文擬對古代印度和歐洲的此類觀念的產生發(fā)展線索進行勾勒,并對兩地古代在這方面的思想加以比較。
古代印度的平等觀念的提出與印度的種姓制有著重要的關聯(lián)。所謂種姓制是印度社會中的一種社會分工制度及與之相關的社會等級制度。這種制度按照人們所從事的工作種類確定社會地位和社會責任及義務,并由此產生人們的社會等級觀念。而且相關等級世代相承,后代的種姓由其先輩的種姓沿襲而來,是人生來就有的。
具體來說,古印度的種姓制最流行的是四種姓,即社會中主要分為婆羅門、剎帝利、吠舍、首陀羅。婆羅門是社會中從事祭祀事務的婆羅門祭司階層,他們的社會地位最高,號稱能與神溝通,掌握人的命運。剎帝利是王族與武士貴族,負責征戰(zhàn)并掌管重要的社會事務,地位僅次于婆羅門。吠舍是商人和農民,主要是經商和從事農業(yè)活動,地位低于婆羅門和剎帝利。首陀是從事社會底層勞作的工作人員,如清理污物等,其地位最低。古代印度的不少法典就明確規(guī)定了各種姓的權利與義務,規(guī)定了下等種姓要服從及服務于上等種姓,宣揚種姓之間的不平等是與生俱來的,并宣稱不遵守種姓制規(guī)定的義務將受到懲罰。
印度的種姓制在吠陀時期就已存在。這可以在一些吠陀的內容中看到。吠陀是由一大批出現(xiàn)時間很早的宗教歷史文獻組成。最初的吠陀文獻是口頭贊歌的形態(tài),后人將其整理成書面文字。一些吠陀中就有關于種姓的記述。如吠陀中的“原人歌”(《梨俱吠陀》10,90,11-12)中說:“當原人分解時,可分成多少塊?原人之嘴是什么?雙臂是什么?兩腿及兩足是什么?婆羅門是他的嘴;他的雙臂成為剎帝利;他那兩腿即是吠舍;從其兩足生出首陀羅?!盵1](P200-201)這里講述了原人的身體部分形成社會的不同種姓。由此可以看出當時種姓的主要類別和高低等級。婆羅門是社會的高層,能夠表明原人的思想。剎帝利是行使原人權利的工具,是社會的中上層。吠舍是為原人提供動力的部分,是社會的中下層。首陀羅是原人行走的器官,是社會的底層。這些種姓本來是印度社會早期出現(xiàn)的不同的社會職業(yè)分工,但后來逐步被作為人的等級高低或身份貴賤的標志。
顯然,這種種姓制對于上等種姓,特別是對婆羅門祭司階層的好處是顯而易見的,而對于其他非婆羅門種姓來說則是不利的。種姓制所產生的社會不平等是十分明顯的,在社會中會引發(fā)不同民眾之間的沖突。在古代印度,這種矛盾在很大程度上是通過一些“法典”來調和的。種姓制的不平等被這些法典說成是神意,是和諧自然的?!赌εㄕ摗分芯兔鞔_地講了世界上人或生物所應有行為的自然性或神意性。如該論1,28-30中說:“那位主最初派定哪一種生物做哪一種行為,在一次又一次被創(chuàng)造出來的時候,那一種生物就本能地遵行那一種行為?!薄罢缭诩竟?jié)輪換過程中各季節(jié)本能地獲得各自的季節(jié)特征,眾生也同樣地各有各的行為?!盵2](P6)這里實際說的即種姓分工是神意。
關于婆羅門的至上地位,《摩奴法論》1,96-101中說:“在有理智者中,人最優(yōu)秀;在人中,婆羅門最優(yōu)秀。”“婆羅門一出生便為天下之尊。他是萬物之主?!盵2](P13)該論10,3中說:“婆羅門為諸種姓之主?!盵2](P202)
關于婆羅門和剎帝利的關系,《摩奴法論》中有不少論述。作者認為,二者雖然都屬于上等種姓,但他們還是有高下之分的。該論9,313-323中說:“即使大難臨頭,他(國王)也不得惹怒婆羅門;因為,一旦被惹怒,他們就會立即把他和他的軍隊車乘毀滅?!薄爱攧x帝利在一切方面對婆羅門過于傲慢的時候,婆羅門就應該親自制服他;因為剎帝利來源于婆羅門?!薄皣鯌摪训米砸磺辛P款的錢財施給婆羅門,并且把王位交給兒子,然后奔赴戰(zhàn)場了殘生?!盵2](P199-200)這是法典中提及的婆羅門與剎帝利的關系。至于吠舍和首陀羅與婆羅門的關系,社會地位差得就更大了,這兩個下等種姓要絕對服從婆羅門。種姓制產生的社會不平等在“法典”中得到確認。這類法典是對古代社會中流傳的種姓觀念或等級思想的歸納和總結。
在吠陀時期以后,古印度產生了不少思想流派。它們主要分為兩大種。一種稱為正統(tǒng)派,包括勝論派、正理派、數(shù)論派、瑜伽派、彌曼差派、吠檀多派。另一種稱為非正統(tǒng)派,包括佛教、順世論、耆那教。在這些派別中,屬于非正統(tǒng)派的平等觀念多些。而正統(tǒng)派的平等觀念少些。
佛教是古印度較明確提出平等觀念的一個派別。佛教提出平等觀念與其在產生時主要代表的社會階層有關。釋迦牟尼的父親是國王,故其種姓屬剎帝利,佛教形成時早期的一些支持者是大商人,屬于吠舍種姓。因而,佛教早期的建團骨干是屬剎帝利和吠舍種姓的人,還有一些追隨者是首陀羅種姓。這些非婆羅門種姓的人在理論上對于古印度長期居于主導地位的婆羅門祭司階層是不滿的,對于主要反映婆羅門祭司階層利益的婆羅門教也是不滿的,因而支持平等思想,加入了古印度當時出現(xiàn)的反婆羅門教或非婆羅門教的“沙門思潮”。
反映不少早期佛教歷史和基本教義的佛教阿含類經典中就有相關內容。如《別譯雜阿含經》卷第五中說:“不應問生處,宜問其所行,微木能生火,卑賤生賢達。”[3](P409)這就是說,佛教認為不能根據(jù)人的出身來決定人的社會地位,而應根據(jù)人的行為來進行判定,就像很小的木料能引起大火一樣,出身卑賤的人也能成為賢達之士。因此,種姓制的不平等是沒有道理的。
《長阿含經》卷第六中說:“汝今當知,今我弟子,種姓不同,所出各異,于我法中出家修道,若有人問:汝誰種姓?當答彼言:我是沙門釋種子也?!盵4](P37)這就是說,在佛教看來,出家者不能因為種姓不同就有等級差別。如果有人問出家者是什么出身(種姓),應告訴他我是沙門佛教的種姓。即佛教要表明的是不論種姓是什么,信眾一律平等。
佛教在政治上反對婆羅門教的“婆羅門至上”的主張。在基本教義中也有相應的理論。佛教在產生時提出的基礎理論就有“無常”和“無我”?!峨s阿含經》卷第十中說:“一切行無常,一切法無我?!盵4](P66)這里說的所謂“無常”是認為世上沒有恒常之物,遷流變化的事物都是非永恒的。所謂“無我”是指人生命現(xiàn)象中沒有一個不變的主體或本體。這兩個哲學主張與其反對婆羅門至上的政治主張是相呼應的。因為如果講“無?!本筒荒苷J為婆羅門祭司階層的優(yōu)越政治及經濟地位是永恒不變的;講“無我”就不能認為社會中有一個作為最高主宰者的主導階層婆羅門。社會中就不應有長久的種姓區(qū)分,下等種姓就不應無條件地服從上等種姓。種姓制規(guī)定的不平等就是無理的。
釋迦牟尼的平等觀念在其佛教教團的組織原則上也有體現(xiàn)。他不像婆羅門教等宗教對吸收成員有那樣嚴格的身份限制,而是認為只要真心誠意皈依佛教都可以加入僧團。釋迦牟尼在擴大佛教僧團的過程中,吸收了各種姓的人。如在其著名的“十大弟子”中,優(yōu)波離就出身首陀羅。阿難屬剎帝利。阿那律也出身剎帝利。羅睺羅亦出身剎帝利。其余的六個大弟子屬婆羅門種姓出身。也就是說,在佛的主要弟子中,多數(shù)人是出自婆羅門種姓。但這并不能表明佛教主要代表婆羅門種姓階層的利益,而是表明,釋迦在創(chuàng)立佛教之初,就已經開始貫徹平等觀念。因為佛教雖然在產生時主要代表了四種姓中的第二與第三種姓階層的人的利益,但若僅僅吸收這兩個階層的人參加佛教組織,實際也體現(xiàn)了一種不平等,因為排除婆羅門種姓加入佛教亦是一種歧視,不合其平等觀念。而且,在實際上,將出身婆羅門者收入佛教僧團,對佛教最初之發(fā)展是有好處的。因為古印度社會中文化水平較高者,往往來自于婆羅門種姓家庭。這些人若真心接受佛教思想,那么通常能更益于佛教傳播。例如,迦葉、舍利弗、目犍連、須菩提、迦旃延、富樓那這些大弟子,均出身婆羅門種姓,他們在佛教最初的發(fā)展中都發(fā)揮了重要作用。因而,在早期佛教教團中,教徒的出身并不是一個特別重要的問題,關鍵是要貫徹平等的理念,不能無端歧視特定階層的人。因此,在初期佛教時期,只要真心追隨釋迦牟尼,信奉佛教教義,遵守教規(guī),均可加入佛教僧團。在吸收信徒問題上,釋迦牟尼所倡導的平等原則,得到了充分的貫徹。
佛教的戒律也體現(xiàn)了平等觀念。佛教對于不同種類的信徒有不同的戒律要求,具體來說,有所謂五戒、十戒、具足戒等戒律方面的規(guī)定。這些戒律中也明顯具有平等的理念。如不殺生體現(xiàn)了對別的生命的尊重,不偷盜體現(xiàn)了對別人財產的承認,不邪淫、不妄語等也體現(xiàn)了對他人權益或財產、尊嚴的尊重,這些都展現(xiàn)出了佛教的平等觀念。具足戒中對信徒的詳細規(guī)范也是立足于平等觀念的。也就是說,佛教的戒律既要求教徒皈依三寶,也要求教徒尊重別人,不損害別人的生命與財產,這都含有平等意識。
早期佛教提出的平等觀念在佛教后來的發(fā)展中仍被堅持,甚至被進一步豐富。這種觀念對佛教影響的擴大有重要價值。這里面較突出的是佛教在后來不斷強調的佛性觀念。
一些小乘部派(如說一切有部)認為不存在“性得佛性”,只有“修得佛性”。天親在《佛性論》中對小乘佛教的佛性觀念就有記述,該論卷第一中說:“若依毗曇薩婆多等諸部說者,則一切眾生,無有性得佛性,但有修得佛性?!盵5](P787)就是說,沒有本有的佛性,只有修成的佛性。這樣,很難在佛性問題上強調平等觀念。盡管有部的觀點并不是整個小乘的佛性觀念,但也還是有一定影響的。
到了大乘佛教時期,佛性觀念成為佛教討論的一個重點。而且佛性理論與部派的觀點有很大的不同。如北本《大般涅槃經》卷第十中說:“一切眾生,同一佛性,無有差別?!盵6](P423)該經中的一些敘述甚至明確提出“一闡提”也能成佛,如其中的卷第三十五中說:“斷善根人有佛性者,是人有如來佛性,亦有后身佛性?!盵6](P571)這實際就是認為人人都有佛性。這種觀點中明顯帶有平等的意識。這種與佛性觀念一起提出的平等觀念對于佛教的發(fā)展有很大促進作用,因為一個人若想加入佛教僧團的話,假設不被認為肯定能修成佛或達到覺悟,就不會真正最后邁入佛門。
這種觀點和印度古代的婆羅門教等派別的宗教修行觀念就不同。婆羅門教認為一些低種姓的人是不能參加此教的,因為極低種姓的人不屬于“再生族”,不可能通過此教修行達到宗教上的再生。對于婆羅門教的此種不平等觀念,釋迦牟尼在創(chuàng)教之初就加以反對。在大乘時期,佛教大多仍然貫徹了這一思想。但平等觀念在教內也不是思想完全統(tǒng)一或觀點一致的。在一些大乘佛典中,也有人認為并不是人人都能成佛。如《入楞伽經》卷第二中就提出“一闡提者,無涅槃性?!盵7](P527)按照此經的說法,就不是人人都有佛性,也就談不上眾生平等了。
但從總體上說,佛教是主張平等的,平等觀念在此教中占據(jù)了主導地位。佛教中強調的慈悲利他、四無量心、眾生悉有佛性等都與其平等觀念契合。這一觀念成為融合其各種教義理論成分的紐帶,使佛教的理論發(fā)展迅速,吸引了眾多的信眾。
在古代印度的思想派別中,除了佛教外,有平等思想的還有順世論。順世論是古印度較為特殊的一個派別,它反對各種宗教,反對婆羅門教的主導思想,也主張社會平等。記述有順世論思想的《攝一切見論》中提及順世論認為:“命運等是不存在的?!薄皼]有天堂,沒有最后解脫,也沒有另一個世界中的靈魂?!薄八姆N姓、人生階段等(規(guī)定)的行為不產生任何真實的業(yè)果。”[8](P233)這種理論否定命定論,否定輪回解脫,否定種姓制。實際也就是否定人在社會中要按種姓制的要求生活,否定人們?yōu)榱俗駨姆N姓制并避開壞的果報而接受社會對自己的不平等要求。
在正統(tǒng)派的各哲學派別中,主流的思想是要維護種姓制,認為各種姓的不平等是神意,是合理的。但也有一些派別中的分支主張平等觀念。如印度教系統(tǒng)的虔誠派和吠檀多派中的限定不二論思想家就有一定程度上的平等意識。
虔誠派主要強調對神或梵的虔誠信仰。他們反對種姓的不平等,反對對婦女及首陀羅的歧視,認為在神面前靈魂(小我)是平等的。吠檀多派的限定不二論思想家羅摩努阇公開斥責婆羅門的所謂“神圣”,要求廢除他們的特殊地位。[9](P446)
婆羅門教哲學系統(tǒng)中的彌曼差派也有一定程度上的平等觀念。如該派的根本經典《彌曼差經》中就有相應的內容?!稄浡罱洝?,1,8-25中說:“根據(jù)跋達羅衍那的觀點,在祭祀資格上是沒有性的種類區(qū)分的。因此,女人也適于作祭祀。之所以如此,還因為不同種類的性別要達到的目的是相同的?!薄笆サ浔砻鳎丝色@得祭祀的果報。”“(反對者認為:)四種姓(都有資格作祭祀),因為不存在差別”。[10](P230)從這段引文可以看出,《彌曼差經》的作者引了跋達羅衍那①跋達羅衍那為吠檀多派的創(chuàng)立者。的觀點。他認為女人也有資格做祭祀。因而在這一點上有一定的平等意識,而《彌曼差經》的作者應該是同意了這種觀點。此經中引的反對者的觀點具有的平等意識則更為突出。[11](P549)因為反對者認為四種姓都有資格作祭祀,不存在差別。這說明古印度當時是存在明確反對種姓歧視、反對不平等觀念之人的。
古印度的種姓制度根深蒂固,一直到今天在印度社會中還有重要影響。因而婆羅門教或印度教的不平等觀念在印度歷史上持續(xù)了很長的時間。但在后來的宗教與社會改革運動中,思想界普遍產生了反對種姓歧視、反對男女不平等的思想。但這樣的思潮產生較大影響已經主要是在印度近代了。
古代歐洲是世界文明的重要發(fā)源地,也是較早提出平等觀念的地區(qū)。在古希臘哲人中,已有這方面的思想。
最初的一些古希臘哲人的平等觀念不是很明確,只能說是有這方面的意識。如畢達哥拉斯(鼎盛期為公元前532年),他曾經和其支持者建立了一個團體,這個團體不分男女都可以參加,財產是共有的,而且有共同的生活方式,甚至于科學和數(shù)學的發(fā)現(xiàn)也被認為是集體的。這些做法就有某種平等觀念在其中。畢達哥拉斯曾說:“首先,靈魂是個不朽的東西,它可以轉變成別種生物;其次,凡是存在的事物,都要在某種循環(huán)里再生,沒有什么東西是絕對新的;一切生來具有生命的東西都應該認為是親屬。”[12](P59)這里表述的實際就是一種平等觀念。他的說法實際超越了人類的平等。
古希臘大哲學家柏拉圖(公元前427—327年)也有這方面的思想。他在論述其“理想的國家”時說:“公道就是做自己的事情而不干預別人的事情。”“國家里每一個人各做各的事、不干預別人的事這一條,看來是與國家的智慧、節(jié)制、勇敢旗鼓相當?shù)??!薄斑@個國家里面的統(tǒng)治者,是不是那些受任審理訴訟案件的人呢?”“他們審判的目的,不就是禁止任何人侵犯別人的財產,保護每個人的財產不受侵犯嗎?”[13](P116-117)柏拉圖雖然沒有提“平等”一詞,但已經有了他的那個時代的平等意識了。
亞里士多德(公元前384—322年)是知識極其廣博的古希臘大哲學家,也是政治思想家。他涉及平等的思想主要表現(xiàn)在其政治理論中。亞里士多德在其著作《政治學》中說:“一個城邦應該盡可能由平等和相同的人們組成;而這種人一般地就是中等階級。因此,那以中等階級的公民組成的城邦,在成分方面,即在我們認為國家的結構自然地由之構成的成分方面,可以說是組織得最好的了。這個階級乃是一個國家中最安穩(wěn)的公民的階級,因為他們不像窮人那樣覬覦鄰人的東西;別人也不覬覦他們的東西,像窮人覬覦富人的東西那樣;既然他們不謀害別人,本身又不遭別人謀害,所以他們很安全地過活?!盵13](P158)亞里士多德在這里將中產階級視為“平等和相同的人們”,實際也就是認為,人們相互間處于一種平等的狀態(tài)是最有利于社會穩(wěn)定與安寧的。
希臘羅馬時期的斯多葛派發(fā)展時間較長。此派早期受此前的希臘哲學影響較大,但后來有很大變化,受神學影響越來越大。此派也論及平等方面的思想。如此派宣稱:“我們個人的本性都是普遍本性的一部分,因此,主要的善就是以一種順從自然的方式生活,這意思就是順從一個人自己的本性和順從普遍的本性;不作人類的共同法律慣常禁止的事情,那共同法律與普及萬物的正確理性是同一的,而這正確理性也就是宙斯,萬物的主宰與主管?!盵13](P182)這里實際論及了一個人的本性與人類本性的一致性,認為都要順從萬物的正確理性,而正確的理性也就是宙斯,萬物的主宰。這顯然是講人在應順應神的正確理性方面是平等無別的。實際已經初步有了一種在神主導下的平等意識。
總起來說,在古希臘羅馬時期,雖然存在平等觀念,但在奴隸主和貴族的眼中,事實上的不平等(貴族和平民的不平等)就是他們眼中的平等。而在后來基督教神學流行之后,在神學家的眼中,虔誠地信奉神就是人神之間的平等。信教的人們在上帝面前也是平等的。神學家奧古斯丁(公元354—430年)在其《上帝之城》中說:“在最高的上帝那里是沒有不公正的事的。只有最高的上帝才最明白怎樣對人的犯罪實施適當?shù)膽土P?!盵13](P222)按照這里的說法,實際就成了在上帝面前人人平等的觀念了。在后來歐洲中世紀神學或經院哲學中,這種認為上帝是公正的,上帝對于所有人所起的作用(懲罰或褒獎)是公正的理論是極為普遍的。上帝面前人人平等的思想在基督教神學中成了一個普遍被接受的觀念。
在14—16世紀,歐洲社會發(fā)生了較大的變化,產生了人文主義的思潮。許多人文主義者重視世俗教育,重視研究古典人文學科,這與傳統(tǒng)的神學形成了鮮明的差別。人文主義者提出了自由和平等的口號。被稱為“人文主義之父”的意大利詩人弗朗西斯科·佩脫拉克(1304—1374)說:“不認識自己,決不能認識上帝。”[14](P224)這實際是號召人們從對神的研究轉向對人自己的研究。另一位意大利人文主義者卓萬尼·薄伽丘(1313—1375)說:“我們人類是天生平等的。”[14](P224)這些自由平等方面的口號主要是針對歐洲社會中長期存在的傳統(tǒng)觀念(即將貴族和平民間的等級差別視為合理的;將信奉神視為是理所當然的;認為神對人一視同仁)。人文主義者提出的這些思想在歐洲歷史的發(fā)展中明顯起到了積極的作用。
17和18世紀是歐洲資產階級革命時期,平等觀念得到確立與完善。英國的霍布斯和洛克在這方面有代表性。
霍布斯(1588—1679)在論述他的國家形成理論時涉及了平等的觀念。他在其《利維坦》一書中說:“每一個人都是為他自己的理性所統(tǒng)治。凡是他所能利用的東西,都可以幫助他反對敵人保全自己的生命。因此,在這種情況下,每一個人對每一樣事物都有權利,甚至對彼此的身體也有權利。所以,只要每一個人對每一樣事物的這種自然權利繼續(xù)下去,任何人(不管如何強悍或如何聰明)都不可能完全地活完自然通常許可人們生活的時間。”[14](P397)霍布斯在這里說的“自然權利”實際就是人生來平等地擁有的權利。但如果人人都不加限制地使用這種權利,那么社會將陷入混亂,最后是誰的自然權利都得不到保證,誰都可能受到傷害。因此,國家就出現(xiàn)了?;舨妓拐撌隽私鉀Q問題的辦法。他在《利維坦》中又說:“如果別人也愿意這樣做時,一個人在為了和平與保衛(wèi)自己的范圍內,會想到有必要自愿放棄這種對一切事物的權利;他應該滿足于相對著別人而有這么多自由,這恰如他愿意相對著他自己允許給別人的自由那樣多。”“公共權利可以保護他們不受外人侵略以及彼此傷害,從而使他們獲得安全,可以靠自己的勞力和大地的生產品養(yǎng)育自己,并且過著滿意的生活。建立這種公共權力的唯一方法,就是把他們所有的權利與力量交付給一個人或者由一些人組成的會議,根據(jù)多數(shù)人贊成,把他們大家的意志變?yōu)橐粋€意志。”[13](P400-401)霍布斯在這里講的是人人自然平等擁有的權利必須要讓出一些來形成公共的權利,這樣才能保障每個人平等權利的真正實現(xiàn)。
洛克(1632—1704)進一步闡述了人生而自然平等的思想。他說:“眾人遵循理性一起生活,在人世間無有共同的長上秉威權在他們之間裁決,這真正是自然狀態(tài)?!薄霸谧匀环ǖ南薅葍?,人有完全自由規(guī)定自己的行動,處理自己的財物和人身;……互相之間也應當平等,無隸屬服從關系?!薄白匀粻顟B(tài)有自然法支配它,這自然法強制人人服從;人類總是要向理性求教的,而理性即該自然法,理性教導全人類:因為人人平等獨立,任何人不該損害他人的生命、健康、自由或財物?!盵15](P157-158)洛克的這些論述與霍布斯敘述的基本精神是一致的。他的敘述對于自然狀態(tài)下人的平等權利與人能夠實現(xiàn)這種權利的途徑做了更為細致的分析。
18世紀的法國等國的思想家也很關注平等問題。這之中較著名的有法國的孟德斯鳩和伏爾泰以及瑞士的盧梭。他們論述平等問題有一個共同點,即側重從法律或契約的角度出發(fā)。
孟德斯鳩(1689—1755)就特別關注所謂“法”的問題。他在《法的精神》一書中說:“法,就最廣的意義來說,就是由萬物的本性派生出來的必然關系:在這個意義之下,一切實體都有它們的法:神有神的法,物質世界有物質世界的法,在人之上的天使有天使的法,禽獸有禽獸的法,人有人的法。”“有理智的特殊實體可以有他們自己制定的法;但是他們也有并非他們自己制定的法。在有理智實體之前,他們是可能的理智實體,因此他們有著可能的關系,并因而有著可能的法。在有制定的法之前,已經有可能的公道關系。說除了制定法規(guī)定或禁止的以外根本沒有什么公道不公道,那就等于說在人們畫出圓形以前所有的半徑并不相等一樣。因此必須承認公道關系先于確定這些關系的制定法:例如,假定有了人類社會,遵守這些社會的法才是公道的?!盵16](P37-39)孟德斯鳩這里提及的所謂“公道”實際上就是指的“平等”。他所理解的公道或平等是與法律聯(lián)系在一起的。這和先前的思想家有明顯差別。
伏爾泰(1679—1778)的思想受洛克思想的影響較大。他認為,一切統(tǒng)治只有符合人的“自然權利”才是合理的。所謂自然權利根據(jù)他的解釋主要是“人身和財產的自由”[14](P430)但伏爾泰對于“人生而平等”的思想是有搖擺的。他說:“平等既是一件最自然不過的事,同時也是最荒誕不經的事?!盵14](P430)伏爾泰雖然不完全是一個無神論者,但他對當時的天主教教會和封建制專制進行了抨擊,他提出要“打倒卑鄙無恥的東西”的口號,反對當時享有特權的僧侶貴族對人民“自然權利”的蹂躪[14](P426-430)。
盧梭(1712—1778)對平等問題有專門的研究。他著有 《論人間不平等起源和基礎》和《論社會契約》等著作。他在《論社會契約》中說:“人生下來是自由的。……人人共有的自由,是人的本性的結果。人的第一條法則是維護自己的生存,人最先關懷的是他自己;人一達到理性的年齡,但憑自己來判別適合于自保的手段,就立即從而成為自己的主宰?!盵16](P66-67)在《論社會契約》中,盧梭還說:“契約的條款是由締約的本性嚴格規(guī)定的,稍加改變就會使它們流于空洞,歸于無效;因此,這些條款雖然也許從來沒有正式宣布過,卻到處都一樣,到處都得到無言的接受和承認,以至于社會公約一旦受到破壞,每一個人就馬上恢復了他原有的權利,收回了他的天然的自由,而喪失掉他放棄天然自由而獲得的那種約定的自由?!盵16](P72)盧梭對平等原則的敘述、對契約與平等自由的關系,以及對不平等現(xiàn)象的分析對歐洲思想界有重要影響。他及其當時歐洲其他一些思想家關于平等問題的論述對后來西方世界政治制度的確立起了極大的作用。
古代印度和歐洲的平等觀念是兩地政治制度形成和發(fā)展的重要基礎,是兩地社會形態(tài)狀況的直接反映。這方面的思想是世界政治思想歷史的重要內容,也是兩地哲學觀念的重要組成部分。兩地的平等觀念有相同之處,也有差別點。比較和分析二者之間的這方面內容對于我們認識人類社會和人類思想的發(fā)展規(guī)律有重要價值。
兩地平等觀念的相同之處主要表現(xiàn)在:
第一,兩地的平等觀念都與各自的社會變化密切相關。例如,古代印度佛教的平等觀念是在印度社會中出現(xiàn)反婆羅門教或非婆羅門教的思潮后興起的。印度教中的一些平等觀念是在中世紀時印度社會中興起虔誠派運動之后顯露出來的。歐洲的平等觀念是在社會中出現(xiàn)文藝復興和后來的資產階級革命后突出起來的。不少歐洲思想家的平等觀念為歐洲出現(xiàn)的政治變革或政壇變化做了思想準備。
第二,兩地的平等觀念多涉及宗教的觀念。如古印度的平等觀除了順世論的思想外,其他都是宗教派別內部的主張,最為突出的是佛教的平等觀。古代歐洲中的平等觀也常常與宗教相關,如歐洲在基督教神學流行之后,在神學家的眼中,虔誠地信奉神就是實際的平等,認為信教的人們在上帝面前是平等的,認為上帝是公平的,上帝對于所有人所起的作用(懲罰或褒獎)是公正的。
第三,兩地的平等觀念最終都在接近近代時在社會中逐步獲得較多支持,影響擴大。如古代印度的平等觀念在接近近代時逐漸增強,印度近代的宗教和社會改革運動也樹起了反對種姓歧視和男女平等的旗幟。歐洲的平等觀念在資產階級革命前夕明顯地突出出來,自由平等的口號是歐洲資產階級進行革命的重要思想武器。
兩地平等觀念的差別點主要表現(xiàn)在:
第一,歐洲的平等觀念論及天賦人權多一些。如意大利人文主義者卓萬尼·薄伽丘講人類是天生平等的。洛克認為人人生而自然平等。而印度的平等觀這方面的論述少一些。歐洲后來的平等觀念強調法律面前人的平等,強調契約或公約等的重要性。而古印度的平等觀在這方面的論述則較少。印度近現(xiàn)代的這方面思想則主要是受西方思想影響的產物。
第二 ,印度的平等觀念與種姓問題聯(lián)系緊密。如佛教的平等觀的提出主要與其反對種姓歧視相關,是為了反對社會中存在的“婆羅門至上”的種姓特權思想。順世論的平等觀主要也體現(xiàn)在其反對種姓的分別上。而歐洲的平等觀念則與種姓問題無關。但歐洲的平等觀念也與社會的等級差別有關,只是表現(xiàn)形式與印度不同。印度的種姓等級劃分與人的出身關系密切,而歐洲的社會等級劃分則并不都與出身有關。
第三,古印度的平等觀念主要是某一派或某一派分支的主張,從古至今相對變化不大。如古印度的平等觀主要是佛教、順世論等派的主張。這種主張從相關派別產生后一直存在,變化是相當小的。佛教在產生時主張四姓平等,發(fā)展到后來較為普遍地強調眾生平等。順世論在產生之后也一直是反對種姓不平等的。而歐洲的平等觀念相對印度來講變化較大,各個時期的平等觀念主要是在社會中一些主張變革的人提出的。如歐洲基督教神學流行時期,在神學家那里強調的是信教之人在上帝面前的平等,而在文藝復興和資產階級革命時期的平等觀念主要是天賦人權和法律或契約面前的人人平等。在這方面古代印度和歐洲是不同的。
平等觀念在古代印度和歐洲的思想史上都有重要的影響。兩地的這方面思想的提出反映了當時社會不同階層之間的利益沖突和政治訴求。梳理分析這方面的內容,找出其中一些規(guī)律性的東西,對我們認識人類社會的發(fā)展歷程,繼承以往思想史中的寶貴遺產,服務于現(xiàn)在,放眼于未來有著積極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