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閾界理論下《中國佬》的身份變化

2022-02-09 04:09:51蘇冉
海外文摘·藝術(shù) 2022年16期
關(guān)鍵詞:亭亭華裔移民

□蘇冉/文

湯亭亭是美國當代最具影響力的華裔女作家之一,《中國佬》于1980年出版,是繼其處女作《女勇士》后又一部描寫華裔移民經(jīng)歷的作品,講述了幾代華裔男性移民在美國的奮斗史。本文將以湯亭亭的《中國佬》為例,運用閾界理論來闡釋幾代華裔在移民過程中的彷徨、苦悶與抗爭。湯亭亭的文學作品是全球華裔文學作品的重要組成部分,而《中國佬》又涉及華裔文學的主要母體,這部小說充分展現(xiàn)了閾界理論的特點,因此運用閾界理論闡述與分析這部小說能夠起到以小見大,以點帶面的作用。閾界和閾界理論對中國作家和學者們來說比較陌生,本文將拋磚引玉對閾界以及閾界理論做一個淺顯的介紹。

在《中國佬》一書中湯亭亭用她的筆描繪了幾代美籍華人遠渡重洋來到美國的移民經(jīng)歷,并幫助新一代華裔追溯歷史,確立自己的身份認知?!疤聪闵降脑娓浮薄皟?nèi)華達山脈的曾祖父”“美國之父”每一章都在釋放著一個信息——華裔是這片土地的開拓者。作者通過表現(xiàn)祖輩對美國不容忽視的貢獻,試圖證明美籍華人作為這個國家的建設(shè)者應該享有同美國白人一樣的公民權(quán)利,也側(cè)面向讀者展示了美籍華裔歷經(jīng)閾界狀態(tài)的全過程。

1 湯亭亭與《中國佬》

隨著亞裔美國人運動的崛起,又因中華文化深入骨髓的文化特性,美國華裔文學在美國文學中獲得了一席之位,在這樣的歷史浪潮下催生了一大批優(yōu)秀的華裔作家,其中就包括《中國佬》的作者湯亭亭。

湯亭亭1940年出生在美國加利福尼亞州,她可以說是土生土長的美國人。和其他移民之子一樣,她和他的兄弟姐妹們住在唐人街,周圍的鄰居都來自中國,在這樣的氛圍中長大的湯亭亭被中國的傳統(tǒng)故事、傳說、神話熏陶著,并對中國的文化產(chǎn)生了極大的興趣,由此她把中國文化與華裔故事放入作品之中?!吨袊小犯桧灹藷o畏、頑強、雄心勃勃的中國移民的形象,湯亭亭把華裔先輩描繪成“英雄人物”,重新塑造了中國男性移民的形象。

《中國佬》的內(nèi)容由事實材料、移民故事和經(jīng)過加工的中國神話組成,因此這部文學作品的題材并不確定。所以湯亭亭用她的“家庭史和富有想象力的小說”來描述這一本書,用來推翻美國官方的歷史。湯亭亭將焦點集中在“中國佬”身上,故事發(fā)生在美國各地——夏威夷、紐約、加利福尼亞,每個故事不盡相同但是主題卻是完整而一致的。湯亭亭所關(guān)注的是他的家族祖先所代表的整個美籍華裔的僑居經(jīng)歷,也是充滿艱辛的美國之旅。湯亭亭用她祖先的經(jīng)歷來說明華裔美國人的分離、過渡到融合也就是閾界狀態(tài)。

2 閾界理論下《中國佬》的身份變化

根據(jù)人類學理論,閾界是指歷史、社會、政治世界里身份轉(zhuǎn)變時所遇到的各種問題的集合[1]。德國民俗學家范·根納普認為一個人從一個社會階層過渡到另一個社會階層有三個階段:分離、過渡和融合[2]。也就是說,當一個人離開熟悉環(huán)境進入完全陌生的環(huán)境之中,就會產(chǎn)生身份的分離,并且經(jīng)歷一個無身份的狀態(tài),也就是閾界狀態(tài)。閾界狀態(tài)不會長久,由于人具有調(diào)節(jié)自身的本領(lǐng),閾界狀態(tài)最終會被融合所取代。閾界狀態(tài)雖然是短暫的,但是卻是反復發(fā)生的,并且閾界的結(jié)果是不確定的。

19世紀中葉,由于“淘金熱”有大批中國勞工不遠萬里來到美國尋求生計。最初,華人作為美國的開拓者不僅處于社會的最底層,而且沒有合法的身份,更不用說維護自己的權(quán)利和自由。對華人的歧視持續(xù)了一個世紀,直到20世紀中葉,非裔美國人的民權(quán)運動興起,促使華裔在社會、政治、文化生活等層面的地位發(fā)生了巨大的變化。從20世紀60年代末到70年代初開始一批美籍華人作家開始撰寫美國華人的歷史,湯亭亭便是其中最杰出的代表之一?!吨袊小吠ㄟ^對中國移民歷史進行描述,對美國的移民政策和態(tài)度進行深入描寫,采取了中國神話與美國現(xiàn)實虛實結(jié)合的方式,塑造了幾代美國華裔的形象,由此深刻揭示了華裔的閾界狀態(tài)。

2.1 分離

《中國佬》是湯亭亭對其家族男性祖先的回憶錄,它記錄了真實的華裔美國人的歷史和他們對美國的巨大貢獻,然而他們的歷史和貢獻沒有被記錄在美國的官方歷史之中。早期來到美國的華人,被看作是被主流社會排斥在外的旅居者,他們處在社會最底層,被剝奪了話語權(quán)和政治權(quán)利,被邊緣化的他們無法表達不滿。在這種情況下,他們受到了來自多方的傷害,感到焦慮并對自我身份感到迷茫,這種迷茫是與過去的分離和當下社會的不相容,由此構(gòu)成了個人的“身份危機”。在美國主流社會,為了鞏固權(quán)力和地位,白人統(tǒng)治者千方百計地剝奪華裔美國人的權(quán)利,華人無法在美國歷史上發(fā)表自己的聲音,華裔無法逃避權(quán)力機關(guān)對歷史的強制性重建,最終被迫忽視自身的歷史貢獻。

《中國佬》開頭的“論發(fā)現(xiàn)”實際就是對“發(fā)現(xiàn)”意義的反省。湯亭亭實際是在借鑒中國小說《鏡花緣》中的一個著名情節(jié),不過她給予了這個故事新的意義,對外國土地的發(fā)現(xiàn)是誤解、蒙受痛苦與剝削的開始。當中國人離開自己的土地來到異國他鄉(xiāng),與過去的文化與社會剝離時,一些華人將會直接否認他們過去的一切,而一些華人則會繼續(xù)保留他們的文化歸屬性。我們也可以理解為中國移民與原本身份剝離后沉重代價的預示:他們在不同意義上被閹割、被去勢,中國佬必然會陷入閾界狀態(tài)之中。

遠離自小成長的環(huán)境導致中國移民無根漂浮的狀態(tài),他們分離的原因多種多樣,越來越多的中國人通過各種途徑去到美國,《中國來的父親》便能很好地體現(xiàn)這一現(xiàn)象。父親為了“衣錦還鄉(xiāng),飛黃騰達”的黃金夢冒著巨大的風險不遠萬里去到金山。在異國他鄉(xiāng),父親“秀才”的身份蕩然無存,在“洋鬼子”那里所有身份都是無用的。分離的代價是夫妻的感情的不確定性,是偷渡途中常人難以忍受的艱辛,中國的青壯年們帶著家人的囑托與期盼來到美國,在經(jīng)歷客觀與主觀的分離后,他們發(fā)現(xiàn)中西文化的巨大差異使得他們很難融入這片陌生的土地。

2.2 過渡

最初來到美國的中國移民以男性居多,湯亭亭用“我”游歷種植園的經(jīng)歷來敘述祖輩移民以“墾荒者”的形象在美國社會打拼的事實。曾祖父作為一個華人群體的代表,在美國這片土地上艱苦的開墾著。種植園卻不允許華人勞動者在勞動時進行交談,這剝奪勞動者人身權(quán)利和自由的管理方式,就是分離的陣痛,華人勞動者被當做牲畜。雖然他們在外備受煎熬,但是他們的內(nèi)心卻有著強烈的文化歸屬與認同感,他們將勞動所得寄回家中,與種植園管理者做出反抗。中國的傳統(tǒng)觀念深深融入在中國移民的心中,這也造成了在過渡也就是閾界狀態(tài)下既遠離文化母體,飽受地念故鄉(xiāng)的痛苦;又企圖融入當?shù)匚幕顓s與之格格不入的的狀況之中。排華法案的頒布抹殺了在美華裔對美國的巨大貢獻,他們最終只能淪為過客,在內(nèi)心深處華人是矛盾的,他們既無法割舍傳統(tǒng)文化又不得不在這片土地生存,這種過渡無疑是痛苦的,華人開始以自己方式追求穩(wěn)定、存在的方式。

第二代美籍華人更注重在美國的土地和房子的所有權(quán),他們對自己身份的認同是通過空間來構(gòu)建的。處于閾界狀態(tài)的華裔為了獲得一種穩(wěn)定感,作為主流社會的邊緣人,許多華裔會努力購買房產(chǎn)以象征在美國生活的永久和穩(wěn)定,千方百計證明自己的合法身份。洗衣房可以看做是父親與美國的聯(lián)系,表明美國是父親的國家,在洗衣房的工作可以讓人想起父親在美國的工作,人若想要鞏固自身的群體身份都會努力為自己尋找一個基地點,這不僅是一個互動的空間,更是身份的象征[3]。因此洗衣房為父親和他的三個朋友提供了一個交流的環(huán)境,也確定他們作為華裔美國人的種族身份,為跨越閾界準備了條件。無論是洗衣房還是房子,對領(lǐng)地的渴求,促使第二代美籍華人確保自己美國公民身份,進而實現(xiàn)族群認同的建構(gòu),打破閾界狀態(tài)的藩籬,逐漸融入美國社會之中。

2.3 融合

隨著華裔的增多以及華裔多年來對合法權(quán)利的要求,華裔社會階層逐漸趨于穩(wěn)定,美國社會對于華裔的接受程度逐漸提高,對待這一群體的態(tài)度也有了明顯的轉(zhuǎn)變。對于在美國出生的新一代美籍華人來說,最大的問題是處理好兩種文化之間的關(guān)系。然而由于他們所學習和了解的是美國官方的歷史,而不是這個國家不為人知的真實歷史,他們無法真正理解華裔美國人的歷史,更無法直視祖先的身份。這種在美國社會的融入使得中國文化對新一代美籍華人的影響微乎其微,他們的行為與價值觀幾乎融入美國主流社會之中。在美國長大的他們,不熟悉中文、不了解家族發(fā)展的脈絡(luò)、不了解祖先的歷史,對中國文化知之甚少,也難以追溯他們的過去和起源。許多新一代的華裔美國人選擇徹底根除他們的種族身份,并主動融入東道主社會中,夾在兩國之間的新一代美籍華人被稱為“失憶癥的一代”[4]。因為他們失去了固有文化,美國社會的不公正迫使這些這些閾界狀態(tài)的群體在主流社會的邊緣生存。她們既不能找到自己的過去,也不能預測自己的未來,導致華裔美國人的后裔沒有自己的信仰。

湯亭亭在《在越南的弟弟》這一章中描繪了年輕的土生土長的華裔美國人的形象,對于新一代的華裔來說,他們看似跳躍了閾界狀態(tài),但是不可以忽視的是,他們?nèi)匀徊荒芡耆谌?,對身份的認同仍然具有阻礙。三個弟弟的名字——漢橋、正橋、明橋,顯然父親期望他們的孩子越過種族文化的閾界之橋,認同自己的身份,但是作為美國人,就必然對自己的國家忠貞不二,即使是華裔也應該如此。弟弟作為美國華裔的代表,參與了越南戰(zhàn)爭,這是一場黃種人的對抗,最后卻演變?yōu)槿A裔與中國人的戰(zhàn)爭。弟弟在戰(zhàn)爭中的表現(xiàn)發(fā)人深思:當?shù)艿荞{駛的戰(zhàn)斗機盤旋在越南上空他卻沒有投彈,因為弟弟知道投彈會傷害自己同源的同胞,軍艦路過我國的臺灣、香港地區(qū)他也不能回家,因為他的家在美國。事實上,弟弟對于家的概念是模糊的,即使他從小成長在美國,但是對于自我身份的認知仍然模糊,父輩經(jīng)歷過的閾界狀態(tài),并沒有因為時間而完全祛除,而閾界狀態(tài)后的融合的結(jié)果也是未可知的。

綜上所述,遭受過痛苦和不公平對待的新一代美籍華人,總是試圖在美國文化與血液中流淌的文化中尋求自己的一席之地。他們意識到認同中國傳統(tǒng)的文化,促使他們在主流社會中獲得身為美國人的自信,以實現(xiàn)閾界狀態(tài)的跨越。

3 結(jié)語

在《中國佬》中,四代華裔的歷史記憶構(gòu)成了一部完整的閾界過程。當?shù)谝淮兰A人的歷史隨著時間消逝,美籍華裔逐漸與祖國分離,踏進一個全新的文化領(lǐng)地,他們對美國的巨大貢獻在代際更替中被逐漸抹除,因此美籍華裔的閾界狀態(tài)也存在著難以修復的裂痕。然而,湯亭亭通過對中國神話和家族故事的重新改寫,梳理了華裔發(fā)展脈絡(luò),為新一代處于閾界狀態(tài)中的美籍華人提供了力量與指導。從這個意義上來看,湯亭亭的《中國佬》實現(xiàn)了從個人、家庭到國家的升華,完成了分離、過渡再到融合的思考。■

引用

[1] 朱莉,朱鴻琴.閾界理論視角下“典型美國佬”拉爾夫的身份[J].南京工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4):92-95.

[2] 趙貫麗.彷徨與吶喊《華女阿五》的異質(zhì)空間成長主題與閾界藝術(shù)[J].菏澤學院學報,2018(6):24-27.

[3] 方紅.湯亭亭小說研究:華裔經(jīng)驗與閾界藝術(shù)(英文版)[M].天津:南開大學出版社,2007.

[4] [德]阿萊達·阿斯曼.回憶空間:文化記憶的形式和變遷[M].潘璐,譯.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6.

猜你喜歡
亭亭華裔移民
多措并舉加強和改進華裔新生代工作
華人時刊(2023年15期)2023-09-27 09:04:54
讓中華文化在海外華裔青少年心中“留根”
華人時刊(2022年9期)2022-09-06 01:01:52
Numerical Simulation of Space Fractional Order Schnakenberg Model
陶欣伯:熠熠生輝的華裔實業(yè)家
華人時刊(2021年21期)2021-03-09 05:31:18
王贛駿:首位華裔太空人
華人時刊(2020年21期)2021-01-14 01:32:58
移民安置
移民后期扶持
Asymptotic Dynamics of Non-Autonomous Modified Swift-Hohenberg Equations with Multiplicative Noise on Unbounded Domains
簽證移民
僑園(2016年8期)2017-01-15 13:57:27
湯亭亭的《女勇士》
南平市| 嘉义市| 广东省| 清水县| 漾濞| 三亚市| 丹东市| 安岳县| 丽水市| 兴海县| 集贤县| 襄樊市| 岱山县| 嘉鱼县| 尼玛县| 平和县| 中方县| 望谟县| 阜南县| 于都县| 潜山县| 高密市| 漳州市| 衡水市| 巴里| 潞西市| 于田县| 安乡县| 喀喇沁旗| 丰镇市| 天全县| 逊克县| 工布江达县| 女性| 公安县| 图片| 宣恩县| 长顺县| 中江县| 大方县| 金川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