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艷春[廣州涉外經(jīng)濟職業(yè)技術學院,廣州 510540]
穆旦(1918—1977)是中國20世紀最重要的現(xiàn)代主義詩人之一,也是最有成就的現(xiàn)代主義詩人之一。在短暫的創(chuàng)作生涯中,穆旦為中國新詩現(xiàn)代化作出重要貢獻,穆旦的詩歌作品成為中國現(xiàn)代詩歌的經(jīng)典。
穆旦的詩歌創(chuàng)作大致可以分為前后兩期。前期的詩歌創(chuàng)作主要集中于20世紀30年代和40年代;而后期的詩歌創(chuàng)作主要集中于20世紀70年代(另有若干首分別創(chuàng)作于1951年和1957年)。早在20世紀40年代,穆旦已是一位頗負盛名的青年詩人,特別是在青年知識者中享有盛譽。然而,由于歷史的原因,穆旦在1949年以后的創(chuàng)作幾近停滯,以后更是命運多舛,以至完全從人們的視野中消失。及至20世紀70年代中后期,穆旦又有了短暫的詩情的爆發(fā),直至逝世。
穆旦生前共出版過三部詩集:《探險隊》(1945年1月由昆明文聚社出版,收入《野獸》等25篇詩作),《穆旦詩集(1939—1945)》(1947年5月自費出版,收入《合唱二章》《神魔之爭》《森林之魅》等抗戰(zhàn)時期的詩作54篇,其中15篇已在《探險隊》收錄過),《旗》(1948年2月由上海文化生活出版社出版,為巴金主編的《文學叢刊》第九集之一種,除《良心頌》《轟炸東京》《苦悶的象征》等3篇外,均已在《穆旦詩集》中收錄過)。
穆旦逝世以后,隨著穆旦以及穆旦詩歌的重新被“發(fā)現(xiàn)”,又陸續(xù)出版的詩集有以下幾種:《穆旦詩選》,1986年1月由人民文學出版社出版;《穆旦詩全集》(李方主編),1996年9月由中國文學出版社出版;《蛇的誘惑》(曹元勇主編),1997年4月由珠海出版社出版;《穆旦詩文集》(李方主編),2005年7月由人民文學出版社出版(此版本后被收入“中國文庫文學類”叢書,于2007年9月由人民文學出版社再次出版;并于2014年6月再次出版增訂本,增收穆旦寫給其初戀女友的信和詩歌,并根據(jù)與初版核對,修訂了部分詩文中的字詞)。
《穆旦詩文集》(增訂版)是我們目前所能夠讀到的最為全面的穆旦詩文作品(不包括譯著),共分兩卷,第一卷是詩集,收入詩人1934—1976年創(chuàng)作的詩歌166篇,其中包括從未發(fā)表過的作品;第二卷是散文、書信和日記,是穆旦研究不可或缺的重要資料。
如果說穆旦詩歌的創(chuàng)作可以分為前后兩期,對穆旦詩歌的研究,可以借用王佐良評論穆旦詩歌的一句話,來表明對穆旦詩歌研究近30年的斷裂:“‘一切都在脫節(jié)之中’,而結果是有一種猝然,一種剃刀片似的鋒利?!雹?/p>
雖然對穆旦詩歌的研究早在20世紀40年代開始,而且起點較高,然而好景并沒有延續(xù)下去,甚至在1949年以后,我們對詩歌創(chuàng)作的研究借用王佐良的話是:“徹底的無知?!?979年以后,對穆旦詩歌的研究逐漸展開,穆旦詩歌的價值得到進一步確認。
這一時期的評論文章主要有王佐良的《一個中國新詩人》、周玨良的《讀穆旦的詩》、李瑛的《讀〈穆旦詩集〉》、唐湜的《穆旦論》,是研究穆旦詩歌的專論;另有袁可嘉的《新詩現(xiàn)代化》、唐湜的《詩的新生代》、默弓的《真誠的聲音——略論鄭敏、穆旦、杜運燮》,是流派和詩人的合論。這一時期的評論文章雖然數(shù)量不多,但非常重要。論者多為穆旦的同學和詩友,有著相同的教育背景和藝術見解。
王佐良的《一個中國新詩人》,發(fā)表于1947年《文學雜志》第二卷第二期,是目前所見第一篇研究穆旦詩歌的評論文章。文章認為穆旦詩歌是“純粹的抒情”,是一種“受難的品質(zhì)”使之與眾不同。但是,“他一方面最善于表達中國知識分子的受折磨而又折磨人的心情,另一方面他的最好的品質(zhì)卻全然是非中國的”。穆旦對于中國新寫作的最大貢獻,在于他”創(chuàng)造了一個上帝”。穆旦詩歌藝術的進展,是去“爬靈魂的禁人上去的山峰”。王佐良對穆旦詩歌的每一個論斷,幾乎都成為后來的論者理論的支撐,甚至立論的根據(jù)。
周玨良的《讀穆旦的詩》發(fā)表于1947年7月12日天津《益世報·文學周刊》。周玨良認為穆旦受西方詩人的影響是顯而易見的,如艾略特、葉芝、奧登。而穆旦“自己的”是情思的深度、敏感的廣度,以及表現(xiàn)的飽滿的綜合?,F(xiàn)代中國知識界雖然在物質(zhì)上未得到現(xiàn)代文明的享受,在精神上卻情不自禁地踏進了現(xiàn)代文化的“荒原”。
唐湜的《穆旦論》發(fā)表于1948年《中國新詩》第三、四集。唐湜認為穆旦是中國少數(shù)能作自我思想、自我感受、給萬物以深沉的生命的同化作用的抒情詩人之一;是中國少數(shù)有肉感與思想的感性的抒情詩人之一;是中國詩人里最少絕對意識,又最多辯證觀念的一個。他以全身心擁抱自我,擁抱歷史的呼吸,擁抱悲壯的“山河交鑄”。他所表現(xiàn)的是他的全人格,一個虔誠的先知的風度與一個深沉思想家的能力。
袁可嘉的《新詩現(xiàn)代化》1947年3月30日發(fā)表于天津《大公報·星期文藝》,是一篇論述20世紀40年代中國現(xiàn)代主義詩潮的理論文章,是一篇有關新詩現(xiàn)代化的理論文獻。穆旦的《時感》,被用來作為這篇文章的結文,來說明“現(xiàn)實、玄學、象征”的綜合。這篇文章作為中國現(xiàn)代主義詩歌實踐的理論總結,其意義深遠,與穆旦等重要詩人的創(chuàng)作是理論與實踐的相輔相成,為研究穆旦詩歌提供了有價值的參考。
20世紀40年代的評論文章,是后來穆旦詩歌研究的濫觴,其許多重要的觀點,如“純粹的抒情”“受難”“肉體的感覺”“創(chuàng)造了一個上帝”“非中國”“自然主義”“全人格”被大量引用,而有些觀點甚至被質(zhì)疑、被爭論。
《一個民族已經(jīng)起來》是1987年由江蘇人民出版社出版的紀念穆旦逝世10周年文集,由杜運燮、袁可嘉、周與良主編。文集收錄的評論文章共十一篇,均為這一時期的重要評論。
王佐良的《穆旦:由來與歸宿》、袁可嘉的《詩人穆旦的位置》、周玨良的《穆旦的詩和譯詩》、唐湜的《現(xiàn)代杰出的詩人穆旦》延續(xù)了20世紀40年代開展的對穆旦詩歌作品的研究成果,給予穆旦詩歌和譯詩很高的評價。鄭敏的《詩人與矛盾》通過《春》和《詩八首》來分析穆旦詩歌的“場”總是建立在矛盾的力之網(wǎng)上,這篇評論文章也常為后來者所引用。
梁秉鈞的《穆旦與現(xiàn)代的“我”》是重讀重評穆旦詩歌的代表性論文,文章指出在現(xiàn)代詩人穆旦筆下的自我,不再是中國古詩詞中含蓄的自我,也不再是早期新詩中“直接”的自我,而是不完整、不穩(wěn)定,甚至帶有爭論性的自我。由于穆旦不相信有一個固定的自我,因而認識世界的方式也不是一成不變的,這使得穆旦在表達和信仰兩方面,不輕易接受外加的格式和未經(jīng)感受的理想。這篇論文為我們理解穆旦詩歌中的現(xiàn)代性的品質(zhì)提供了依據(jù)。
藍棣之的《論穆旦詩的演變軌跡及其特征》被認為是一篇較早詳細研究穆旦詩歌創(chuàng)作歷程及其創(chuàng)作軌跡的評論文章。該文將穆旦的創(chuàng)作分為三個階段:第一階段為1937年至1948年,此期有著葉芝、艾略特、奧登詩風的明顯影響;第二階段為1957年寫的幾首詩,作者以“詩風明朗”來概括;第三階段為1976年,作者認為穆旦的詩藝在生命和激情的晚期爐火純青,不僅自如地運用現(xiàn)代詩的藝術表現(xiàn)手法,也考慮民族語言和民族詩風的長處,創(chuàng)作達到高峰。
王圣思的《生命的搏動 知性的升華》是對穆旦前期幾首詩的研讀;另有殷之、夏家善的《詩人穆旦早年在天津的新詩創(chuàng)作》、應之的《〈兒童花園〉與査良錚》是對穆旦少兒時期的詩文習作進行的研究;此外還有幾篇研究穆旦譯文的評論文章。
總之,這一時期對穆旦的研究雖還不夠充分,但已從多個方面展開,并做了許多史料挖掘的工作。
《豐富和豐富的痛苦》是1997年由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出版的紀念穆旦逝世20周年文集,由杜運燮等人主編。收錄了20世紀80年代末至90年代末的主要研究論文和紀念文章,分為“評論篇”和“懷念篇”兩部分。
隨著穆旦的被“發(fā)現(xiàn)”,穆旦的重要價值也越來越被評論界認可。謝冕的《一顆星亮在天邊》、邵燕祥的《重新發(fā)現(xiàn)穆旦》、余世存的《穆旦現(xiàn)象的意義》、李怡的《黃昏里那道奪目的閃電》、曹元勇的《走在漢語寫作的最前沿》,論者從各自的立場和角度,解讀穆旦對中國新詩的貢獻,尤其是謝冕的評論文章更是稱穆旦為“中國詩歌精神的經(jīng)典性人物”。
孫玉石的《解讀穆旦的〈詩八首〉》是一篇細讀文章,認為《詩八首》屬于中國傳統(tǒng)詩歌中“無題”一類的愛情詩,但有著清醒的智性,充滿理性成分的分析和客觀化處理,可視為中國現(xiàn)代的“秋興八首”。用初戀、熱戀、寧靜、贊歌這四個樂章抒寫和禮贊人類復雜而又豐富的愛情歷程。這是第一篇完整而詳細地專門解讀《詩八首》的評論文章,但文中提出的“四個樂章”似有值得商榷之處。
日本學者秋吉久紀夫的《祈求智慧的詩人——穆旦》是作者編譯的《穆旦詩集》的序文。該文也對穆旦的詩歌創(chuàng)作進行了三個分期,但與藍棣之的分期不同,體現(xiàn)了作者自己的理解。作者認為穆旦的詩以人類與生俱來的痛苦所交織成的種種矛盾與沖突為對象,這種獨特的旋律使得他在中國還沒有得到恰當?shù)脑u價便隕落了,穆旦正是現(xiàn)代中國詩的“路的創(chuàng)造者,無路的旅人”。
李焯雄《欲望的暗室和習慣的硬殼》是一篇研究穆旦戰(zhàn)時詩歌風格的論文。論文指出穆旦詩歌的常見母題是把“外在的世界”和“內(nèi)在的感受”互相轉化,且穆旦思考“外在的世界”和“內(nèi)心感受”的范圍極廣大,混和了過去、現(xiàn)在和未來的時間和空間。當戰(zhàn)爭的混亂驅(qū)使另一些詩人開始重視語言的獨立世界,穆旦卻沒有把語言世界當作避難所,而是說出了語言的危機。作者認為穆旦詩歌中表現(xiàn)的真理是混沌的,非但不是語言所能命名的,也不能賦之以血肉這般具體而體現(xiàn)于任何事物中。
李方的《悲愴的“受難的品格”》、張同道的《帶電的肉體與搏斗的靈魂——穆旦》,正是從知識分子的精神受難與靈魂搏斗去把握穆旦的詩歌內(nèi)蘊。而方稚的《穆旦的“自己的葬歌”》則是延續(xù)了梁秉鈞的中國現(xiàn)代詩抒情主體的嬗變這一主題,就詩人穆旦所詩化的“自己”加以新的解讀。
這一時期的評論文章出現(xiàn)了不少新的研究成果,而此期另一重要的貢獻在于進一步確立了穆旦詩歌的價值。杜運燮在《編后記》中則直接稱穆旦是“第一流的詩才,也是第一流的詩人”。作為同時代的詩人、評論家,對穆旦詩歌及研究有著更加準確的理解和定位。
① 王圣思:《“九葉詩人”評論資料選》,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1996年版,第311頁。(文中相關引文皆出自同一版本,不再一一另注)